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15主要病毒.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5626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9.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15主要病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病原15主要病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病原15主要病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病原15主要病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病原15主要病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15主要病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15主要病毒.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要致病性病毒,第23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概念:指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致呼吸道局部病变或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 主要种类:包括正粘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中的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披膜病毒科的风疹病毒;冠状病毒科的SARS冠状病毒;小RNA病毒科的鼻病毒;腺病毒科的腺病毒等。P241 表23-1。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特点,传染源为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潜伏期短,发病急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 易并发细菌性感染,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有甲、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猪、马、海洋哺乳动物

2、和禽类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1997年“禽流感”H5N1 1977年“俄罗斯流感”H1N1 1968年“香港流感”H3N2 1957年“亚洲流感”H2N2 1933年第一次分离出人流感病毒 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 1781&1830年H2N2型流感疫情从亚洲一直传遍俄罗斯,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局部爆发。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人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三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一. 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 呈球形或丝状,球形

3、直径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核衣壳为螺旋对称。 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有包膜,1.流感病毒的结构,80-120 nm -ssRNA,分节段 甲、乙型8个节段 丙型7个节段,1.流感病毒的结构,1,2,4,3,5,6,7,8,PB2,PB1,R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 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1. 流感病毒的结构,(1)核衣壳 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有核 蛋白(NP)以及与复制和转录 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 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 (2)包膜: 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 原性稳定,也具

4、有型特异性。 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刺突 血凝素(H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 表面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被胰蛋白酶消化成二个多肽:HA1、HA2 HA的主要功能 凝聚红细胞血凝现象,鉴定病毒(定性) 吸附宿主细胞与受体结合 具有抗原性相应抗体 中和病毒 抑制血凝(定型) 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血凝素(HA),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是弱中和抗原 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具有抗原性非中和抗体,神经氨酸酶(NA),2.抗原结构与分型,(1)核心抗

5、原: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2)表面抗原: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从禽类鉴定出15个HA亚型(Hl-Hl5),9个NA亚型(Nl-N9)。在人群中流行的有Hl、H2、H3和 Nl、N2。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有一种学说认为: 新亚型是 人流感病毒与动物流感病毒 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禽流感H5N1,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 如A/HongKong /1/68(H3N2),流感病毒命名法,(3) 病毒的变异与流行的关系,最易发生变异的是甲型流感病毒。 变异的物质基础是HA和NA,两者变异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

6、出现。小变异引起小流行,大变异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有两种形式: 抗原漂移 抗原转换,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有两种形式,抗原漂移: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换引起的世界性流行,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3.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培养细胞范围。 4.抵抗力:弱,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机理: 在呼吸道柱状上皮增

7、殖,不引起病毒血症 NA可降低细胞表面粘度,使细胞表面受体暴露,便于病毒侵袭 致病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二. 致病性,流行性感冒,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常见症状:发热 、 畏寒、 出汗、鼻塞、咽痛 、咳嗽、 头痛、厌食 、肌肉酸痛、乏力。,三. 免疫性,同型同亚型有1-2年免疫力,对亚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体液免疫:免疫物质为sIgA及抗体(IgG 、IgM)。抗HA抗体:中和抗体,能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细胞。抗NA抗体:能限制病毒释放和扩散。 细胞免疫:CD4+Th1、CD8+Tc ( CTL)可杀伤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在促进受染机体的康复方

