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333612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 2 卷第2 1 期 2 0 0 6 年1 1 月 中国给水排水 C H I N AW A T E R W A S T E W A T E R V 0 1 2 2N o 2 1 N o v 2 0 0 6 帚零祭棼零秘零祭g 嗡N 。口 爨 技术总结 蒿 酿氧酞蕊虱蕊飞舞酞鑫篙挈 纳米S i 0 2 的分散表征及其强化混凝低温低浊水研究 施周,许光眉,李炳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 1 0 0 8 2 ) 摘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对超声分散纳米S i O :的粒径分布、微观形状等进行 了表征,并使用该纳米分散液对低温、低浊水进行了强化混凝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 i O

2、 :可均匀、 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平均粒径为3 0n m ,形状呈球形,在p H 值为3 1 2 时其表面带负电;将其 用于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以显著降低出水浊度,提高所形成矾花的密实程度,同时改善 矾花的沉降生能。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分散; 强化混凝 中图分类号:T U 9 9 1 2 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 0 0 0 4 6 0 2 ( 2 0 0 6 ) 2 1 0 0 4 3 0 4 D i s p e r s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a n d

3、S t u d yo n E n h a n c e dC o a g u l a t i o no f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T u r b i d i t yW a t e r S H IZ h o u ,X UG u a n g m e i ,L IB i n g ( C o l l e g eo fC i v i lE n g i n e e r i n g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 0 0 8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s i

4、 z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o r p h o l o g y ,a n ds u r f a c ec h a r g ep r o p e r t yo ft h eu l t r a s o n i cd i s - p e r s e d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t h ea t o m i cf o r c em i c r o s c o p y ( A F M ) a n dt h ep h o t o nc o r - r e l a t

5、 i o ns p e c t r o s c o p y ( P C S ) s i z em e a s u r e m e n t s T h ee n h a n c e dc o a g u l a t i o no f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l o w t u r b i d i t yw a t e rw a sc a r r i e do u tu s i n gt h en a n o - d i s p e r s e dl i q u i d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S i 0

6、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c a nb ed i s p e r s e de q u a l l ya n ds t e a d i l yi na na q u e o u ss o l u t i o n ,t h ea v e r a g ed i a m e t e ro ft h e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i s3 0n m ,t h es u r f a c ec h a r g ep r o p e r t yi sn e g a t i v ea t t h ep Hv a l u er a n g e df r

7、o m3t o1 2 W h e n u s e df o re n h a n c e dc o a g u l a t i o no f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l o wt u r b i d i t yw a t e r ,t h e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c a ni m - p r o v et h er e m o v a lo ft h et u r b i d i t yo ft h et e s t e dw a t e r ,i n c r e a s et h ec o m p a c t n

8、e s sr a t ea n ds e d i m e n t a t i o nc a p a b i l i t yo ff l o c s K e yw o r d s :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d i s p e r s i o n ; e n h a n c e dc o a g u l a t i o n 纳米颗粒通常是指粒径为1 1 0 0n m 的固体颗 粒,具有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 子隧道效应,并在催化、吸附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特有 的性质3 | 。目前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光 催化和吸附工艺m 引,在混凝工艺中的运

9、用虽有报 道,但在实际水处理中尚未应用。 目前粉末纳米材料已开始产业化生产,但是由 于纳米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其表面缺少邻近的 配位原子而具有很高的活性,这种活性导致纳米粒 子极易彼此团聚,从而使得纳米颗粒特有的性能难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1 7 8 0 2 9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3 0 5 3 7 3 7 0 ) ;科技部国际合作 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3 D F B 0 0 0 0 2 ) 4 3 万方数据 第2 1 期中国给水排水第2 2 卷 以充分发挥旧j 。如能将其在介质中均匀、稳定地分 散,并在水处理中运用将会具有重要

10、的现实意义。 由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报道,故笔者 对粉末态纳米S i O :进行了超声分散,对分散液中纳 米S i O :的粒径分布、表面电荷以及颗粒形态进行表 征,并利用已分散的纳米S i O :对低温、低浊水进行 强化混凝研究,以期为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提供新途 径。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Z e t a s i z e r3 0 0 0 H S 激光粒度仪( 英国M a r - l v e r n 公司) ;J S M 一5 6 0 0 L V 扫描电镜( 日本J E O L 电 子公司) ;S P l 3 8 0 0 一S P A 4 0 0 型原子

