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yn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4243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173 大小:78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热药yn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清热药yn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清热药yn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清热药yn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清热药yn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热药yn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热药yn2.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清热药,表热(每挟风邪)治宜疏散风选 辛凉解表药 半表半里热治宜和解退热选 柴胡、黄苓、青蒿 实热气血腑脏热 里热 虚热阴虚发热等,热证,含义: 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用治里热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药性: 性味:味多为苦,次为甘(养阴生津),辛 (活血化瘀),性寒或凉。 滋味无明显特点标甘味;凉血药增咸味。 归经:(详见分类) 升降浮沉:多属沉降药性,里热证:表邪已解、里热炽盛,内无积滞 一般症状:身热、面红、烦燥、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分类:八纲辩证:实热证、虚热证 病性辩证:火热证、湿热证、热毒证 温病辩证:气分实热证、营血分热证 脏腑辩证:各脏腑热证,功用与主治,清热泻火

2、药用治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用治湿热证及火毒证 清热凉血药用治营、血分实热证 清热解毒药用治热毒证 清 虚 热 药用治虚热证,清泄里热里热症,不少药物清热功效广泛,分类是相对的,配伍,常配养阴、生津之品。(热邪、苦寒、阴虚) 寒凉伤脾胃,脾胃虚弱者加健脾益胃药 兼表证者,配解表药。 气血两燔者,清热泻火药与清热凉血同用 兼瘀滞、痰湿、便秘、咳喘、痉挛者,配活血、化痰、泻下、止咳、息风止痉药。,使用注意:,辨明阶段、部位、虚热后辩证选药。 寒凉(苦寒)易伤脾阳,或化燥伤阴,脾胃虚弱或阴虚患者禁用。 甘寒助湿,有湿者慎用甘寒之品。 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禁用清热药。,现代药理研究,1.抗病原体:如夏

3、枯草、知母、黄连等20多 种药。 2.解热:如石膏、知母等弃权20多种药。 3.解毒(对细菌毒素或其他毒物的解毒作 用):三黄、银花、穿心莲等。 4.抗惊厥:如水牛角、犀角等。 5.镇静:如水牛角、丹皮、赤芍等。 6.镇痛:如栀子、丹皮等。,7.促进呑噬细胞数量增加或功能加强: 如石膏、生地、苦参等。 8.抗炎、抗肿瘤 9.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如增强T细胞功能、体液免疫等) 10.对心血管的作用: (如降压、扩冠、抗心律失常等) 11.对消化系统作用: (如抗溃疡、解痉、利胆护肝等) 12.对血液系统作用: (如降血脂、抗凝 、止血等),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含义:清泄气分热邪,常用以治疗各种

4、脏 腑气分实热证的药物, 性味: 多甘,次苦,性寒。 归经: 多入胃肺经, 次入心肝经。 功效: 清热泻火。,主治: 温病气分证(阳明经证):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常称为“四大”,或“白虎汤症”) 脏腑火热证:肺热、胃热、心火、肝火 配伍: 卫气同病、或气血两燔,常与疏散风热药、清热凉血药同用;配伍清热解毒药更佳。 脏腑热证,针对症状配伍。如肺热咳喘配伍止咳平喘药,肝热动风配伍息风止痉药等。如热盛而气伤津耗者,又常与益气养阴药同用,石膏 知母,共性 性味:甘,寒。 温病气分实热证常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肺胃实热证,咳喘、热病烦渴、消渴证, 如知石泻白散、白虎加人参汤、玉液汤。,清热泻

5、火、除烦止渴(清肺胃热),个性:石膏 大寒,内清肺胃之火,又能透解肌肤之热,气分实热证之首选。(退热、除烦、止渴) 清气分热: (1)肌肤大热,如白虎汤; (2)高热发斑(热入血分,气血两燔),玄参、牡 丹皮、栀子,如清瘟败毒饮;暑热初起,热 病后期,热伤气津,如竹叶石膏汤; (3)外感高热,清肺胃 (1)肺热咳嗽,麻杏石甘汤 (2)胃火牙痛、头痛、消渴,清胃散、玉女煎 煅用收湿敛沧: 治疮疡不敛,或湿疹,水火烫伤等。研未外用,如九一散、石黄散、牡蛎散。或做剧毒药的稀释剂。如升药加石膏,调整氧化汞浓度。,用法用量: 煎服,1560g,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用, 使用注意: 虚寒证忌用

6、。,知母:(清肺胃肾热,滋肺胃肾阴) 清泄气分实热之力不及石膏, 但质润多液善滋阴润燥, 清肺热、滋肺阴:无论肺热或肺阴虚之燥 咳,均常应用。如二母散、二冬二母汤 清胃热,滋胃阴。可治津伤口渴的胃热证 (胃火、阴虚),消渴证。 如玉女煎、玉液汤。 泻相火。用治肾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如知 柏地黄丸。,另可治疗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 虚寒证忌用;脾虚便溏者应忌用。,芦根 天花粉,共性 性味:甘,寒。 清热泻火:温热病气分证、表热证烦渴; 清肺热:肺热咳嗽; 清胃热:胃热口渴、消渴;,个性: 芦根 1.对气分证,有退热、除烦、止咳之效,且作用缓和。卫分证可用,不恋邪。 2.祛痰排脓:治肺痈。桑菊饮、