8、面也起重要作用。,四. 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2.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3.抗原检测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4.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五. 防治原则,1.一般预防:流行期间,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用乳酸蒸气进行空气消毒。必要时戴口罩。 2.特异性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须与当前流行株的型别相同。接种后, 可获得对同亚型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6个月至1年。 3.治疗:盐酸金刚烷胺是目前防治甲型流感病毒的常用药物。发病24-48h内使用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9、干扰素滴鼻及中草药板蓝根、大青叶等有一定疗效。,冠状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 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第四节 冠状病毒,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具多形性,主要为球形,直径大约60220nm。因为其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外膜呈日冕状或者叫做皇冠状突起故名。,单正链线状RNA的核心,螺旋状衣壳,有包膜,包膜上有S、M两种糖蛋白。,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对脂溶剂、去污剂敏感: 不耐酸和紫外线: 常用的灭活剂如甲醛、过氧化氢等,冠状病毒对人体的作用,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有两类, 首先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肠道感染 。,SARS冠状病毒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0、SARS)的病原 SARS冠状病毒形态及结构,SARS冠状病毒的形态及结构,致病性,1.传染源 SARS患者,存在“超传播者”“首发或首批”病例,流行中的早期病例传染性强。 病原携带者 其他传染源,其中可能为动物源性传染源。,2.传播途径,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被污染的手、玩具经口鼻粘膜、眼结膜传播。 粪便及尿液可排除病毒。 医院内传播模式主要有: A、医务人员通过直接医疗、护理病人被感染; B、通过探视、护理病人被感染; C、与SARS病人合住同一间病房被感染。,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致病性特点,SARS起病急,潜伏

11、期1-12天。 肺泡上皮细胞可能是SARS病毒攻击的主要靶细胞之一。 能通过启动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肺组织的损伤。 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原因是肺呼吸交换膜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二氧化碳与氧交换的通道被阻塞。,SARS发病机理,疾病初期,患者出现发热、干咳、少量血痰 病毒迅速在肺内繁殖,再次进入血液,到达全身脏器,导致肺部出现病变、持续高热、乏等全身反应,造成逐渐加重的肺淤血、肺水肿。 重症患者中,由于持续高热。全身缺氧,体力极度消耗,抵抗力下降,常伴发肺部继发性感染。 最后,造成两肺广泛纤维化,蜂

12、窝肺,致使肺组织大面积毁损,病人死于呼吸或多脏器功能衰竭。,SARS的免疫及预防,感染SARS冠状病毒后,患者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疫苗正在研制中,感染控制与防护的基本要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医院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第24章 肠道感染病毒,概念:是一类通过消化道感染和传播,在肠道细胞内增殖并引起消化道传染病或肠道外组织器官疾病的病毒。 主要种类: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呼肠病毒科的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等。,肠道病毒的主要种类,归属于小RNA病毒科 1.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

13、 2.柯萨奇病毒: A组:1-22、24型 B组:1-6型 3.埃可病毒 ECHO:1-9, 11-27, 29-33型 4.新肠道病毒:68、69、70、71型 实际上共有67个血清型。,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1.球形,直径20-30nm,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2.核酸为单股正链RNA,RNA具有传染性,起mRNA作用。 3.在宿主细胞浆内增殖,迅速引起细胞病变。 4.抵抗力较强,耐乙醚、耐酸,对紫外线、干燥敏感。 5.经粪-口途径传播。 6.多为隐性感染,可通过病毒血症侵犯神经系统和多种组织,引发多种疾病。,1.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 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

14、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于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形态与结构,球形,直径27nm,核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 单股正链RNA 结构蛋白VP1-VP4 D或N抗原 具有型特异性,分三型 C或H抗原 共同抗原,90%隐性感染 5%顿挫感染: 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呕吐 1%-2%非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 颈背强直、肌痉挛 0.1%-2%暂时性肢体麻痹、永久性迟缓性肢体麻痹 极少数延髓麻痹,导致呼吸、心脏衰竭而死亡。,感染者表现,疫苗:口服减毒活疫苗(OPV) OPV口服免疫类似自然感染,可诱发血清抗体和SIgA。但其热稳定性差,保存、运输、使用要求高,有毒力回复的可能。,防治原则,2.手

15、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病原体流行株,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型别有20多种(型)。 最常见为CoxAl6及EV71型,有的报导ECHO及Cox 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疾病症状及特点,潜伏期:27天。 典型临床症状表现: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

16、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病程:7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亦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EV 71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多种严重疾病。,手,斑、丘疹,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足,斑、丘诊,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口,口部疱疹可迅速溃破,并融合成片。,预防控制措施,个人预防措施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个人预防措施,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1.洗手:饭前