11、力显微镜( 日本 精工) ;T A 6 2 型程控混凝试验搅拌仪;K Q 3 2 0 0 D B 超声波发生器;J S 9 4 G 型微电泳仪。 试剂:粉末态纳米S i O ,( 平均粒径为3 0n m ) 、 A 1 2 ( S 0 4 ) 3 - 1 8 H 2 0 、高岭土、N a N 0 3 、N a H C 0 3 、H C l 、 N a O H ,均为分析纯。 1 2 纳米S i O ,的分散 取一定量的纳米S i O :粉末与双蒸水混合置于 烧杯中,在磁力搅拌下滴加H C l 或N a O H 达到预定 的p H 值,然后将其置于超声波水浴中,在一定功率 和频率下超声分散2h

12、,稀释至10 0 0m L 即为纳米 S i O ,分散液,即配即用。 1 。3 强化混凝试验 试验水样以双蒸水+ 高岭土配制而成,加入 N a N O ,和N a H C O ,以控制一定的背景离子强度,所 得悬浮液浊度为( 1 0 0 5 ) N T U ,通过恒温水浴控 制温度为( 7 0 0 5 ) ,p H 值通过0 0 1m o l L 的 H C l 或N a O H 调节。向快速搅拌( 2 5 0r m i n ) 的水 样( 10 0 0m L ) 中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和纳米S i O : 分散液,搅拌2m i n 后慢速搅拌( 5 0r m i n ) 8m i n ,静

13、止沉淀1 0m i n 后,于液面下2 5c m 处取样测定相 关水质指标。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纳米S i O :分散液的表征 未分散的纳米S i O :粉末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 所示。 从图1 可以看出,初始粒径为3 0n m 的纳米 S i O ,颗粒已团聚为直径约2 5 0n m 甚至更大的粒团, 表观直径几乎增加了1 0 倍。这是因为纳米微粒特 殊的表面结构( 缺少邻近配位原子) 引起的表面作 用使它们非常容易通过吸附而团聚在一起,形成带 有若干弱连接界面的尺寸较大的团聚体,这些表面 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纳米粒子间的氢键、范德华力、 界面原子的局部耦合等形成的。纳米颗粒的团 聚使

14、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难以充分发挥,故在使 用之前必须将其均匀稳定地分散在介质中。 图1未分散的纳米S i 0 2 扫描电镜照片 F i g 1 S E Mm i e r o g r a p ho fu n d i s p e r s e d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图2 为超声分散后纳米S i O :颗粒的原子力显 微镜照片。 图2 纳米$ i 0 2 原子力显微镜照片 F i g 2 A F Mi m a g eo f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e l e s 从图2 可以看出,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带有 若干弱连接界面的团聚体已均匀

15、分散为球形S i O : 颗粒,粒径在3 0n m 左右。这是由于在超声波作用 下,微泡在液体介质中形成并随即破裂,微泡的快速 形成和突然崩溃均伴有强烈的振动波,所形成短暂 的高能微环境能大幅度降低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能,从而促使其分散归J 。激光粒度仪测定的超声分 散后纳米S i O :的粒径分布如图3 所示。 从图3 可以看出,S i O :颗粒粒径 4 5 ,这一点与原子力显微镜测得的结果一致。 图3 纳米S i 0 2 粒径分布 F i g 3 S i z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S i 0 2n a n o p a r f i c l e 此外,考察了

16、溶液p H 值对纳米S i O ,超声分散 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 i O :的Z e t a 电位在 p H = 2 时为正值,在p H = 3 1 2 时皆为负值,等电 点( P Z C ) 约为2 5 。随着分散液p H 值的升高,纳米 S i O :的平均粒径呈下降趋势:当p H 1 0 0n m ;当p H = 1 0 时,平均粒径达到最低值, 约等于3 0n m 。 2 2 纳米S i O :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 2 2 1 纳米S i O :强化混凝除浊效果 考察了纳米S i O 。投量分别为0 、1 0 、2 0 、3 0m g L 时,出水浊度随硫酸铝投量的变化,结果

