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6311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成就和贡献,于景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10研究所,主要内容,一 钱学森科学历程中的三大创造高峰 二 从工程控制论到系统科学体系 三 创建系统学与综合集成方法 四 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钱学森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曾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钱老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但从钱学森全部科学成就与贡献来看,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钱老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工

2、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独特贡献。钱老在这些方面的科学成就与贡献,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其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一、钱学森科学历程中的三大创造高峰 钱学森的科学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到50年代中。这二十年是在美国度过的,主要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还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成为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就与贡献形成了钱老一生中第一个创

3、造高峰。,值得指出的是,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工程控制论已不完全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属于系统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从物质在时空中运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但工程控制论要研究的并不是物质运动本身,而是研究代表物质运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系统性质。因此,系统和系统控制是工程控制论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钱学森创建工程控制论这个事实表明,在这个时期,钱老已开始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就。工程控制论一书的出版,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发行。工程控制论所体现的科学思想、理论方法与应用,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管理

4、科学与工程等的发展。,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钱老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这个时期的工作更多是工程实践,要研制和生产出型号产品来。航天科学技术与工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需要广泛应用自然科学领域中多种学科和技术并综合集成到工程实践中。,由于钱学森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渊博知识以及高瞻远瞩的科学智慧,使他始终处在这一事业的“科技主帅”位置上。在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领导下,钱学森的科学才能和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并和广大科技人员一起,在当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研制出我国自己的导弹和卫星来,创造出国内外公认的奇迹,这是钱老一生中第二个创造高峰

5、。,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如何把成千上万人组织起来,并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高质量可靠的型号产品来,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在当时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钱学森在开创我国航天事业过程中,同时也开创了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当时,在研制体制上是研究、规划、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一体化;在组织管理上是总体设计部和两条指挥线的系统工程管理方式。实践已证明了这套组织管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从今天来看,就是在当时条件下,把科学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综合集成创新,从而走出了

6、一条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创新道路。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在持续发展,现已发展到了载人航天和探月阶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航天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不仅适用于自然工程,同样也适用于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的应用与实践也是钱老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重大贡献。,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逝世前。80年代初,钱老从科研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就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这一时期,钱老学术思想之活跃、涉猎领域之广泛,原创性之强,在学术界是十分罕见的。他通过讨论班、学术会议以及与众多专家、学者书信往来的学术讨论中,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新的学科与领域,并

7、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这些成就与贡献也就形成了钱老一生中第三次创造高峰。,在这个阶段上,钱老花费心血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建立系统科学及其体系和创建系统学的工作,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新领域。钱老不仅善于从各学科、各领域吸收营养来构建系统科学体系,如提出系统科学的层次结构、创建系统学、发展系统工程技术等,而且又能从系统科学角度和综合集成思想去思考一些学科和领域的发展,从而提出新的学科和新的领域。,如把人脑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思维科学”;把地球表层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地理科学”;把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人体科学”等等。而且这些新的

8、学科和领域不仅和原来相关的学科和领域是相洽的,同时还融入了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钱学森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他的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思想。在这个阶段上,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方法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思想和综合集成方法,已贯穿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形成了一套综合集成体系。综合集成思想与综合集成方法的形成与提出,是一场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上的革命,其意义和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在大力推动系统工程应用的同时,就提出了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和创建系统学的问题。80年代中期,在他亲

9、自倡议和指导下,开始了“系统学讨论班”的学术活动。每次讨论会钱老不仅都要参加,而且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大家平等地讨论问题。这种学风就是他一直大力倡导的学术民主。用书信与有关人员讨论学术问题,也是钱老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这里既有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一般的科技人员。,在这些学术活动和交流中,对于系统科学和系统学,钱学森提出了许多创新的学术思想和重要的学术观点,提炼了很多重要的科学概念,建立了新的系统论方法,并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这个新领域。所有这些对创建系统学和发展系统科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深远的学术影响。,钱学森在系统科学及其不同层次上,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并有相应

10、著作出版。在工程技术层次上有“论系统工程”,在技术科学层次上有“工程控制论”,在基础理论层次上有“创建系统学”。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学习和研究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系统方法、系统理论、系统技术与系统应用。这些著作曾经培育和影响了几代在这个领域中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今后也会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进入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并把钱老所开创的科学事业继续发展下去并发扬光大。,二、从工程控制论到系统科学体系 钱学森创建工程控制论和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工程实践,为后来建立系统科学及其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而钱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又对此奠定了哲学基础。,工程控制论是一门技术科学,正如原书序言中所说,“