17、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清洁: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个人预防措施,3.通风: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远离: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患病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个人预防措施,5.就诊: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曝晒与消毒: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预防

18、控制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

19、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第25章 肝炎病毒(HV),是指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 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 近年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 我国均有发生,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严重。 中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仅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之多。因此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病毒 病毒科 核酸类型 传播方式 HAV 小RNA病毒 正单链RNA 粪-口 HBV 嗜肝DNA病

20、毒 双链DNA 输血 HCV 黄病毒 正单链RNA 输血 HDV 负单链RNA 输血 HEV 杯状病毒 正单链RNA 粪-口 HFV 粪-口 HGV 黄病毒 正单链RNA 输血 TTV 细小病毒 负单链DNA 输血,肝炎病毒的类型,五种肝炎病毒的特性比较,肝炎病毒,甲型与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 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由血液及体液、密切接触、母婴传播 、医源性等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可致慢性肝炎,暴发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及肝癌相关。 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缺陷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HGV) TT型肝炎病毒(TTV),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球形,

21、直径27nm,衣壳呈20面立体对称, 无包膜;+ssRNA病毒。,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病毒基因组为+ssRNA 编码蛋白质:大分子蛋白 裂解 VP1-VP4、RNA多聚酶、蛋白酶,在世界各地分离到的HAV属同一个血清型。,病毒基因组及蛋白,2.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动物模型:黑猩猩和狨猴 用途:研究发病、免疫机制 考查减毒活疫苗的毒力和免疫效果 细胞培养:原代肝细胞 恒河猴胚肾传代细胞系 特点:生长缓慢,不引起细胞裂解。,比一般肠道病毒更耐热、耐化学消毒剂。 在粪便、污水中存活数月,通过污染水源引起暴发流行。 加热1005min能破坏其感染性。 对乙醚、酸处理(pH 3)均有抵抗力。

22、 氯消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3.抵抗力,二.致病性,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途径:粪口途径传播,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海产品、食具等传播。 致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病理作用。 致病特点:起病急,病程短,预后良好;传染性强,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2.HAV的致病机理,粪口途径传播,口咽部或唾液腺中早期增殖,肠道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入血并形成病毒血症,肝脏为最终靶器官(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甲型肝炎临床表现,不适、食欲不振,厌食、恶心、腹部不适,发热。 尿颜色变深,尿黄、粪便颜色变浅。 不久出现黄

23、疸,首先是巩膜,然后皮肤,伴痒感(眼部及皮肤呈黄色)。,黄 疸,三.HAV的免疫性,HAV只存在单一的抗原抗体系统,即HAVAg和抗-HAV 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能诱生出高效价抗-HAV 急性期产生IgM抗体,恢复期产生IgG抗体。 抗-HAVIgM阳性是甲肝的确诊依据 IgM型抗体在感染后仅持续存于3-6个月,IgG型抗体则可存在多年,免疫力牢固。,四.微生物学检查法,1.病原学分离及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法、PCR法查病毒基因组RNA。 2.血清学检查:IgM(感染早期);IgG(流行病学调查、接种甲肝疫苗者)。,五.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废弃物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

24、。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水产品不宜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干净。 免疫预防:人工被动免疫,可用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制剂。应急预防甲型肝炎有一定效果。人工主动免疫,可用减毒活疫苗。我国生产的甲肝活疫苗只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亦已成功。,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1)Dane 颗粒 (2)小球形颗粒 (3)管形颗粒,HBV形态与结构,a.小球形颗粒 b.管型颗粒 c.Dane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三种颗粒,小球型颗粒,管型颗粒,Dane 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大分子膜蛋白,中分子膜蛋白,小分子膜蛋白,

25、Dane颗粒形态 (完整的病毒,具有传染性),HBsAg,HBcAg,HBV DNA,DNAP,(外膜蛋白),(核衣壳蛋白),1.形态与结构,(1)大球形颗粒 亦称Dane颗粒,它是一种由外壳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直径约42nm。核衣壳为20面体对称结构。 Dane颗粒表面(外衣壳)含有 HBsAg 、PreS1、PreS2;内衣壳含有HBcAg HBeAg;核心含有双股有缺口的DNA链和依赖DNA的DNA多聚酶。 目前认为Dane颗粒即完整的HBV。,Dane 颗粒 (完整的病毒颗粒): 外衣壳: HBsAg 衣壳 内衣壳: HBcAg HBeAg ds DNA 核心

