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329588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pdf(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 计 第六章 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 计 一、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概述一、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概述 1、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业区域结构、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业区域结构 A、商品展示与交易功能 B、集货转运功能 C、储存保管功能 D、分拣配送功能 E、流通加工功能 捆包 贴标签 切割 E、信息提供功能 ?与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对应的作业工作区:与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对应的作业工作区: A、管理指挥区(办公区) B、接货区 D、理货、备货区 E、分放、配装区 F、发货区 G、加工区 C、存储区 2、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主要

2、内容 A、物流作业区的布置 以物流作业为主,仅考虑物流相关作业区域 的配置形式。 作业程序相同:生产线式布置方式 作业程序不同:成组布置 B、辅助作业区的布置 行政管理、信息服务等内容 配置模式:配置模式: a、可视物流作业区为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区 域,分析各辅助作业区域与物流作业区之间的 相关活动的紧密关系,来决定各区域之间相邻 与否的程度。 b、将各物流作业区分别独立出来,与各辅助作 业区一起综合分析其活动的相关性来决定各区 域的配置。 C、建筑外围区域的布置 内部通道、对外出入大门及外围道路形式 等,还需注意未来可能的扩充方向及经营规 模变动等因素,以保留适当的变动弹性。 3、内部布置规划

3、设计的目标、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目标 有效的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简化作业流程 缩短生产周期 力求投资最低 为员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二、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方法二、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方法 1、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主要方法、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主要方法 a、摆样法 利用二维平面比例模拟,按一定比例制成的 样片在同一比例的平面图上表示设施的组成、 设施、设备或活动,通过相互关系,调整样 片位置可得到较好的布置方案。 优缺点:适用于简单的布局设计,对复杂的系 统不能十分准确,花费时间长。 b、图解法 优缺点:优点在于将摆样法与数学模型结合起

4、来,现在应用较少。 螺线规划法、简单布置规划法及运输行程图等 c、系统布置方法(SLP) 以大量的图表分析和图形模型为手段,把量的 概念引入设计分析全过程,通过引入量化的关 系密级的概念,建立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物流相 关关系与非物流的作业单元相关关系图表,从 而构成布置设计的模型,是当前布置设计的主 流方法。 d、数学模型法 把物流系统抽象为一种数学表达式,通过求解 数学表达式找到最优解,运用运筹学、系统工 程中的模型优化技术研究最优布局方案,用数 学模型提高系统布置的精确性和效率。通常的 运筹学方法有最短路法、最小费用最大流法、 线性规划、随机规划、多目标规划、模糊评价 法等。 三、系统布置方

5、法(三、系统布置方法(SLP-system layout planning) 1、SLP的特点的特点 a、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 b、以大量的图表分析和图形模型分析为手段,直 观清晰; c、采用了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和规范的设计步 骤,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强; d、着眼于整个物流系统,反复修正与调整,设计 方案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e、操作性和实践性强,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 各种类型的企业; 2、SLP方法的基本思路方法的基本思路 3、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分析 (1) 物流对象P 在物流中心布局中,物流中心的物流运作 对象P成为SLP的基本要素之一,因为物流 对象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对

6、物流装卸搬运设 备、存储条件等因素的要求,也从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物流中心的布局。 如按储存保管特征可分为干货区、冷冻区及冷 藏区,按货物重量可分为重物区、轻物区等。 根据这些产品自身的特性以及对运输、仓储的 特殊要求,可以将一些对搬运、存储等物流作 业要求相似或相近、作业线路相同的产品划归 为一大类。这样就可以将众多的产品类别归为 几个大类,物流中心平面布置时可以按照大类 别进行,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平面布置的作业 量。 (2) 物流量Q 在物流中心布局规划中,物流量Q是指各类产品 在物流园区内的物流作业量,物流量Q即物流园 中心的物流作业量既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各物 流设施的面积、物流设备及其数

7、量等,又直接 决定着装卸、搬运、存储等物流成本。 (3) 物流作业路线R 物流作业路线是指各物流对象在各作业单元 之间的移动路线。SLP设计的原则就是使物流 作业路线简捷顺直,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并 试图使下列因素降到最低: 移动距离 返回次数 交叉运输 费用 A. 物流过程图 (4) 物流分析 B. 从至表(from-to charts) C. 成组分析法 当物流对象的品种较多,而物流量的规模较 小时,可以将作业流程相似的物流对象进行 分组归类,根据每一组物流对象及其对应的 物流量画出从至表。 (5)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 我们把一定时间周期内的物料移动量成为物流强 度。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用体积