11、控制论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整个系统的总的运动状态”。又说“工程控制论使我们可能有更广阔的眼界用更系统的方法来观察有关的问题,因而往往可以得到解决旧问题的更有效的新方法,而且工程控制论还可能揭示新的以前没有看到过的前景”。,这里所说的更广阔的眼界就是系统的眼光和系统观点,并用系统方法去研究有关的问题。如原书第18章“误差的控制”,重复不那么可靠的元器件组成高度可靠的系统问题,这已超出了控制论要研究的问题,而属于系统学问题了。,工程控制论所处理的对象是工程系统,但其系统思想、理论方法对其它系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控制论修订版的序言中,钱老指出,“

12、在工程系统实践经验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兴起一类新的工程技术,即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已从工程系统推广应用到了非工程系统,从工程系统工程发展到了经济系统工程和社会系统工程(简称社会工程)。,各类系统工程的共同理论基础是运筹学。但控制论研究系统各个构成部分如何进行组织,以便实现系统的稳定和有目的的行动,所以系统工程又与控制论有关”。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工程技术,是使系统整体上实现最优的技术。运筹学也是技术科学,钱老虽然没有发表过运筹学方面的文章,但对这门学问的兴起和发展及其重要性在美国期间就予以高度关注,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他在JPL工作期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组建了运筹学研究室,在领导国

13、防部第五研究院时又组建了作战使用研究处,实际上是军事运筹学研究室。,从系统角度来看,运筹学与控制论是相通的,只是研究系统问题的着眼点和运用的具体方法不同。我们知道,系统结构与系统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决定了系统整体性和功能。如何组织、调整和改变系统组成部分、组成部分之间、层次结构之间以及和系统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与协同,从而在整体上涌现出我们希望的和最好的功能,这就是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的基本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控制与管理也是相通的。本质上是一致的。运筹学和控制论是关于实现系统整体目标的理论和方法,而系统工程则是运用这些理论方法的工程技术。,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钱

14、老花费很大精力,一方面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系统研究和系统实践的进展和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又从系统角度从整体上去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系结构,并从其它科学技术部门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等吸取营养来构建系统科学体系。这些科学部门虽然不直接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但却揭示了很多系统规律。,钱老在构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时,把科学技术分为工程技术(应用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哲学四个层次。辩证唯物主义处在这个体系的最高端,它是人类知识的最高概括,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既用来指导科学技术的研究,又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钱老一直坚持的重要学术思想。,综合起来可以看

15、出,钱老在建立系统科学及其体系结构时,即有系统领域研究的深度,又有跨领域、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这样三维知识结构的优势,是一般科学家所不具备的,钱老具有这个优势,钱学森是一位三维科学家。,上个世纪80年代初,钱老就明确指出,系统科学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局部与全局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能反映事物这个特征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构成并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系统是系统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对象。而系统观点和系统思想与方法论也就成为系统科学研究客观世界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这与自然科学

16、、社会科学等不同,但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系统科学能把这些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系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这就是为什么系统科学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与横断性的原因,也是系统科学区别于其它科学技术部门的一个显著特点。,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如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一样,也是一个科学技术部门,因而也有四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在钱老建立的系统科学体系中,处在工程技术或应用技术层次上的是系统工程,这是直接用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技术,但和其它工程技术不同,它是组织管理技术。,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三人在上海文化报上发表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是国内第一篇也是第一次全面介

17、绍系统工程的文章。对推动我国系统工程研究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在系统科学体系中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直接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方法的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而处在基础科学层次上属于系统理论的便是系统学(systematology),后来又提出了复杂巨系统学。系统学和复杂巨系统学都是揭示客观世界中系统普遍规律的基础科学,这是需要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这样三个层次结构的系统科学经过系统论(systematics)通向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属于哲学层次,是连接系统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通过系统论去指导系统科学的研究、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系统科学的发展

18、经系统论的提炼又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这就使哲学和科学统一起来了,也使哲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关于系统论,钱老曾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系统论,既不是整体论,也非还原论,而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钱老的这个系统论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他的综合集成思想,这也显示出钱学森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根据这个思想,钱老又提出将还原论方法与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形成了系统论方法,这就为钱老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奠定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这些内容在后面还将详细介绍。,系统研究曾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从各自专业角度使用他们认为适合的名称,一度比较混乱,正如许国志院士所