17、见图4 。 o h 冬 越 羁 篙 丑 图4 纳米S i 0 2 强化混凝除浊效果 F i g 4 T u r b i d i t yr e m o v a lo fS i 0 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从图4 可知,在未投加纳米S i O :条件下,出水 浊度 8N T U ;投加纳米S i O :后,在一定的硫酸铝投 量( 2 0m g L ) 下,出水浊度)在丁苯橡胶(SBR)基体中的分散和聚集研究;2.溴化酚醛树脂对 EPDM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2006 本论文研究工作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纳米二氧化硅(SiO2)在丁苯橡胶(SBR)基体中的分散与聚集研究。采

18、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二者并 用以及不同加工工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来增强丁苯橡胶(SBR),制备了不同微观结构(填料分散度、填料网络结构和填料-橡胶相互作用)的复合材料,讨 论了填料对复合材料增强能力,以及复合材料性能(包括动态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分散剂能提高二氧化硅在SBR这种非极 性基体中的混合与分散,但并没有与二氧化硅粒子发生化学反应。其对硫化反应的影响使硫化胶交联密度提高,动态损耗降低。 硅烷偶联剂也能 提高二氧化硅在橡胶基体中分散,同时通过在硫化或(和)热处理工艺中与二氧化硅粒子和橡胶分子链之间的化学结合提高二氧化硅-橡胶作用,使动态损 耗降低更多。 无论是常规

19、工艺还是热处理工艺,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都会对后者的硅烷化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填料-橡胶间作用,降低 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程度,最终导致纳米粉体增强效应的降低和动态损耗的升高。两种加工工艺的对比,加深了对分散剂作用效果、二氧化硅的分散 和聚集行为以及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解。 硅烷偶联剂热处理后再加入分散剂降低了混炼胶门尼粘度,进一步提高了白炭黑的分散程 度。使用这种加工次序得到的硫化胶具有最低的动态损耗。 第二部分:溴化酚醛树脂对EPDM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溴甲基羟甲基对-叔辛基 苯酚甲醛树脂(201树脂)用量、硫化温度、活化剂氯化亚锡(SnCl2)和碱式碳酸锌(Zn2(

20、OH)2CO3)用量对乙丙橡胶(EPDM)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201树脂用量的增大,EPDM胶料硫化曲线的最低扭矩(ML)逐渐下降。最高扭矩(MH)先增大后减小,当树脂用量为20份时,MH达到最大值。硫化时间 (T90)逐渐缩短,硫化速率逐渐加快。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胶料的MH逐渐增大,T90缩短,硫化曲线平坦性提高,硫化温度宜选在180。较低温度 (160)下,可使用SnCl2或Zn2(OH)2CO3提高胶料平坦性。 2.期刊论文 刘晓.赵素合.杨勇.张兴英.吴友平.Liu Xiao.Zhao Suhe.Yang Yong.Zhang Xingying.Wu Youping

21、纳 米二氧化硅填充星形溶聚丁苯橡胶/二氧化硅共凝聚胶的结构与性能 -合成橡胶工业2009,32(1) 研究了有机化纳米SiO2分别填充星形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SSBR/SiO2共凝聚胶(N-SSBR)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N-SSBR中的混入速度明 显快于SSBR,N-SSBR中的SiO2粉体呈纳米尺度分散,N-SSB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星形SSBR高12.有机化纳米SiO2,填充N-SS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比 其等量填充SSBR硫化胶的优异,其Payne效应小,分散性更好,玻璃化转变峰向高温偏移,损耗因子峰值降低,且60下的内摩擦损耗较低. 3.会议论文 胡学梅.秦

22、长喜.魏杰 喷墨打印纸用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研究 2007 本文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殊结构和性能,研究了用于彩色喷墨打印纸的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方法及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过程,讨论了分散方式 、分散剂种类和用量、醇类溶剂及分散液陈化时间对分散液粘度、稳定性以及对分散液中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实验选择了最佳的分散方式、分散剂和醇 类溶剂的最佳用量,以及二氧化硅分散液的最佳陈化时间。实验制备了高固含量、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 4.学位论文 蔡力锋 纳米二氧化硅/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2004 该工作将纳米SiO均匀分散在己内酰胺熔体中,通过阴离子聚合法制备了纳