7、苇茎汤。 3.止呕:(清胃、生津、和胃),胃热口渴呕吐,如芦根引子; 4.利尿:治热淋,配白茅根、车前子。,天花粉:苦味。(润燥、排脓) 1.用于气分证与表热证,生津作用胜于芦根, 热病烦渴者多用。如天花散 2.清肺胃热,养肺胃阴: 胃热口渴、消渴证(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肺热燥咳。如玉壶丸、沙参麦冬汤、 肺热燥咳、咳血,如滋燥饮、参花散。,3.消肿排脓:用治疮痈肿毒(初起可消散、脓成可排脓)。如仙方活命饮、银锁匙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中期引产),反乌头。,淡竹叶,性味:甘、淡,寒(上清心、下利尿) 清热除烦:气分证、表热证烦渴。清气分实热、解 热,入肺、胃、心,但作用缓,用于轻 证或辅助。如淡

8、竹叶汤。 利尿:清心、利尿,治疗心火亢盛、下移小肠的口 疮尿赤、热淋涩痛。,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其卷而未放的幼叶,称竹叶卷心。 竹叶长于清心、生津;淡竹叶长于利尿,因二者作用不强,实际差异不大。,栀子,性味:苦,寒(清心) 1.泻火除烦: 气分证烦躁:泻三焦火邪,长于清心。心烦 郁闷、躁扰不宁多用。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 心肝胃实热证。热郁心胸,配黄连;肝热目赤、 烦躁易怒,栀子汤;胃中积热,牙龈肿痛,泻黄散;,2.清热利湿(肝胆、膀胱湿热) 湿热黄疸,如茵陈蒿汤; 湿热下注之淋证,如八正散; 3.凉血止血:血热出血之吐、咳、衄、尿血。 如十灰散、黄连解毒汤; 4.清热解毒:热毒病证(

9、温热病、咽痛)、疮疡 肿毒,跌打损伤。,另生栀子粉以面粉、鸡蛋清、调敷局部,可消肿止痛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泻火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栀子皮、栀子仁、生栀子、焦栀子,夏枯草,性味:苦辛寒(清肝、散结) 清肝火:肝火上炎(目赤、头痛)。略有养肝,肝 虚目珠疼痛首选。如夏枯草散;高血压 (肝热、阴虚),配菊花、决明子 消肿散结:治肝郁化火,痰火互结之瘰疬、 瘿瘤、乳痈、乳癖。如夏枯草汤、 夏枯草膏。,还可用于疮痈、痄腮、咽喉肿痛等热毒壅盛红肿疼痛之证, 注意: 多用1015g,但也用多至60g 者。有报道称本品可引起或轻或重的毒性反应。脾胃虚寒者宜小,有过敏史者慎用。,决

10、明子(甘苦咸,微寒,明目、通便),清肝明目:肝火、风热、肝虚目疾,为治 虚实目疾之佳品。 肝热者,配夏枯草、菊花(决明子散)。 风热者,加菊花、蔓荆子。 肝虚者,配枸杞子、菟丝子,决明散。,润肠通便:肠燥便秘,配火麻仁。泡水当饮料。 现代研究,本品可降血压、降血脂,,清热泻火药小结,石膏善泻肺胃火和透解肌热,除烦 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滋阴润燥,滋阴降火。 芦根善清肺热,除烦止呕,利尿生津 天花粉生津力优,解毒消痈,抗癌, 抗艾滋病毒。,清肺胃热,栀子善于泻三焦火邪,清热利 湿,凉血,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 莲子心安神、涩精、止血、清心火。 竹叶善于清心火、利尿。 淡竹叶长于渗利小便。,清心除

11、烦,夏枯草善于泻肝火,消肿散结 降血压。 决明子降血压、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明目退翳 青葙子明目退翳 鸭跖草解毒利水。 寒水石消肿止痛。,清 肝 明 目,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上、中、下、三焦 功用: 1.均能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证。 2.多兼清热泻火解毒:用治火毒证。,湿热为病,多见发热、苔黄腻等症状,但 由于湿热侵袭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如: 蕴结上焦:身热不扬,胸膈痞闷; 蕴结中焦: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泄泻、 痢疾、 痔瘘; 蕴结肝胆:可见胁肋胀痛、黄疸、 口苦或耳 痛流脓;,湿热下注:淋证、带下、阴痒; 另蕴郁经络、关节,可见关节肿痛

12、 ;蕴郁皮肤,可见湿疹等。 配伍: 常配健脾益气药;湿浊重者,配伍利湿药与化湿药;湿热致气机瘀滞配行气药。,使用注意: 苦寒多能伤胃阳、伤阴,故脾胃虚寒、津液亏损者应慎用。 问答:清热燥湿药的功效与主治,黄芩 黄连 黄柏,共性 性味:苦,寒 清热燥湿 湿热证(如湿热泄痢),如葛根黄芩黄连汤、 白头翁汤。 泻火解毒 气分实热证、热毒诸症,如黄连解毒汤,个性 黄芩:苦寒性三者中最小。 暑温、湿温: 既清热燥湿,又入肺胃胆经清气分热,并退壮热,如黄芩滑石汤、蒿芩清胆汤。 另诸多湿热证,如湿浊中阻,半夏泻心汤;湿热泄泻,葛根黄芩黄连汤;淋证、黄疸等。,清热泻火(肺胃肝胆,偏于上焦) 清肺火,肺热咳嗽,