19、说的:“人各一词,莫衷一是”。钱老建立的系统科学体系层次分明,不仅指明了已有学科的层次归属,还指出了近一步发展的方向,使上述局面变成为“分门别类,共居一体”,这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协同学创立者哈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访问过我国,对钱老在系统科学方面的研究有所了解,他说:“系统科学的概念是由中国学者较早提出的,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概括,并在理解和解释现代科学,推动其发展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又说“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在当代中国科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我在访问中国期间已觉察到这一点。在访问中,中国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确信,这种思考方式将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系统科学及

20、其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实践论观点来看,任何社会实践,特别是复杂的社会实践,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要清楚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能不能做以及怎样做才能做的最好。,从实践过程来看,包括实践前形成的思路、设想以及战略、规划、计划、方案、可行性等,都要进行科学论证,以使实践的目的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也包括实践过程中,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以保证实践的有效性,要有效益和效率,并取得最好的效果;还包括实践过程中和实践过程后的评估,以检验整个实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微观、中观直到宏观的所有社会实践,都具有这些特点。,社会实践要在理论指导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个理论就是现代科

21、学技术体系和人类知识体系所提供的知识。处在这个体系最高端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以社会实践首先应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但仅有哲学层次上的指导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层次上各个科学技术部门、不同科学部门的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甚至前科学层次上的经验知识和感性知识的指导和帮助。,即使这样,社会实践还会涌现出已有理论与技术无法处理的新问题,像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伟大的社会实践,就有大量的新问题需要创新来解决。现在,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更要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来实现。,如何把不同科学技术部门、不同层次的知识综合集成起来形成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这就有个方法论

22、和方法问题。后面将会看到,钱老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可以处理这类问题。,社会实践通常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实践对象,指的是实践中干什么,它体现了实践的目的性;第二个是实践主体,指的是由谁来干,如何来干,它体现了实践的组织性;第三个就是决策主体,它最终要决定干不干,由谁来干并干得最好。,从系统科学观点来看,任何一项社会实践或工程,都是一个具体的实际系统,是有人参与的实际系统。实践对象是个系统,实践主体也是系统(人在其中),把两者结合起来还是个系统。因此,社会实践是系统的实践,也是系统的工程。这样一来,有关实践或工程的决策与组织管理等问题,也就成为系统的决策与组织管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系统论

23、思想、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社会实践或工程的决策与管理之中,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从这里便可以看出,系统论、系统科学对社会实践或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三、创建系统学与综合集成方法 在系统科学体系中,系统工程已应用于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成效;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也有了各自的理论方法并处在发展之中。但系统学、复杂巨系统学却是需要建立的新兴学科,这也是钱老最早提出来的。讨论班的形式是钱老从事学术研究常用的方法。在他提出建立系统学之后不久,就想以系统学讨论班的方式,来开展系统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工作,并培养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和队伍。,

24、1986年1月7日,“系统学讨论班”开始了学术活动。在这次讨论会上,钱老亲自作了关于建立系统学的学术报告。在这次报告中,他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讲到系统科学体系结构;从系统工程讲到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再到系统学。关于如何建立系统学,20世纪80年代初他曾提出:“我认为把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同贝塔朗菲、普利高津、哈肯、弗洛里希、艾肯等人的工作融会贯通,加以整理,就可写出这本书”。,在这次报告中,除了上述内容外,又增加了微分动力体系理论、混沌和奇异吸引子理论、非整几何以及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等。从这个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钱学森为创建系统学,除了从系统工程实践以及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这些系统科

25、学体系内的技术科学中去提炼、概括以外,还从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发展中去提炼,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以及数学科学的进展,都为建立系统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学科虽然不是直接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但却揭示了许多深刻的系统规律,如普利高津与哈肯的自组织理论等。钱学森的这一思想后来又扩展到更广泛的科学技术部门,如军事科学、社会科学、地理科学等。,正是在钱老这些思想指导下,与系统学有关的科学理论,如动力系统理论、混沌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数理经济学、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模糊数学、人工智能、医学、脑科学、思维科学、数量经济学、定量社会学、生态学、地理科学、作战模拟、军事科学

26、、优化理论等的最新进展,都在系统学讨论班上组织了学术报告和讨论。,每次都由一位主讲人做专题学术报告,然后提问和讨论,最后由钱老作总结性发言。做主报告的人,既有著名科学家,如吴文俊、廖山涛、叶笃正、许国志、马世骏等,也有各有关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从1986年到1992年的7年时间里,每次讨论班钱老都参加。1992年之后,他因行动不便,就不再参加讨论班的学术活动了。但他不仅继续关注讨论班的学术活动,同时又组织了由王寿云同志负责,有于景元、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涂元季同志参加的小讨论班。这个小讨论班不仅经常要讨论一些问题,有时还在钱老指导下研究一些问题,如信息革命与产业革命问题等。,在上述讨论中