23、米粒子均匀分散的纳米SiO/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聚合过 程中纳米SiO对单体转化率及复合材料特性粘度的影响;探讨了纳米SiO在己内酰胺熔体中分散及稳定的基本机理,表征了纳米粒子在基体MC尼龙 6中的分散情况;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融,以及力学性能与热性能,阐明了纳米SiO及其分散状态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 果如下:1.阴离子聚合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对-己内酰胺的聚合影响不大;纳米SiO和己内酰胺-己内酰胺钠分散体系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氢键、化学键),在超声波高能作用下,可以实现纳米SiO在体系中的均匀分散,进而制备相应的原位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结

24、果表明,当纳米 粒子含量较低时(2.0以下),SiO约以30nm左右的尺寸均匀分散在基体中.2.等温结晶及非等温结晶的结果表明,在纳米SiO含量较低(0.5)的复 合材料中,纳米粒子阻碍基体MC尼龙6结晶;增加纳米粒子的含量,则促进基体结晶.复合材料相应的多重熔融行为均与再结晶和再组合现象有关.3.广角X射 线衍射结果表明,MC尼龙6及其原位纳米复合材料均呈现典型的口晶型衍射峰,而样品从熔体用液氮淬冷后则呈现典型的晶型衍射峰.淬冷样品在200退 火10hr,则呈现晶型和晶型共存的现象,纳米SiO和MC尼龙6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了复合材料中晶型向晶型的转变.4.纳米SiO分散较好时 ,纳米粒子和基

25、体MC尼龙6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面粘结力,使其在基体中起到了类似“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从而实现对MC尼龙6的增强和增韧.5.纳米SiO和 MC尼龙6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MC尼龙6的热稳定性. 5.学位论文 李志虎 亲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聚酯涂料中的应用 2006 本文主要研究了亲油性纳米SiO2的制备及其对聚酯涂膜性能的改性研究。在纳米SiO2的制备中,首先通过萃取法,制备SiO2的四氢呋喃(THF)分散液 ,然后通过共沸蒸馏法,蒸馏出THF。共沸蒸馏过程中,SiO2表面的羟基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制备出表面酯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醇分散液。 讨论了醇的种类,PH值,反应时间,硅烷偶联

26、剂WD-30等对纳米SiO2性能的影响。通过沉降试验和室温放置下的稳定现象观察,对影响纳米SiO2的稳定性 因素进行分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纳米粒子在醇分散液中的分散效果;用Zetasizer(Nano-series)Nano-s测试了各种纳米SiO2分散液的粒径 ;并借助红外光谱吸收图和热失重TG图对SiO2的制备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正丁醇中反应2h得到的纳米SiO2,PH=3时,在醇分散液中稳 定透明,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140nm,室温放置30稳定透明无沉淀,最高含量可高达35。用WD-30改性的纳米SiO2在醇中以纳米级分散,不团聚,稳 定透明,平均粒径10

27、0nm左右。烷基化后的纳米SiO2能在有机溶剂中实现再分散。再分散液均匀,稳定,透明,平均粒径为30nm。 此外,本文重点 探讨在低用量范围内,纳米二氧化硅对聚酯漆硬度、耐磨耗,附着力,固化度,紫外线吸收,透光性等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低SiO2添加量的情况下 ,1.67的SiO2含量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硬度(提高28)、耐磨性能(降低16)和紫外线吸收能力,不影响漆膜透明性。 6.期刊论文 刑颖.Xing Yin 纳米二氧化硅水悬浮液的稳定性研究 -涂料工业2006,36(8) 本文采用胶体“电空间稳定机制“,以聚羧酸盐为分散剂,研究了纳米SiO2粉体在水中的分散行为和表面化学特性,讨论了pH值、分

28、散剂种类及用量对体 系的悬浮稳定性及流动特性的影响.在最佳pH值和分散剂加入量条件下制备了高固含量、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的纳米SiO2浆料. 7.会议论文 洪月蓉.张玲.张天水.李春忠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处理及在PBT基中的分散 2008 溶液法利用功能化弹性体E-MA-GMA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有机化修饰改性,分析了表面改性过程机理,同时考察了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在四氯乙烷 溶剂和PBT基体中的分散情况;FIRT、TEM、SEM测试结果表明,E-MA-GMA的环氧基团与纳米SiO2的-OH基团发生反应,降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在PBT基体中的分散,提高复合材料