13、如清金散,清肺汤; 清胆火而解少阳热,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如小柴胡汤; 中上焦热盛壮热烦渴胃热,凉膈散。,清热解毒:痈肿疮毒、咽喉肿痛黄连解毒汤凉血止血:血热出血。如大黄丸、子芩丸; 清热安胎:胎热不安。 血热,保阴煎;气虚血热,芩术汤;肾虚有热,泰山磐石散;,用法 : 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清上焦热多洒炙。,黄连:寒性最大,清热燥湿力胜,为中焦胃肠湿热、泻痢、呕吐要药。 痢疾要药 轻证单用,或葛根芩连汤、香连丸、导气汤、黄连丸。 胃肠湿热 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如苏叶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连理汤。 另对肝胆膀胱湿热有效,可用于黄疸、淋证、湿疹、湿疮等。,清热泻火:清心胃

14、火,力强 清心火 外感热病的心火热盛、壮热烦躁,配连翘、黄芩、牛黄;内科杂病的心火亢盛心烦不眠; 清胃火 吐血衄血、胃热呕吐、牙痛、消谷善饥之消渴。泻心汤、清胃散、黄柏丸。,清热解毒: 力强于芩、柏,常用治皮肤疮痈等热毒病症;结合燥湿,可治湿疹、耳道流脓等。 用法: 姜汁炙用清胃止呕,洒炙清上焦火;猪胆汁清肝胆火。炒用降低寒性。,黄柏,清下焦湿热 多用于湿热带下、淋浊及下肢肿胀,阴部湿疹,如易黄汤、萆薢分清饮,三妙丸。 泻肾火坚阴 肾阴虚,相火妄动之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配知母。,清热解毒: 功效似芩、连,治疗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二黄散、石黄散。 用法: 清热燥湿解毒多生用,泻火除蒸退热

15、多盐炙用。,龙胆 苦参,共性:苦寒 清热燥湿: 用治下焦湿黄疸,如苦参丸、带下、 阴肿阴痒,湿疹等。 均苦寒性大,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多服久服。,个性: 龙胆:主入肝胆,善清肝胆及下焦湿热。如龙胆散、龙胆泻肝汤 清肝胆实火 肝胆热盛诸证。如目赤耳聋、头痛眩晕、胁痛口苦、惊风抽搐。如龙胆泻肝汤,凉惊丸,当归芦荟丸。,清泻胃火 胃火壅盛的口疮、吐血、便血等证,配泻火解毒、凉血止血药。 清热解毒 用于热毒痈肿,配黄连、升麻。,苦参:苦寒性大,清热燥湿,又利尿使湿热之邪排除,应用广泛。泻痢单用或香参丸。 清热解毒 皮肤疮痈肿痛,配黄连、大黄。心、胃火毒上攻的咽部、牙龈肿痛,口舌生疮、水火烫伤。 利尿

16、作用不强,用于小便不利,杀虫止痒 局部外用治疥癣、湿疮、脓疱、妇女阴痒,多外用。配蛇床子、菖蒲煎汤外洗;配硫黄软膏外搽;煎汤灌洗。 肠滴虫、蛲虫,单用或配百部,口服或灌肠。,注意 “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 服后恶心呕吐、食欲降低,困倦、乏力,现有新药用于治疗心烦不安的心热失眠。,秦皮 (苦寒、涩) 清热燥湿,兼收涩:湿热泻痢、带下。 湿热、热毒痢疾:配连、柏,如白头翁汤。 湿热带下,配黄柏、苦参。 清肝明目:肝火目赤、目生翳膜。 可煎水洗眼,清肺平喘:肺热咳喘痰多; 祛风湿:湿热下注,关节红肿热痛的痛风。,白鲜皮: 清热燥湿:下焦湿热证 阴肿阴痒、黄疸、

17、淋证,配茵陈蒿 清热解毒:湿热、热毒郁阻肌肤 湿疹瘙痒,湿疮浸淫、脓水淋漓、疮痈肿痛 祛风止痒、通痹:湿热、风热所致 疮癣、隐疹皮肤瘙痒,湿热痹证,,黄芩善清上焦湿热、肺火凉血止 血,除热安胎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治泻痢要药,善 泻心、胃火,兼清肝火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善泻肾火而退虚热,泻 火 解 毒,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 龙胆草清肝胆及下焦湿热,泻肝胆火 苦 参杀虫、利尿 白鲜皮祛风解毒 椿 皮收敛止带、止泻、止血,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温热病、温疫(卫气营血) 疮痈疖疔(阳、阴证,内外痈) 咽喉肿痛(风热、虚火、热毒) 痢疾(湿热、热毒) 丹毒、痄腮;虫蛇咬伤、癌肿,性味:苦寒,第一组

18、 治疗温热病,金银花 连翘,共性:寒 功用:清热解毒 痈肿疔疮 相须 疏散风热 卫分、外感 为用 温病各个阶段均可应用,初起疏散,如银翘散;营血分证有透营转气之功,如清营汤、神犀丹。,治,个性 金银花:甘,兼有清泻肺胃心及凉血之功,用于温病各阶段(卫气营血),本节四方面都可用。 热毒疮痈 内外痈要药,可内服或外用 咽痛: 热毒(射干、马勃)或风热(牛蒡子、薄荷) 痢疾: 热毒痢疾,浓煎频服,配黄连、白头翁,清热解暑 暑热烦渴,疮疖热痱,配荷叶、西瓜翠衣,如银花露。 附:银花藤(忍冬藤): 冬割嫩枝入药,性味功用与金银花相似,解毒力稍弱,但能祛风通络,用于风热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连翘:味苦轻宣