8、,重量,托盘 或货箱作为计量单位。 SLP中将物流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 、E、 I 、O、 U 来表示。 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强度等级符号物流路线比例()承担的物流量的比例() 超高物流强度A 特高物流强度E 较大物流强度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物流强度 A.物流相互关系图 物流强度分析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9 8 作业单位名称 理货区 暂存区 常温区 阴凉区 冷藏区 展示区 流通加工区 拣货区 废物集中区 I A E O U U U U U U U U U I U U A U U U U U U I E U U O U U U U UU U U 物流相互关系图

9、B.非物流关系图 在物流中心布局时非物流因素也会对布局 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到到非物 流因素对设施布置的影响,根据已知我们 考虑到以下六方面的因素 作业流程的连续性 作业性质的相似 管理方便 人员联系 环境卫生 物料搬运 在确定了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影响因素 以后,就可以给出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密切关系程 度等级,在SLP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的程 度分为、其含义如图示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表 符号含义说明比例() A绝对重要25 E特别重要310 重要515 O一般密切程度1025 U不重要2560 X负的密切程度不希望接近 非物流相互关系图 (6)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10、在大多数工厂中,各作业单位之间既有物流联 系,也有非物流联系,两作业单位之间的相 互关系应包括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因此 在SLP中要将作业单位间的物流的相互关系 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 相互关系综合相互关系,然后又各作业单 位间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位的合 理布置。 A. 确定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一 般来说,物流与非物流之间的比重应介于1:33:1 之间。实际布置中,一般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取 3:1,2:1,1:1,1:2,1:3几个值。 B. 将关系密切程度等级量化,一般取A=4 E=3 I=2 o=1 U=0 X=-1 。 C. 设两作业单元为i,

11、j,其综合相互关系的值为 TRij ,物流关系的量化值表示为LRij,非物流关系的 量化值为NRij ,则TRij =m*LRij +n*NRij。 D. 综合关系等级划分。对TRij进行等级划分,建立 作业单元综合相互关系表。根据递减的TRij值再将关 系等级划分为A、E、I、O、U、X六个等级。 符号含义线性比例() A绝对重要4条平行线13 E特别重要3条平行线25 重要2条平行线38 O一般密切程度1条平行线515 U不重要无2085 X禁止折线待定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表 注:在对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进行合并时,任 何一级物流相互关系与X级非物流相互关系等级 合并后的等级不应该超过o级,

12、对于某些极不希望 靠近的作业单元可以设为XX级,表示绝对不能相 互靠近。 取加权值为2:1。 A=4 E=3 I=2 0=1 U=0 X=-1得出 综合关系计算表 根据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建立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7)作业单元位置和空间关系图的确定 根据作业单元间综合相互关系表中的数据,计 算每个作业单元与其它作业单元间量化之后 的综合相互关系等级的总和,即作业单元综 合接近程度。将综合接近程度按照数值的大 小进行排序,绘制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综 合接近程度值高的作业单元说明与其它作业 单元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布置时应把该作业 单元布置在中央。 根据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按照综合相互关

13、系级别 高低按顺序先后确定不同级别作业单元的位置,而 同一级别的作业单元按综合接近程度的分值高低顺 序来进行布置,绘制作业单元位置相关图,其中连 线的数目表示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其步 骤为: a处理相互关系为A的作业单位对 从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具有A级关系的作业单 位对,有13、14、38,共涉及4个作业单 位,按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排序为1、8、4、3。 将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最高的作业单位1布置在位 置相关图的中心位置。 3 1 ( a ) 处理与作业单位1有关的A级关系 13。将作业单位3布置到图中, 且与作业单位1之间距离为一单位 距离(如图(a)所示)。 然后处理作业单位对14,作

