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23644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过于粗放,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例如我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许多,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若干倍。2003年,按汇率法计算,我国GDP只占全世界GDP的3.8,但消耗的钢材、煤炭、水泥则分别相当于2001年世界总产量的36、30和55。 尤其是有些地方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不注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过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草原面积减少;过度采伐树木,造成森林面积下降,水

2、土严重流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地面沉降;过度排放污染物质,造成江河湖海污染,空气质量下降。,中国矿产资源短缺危及国家安全 中国地质科学院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除煤之外中国所有矿产资源都处于紧张将在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增加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这对国家安全非常危险。 报告指出今后二十年中国实现工业化石油天然气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二至五倍。该报告首次提出未来二十年中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六十亿吨天然气超过二万亿立方米。 报告说中国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到二零二零年中国需要进口五亿吨原油和一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中国消费

3、量的百分之七十和五十。中国去年进口六千五百万吨石油占消费量的百分之三十。 报告预计今后二十年中国将短缺三十亿吨铁五到六亿吨铜和一亿吨铝。中国也可能短缺目前还在出口的其它矿物例如钨和锌。,但是GDP远非“完美”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新概念:绿色GDP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资源,经济发展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经济发展必然消耗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因

4、而往往会导致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减少。经济发展往往不可避免地排放废弃物质,造成土地、水和空气的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但是它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这些负面影响。而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新概念: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在研究中提出,循环经

5、济应当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树立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6、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途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传统工业化道路强调规模的无限扩张,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张。 传统工业化道路以资源的无限量消耗为代价,不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节约各种资源,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 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污染;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与环境的亲和性,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工业化道路造成财富过度集中、贫富悬殊,缺乏社会公平性;新型工业化道路力求缩小差距、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公平。,本课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