19、疏散之力逊于银花,但苦寒清降之性较强,长于泻心火,营血分用得比金银花少,但心火炽盛时用,如清宫汤。 消痈散结(清心火) “疮家圣药”之称,用治疮痈各阶段、咽肿、瘰疬痰核,配浙贝、牡蛎。 清心利尿 热淋涩痛,如圣散。 青翘、老翘、连翘心,穿心莲 苦,寒,泻火解毒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善清肺,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痈; 痈肿疮毒、口舌生疮,毒蛇咬伤等热毒证 清热燥湿 泻痢黄疸、淋证、湿疹瘙痒 临床多用穿心莲片,味甚苦,入汤剂易致呕吐,多作丸、片。,板蓝根 大青叶 青 黛,共性:寒 清热解毒 温热病、外感风热; 热毒疮疡、痄腮,丹毒、大头瘟(抗菌、抗病毒作用) 凉血消斑 温毒发斑;血热妄行。,板蓝

20、根:味苦 外感风热、温病各阶段 卫分咽痛热甚(区别银翘);入气分清热泻火,入血分清热凉血。温病发斑发疹,如神犀丹;大头瘟、丹毒、痄腮,普济消毒饮。 清利咽喉 肺胃热盛、风热、热毒咽喉肿痛均可 解毒凉血 疮肿、目赤及血热吐、衄,大青叶:味苦,利咽弱于板蓝根,解毒凉血消斑之力强于板蓝根。 外感风热、温病各阶段: 苦寒之性甚,解热好、凉血、消斑力强,热入血分之斑疹、有瘀血的,如犀角大青汤。,青黛:味咸 无明显退热作用,少用于温病卫、气;凉血消斑同大青叶,在清热解毒中尤善治痄腮,热毒痈疮。 凉血 力强,一般血热妄行的杂病均可用。配栀子,鼻衄蘸本品压迫止血,清肝肺,定惊 肝火犯肺、肺热咳嗽,黛蛤散、青黛

21、海石丸。 惊风抽搐,凉惊丸; 抗癌 治多种肿瘤(用靛玉红),贯众,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温病各阶段(卫、气、营血) 风热感冒; 痄腮、斑疹、疮疡,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且对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善治疗妇科出血证。 杀虫 杀绦虫、蛔虫。有毒,不宜单味重用 因有抗病毒效果,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胆囊炎、尿道感染均可用。,使用注意,清热、杀虫,生用;止血,炒用。 绵马贯众含绵马素有毒,能麻痹随意肌、刺胃肠道、损伤视神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其在肠道不易吸收,但肠中脂肪过多时可促进吸收,收起中毒。,第二组 治疗疮痈肿痛,疮痈:体表或体内 初期:消法 热毒郁结局部,瘀血阻滞,而出现红肿热痛。以消散为主,清

22、热解毒药与活血散结止痛药同用。 中期:托法 化脓期,或蚀疮排脓切开;或排脓药(芦根、天花粉、白芷)加清热解毒药 后期:补法 益气养血、滋阴助阳。,本组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抗菌作用也有抗病毒作用,用于温热病以及其他感染病症。如急支、胆囊炎、尿道炎、肺炎等。,蒲公英 紫花地丁 共性:苦寒 解毒消痈:热毒内外痈要药 疔疖疮痈:野菊花、金银花,如五味消毒饮 乳 痈:瓜蒌,鲜品内服或外敷; 肠 痈:大黄、牡丹皮、桃仁; 另肝热目赤、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均可同用。,个性: 蒲公英:黄花地丁 味甘而不伤脾胃,解毒消痈力优。长入肝胃经,乳痈良药(应配伍)。亦可治肺痈,配鱼腥草。 清肝热:目赤肿痛(点眼或浓

23、煎内服) 清胃热:胃或牙龈肿痛、肺热咽喉不利,咳嗽; 胃炎、胃溃疡(对抗幽门螺杆菌),清利湿热 淋证:白茅根、金钱草 黄疸:茵陈、栀子、大黄 泻痢:黄连、黄柏 注意:量大引起缓泻,紫花地丁: “苦泄辛散”之品,入营血而消散壅滞、凉血消肿,对疮痈及热毒内盛兼血热瘀滞者佳,尤善治疔毒(易疔疮走黄)。 另清肝胃实热,不用拘泥,目赤、咽痛、立即均可用,土茯苓 甘、淡(滋味),微寒 清热解毒解汞毒,梅毒要药 汞中毒之肢体拘挛、牙龈肿痛、口颊溃烂、单用如土萆薢汤;或配金银花、白鲜皮; 疮痈肿毒、咽喉、牙龈肿痛 清利湿热: 治疗淋证,配车前子、木通; 带下、湿疹瘙痒,配黄柏、苦参;痹证等,鱼腥草:辛,微寒。