27、,钱老首先提出了新的系统分类。 系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包括人自身是普遍存在的,因而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这样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系统分类。例如,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等等。这样的系统分类比较直观,其着眼点是放在系统的具体内涵上,但却失去了对系统本质的刻画。,系统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但复杂性是有层次的。普利高津探索的复杂性是物理化学系统中的复杂性,而美国桑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 ,SFI)科学家们的复杂性研究,却是生物系统、经济系统、人脑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中的复杂性,同为复杂性,但全然不在同一层次上。,

28、正是基于复杂性层次的不同,钱老提出了新的系统分类,其着眼点是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这里,一个是子系统的数量和种类;另一个是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程度(非线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等)以及系统的层次结构。,从这个角度出发,钱老将系统分为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和特殊复杂巨系统。如生物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地理系统、社会系统、星系系统等都是复杂巨系统。其中社会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了,又称作特殊复杂巨系统。这些系统又都是开放的,与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又称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的系统分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二十多年来,复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

29、但至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复杂性的认识还不一致。,在1999年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 vol.284)杂志上,有一组文章讨论复杂性问题,采用了“复杂系统”一词作为标题,文中说“本专题回避了一个术语上的雷区,部分原因是为了当方法进一步成熟时给定义的稳定留下一些空间,我们渴望避开术语上的争论,采用了一个复杂系统的词,代表那些对组成部分的理解不能解释其全部性质的系统之一”。,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要把复杂性研究和系统结合起来。但在复杂性问题上,钱学森和国外科学家们不同,他不是从复杂性的抽象定义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方法论角度来区分复杂性和简单性问题。如果仅从概念出发,不仅难以统一

30、认识,甚至会抓不住事物本质,反而把复杂性简单化,或把简单性复杂化了。例如在国外,把一个层次的问题如混沌,即使是混沌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像无穷维的Navier-Stokes方程所决定的湍流以及自旋玻璃等,他们都叫复杂性问题。,但钱老认为,这种复杂性并不复杂,还是属于有路可循的简单性问题。正是从方法论出发,钱老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凡现在不能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或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问题,而要用或宜用新的科学方法处理的问题,都是复杂性问题,复杂巨系统就是这类问题” 。他还进一步指出,桑塔菲研究所对复杂性的研究,实际上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这样,钱老就从系统角度,给出复杂性一个清晰

31、和具体的描述。,上述的系统分类还意味着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对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都有了相应的方法,也有了相应的理论并在继续发展之中。对于简单系统可用直接方法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综合成全系统的整体功能,如运筹学、控制理论中的方法;对简单巨系统可用统计方法处理,如普利高津和哈肯的自组织理论。但对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却是个新问题。它不是还原论方法或其他已有方法所能处理的,需要有新的方法论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确实是一个科学新领域。,对于所有系统来说,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系统在整体上可以具有其组成部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性质,这就是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整体性的外在表现

32、就是系统功能。系统内部结构和系统外部环境以及它们之间关联关系,决定了系统整体性和功能。,从理论上来看,系统结构与系统环境如何决定系统整体性与功能,揭示系统存在、演化、协同、控制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成为系统学和复杂巨系统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国外关于复杂性研究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实际上属于系统理论范畴,也包含在系统学和复杂巨系统学的研究之中。,20世纪80年代末,在讨论班的基础上,钱老明确界定系统学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系统演化、协同与控制)一般规律的科学。把控制的思想与概念引入到系统学,是钱老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系统学不仅要揭示系统规律去认识系统,而且还要在认识系统的基础上去控制系统,

33、以使系统具有我们期望的功能。正如同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钱老对系统学的这个概括,比80年代初对系统学的认识又深化了一大步。如果说80年代初对系统学的认识重点还是在简单系统和简单巨系统上的话,那么现在则发展到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后来钱老又把这部分内容称作复杂巨系统学。以这些概念和思想为核心,就形成了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和特殊复杂巨系统(社会系统)为主线的系统学提纲和内容,构成了系统学的基本框架,奠定了系统学的科学基础,指明了系统学的研究方向。,许国志院士生前主编的系统科学一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关于系统理论部分就是参照