26、DNApol.,2.形态与结构,(2)小形球颗粒 直径约22nm,是HBV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 它由HBsAg、PreS1、PreS2组成。 不含病毒DNA和DNA聚合酶,不具有传染性。 目前认为HBV的小颗粒不是HBV,可能是HBV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外壳蛋白而游离于血循环中。,小球形颗粒 管型颗粒,3.形态与结构,(3)管形颗粒 直径约22nm,长度可在100700nm之间实际上它是一串聚合起来的小颗粒。 不含病毒DNA和DNA聚合酶,不具有传染性。 同样具有HBsAg、PreS1、PreS2的抗原性。,2.基因结构与功能,HBV基因组: dsDNA 长链:又称负链,长度固定, 约

27、含3200个核苷酸, 有4个开放读码框(S区、C区、P区和X区)。 短链:又称正链,长度可变,约为长链长度50%-100%。,C 区,X 区,S 区,P 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模式,正链,负链,重复序列,S区:编码preS1、preS2、HBsAg C区:编码preC、HBcAg X区:编码HBxAg(调控蛋白) P区:编码DNA多聚酶,HBV基因组与蛋白表达,S区编码产物的临床意义,HBsAg: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 ,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抗-HBs , 血清中出现抗-HBs意味着机体已产生了免疫力。 PreS1蛋白、PreS2蛋白:具有吸附肝细胞受体的表位,免疫

28、原性比HBsAg更强。抗- PreS1 、抗- PreS2 是保护性抗体。,C区基因编码蛋白的临床意义,pre-C gene C gene HBeAg:可溶性蛋白,从受染细胞分泌入血,可作为 HBV复制及血液具有强感染性的指标。 HBcAg:病毒的内衣壳,用血清学方法无法直接检测。,HBeAg,HBcAg,P区基因编码蛋白的临床意义,HBV DNA多聚酶:具有强大的逆转录酶活性, 在HBV复制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P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寻找抗DNA多聚酶的途径,可作为探索抗HBV治疗的新方法。,X区基因编码蛋白的临床意义,HBxAg:是一种有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可反式激活细胞内某些癌基因及病毒基因

29、等,它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BV的复制,HBV的复制方式很特殊,在复制过程中有逆转录过程,与逆转录病毒相似,逆转录后的DNA可整合至靶细胞的染色体,HBV的复制,生物合成,以负链DNA为模板, 形成完整的环状双链, 继而超螺旋化。 以负链DNA为模板,转录形成2种RNA(2.1kb, 3.5kb)。 2.1kb RNA作为mRNA转译出外衣壳蛋白; 3.5kb RNA转译出内衣壳蛋白, 并作为HBVDNA复制的模板, 称为前基因组。 前基因组、蛋白引物、DNApol.进入组装好的病毒内衣壳,以前基因组为模板, 在DNApol.的作用下, 逆转录出全长的HBVDNA负链。前基因组被RN

30、A酶水解。 以新合成的负链DNA为模板, 合成互补的正链DNA。 由于病毒在装配并从感染细胞中释放时,病毒DNA分子的复制尚未完成,导致长短不一的正链形成。,3. HBV的变异,HBV的变异是较普遍的现象,可能与其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以及HBV承受宿主巨大的免疫压力有关, 原因: HBV复制过程中前基因组反转录出DAN并将其整合至靶细胞的染色体中。药物的干扰和选择作用。机体对HBV产生免疫耐受。 HBV的变异有多种,多发生在具有重要功能的区段内,可影响HBV的复制、表达及致病. 主要的变异:有S基因的a 表位变异和C基因的Pre C变异。,3. HBV的变异,S基因的a 表位变异: 发生位置:

31、在587位核苷酸由G变为A,使HBsAg的第14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甘氨酸。 意义:不影响病毒结合肝细胞进行复制,但使病毒逃脱了抗-HBs的中和作用。可使HBsAg的免疫检测结果成阴性,形成 “诊断逃避”。S基因变异的HBV如感染人体,接种疫苗预防无效。 除了最多见的587位的变异外,还发现一些其他类型的S基因变异。,3. HBV的变异,C基因中Pre C区出现终止密码子的变异 位置:即 1896位核苷酸由G变成A,导致Pre C第28位密码子由TGG变成终止子TAG而不能合成HBeAg。 意义:使病毒逃避HBeAg引发的体液及细胞免疫。表现为有病毒复制,但HBeAg阴性,抗Hbe阳性,临床

32、上持续慢性化,对干扰素的疗效差。 C基因突变:致HBcAg的改变可形成“CTL逃逸突变”。这些突变对于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变异,HBV变异,临床诊断,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S 基因变异,HBV 基因型特点 前C/C基因变异,P基因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HBV基因组与干扰素应答,4.HBV的抗原组成,表面抗原(HBsAg) 前S1(PreS1) 前S2(PreS2) 核心抗原(HBcAg) e抗原(HBeAg),(1)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分亚型(a, d/y, w/r ) adr、adw、ayr、ayw 四种 HBsA

33、g具有免疫原性,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产生抗-HBs,是HBV的中和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PreS1抗原、PreS2抗原,前S1(PreS1)抗原及前S2(PreS2)抗原主要存在于三型颗粒的表面。 可吸附于肝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常在感染早期出现。若持续存在示乙型肝炎转慢性。 免疫原性比表面抗原(HBsAg)更强,建议疫苗应含PreSAg。 刺激机体产生抗-PreS1和抗-PreS2可阻断HBV与肝细胞结合。出现提示病情好转。,(2)核心抗原(HBcAg),仅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和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核内。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在乙型肝炎的急性期

34、、恢复期和HBcAg携带者中常可测出抗HBc。此抗体对病毒无中和作用。 体内如发现HBcAg或抗HBc表示HBV在肝内持续复制。 HBcAg可被Tc细胞识别,触发Tc细胞的杀伤机制,破坏清除受染的肝细胞。,(3)e抗原(HBe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 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提示病人易转为慢性 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HB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 HBeAg、抗HBe HBcAg、抗HBc PreS1、抗-PreS1 PreS2、抗-PreS2,5.培养与动物模型,培养:S基因转染的细胞系 动物模型: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土拨鼠及地鼠动物模型

35、。,6.抵抗力,抵抗力:很强 耐受: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在-20可保存20年。 敏感: 100,10min 0.5%过氧乙酸 3%漂白粉 5%次氯酸钠 环氧乙烷 高压蒸汽灭菌法 消除其感染性,并不破坏抗原性。,二. HBV的致病性,1.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 2.传播途径 (1)血液及血制品 (2)母婴传播 (3)密切接触(主要是性接触),2.传播途径,(1)血液、血制品传播 输注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浆、血制品。 应用污染的医疗器材(注射器、手术刀)或进行消毒不严的医疗操作(采血、注射);针刺、文身等(医源性)。 (2)母婴传播:经胎盘、经产道、新生儿通过

36、母乳或密切接触传播。 (3)性接触传播,3. HBV的致病机制,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 (1)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损伤 (2)体液免疫介导的免疫损伤 (3)自身免疫应答引起的病理损伤 (4)免疫耐受与免疫应答能力低下,乙型肝炎临床表现的特点,我国约有40%-60%人群曾受到过HBV的感染 表现 急性乙肝的仅占0.1%-1% 亚临床30%-75% 慢性乙肝1%-5% 乙肝病毒携带7%-20% 急性乙肝如治疗不彻底,10%患者可转为慢性乙肝,4. HBV与原发性肝癌, HBV携带率高的区域,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也高。 HBsAg携带者较HB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高217倍; 肝癌组织中有HBVD

37、NA的整合;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内癌基因. 土拔鼠肝炎病毒初生小鼠,饲养三年后100%发生肝癌。,三.免疫性,HBV激发的免疫反应既有保护作用又有病理损害 1.抗体的保护作用:抗-HBs:中和抗体;抗-PreS1及抗-PreS2:阻断HBV吸附于肝细胞;抗-HBe和抗-HBc无保护作用。 2.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CD4+Th1、CD8+Tc。 HBcAg特异性CTL清除肝细胞内的HBV;并损害表达HBV抗原的肝细胞。,四.微生物学检查,1.主要用RIA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2.血清HBVDNA的检测 3.血清DNApol.