24、归肺经。 清热解毒、清泻肺热: 内外痈可内服外敷。热毒疮痈,可单用;又可排脓痰,肺痈首选。配银花、连翘、芦根 肺热咳嗽,配黄芩、贝母、百部。,鱼腥草,清利湿热 淋证、带下、黄疸、泻痢 注:可做食品,不宜久煎。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支、肺炎,但挥发油提取不稳定,注射液存在过敏反应。,大血藤、败酱草 共同点: 清热解毒:内痈、外痈均治,善治肠痈腹 痛,肠痈要药。 活血止痛:瘀滞疼痛,不同点: 大血藤:活血力强 内外痈、跌打损伤、经闭痛经 祛风止痛:风湿痹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力强 肠痈各期各型均可用;肺痈,配鱼腥草、 芦根 瘀阻腹痛(妇科),还可用于湿热带下、痢疾、黄疸及目赤肿痛 解毒

25、力强,临床应用与多种感染病证,呼吸、泌尿、妇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均可用。,熊胆,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 清热解毒:热毒疮痈均可 疮痈疔毒、痔疮肿痛,软膏外涂或塞入肛门千金方,咽喉肿痛,丸剂内服或含化 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热极生风,惊痫抽搐;肝热目赤肿痛,蒸水外洗或点眼,如熊胆丸;,除清肝外,另可清心、胃、肺热,用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痰热咳喘(新药)。 注:0.2505g,入丸、散。不提倡广泛在使用。,野菊花 重楼,共同点: 清热解毒:痈肿疔疮,咽喉肿痛。 不同点: 野菊花: 清肝热、平肝阳: 肝热、风热目赤肿痛; 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 除湿止痒:湿疹、湿疮、风疹,重楼:毒蛇

26、咬伤要药。有小毒 凉肝定惊:小儿热极生风的惊风抽搐 消肿止痛:跌打损伤,配三七、血竭;,第三组 用于咽喉肿痛,牛蒡子、板蓝根、大青叶也可用。 本组主要用于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射干 山豆根 马勃,共性:苦寒 清热解毒、清肺利咽 热毒、风热、阴虚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个性:射干 兼祛痰,用于痰盛咳喘,对咽痛兼痰多者尤宜。肺热咳嗽最宜,配桑白皮、马兜铃;寒痰也可用射,如射干麻黄汤; 略有活血、消痰作用,用于妇女经闭、癥瘕积聚、疟母及瘰疬痰核。,山豆根(广豆根),苦寒性大,善消肿止痛,善治热毒炽盛的咽喉肿痛,为喉科要药,煎汤含嗽或磨醋含咽;如清凉散、山豆根汤; 热毒内盛的牙龈肿痛、痔疮肿痛、疮痈肿痛及

27、毒虫蛰伤,可浸洗或磨汁外涂;另可抗肿瘤;,注意: 服用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头痛、腹泻腹痛、四肢乏力等。一般用量不超6g。药理学很多同苦参。 附:北豆根:功效与广豆根相似,兼祛风止痛,并能降压,镇咳,祛痰及抗癌。,马勃:药性平和 止血敛疮 对喉证有出血和溃烂者宜,如普济消毒饮;并可清肺热利咽开音。 凉血止血 对血热妄行的吐、衄血,可以砂糖为丸,外伤出血,可撒敷伤口。,第四组 用于热毒痢疾,痢疾有湿热痢、热毒痢之分。 主要的治痢药为清热燥湿药,以黄连为首选的药。本组药主要治疗热毒痢疾,配伍行气活血药、清热燥湿药。,白头翁,性味:苦,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湿热、热毒血痢,配连、柏,如白头翁汤

28、休息痢、血痢效好,如白头翁汤; 配伍温里药物,也可用于冷积久痢; 另可用于疮痈、痔疮肿痛,多外用;,杀虫截疟: 阴痒,如滴虫性阴道炎,配苦参、百部 疟疾,配青蒿,常山等 注意: 刺激性很强,保留灌肠与灌洗阴道宜慎,鲜品尤甚,一般用干品。,拳参、马齿苋、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共同点: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湿热泻痢,血痢 血热出血 热毒疮疡,不同点: 拳参:镇肝息风 热病神昏,惊痫抽搐 马齿苋:凉血止血 崩漏、便血、血淋等血热妄行证,鸦胆子:有毒,截疟,腐蚀赘疣 用于冷积久痢、休息痢,龙眼肉包裹吞服或保留灌肠;一般痢疾少用; 各型疟疾均可; 外治鸡眼,赘疣; 注意:对胃肠及肝肾

29、有损害,不可多用久服;胃肠出血及肝肾疾病慎用。,地锦草:止血散瘀利尿、利湿退黄 崩漏、外伤、血淋、尿血等内外出血证 湿热黄疸 委陵菜:风湿痹证 翻白草:清泄肺热,白花蛇舌草,性味:微苦、甘,寒 清热解毒: 痈疮肿毒、肠痈,内服或鲜品外敷 热毒咽喉肿痛;配板蓝根; 毒蛇咬伤可煎服,鲜品捣汁服或捣烂外敷,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热淋小便短赤、涩痛; 湿热黄疸,胆石症等。 抗肿瘤 附:正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 广东常用同属伞房花耳草水线草,清热解毒药小结,金银花善散表热,凉血止痢 疏散风热 连 翘消痈散结,清心利尿 大青叶凉血消斑 青 黛消泻肝火,定惊 贯 众杀虫,凉血止血 穿心莲清热燥湿,多用治热