14、业单 位4与图中已有作业单位1和3的关 系密级分别为A和O,重点考虑较 高级关系,将作业单位4布置到图 中(如图(b)所示)。 4 3 1 (b) 布置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次 高的作业单位8的位置。 作业单位8与图中已有作 业单位3、4、1的关系密 级分别为A、E、U,重点 考虑较高级的关系,将作 业单位8布置到图中。 4 3 1 (c) 8 至此,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具有A级 关系的作业单位对之间的相对位置均已确定 b处理相互关系为E的作业单位对 从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具有E级关系的作业 单位对,有12、28、48,涉及的作业单 位按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排序为1、8、4、2。 4 3 1 (d

15、) 8 2 首先处理与作业单位1有 关的作业单位2。对于作 业单位2与图中存在的作 业单位1、8、4和3的关 系密级分别为E、E、U 和U,重点考虑较高级 的关系,将作业单位2布 置到图中(如图(d)所 示)。 c处理相互关系为I的作业单位对 从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取出具有E级关系的作业 单位对,有15、47、58,涉及的作业单 位按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排序为1、8、4、5、7。 首先处理与作业单位1有关的作业单位5。对于 作业单位5与图中存在的作业单位1、8、4、3和 2的关系密级分别为I、I、O、O和U,重点考虑 较高级的关系,将作业单位5布置到图中(如图 (e)所示)。 1 2 5 83 4 (

16、 e ) 下一个要处理作业单位8,已布置在图上,与 之有关的I级关系58,作业单位5已经布置在 图上,故无需再处理。 1 2 5 83 4 ( f ) 7 下一个要处理作业 单位4,与之有关的 I级关系47,作业 单位7与图中存在的 作业单位4、5、1、 2、3和8的关系密级 分别为I、O、U、U、 U和U,重点考虑较 高级的关系,将作 业单位7布置到图中 (如图(f)所示)。 d. 分别处理位置相关图中仍未出现的O、U级作业 单位对 最后重点调整X级作业单位对之间的相对位置, 得出最终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如图(g)所示。 1 8 (g) 7 6 9 2 10 4 3 5 (8)布置方案的评价

17、和选择 9 废 物 集中区 废 物 集中区 7流通加工区流通加工区 4 阴凉区阴凉区 5 冷藏区冷藏区 1理货区理货区 8 拣货区拣货区 3 常温区常温区 2 暂存区暂存区 10 商务区商务区 6展示区展示区 北 车 间 道 路 绿 地 库 房 检 验 围墙与大 门 10 图例说明 比例尺: 图例说明 比例尺:0 50100m 【练习】【练习】 1、收发货区 、收发货区 2、理货区 、理货区 3、加工区 、加工区 4、保管区、保管区 5、拣选区 、拣选区 6、办公区、办公区 根据产品特性及搬运存储性质分析,将产品按 照成组分类,分成主要的四类,得到如下生产 工艺路线: 根据产品特性及搬运存储性

18、质分析,将产品按 照成组分类,分成主要的四类,得到如下生产 工艺路线: 某物流园区建立一个配送中心,根据主要产品 的工艺路线,配送中心须具有以下功能区域: 某物流园区建立一个配送中心,根据主要产品 的工艺路线,配送中心须具有以下功能区域: 产品生产工艺路线产量(箱)产品生产工艺路线产量(箱) A124521600 B12421500 C124321300 D1234521200 1、收发货区(、收发货区(1200) 2、理货区 (、理货区 (2400) 3、加工区 (、加工区 (1600) 4、保管区 (、保管区 (4000) 5、拣选区 (、拣选区 (1500) 6、办公区 (、办公区 (6

19、00 ) 120m 100m 【K市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市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 理 货 区 暂 存 区 阴 凉 区 冷 冻 区 展 示 区 加 工 区 拣 货 区 垃 圾 区 办 公 区 理货区 理 货 区 暂 存 区 阴 凉 区 冷 冻 区 展 示 区 加 工 区 拣 货 区 垃 圾 区 办 公 区 理货区 120 420100 暂存区暂存区120 阴凉区阴凉区1016220 冷冻区冷冻区630200 展示区展示区14 加工区加工区161012 拣货区拣货区 垃圾区垃圾区 办公区办公区 物流从至表物流从至表 北 90m 80m 序号序号123456789 区域理货暂存阴凉冷冻展示加工拣货垃圾办公 面积 区域理货暂存阴凉冷冻展示加工拣货垃圾办公 面积8004001600800600500800200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