29、的相容性。 8.期刊论文 王小燕.姚素薇.张卫国.WANG Xiao-yan.YAO Su-wei.ZHANG Wei-guo 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及其在涂料 中的应用 -电镀与涂饰2005,24(10)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分散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主要对其化学分散方法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常见的二氧化硅化学改性方法,其改性剂主要有醇、有机 硅化合物、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二氧化硅分散的影响.对纳米二氧化硅在涂料和聚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纳米二 氧化硅分散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9.学位论文 王君龙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2006 开发具有良好物理、化

30、学及机械性能,又具有良好工艺性的高性能树脂基体己迫在眉睫,氰酸酯树脂(Cyanate Ester Resin,CE)就是应运而生的一 种颇具潜力的新兴树脂。 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它在较宽广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保持低且稳定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同时具有 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工艺性能等,在航空航天、光学器械等领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CE交联密度高,脆性大,抗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难以满足现代 国防工业等高科技发展需求。用无机纳米粒子对CE进行改性,是提高其物理性能,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需要的一种有效方法。本课题的目标是希望用无 机纳米SiO粒子和多元共混等方法对CE进行改性研究,以期获得具有

31、良好力学、热学、介电等性能的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本课题首先选用 工业上常用的不同规格品种的SiO作为无机纳米改性剂,采用直接添加法、匀速搅拌法、球磨分散法及偶联剂处理法等方法技术,对双酚A型氰酸酯 树脂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混合物反应性能研究,摸索无机纳米SiO粒子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工艺流程及作用条件,探测各不同规格的SiO结构体 、不同改性方法、不同添加工艺过程对CE的改性效果。结果发现,施加较强剪切作用力(高速剪切分散、球磨分散等)和采用优选的偶联剂预处理技术等 均可有效减小纳米SiO的团聚现象,使SiO软团聚均匀细化分散。纳米SiO的分散程度与添加工艺有着直接关系,只有在CE聚合前的恰当

32、时机 加入纳米SiO粒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才能大幅度得到提高。 为了避免在固体纳米粒子添加过程中,因CE高粘度特征带来的 均匀分散难度较大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工业品纳米SiO粒子改性CE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自制纳米级溶胶-凝胶体 SiO,并摸索其改性CE的工艺流程。研究发现,只要选用适合的无水溶剂处理正硅酸乙酯(TEOS),把握其形成初生态纳米胶体的条件与添加时机,便 可以半胶态方式或前胶态方式方便地对CE实施改性,且能保证SiO以较小纳米尺寸均匀分散于CE之中。用该方法制得的纳米SiO/CE复合材料,其 耐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均优于其它工业品固体

33、纳米改性CE的效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测试结果显示,SiO以较小粒子尺寸参与复合,未发现 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存在。在对nano-SiO/PMMA/CE、nano-SiO/PANOPMMA/CE改性体系的相结构特征研究中发现,随PMMA含量的增加依次出现 分散相、双连续相和相反转结构,在临界点附近可形成双连续相结构。相尺寸和相间距随固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温度下PMMA改性体系的松弛时 间,可用WLF方程进行很好地拟合。复合体系相分离过程受粘弹性效应的影响。 在sol-gel纳米SiO存在下,考察了PMMA/CE及PAN/PMMA/CE的聚 合速率、活化能的变化等,探讨了多元共混体系

34、的反应条件与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引发剂浓度的大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 较大影响。引发剂浓度越低,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的分散程度越好,复合材料的耐热分解温度也越高、玻璃化温度变化也就越大。XRD及TEM测试结果表 明,聚合物与纳米粒子间有较强的界面作用,sol-gel纳米SiO/PANO/PMMA/CE具有剥离型结构。PMMA/CE聚合物中引入极性单体AN后,纳米粒子的分 散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共聚物的界面作用力增强。PAN/PMMA/CE与纳米粒子复合后,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和耐热分解温度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复合材料 的力学性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0.期刊论文 高勇.芦艾.黄奕刚.Gao Yong.Lu Ai.Huang Yigang 纳米粉体在聚合物溶液中的超声分散 -中国粉体 技术2008,14(6) 采用超声分散装置对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在聚合物溶液中进行分散,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分散前后的聚合物溶液中的纳米粉体颗粒进行粒度 分析,并讨论了分散结果,计算了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而且利用Kapur提出的规律对团聚体在超声分散过程中体积分数一粒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发现了纳米 粉体超生分散的二成分性规律,即超声分散过程中粗径部分的收缩和细径部分的发生和生长. 本文链接:http:/ 下载时间:2009年10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