30、病及热毒痈肿,野菊花 白花蛇舌草 肠痈 利尿通淋 鱼 腥 草 善治肺痈 消痈排脓,治肺痈 败 酱 草 治肠痈要药,祛瘀止痛 红 藤 土 茯 芩通利关节,除湿(治梅毒) 金 荞 麦清肺化痰 绿 豆消暑利尿 四 季 青敛疮,凉血收敛止血 木芙 蓉 叶凉血消肿 千 里 光清肝明目,多用治热毒内外痈,拳 参镇肝息风,凉血止痢,利 湿 半枝莲散瘀止血,抗肿瘤 半边莲利水消肿 蚤 休 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蒲公英 善治乳痈,利湿通淋 清肝明目、 消痈散结 紫花地丁长于解疔毒,用治 毒蛇咬伤热毒 痈疮,山慈菇抗肿瘤 漏 芦通经下乳 白 蔹消痈敛疮,消痈 散结,射 干祛痰 山豆根治咽喉肿痛要药 消肿止痛,抗癌

31、马 勃止血 板蓝根凉血 橄 榄生津 余甘子润肺止 金果榄止痛 朱砂根 三丫苦散瘀止痛 肿节风祛风除湿 木蝴蝶疏肝和胃 土牛膝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胖大海润肺开音,清热通便,解 毒 利 咽,白头翁治热毒血痢良药 马齿苋通淋 铁 苋凉血止血 鸦胆子截疟,腐蚀赘疣 治阿米巴痢疾 秦 皮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地锦草活血止血,利湿退黄,凉血 止痢,解毒 止痢,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药性: 性味:均寒凉, 味多苦,甘(养阴生津)咸(入血,水克火) 归经:心肝经(心主血,肝藏血),清解营血分之热(清热凉血) 温热病热入营血,症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现,舌红绛、脉细数,甚则神昏谵语,吐衄便血、发斑、舌质深绛等

32、; 内科杂病中的血热妄行之证 兼有功效: 兼解毒、生津、活血化瘀、止血等作用。,配伍 营分证配解毒药和泻火药;血分证配活血、止血药;营血分均配伍养阴药;气营两燔配伍清热泻火药。 使用注意: 营阴同源,常配伍养阴增液之品。兼能养阴的凉血药,有一定滋腻性,湿滞便溏、纳差者慎用;兼活血化瘀者孕妇当忌。,生地黄 玄参,共性: 性味:甘、苦,寒。质腻。 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证,清营汤; 养 阴:热病津伤口渴 阴虚内热,津伤口渴 注意:性寒质润,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个性 生地:甘寒质润,清热、凉血止血、养阴要药 温病: 营分之壮热神昏,身热夜甚,配解毒泻火药,如清营汤 血分动血而吐、衄、发斑者,配活

33、血、解毒药如犀角地黄汤 后期之夜热早凉,青蒿鳖甲汤,内热消渴滋膵饮、热病伤阴益胃汤 肠燥便秘,配玄参、麦冬,即增液汤 养阴广泛,如养心阴天王补心丹,补肺阴百合固金汤,补肝阴一贯煎,补肾阴大补阴丸。从唐宋开始广泛用于药膳,如地黄粥,能入肾益精,治肾阴虚证。最多为用于温病中的津伤口渴证,以胃肠为主。,凉血止血:血热妄行证。如大黄散,两地丹。 (直接止血作用,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 注意: 古代文献中的“生地黄”与干地黄相对,实指鲜地黄;明清以来称的“生地黄”,与熟地黄相对而言,实指干地黄。,玄参:兼咸味 1.清热凉血之功与生地相似而力稍逊;无止血作用,但可解毒,温病热毒炽热,心经热盛用,如清宫汤;气

34、血两燔,发斑发疹,如化斑汤;,2.略能滋养肺胃肾阴,长于降虚火 肾阴不足,骨蒸潮热; 肺阴不足,劳嗽咳血,百合固金汤; 胃阴不足,消渴多饮,津伤便秘,如增液汤,3.泻火解毒:长于利咽 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玄麦甘桔汤 热毒咽喉肿痛,配板蓝根、牛子,普济消毒饮 疮疡肿毒,配金银花、连翘等 脱疽,配金银花、甘草等,四妙勇安汤 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消瘰丸,牡丹皮 赤 芍,共性:苦,微寒。 清热凉血 热入血分证,如犀角地黄汤、血热妄行证 活血祛瘀 血瘀证。如血瘀痛经、闭经、癥瘕、跌打损伤等 凉血散瘀 热毒壅盛,痈肿疮疡。 注意:月经过多,孕妇不宜用,个性:牡丹皮 清热凉血:微寒,辛散,凉血不停瘀,活血不

35、妄行。 温毒发斑,如牡丹汤; 血热吐衄,如十灰散; 退 虚 热:透发阴分伏热外出,用于阴虚内热证。 无汗骨蒸,温病后期夜热早凉,如青蒿鳖甲汤; 肝肾阴虚,配补阴药。,活血化瘀:广泛用于妇女瘀血所致的月经不调, 痛经、经闭,以及跌打损伤。如桂枝 茯苓丸、牡丹皮散、温经汤。 凉血消痈:肠痈,大黄牡丹汤;,赤芍:入肝经血分 清热凉血: 同丹皮 “凉血不留瘀,化瘀不妄行”,热入血分证和血热妄行证常相须为用。唯清泄血分热邪之力弱于牡丹皮, 泻肝火: 用于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配菊花等,如芍药清肝汤。,活血祛瘀 力强于牡丹皮,长于止痛,宜于血热瘀滞之证,亦可用于寒凝血瘀。 故瘀血所致的妇科病症、跌打肿痛