38、的检测,乙肝五项(两对半)及 HBV DNA的临床意义,HBsAg、抗HBs HBeAg、抗HBe 抗HBc (HBcAg) HBV DNA DNA多聚酶,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微生物学检查用途,诊断 判断血有传染性: HBsAg+,抗HBc+,及HBeAg+。 预后:HBsAg+,HBeAg+,抗HBc+,6m,示急性转为慢性 筛选供血员:两对半全阴性;至少HBsAg -,抗HBc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BsAg+的无症状携带者。 观察疫苗效果:仅抗-HBs+。,五.防治原则,1.一般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人工自动免疫: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 3.人工被动免疫:

39、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HBIg) 4.治疗:无特效药。,五.防治原则,1.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筛选供血员 严格检查血制品 严格灭菌有HBV污染的医疗用品 预防注射(人工主动免疫) 乙肝疫苗新生儿,高危人群,2.紧急预防(人工被动免疫): 高效价抗-HBs(HBIG) 3.治疗:护肝,对症,丙型肝炎病毒(HCV),球形,有包膜,属RNA病毒 传染源:病人、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输血、注射、性接触等 引起丙型肝炎 比乙型肝炎更易转为慢性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 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丁型肝炎病毒(HDV),属缺陷病毒,由HBsAg构成其外壳 经输血等途径传播 只感染HBsAg阳性的人 与HBV协同

40、或同时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球形,无包膜,属RNA病毒 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病情较重,孕妇感染死亡率高, 传播途径 所 致 疾 病 防 治 原 则 HCV 血传播 致病似乙肝, 慢肝常见,可发 筛选献血员 展为肝硬化肝癌是输血后肝 易变异,疫苗 炎的主要原因 研制困难 HDV 同 HBV 与HBV混合感染可导致乙肝 同乙肝 的症状加重与恶化 HEV 粪-口传播 症状与HAV相似 以切断传播 不发展为慢性 途径为主 ,其 他 肝 炎 病 毒 特 性 比 较,庚型肝炎病毒(HGV),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新的与人类肝炎相关的病原因子。 HGV在结构上类似HCV,容易形成持续性

41、感染,类似人类免疫缺陷病和乙型、丙型肝炎。 经常与HBV、HCV、HDV等重叠感染,导致急、慢性肝炎发生。在急性肝炎献血者(或受血者)、静脉药瘾人群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输血传播肝炎病毒(TTV),无包膜的单负链环状DNA病毒 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也可通过粪-口途径、唾液飞沫、精液和乳汁等多途径传播。 在人群中感染率高,献血员血清中TTV DNA检出率约33%76%,在非甲庚型肝病慢性肝炎检出率为46。 TTV常与HCV重叠感染。TTV感染一般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至今尚未发现TTV有引起肝炎或其他疾病的能力。 检测方法:PCR查TTV DNA。,几种肝炎病毒主要区别

42、,反 转 录 病 毒,第二十八章,反转录病毒科,概念: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 的RNA病毒。 分类:分为七属(P298 表28-1) 对人类致病的种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和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反转录病毒的特性,具有包膜,球形,80-120nm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二聚体 病毒核心中有RNA依赖的DNA多聚酶 复制通过DNA中间体 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AIDS),简称艾滋病的病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 是由HIV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机体的免疫

