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8315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政治关系,政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 1、利益关系 2、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权利关系,一、利益的涵义,1利益的形成和本质 利益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通俗地说,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从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动因看,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动因;从利益形成的角度看,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具有特定社会内容的需要。,第一节 利益与政治,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利

2、益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人的需要; 二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是特定的社会关系。 在所有利益中,经济利益具有基础地位。,2利益的内在矛盾 (1)利益自我实现要求和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这是利益的基本矛盾。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1利益关系的定义 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利益在内容上是人们对客观外部条件的反映,而形式上则是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因而任何利益都是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所以,利益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二、利益关系,

3、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纵横两个方向的利益关系。 纵向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关系;不同层次群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横向利益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同一层次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利益主体从不同的社会关系出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从而就会产生不同的共同利益。 一般来说,共同利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集体利益;集团利益;阶层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等等。,共同利益,就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或构成某一群体的各子群体的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

4、共同利益就是人们结成群体后所形成的利益,即群体利益。 共同利益具有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基本特征。,2.共同利益,3、利益矛盾,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利益矛盾,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他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和对立。 利益矛盾包括两个方向上的矛盾:一是横向利益矛盾,即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二是纵向利益矛盾,即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横向利益矛盾,横向利益矛盾的发生有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别。这是形成利益矛盾的客观基础; 二是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同一利益都有要求。这是横向利益矛盾产生

5、的主观条件。 横向利益矛盾具有两种存在形态,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影响横向利益矛盾存在形态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 因此,不同社会横向利益矛盾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是构成利益关系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共同组织部分。特殊利益是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的不同部分。因此,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两部分利益的不同性;二是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分割时的不合理。由于纵向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不同,因而其解决方式也不相同。,纵向利益矛盾,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

6、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三、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四、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利益成为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节 政治权力,一、政治权力的本质 (一)权力产生的根源,中国古代关于“权”的概念有两个含义: 衡量审度的意思 制约别人的能力 在英语中,权力也有两个含义: 做某事的能力 对某人的控制能力,1权力产生的根源是人的社会性,人类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因生存

7、的需要和物质生产的需要,必然会结成横向的协作关系,这是人类共同利益所要求的。 人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殊需要和要求,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就必然要求建立纵向的权力关系,来制约与人类共同利益不协调的个人利益,使每个人的意志和行为相对一致,不至于破坏横向的协作关系和损害人类的公共利益。,2政治权力与一般公共权力的关系,相同之处 政治权力和一般公共权力都根源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正是这种社会性和社会生活形成的横向和纵向关系,成为政治权力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之处 政治权力产生的特殊根源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分裂和阶级的出现

8、。,3利益是产生权力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争取和维护利益是不同群体自觉的和主动的活动过程。在利益冲突中,有共同利益要求的群体结成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动员和整合所有的资源和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开展各种活动。所以,利益关系是形成政治权力的重要条件。 权利与权力 权利是一种资格和权能,主体是公民。 权力是一种强制和服从,主体是国家。,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一)客观构成要素,1生产资料 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了政治权力的性质 。 2物质财富 物质财富代表着一定的力量,物质财富是政治权力 的物

9、质基础。 3暴力 暴力是政治权力的核心部分,由暴力执行者、暴力 组织和暴力工具三个因素构成了国家强制性力量。,(二)主观构成要素,1能力素质 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政治权力主体保持政治权力的重要条件。 2身份资格 指社会的规定性及外部特征,对获得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并保 持政治权力有重要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 3理论与策略 理论的作用在于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被群众所掌握;策略是 政治权力主体弱化对方力量强化自身力量的方式和技巧。 4组织 指若干个人的集合体,产生一种超过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三、政治权力的特殊性,1主体利益性 2强制约束性 3专属排他性 4、扩长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四、政治

10、权力类型,1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 2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 3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4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一)以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1社会公共权力 2政党权力 3政治社团权力,(二)以政治权力的组织类型划分,(三)以政治权力的层次划分 1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 2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四)以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 1立法权 2行政权 3司法权,五、政治权力关系,(二)政治权力关系表现形式 1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间的关系 2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 3执政党权力与政治社团权力的关系 4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之间的关系 5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之间的关系,(一)政治权力关系的概念 政治权力关系是政治权

11、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客体一种力量制约关系。,六、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政治权力作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政治权力作用具有双刃剑的效用;政治权力作用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政治权力的后果常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有暴力方式、压力方式、命令方式、规范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等。,(二)政治权力的作用 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凭籍;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

12、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 从社会生活来看,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向。,七、政治权力的运行,(一)政治权力运行的要素,1方向 方向是指政治权力所要明确的对象,没有明 确对象或具体目标,政治权力就无法运行。 2目的 目的是指行使政治权力所要实现的利益,没有利益收获,政治权力就没有运行的动力。 3意志 意志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的决心和愿望,没有这种决心和愿望,政治权力运行就不可能启动。 4手段 手段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行使政治权力的策略,

13、策略有误或方式不当,政治权力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二)政治权力运行的原则,1适度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必须在规定的权限范围以内行使权力,否则将导致权力失控。 2层级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必须划分成若干层级行使权力,否则将导致权力被滥用。 3时效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政治权力客体产生影响,发生作用,否则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4法制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否则将导致政局动荡。 5责任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要求掌权者承担风险和责任,使之有职、有权、有责。,八、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一)为什么要制约政治权力,人性的缺陷是趋利避害,一旦掌权,必要谋私,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必须对

14、政治权力进行制约。,(二)制约政治权力的途径,1制度化制约 2非制度化制约 3道德制约,第三节 政治权利,一、政治权利的定义 1、天赋权利说; 2、权利自由说; 3、权利利益说; 4、权利力量说; 5、权利平等说。,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本质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 因此,政治权利,不过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二、政治权利的特性 政治权力的根本性质决定着政治权利的根本性质,因而政治权利相应地具有奴隶社会政治权利、封建社会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和社会主义政治权利之分。除了上述根本性

15、质之外,政治权利还体现了其他特性: (1)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 (2)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 (3)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 (4)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5)政治权利具有价值性。,三、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人人都具有的政治资格,氏族成员之间的政治资格是平等到的,其政治资格是由道德习俗确定的,其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是完全溶合的。 奴隶社会政治权利专属奴隶主阶级所有,它具有宗法等级制特色,政治权利与私有财产联系到一起,其政治权利同政治义务相分离。 封建社会中拥有财产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政治权利,君主享有最大的政治特权,政治权利与官僚等级和

16、僧侣紧密相关,血统也成为政治权利的重要依据,农民享有某些政治权利。,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在形式上体现为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但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社会实际的不平等,表面上的正当性掩盖着资本剥削的不正当性。 社会主义的政治权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的扬弃,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人民真正的政治平等,也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和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四、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讯自由、集会自由等。 (2)平等权。主要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参政权。大体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自由等。 (2)平等权。不仅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体现为社会公民的社会平等,它是真实的平等。 (3)民主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民主管理权等。,五、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 生活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 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3有利于政治权力主体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4有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