36、、痢疾腹痛均可治疗。如肝郁胁痛,赤芍药散;血滞经闭痛经的少腹逐瘀汤。,凉血化瘀: 可用于疮痈肿痛。因热毒或血热入血分且有瘀滞,配解毒消痈药。如仙方活命饮,连翘败毒散。,紫 草,性味:甘,寒 1.凉血活血 热入营血,斑疹紫暗等,配赤芍、蝉蜕,如紫草快斑汤。 血热妄行证,配止血药 2.解毒透疹 有畅旺血行之效,为麻疹初起,血行瘀滞而疹点不透,紫暗不红活的要药。 麻疹紫黑,疹出不畅,配牛蒡子,紫草消毒汤; 预防麻疹,单用或配甘草等,3.清热解毒 用于疮疡、湿疹、烫火伤,可单用植物油泡成油浸剂,或制膏外涂或敷。如生肌玉红膏,紫草膏。 使用注意: 性寒而滑,在轻泻作用,脾虚便溏者慎用。血热毒盛,斑色紫暗

37、或麻疹不透,因热结而兼便秘者,用量可稍重。,水牛角,性味:咸,寒 功用: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营血分证: 如高热神昏抽搐,如紫雪丹; 热病神昏,如清开灵注射液; (a.能清热解毒,除温热疫毒,b.入血分,长于清营凉血,稍有止血之效,c.又可入心肝胃经气分,退壮热。气、营、血均可用,如斑疹吐衄、壮热神昏、高热抽搐等),血热妄行: 斑疹、吐衄。现代用于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属血热型。 痈肿疮疡、咽喉肿痛,如水牛角解毒丸 用法用量: 锉碎先煎,1530g;浓缩粉冲服1.53g 水牛角代犀角作清热凉血药,有似犀角性能,收载于药典中,但水牛角力弱,用量是犀角的56倍。,小结: 生地黄兼凉血止血 养

38、阴生津 玄 参解毒 牡丹皮善治无汗骨蒸 活血祛瘀 赤 芍止痛兼清泻肝火 紫 草解毒,透疹 水牛角兼解毒,凉血止血,清 热 凉 血,第五节 退虚热药,性味:均寒凉,多苦甘 归经:主入肝、肾 功用:退虚热(退骨蒸、除苷热) 虚热证:温病后期,夜热早凉;肝肾阴虚,手 足心热、心胸烦热、盗汗、遗精、舌红 少津,脉细数。,大多数又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主治相应的实热病症。(知母、黄柏、玄参、生地、丹皮又可清虚热) 配伍: 常配伍养阴药;热病后期配凉血、解毒药,青 蒿,性味:苦、辛,微寒 凉血,退虚热: 退虚热、凉血而清血分所伏邪热,对热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配鳖甲、丹皮,如青蒿鳖甲汤; 肝肾阴虚

39、发热,骨蒸劳热,配银柴胡、胡黄连,如清骨散; 温热病后期低热不退者;,清热解暑:治外感暑热,头昏头痛,发热口渴, 配莲叶、西瓜皮;还可治疗湿热郁于肝 胆脾胃,寒热如疟,胸脘痞闷,呕恶口苦 等证。 截疟:治疟疾。(抑制或杀灭疟原虫,又可解热缓解 寒战壮热)单用鲜品大剂量捣汁服,或随 证配伍均有良效,现常用青蒿素及其衍生 物的片、丸、栓剂等,有显著抗疟作用。,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一般后下。抗疟宜用鲜品绞汁服,加热煎煮无效。或用青蒿素片剂、针剂。本品辛散苦泄,发汗力强,汗多者慎用。,青蒿、白薇,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共同点: 清虚热、除骨蒸。 热病伤阴。

40、 阴虚发热。 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不同点: 青蒿:力量强,善透阴分伏热,清虚热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 解暑:外感暑邪,发热头痛口渴。 截疟:疟疾寒热往来。 注:不宜久煎。,白薇: 清血分实热:邪热入营,产后血虚发热。 利尿通淋:热淋血淋。 解毒疗疮: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清泄肺热:肺热咳嗽。,地骨皮,性味:甘、淡,寒 凉血退蒸: 治阴虚发热,盗汗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的佳品,尤宜有汗骨蒸。配知母、鳖甲,如地骨皮汤;秦艽鳖甲散。,清肺降火:治肺热咳嗽,如配桑白皮,泻白散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之出血证,如吐血、衄血 等,配凉血止血药 生津止渴:用于内热消渴,配芦根、天花粉,