34、这一框架编写的. 钱学森不仅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同时还提出了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论和方法,从而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这一新领域,这是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与方法的具体体现。,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科学采用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所以自然科学被称为“精密科学”。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通常采用的是从定性到定性的思辨、描述方法,所以这些学问被称为“描述科学”。当然,这种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变化,有些学科逐渐向精密化方向发展,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原论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还原

35、论方法是把所研究的对象分解成部分,以为部分研究清楚了,整体也就清楚了。如果部分还研究不清楚,再继续分解下去进行研究,直到弄清楚为止。按照这个方法论,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已经到了夸克层次,生物学对生命的研究也到了基因层次。,毫无疑问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但现实的情况却使我们看到,认识了基本粒子还不能解释大物质构造,知道了基因也回答不了生命是什么。这些事实使科学家认识到“还原论不足之处正日益明显”。这就是说,还原论方法由整体往下分解,研究得越来越细,这是它的优势方面,但由下往上回不来,回答不了高层次和整体问题,又是它的不足一面。所以仅靠还原论方法还不够,还要解决由下往上的问题,也就是复

36、杂性研究中的所谓涌现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对于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曾讲过“我猜想21世纪的方向要整体统一,微观的基本粒子要和宏观的真空构造、大型量子态结合起来,这些很可能是21世纪的研究目标” 。这里所说的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就是要研究微观如何决定宏观,解决由下往上的问题,打通从微观到宏观的通路,把宏观和微观统一起来。,同样的道理,还原论方法也处理不了系统整体性问题,特别是复杂系统和复杂巨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整体性问题。从系统角度来看,把系统分解为部分,单独研究一个部分,就把这个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联关系切断了。这样,就是把每个部分都研究清楚了,也回答不了系统整体性问题。,意识到这一点更早的

37、科学家是贝塔朗菲,他是一位分子生物学家,当生物学研究已经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时,用他的话来说,对生物在分子层次上了解得越多,对生物整体反而认识的越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于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了整体论方法,强调还是从生物体系统的整体上来研究问题。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支撑整体论方法的具体方法体系没有发展起来,还是从整体论整体、从定性到定性,论来论去解决不了问题。,正如钱老所指出的“几十年来一般系统论基本上处于概念的阐发阶段,具体理论和定量结果还很少” 。但整体论方法的提出,确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出现了复杂性研究。所谓复杂性其实都是系统复杂性,从这个角度来看

38、,系统整体性,特别是复杂系统和复杂巨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整体性问题就是复杂性问题。所以对复杂性研究,他们后来也采用了 复杂系统一词。,国外关于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确实有许多创新之处,如他们提出的遗传算法、演化算法、开发的Swarm软件平台、以Agent为基础的系统建模、用数字技术描述的人工生命等等。在方法论上,虽然也意识到了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但并没有提出新的方法论。方法论和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方法论是关于研究问题所应遵循的途径和研究路线,在方法论指导下是具体方法问题,如果方法论不对,再好的方法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如前所述,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明确地提出了系统论和

39、系统论方法,这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发展。在应用系统论方法时,也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在分解后研究的基础上,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系统论方法吸收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各自的长处,同时也弥补了各自的局限性,既超越了还原论方法,又发展了整体论方法。这是钱学森在科学方法论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它不仅大大促进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其它科学技术部门产生深刻的影响。 钱老不仅提出了系统论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实现系统论方法的具体方法体系和实践方式,建立了一套方法论体系。,这里,特别值得说明的是钱老当时就指出,

40、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导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第五次产业革命),而且对人自身,特别对人的思维会产生重要影响,将出现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人将变得更加聪明。,我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是通过人脑获得知识和智慧的,但现在由于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和工作方式,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钱老提出了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从思维科学角度来看,人脑和计算机都能有效处理信息,但两者有极大差别。人脑思维一种是逻辑思维(抽

41、象思维),它是定量、微观处理信息的方式;另一种是形象思维,它是定性、宏观处理信息的方式。而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也就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这是人脑创造性的源泉。,今天的计算机在逻辑思维方面确实能做很多事情,甚至比人脑做的还好、还快,善于信息的精确处理,已有很多科学成就证明了这一点。如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的定理机器证明就是这方面的一项杰出成就。而在形象思维方面,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给我们以任何帮助,也许今后这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情况将会变化。至于创造思维就只能依靠人脑了。,但计算机在逻辑思维方面毕竟有其优势,如果把人脑和计算机结合起来以人为主