43、系统,以细胞免疫严重缺陷为特征,表现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全面的衰竭,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导致发生各种机会性致死性感染和罕见的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病后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 艾滋病是当前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面临外来侵入性的危险。,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结构与组成 形态:球形,直径100-120nm,有包膜。 结构: 核心:圆锥状核心中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形成二聚体,并含有多种酶类(反转录酶P66、整合酶p31和蛋白酶p11 )。 衣壳: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核心蛋(p24)、核衣壳蛋白(p7)组成,与核心构成病毒核衣壳。 包膜:表面有刺突并含有包膜糖蛋白gp120和gp41。,

44、HIV模型图,脂双层膜,gp120,gp41,包膜糖蛋白,衣壳蛋白p24,内膜蛋白p17,核衣壳蛋白p7,反转录酶p66/ p51,蛋白酶p11,整合酶p3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HIV正从感染的淋巴细胞释放出来,gp120的作用,HIV感染宿主范围和细胞范围比较狭窄,仅感染表面有CD4分子的细胞。 HIVgp120与CD4分子的V1区高亲和力地结合,与病毒的特异性吸附、穿入以及致病作用有关。 CD4+细胞是HIV攻击的主要靶细胞。如Th细胞、巨噬细胞等。,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调节基因:tat rev nef vpr vpu vif 结构基因:gag pol env,Genomic st

45、ructure of HIV-1,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HIV基因组长约9.29.8kb。 含gag、Pol、env、3个结构基因,及至少6个调控基因(TaT Rev、Nef、Vif、VPU、Vpr)并在基因组的5端和3端各含长末端序列。 HIV LTR含顺式调控序列,它们控制前病毒基因的表达。已证明在LTR有启动子和增强子并含负调控区。,HIV基因组的结构基因,gag基因:编码约500个aa组成的聚合前体蛋白(P55),经蛋白酶水解形成P17,P24核蛋白,使RNA不受外界核酸酶破坏。 Pol基因:编码聚合酶前体蛋白(P34),经切割成蛋白酶、整合酶、逆转录酶、核糖核酸酶H,均为病毒增殖所必需

46、。 env基因:编码约863个aa的前体蛋白并糖基化成gp160,gp120和gp41。gp120含有中和抗原表位,在病毒与细胞融合中起重要作用。gp120与跨膜蛋白gp41以非共价键相连。gp41与靶细胞融合,促使病毒进入细胞内。,HIV基因组的调节基因,TaT 基因:编码蛋白(P14)可与LTR结合,增加病毒所有基因转录率,也能在转录后促进病毒mRNA的翻译。 Rev基因:产物是一种顺式激活因子,能对env和gag中顺式作用抑制序去抑制作用,增强gag和env基因的表达,以合成相应的病毒结构蛋白。 Nef基因:编码蛋白P27对HIV基因的表达有负调控作用,推迟病毒复制。可能是HIV在体内维

47、持持续感染所必需。 Vif基因:对HIV并非必不可少,可影响游离HIV感染性、 HIV的产生和传播。 VPU基因:为HIV-1所特有,对HIV的复制、装配与成熟不可少。 Vpr基因:编码蛋白是一种弱的转录激活物,在体内繁殖周期中起一定作用。 HIV-2基因结构与HIV-1有差别: HIV-2不含VPU基因,但有VPX基因,功能不明。核酸杂交法检查HIV-1与HIV-2的核苷酸序列,仅40%相同。,2.病毒的复制,RNA,RNA/DNA,(-)DNA,dsDNA,前病毒,RNA,子代RNA,mRNA,结构蛋白 调节蛋白,子代病毒,逆转录酶,RNA酶H,整合,3.HIV的受体,HIV的靶细胞: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还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HIV的主要受体:CD4分子是HIV进入靶细胞的主要受体。即CD4分子是gp120的特异性亲和受体。但仅有CD4尚不足以使HIV侵入细胞,还必须以趋化因子受体为辅助受体。 HIV的辅助受体:已发现了10余个HIV的辅助受体,其中最主要的有CCR5和CXCR4这两种。辅助受体与CD4分子形成复合体,gp120与之结合并发生构象改变,使gp41暴露,从而引发膜融合. HIV利用靶细胞的辅助受体随感染阶段而不同,早期以被嗜巨噬细胞HIV利用的CCR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