41、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共同点: 清虚热,退骨蒸: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心烦。 地骨皮、银柴胡:骨蒸佳品。 银柴胡、胡黄连:除疳热:小儿疳积发热。,不同点: 地骨皮: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清肺降火:肺热咳喘。配桑白皮 银柴胡:清疳热力强,疳热要药。 胡黄连: 清湿热:湿热泻痢、痔疮肿痛。,小结: 青 蒿截疟,解暑 凉血,除骨蒸劳热 地骨皮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白 薇(凉血),利尿通淋,解 毒疗疮 银柴胡为退虚热除骨蒸之佳品 除疳热 胡黄连清湿热,清 虚 热,1.气分实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宜首选A.天花粉B.石膏C.芦根D.竹叶 2.石膏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泻火B.除烦止渴C.滋

42、阴润燥D.煅后外用收湿敛疮 3.煅石膏主要用于( ) A.口舌生疮B.湿疹浸淫C.咽喉肿痛D.疮痈红肿不溃 4.既可用于肺热咳嗽,又可用于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芦根D.栀子 5.肺热咳喘,高热不退,以下何药最宜( ) A.黄芩B.栀子C.石膏D.地骨皮,6.既可用于胃火内盛之口渴,又可用于阴虚燥渴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黄连D.黄芩 7.以下何药宜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旺而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遗精等证( ) A.石膏B.知母C.芦根D.天花粉 8.脾虚便溏者尤应忌用( ) A.知母B.石膏C.天花粉D.芦根 9.既可清热除烦,又可利小便,尤宜用于心热下移小肠之

43、小便赤涩而痛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天花粉D.淡竹叶 10.治疗肺痈咳吐脓痰宜用( ) A.淡竹叶B.知母C.芦根D.石膏,11.长于清胃生津、止呕,尤宜用于胃热口渴、呕逆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芦根D.天花粉 12.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A.清热泻火B.生津、止呕C.祛痰排脓D.滋阴降火 13.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凉血B.清利湿热C.滋阴降火D.润燥化痰 14.可清泄胃热、生津止渴,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A.淡竹叶B.天花粉C.栀子D.夏枯草 15.淡竹叶长于( ) A.清心除烦B.清胃止呕C.清肺润燥D.生津止渴,16.具有清心除烦之功

44、,宜用于心火亢盛之心烦、口舌生疮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天花粉D.淡竹叶 17.苦寒性较强的药物是( ) A.天花粉B.栀子C.石膏D.芦根 18.既能清气分实热,又可清血分之热,且有一定止血作用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栀子D.夏枯草 19.栀子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泻火除烦B.清热解毒C.清利湿热D.润燥化痰 20.脾虚便溏应忌用的药物是( ) A.石膏B.芦根C.栀子D.天花粉,21.可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尿血等多种出血证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栀子D.天花粉 22.长于清心除烦,尤多用于邪郁心胸,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的药物是(

45、) A.栀子B.知母C.石膏D.芦根 23.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热毒疮痈,咽喉肿痛,温热病等多种热毒病证的药物是( ) A.石膏B.知母C.栀子D.夏枯草 24.能清利湿热,既可用于肝胆湿热黄疸,又可用于下焦膀胱湿热淋证的药物是( ) A.夏枯草B.芦根C.石膏D.栀子 25.夏枯草的主要功效是( ) A.清胃火B.清肺火C.清心火D.清肝火,26.既能清肝火,又能解毒散结的药物是( ) A.夏枯草B.知母C.栀子D.天花粉 27.以下何药尤宜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乳癖及热毒疮痈( ) A.栀子B.天花粉C.芦根D.夏枯草 28.能清肝火,既可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又可用于肝虚目珠疼

46、痛的药物是( ) A.栀子B.石膏C.夏枯草D.天花粉 29.可清多个脏腑之实热,广泛用于心、肝、胃热诸证的药物是( ) A.夏枯草B.知母C.芦根D.栀子 30.既能清肝明目,又可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 A.夏枯草B.石膏C.芦根D.决明子.,为什么清热药最常配伍补阴药? 清热药的使用注意有哪些? 简述清热燥湿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试述清热药的分类和各类清热药的主治病证。 试述栀子的性能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 石膏是治疗各种热证的要药吗?为什么?,31.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伴高血压,眩晕,头痛,以下药物首选( ) A.葛根 B.蔓荆子 C.夏枯草 D.龙胆草 32.) 32.以下

47、何药长于清心火 A.石膏 B.知母 C.栀子 D.芦根 33.) 33.用于便秘证,不宜久煎的药物是( ) A.夏枯草 B.栀子 C.决明子 D.知母 34.) 34.脾虚便溏者应忌用 A.夏枯草 B.淡竹叶 C.芦根 D.决明子 35.) 35.治肺热咳嗽,以下药物首选(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龙胆草,36.) 36.善入肺经的药物是(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37.) 37.善清半表半里之热,常与柴胡同用以和解少阳,用治邪入少阳,寒热往来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苦参 38.) 38.长清心热,用于心火亢奋之心烦不眠,或口舌生疮,

48、宜选用(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39.) 39.黄芩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燥湿 B.泻火解毒 C.凉血止血 D.退虚热 40.) 40.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止血,可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的药物是(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41.) 41.能清热安胎,可用于胎热不安的药物是(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龙胆草 42.) 42.黄连不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燥湿 B.清热泻火 C.清热解毒 D.退虚热 43.) 43.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以下哪种配伍最佳( ) A.黄连配葛根 B.黄连配龙胆草 C.黄连配木香 D.黄连配黄柏 44.) 44.治湿热呕吐,宜选用(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45.) 45.长于清解心经热毒,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