42、,那就更有优势,人将变得更加聪明,它的智能比人要高,比机器就更高,这也是1+12的道理。这种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和工作方式,具有更强的创造性,也具有更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用下图来说明这一点。,。,思维方式、研究方式与认知能力关系,从上图可以看出,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它的智能和认知能力处在最高端。这种聪明人的出现,预示着将出现一个“新人类”,不只是人,是人-机结合的新人类。,正是在思维科学和信息技术进展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钱学森又先后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以及它的实践形式“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将两者合称为综合集成

43、方法,meta-synthesis),并将运用这套方法的集体称为总体设计部。这就将系统论方法具体化了,形成了一套可以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和实践方式。,从方法和技术层次上看,它是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集成技术。从应用和运用层次上看,是以总体设计部为实体进行的综合集成工程。这就将前面提到的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具体实现了。,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与融合体系,这个体系具有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它能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

44、信息统统集成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综合集成方法就是人-机结合获得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方法,它是人-机结合的信息处理系统,也是人-机结合的知识创新系统,还是人-机结合的智慧集成系统。,按照我国传统文化有“集大成”的说法,即把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集成起来,达到对整体的认识,集大成得智慧,所以钱老又把这套方法称为“大成智慧工程”。将大成智慧工程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上提炼成一门学问,就是大成智慧学。,从实践论和认识论角度来看,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无论是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通常是在已有的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基础上与专家判断力(专家的知识、智

45、慧和创造力)相结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和形成经验性假设,如猜想、判断、思路、对策、方案等等。这种经验性假设一般是定性的,它所以是经验性假设,是因为其正确与否,能否成立还没有用严谨的科学方式加以证明。,在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中,这类经验性假设是用严密逻辑推理和各种实验手段来证明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特点。但对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由于其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的特点,对所研究的问题能提出经验性假设,通常不是一个专家,甚至也不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们所能提出来的,而是由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构成的专家体系,依靠专家群体的知识和智慧,对所研究的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

46、问题提出经验性假设。,但要证明其正确与否,仅靠自然科学和数学中所用的各种方法就显得力所不及了。如社会系统、地理系统中的问题,既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也不能进行科学实验。但我们对经验性假设又不能只停留在思辨和从定性到定性的描述上,这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常用的方法。系统科学是要走“精密科学”之路的,那么出路在哪里?这个出路就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采取“机帮人、人帮机”的合作方式,机器能做的尽量由机器去完成,极大扩展人脑逻辑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实现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集成。这里包括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经验知识、定性和定量知识、理性和感性知识

47、,通过人-机交互、反复比较、逐次逼近,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从而对经验性假设的正确与否做出明确结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了经验性假设,都是认识上的进步,然后再提出新的经验性假设,继续进行定量研究,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研究过程。,综合集成方法的运用是专家体系的合作以及专家体系与机器体系合作的研究方式与工作方式。具体来说,是通过从定性综合集成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集成,再到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这样三个步骤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循环往复、逐次逼近的。,应该指出的是,这个过程就是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研讨流程,也是研讨厅中机器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复杂系统与复杂巨系统以及社会系

48、统问题,通常是非结构化问题。通过上述综合集成过程可以看出,在逐次逼近过程中,综合集成方法实际上是用结构化序列去逼近非结构化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个方法的最初表述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后来钱老建议改成“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从综合集成全过程来看,前者的表述只是突出了中间的过程,尽管这一步非常重要,但还不是完整表述。这个改动一方面体现了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体现了思维科学中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判断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精密论证过程,这也正是一切“精密科学”的共同特点。,这套方法是目前处理复杂系统和复杂巨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有效方法,已有成功的案例说

49、明了它的有效性。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思维科学,方法基础是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和认识论。,四、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从方法论和方法特点来看,综合集成方法本质上是用来处理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与方法,这个方法对系统科学体系不同层次及其应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从知识创新角度来看,总体设计部和综合集成方法是知识创新主体,但和一般知识创新主体不同,它是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研究并实现综合集成创新的知识创新主体。,既可以进行科学创新,建立综合集成理论,也可以进行技术创新,发展综合集成技术,还可以进行应用创新,用于综合集成工程。由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个层次面临的问题性质不同,所以总体设计部与综合集成方法中的专家体系结构与研讨厅体系结构也就不会一样,但方法论却是同一的。,20世纪90年代中,钱老在祝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8届学术年会的贺词中,提出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对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研究,属于复杂巨系统学的内容。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所形成的理论就是综合集成的系统理论,复杂巨系统学就是要建立这套理论。,钱学森指出,对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也没有从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构建出来的统计力学,但有了研究这类系统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