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736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目标 1、掌握学制的概念、常见的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及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2、初步掌握我国学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认识学校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教育内容,达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学制的概念、常见的学制、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难点是我国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与学制建立的依据。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读书指导法为主。 教学时间2课时,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复习思考题,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系统,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教育结

2、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横衔接的相互关系。 二、常见的一些教育制度 (一)班级授课制与班主任制。 (二)几种常见的学制:导生制、导师制、学年制、学分制、学位制、道尔顿制、小班制。 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 (一)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二)学制的建立还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学制的建立还受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制约。 (四)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吸取原有的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借鉴外国学制的经验。,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一)重视早期教育

3、: (二)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结合日益紧密。 (四)继续教育的发展,使教育更具有广泛性,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戊学制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一)1951年的学制: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它标志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二)现行学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开始进行第四次学制改革,并在各地实施。,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一)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二)普及义

4、务教育发展概况及历史经验 (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一)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1.义务教育:就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学校、社会、家长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2.义务教育的主要特征: (1)由法律规定的,必须执行的国民教育,它具有法律保证的性质。 (2)它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规定的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3)它是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二)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及历史经验,1.世界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概况和历史经验 A.普及义务教育是涉及面广,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B.制定教育法令,强制推行

5、义务教育。 C.各国普及义务教育中,普遍增拨教育经费。 D.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中,都非常重视师资培养。 2.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概况及经验 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态度,既要积极又要稳步地进行;既要防止不顾本地区客观条件的盲目发展,又要防止强调种种困难的迟缓不前。,(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要大力做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工作。 2.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 3.要制定好规划,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 4.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协同的方针。 5.加强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 6.增加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使用经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保证。,复习思

6、考题,1、什么是学制?常见的学制有哪些?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3、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4、谈谈你对我国现行教育学制的认识?,学用结合,1下文是一位日本学者发表的对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的看法,读来引人深思,请你细晶下文,然后谈谈你对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看法。,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中国教育的位置 世界教育可分为美国型、中国型、日韩型三类。美国的特色是不重视学生的成绩,不以成绩区分胜者和败者,其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中国的特色是重视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美国模式是对能力的绝对评价,中国模式则是相对评价,谁比谁优秀,谁胜谁败成为评价的关键,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各答来

7、决定谁对谁错。而中国教育为了解谁比谁优秀,就需要区分 同一问题的正解者和误解者,于是与试卷考试形成难以割舍的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可称为高中生诺贝尔奖的世界科学技术大会的金奖几乎被美国人独占,这就是美国模式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孩子们的擅长才能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教育水平很高,可谓处于世界最高峰。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水平很低,只会加法不会乘除的美国人随处可见。如果给售货员100美元的纸币买80美元的东西,多半情况下,售货员先将售出的东西放在面前,念叨着“80美金”,然后将一张10美元纸币放在货物上,“90美金”,再放上一张10美元, “100美金”。售货员找钱用加法。美国工人也用加法清点仓库货物,

8、而不是算一排有多少,一列有多少,然后用乘法。而在中国则完全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就已学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初一就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了。中国学校往往在进行日常生活中毫无用处的教育,因为教育的重心是放在谁胜谁负上。除了数学老师和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职业外,有些普通人一生都不使用的数学知识竟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美国和中国的教育模式完全是两个极端。,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改革的方向 美国对其教育水平的低下已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为此,确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增加学习内容,实施试卷考试的改革方案提了出来。这些参照了中国模式的改革,遭到了不少人强烈的反对,认为这将毁灭美国特色的创造性教育。不过,增加灌输式教学和熟记

9、硬背的学习方法,从社会舆论的支持来看已势在必行了。 中国同美国正相反,无意义的死记硬背、高难度的数学教育,已受到了严厉的指责。事实上,中国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灰暗。虽然学校“减负”,可照样有许多学校给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据调查,中国中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贫乏,参加体育类课外小组的比率仅为8,而美国为628,日本为654;参加文化类课外小组的比率为224,且多是英语、数学、物理等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小组,而美国和日本则多是音乐、舞蹈等兴趣活动。 中国青年的“黑色七月”是世界有名的,考生一生就由这三天决定,常以一分之差决定胜败。其实,孩子成长有早熟型也有晚熟型,一生只取决于某一天某种考试,是不合理的。

10、,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日本和韩国的改革 处于美国和中国两个极端中间徘徊的是韩国和日本的教育。随着自由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参加竞争的同时,竞争不但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而且显露出对毫无意义的知识 死记硬背的弊害。例如,“日本遣唐使始于哪一年?”当学生都能答对时,就会将题变为:“是哪年哪月从日本出发的?”竞争更激烈时,又将题细化为:“去了几个人?”、“都是谁?”,等等,严重阻碍了孩子们本应舒畅自然的身心成长。为此,日韩开始实施各种改革。 韩国的教育新制度出台了诸如禁止私人办“补习塾”、禁止开设早晚自习课的改革措施。韩国正在开展取消大学入学考试的改革,因为大学入学考试被当做诸恶之源。可是,取消大学考试,仅依靠平时在校表现决定合格与否,这样难免会助长讨好、取悦他人的性格形成。 日本的教育改革从中国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改革的目标放在了教育内容方面。“综合学习”是改革的内容削减30,被削减的这部分改为美国模式的“自我开发”教育。“综合”就是由学生自己设定感兴趣的主题,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向年长者请教或自己动手制作,最后提出结果报告。综合学习可涉及数学、自然、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改革。 日干石保: (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少年儿童研究),2000年第10期,胡霞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