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47012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交学院 田辉,中国传统文化 漫 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 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 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 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 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在于一种 有限的 狭隘的功利之用 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 人生之大用,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以儒治世 以道养身 以佛修心,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 不精老庄 不能忘世 不参禅 不能出世,中国传统文化漫谈,重人际关系 重社会和谐 重道德修养 重礼义廉

2、耻 重道德自律 重理想人格 重和而不同 重以人为本 重仁爱孝道,中国传统文化漫谈,第一篇 文化的概念、分类、 结构与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的含义 (一)生活中对文化的理解 1.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 2.道德、伦理、修养等个人质素; 3.语言文字、思想学术、文字艺术,以及 各种出版物。,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二)典籍中关于文化的解读 在古代,文化两个字本是单独使用的。 文 最初指动物身上的纹理,器物上的纹样,也指各种事物的颜色混杂在一起。 许慎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 故,春秋时由孔子编订的礼记乐记云: 五色成文而不乱。 引申出包

3、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指事物的各种特征,与“质”、“实”相对;还指有关人的品质,如美德和善行。,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二)典籍中关于文化的解读 化 最初指变化多端,色彩艳丽的花朵。 引申出教人行走,引申出改易、造化等义。 礼记:赞天地之化育。 “文”、“化”的合用,见于周易彖传: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刘向说苑 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萧统昭明文选: 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 真 正现代文化的定义来源于日本,即文明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二、文化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一)物质生产

4、文化 物质生产文化是指人类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器物性成果,它们当中也凝聚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精神因素,但主要显示物的实体性质,它在物质生产领域内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客观化程度。 物质生产文化主要包括: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的现实生产力和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的消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二)制度行为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以及在人际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构成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包含两个层次,在上的层面为制度文化,而制度文化的长期运行又形成在下的民俗民风文化,即行为文化,所谓“在上为礼,在下为俗”。,中

5、国传统文化漫谈,制度文化 指人类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等。还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其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规章、条例等。 行为文化 是在制度文化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族的、地域的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和节庆典礼等。这种行为文化从属于一定文化体系,往往超越制度文化的变更而更具有历史性。,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三)精神心理文化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潜伏在整个文化系统的深层。精神心理文化又分为与制度文化相

6、对应的意识形态层,与风俗习惯行为文化相对应的社会心理文化层。 意识形态文化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基础意识形态和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更具观念特征的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文化是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社会形态下长期形成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是风俗习惯等行为文化的内化方式。它特别表现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宗教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我们说,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的文化之所以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与其民族或地域文化形成的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三、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 当文字还没出现时,人们就通过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观念口耳授受,代代相传。各民族的

7、文学几乎都是在口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认知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范。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思维方式,提高认知能力,从而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人们还通过文化,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质认识工具,并创造出新的物质认识工具,使自己的认识能力不断扩大和深入,质量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传播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现象,它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和发展,就会在社会交往中得到传播。言语和文字既是文化现象,又是文化载体,其传播功能特别强大。 实物也可传播。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昭君出塞,文成入藏,促成了中国和邻国、汉族和少数民

8、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文化传播功能更臻完美,电话、电报、电台、电传、电视、电脑,使天涯比邻,四海一家。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在同一天知道。同时,文化的传播还可以跨越时空。,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教化功能 文化被创造后就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称为文化环境。文化一旦产生就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其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教化人,而且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着人,使之社会化,成为社会的人。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亦可使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发生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教化功能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凝聚功能 文化可以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

9、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而紧紧团结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调控功能 任何社会群体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都会要求其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使人们明是非、辨善恶,使某种价值观、审美观趋向一致。这就是文化的调控功能。 文化的调控功能主要靠精神型文化和行为型文化来实现。原始社会主要依靠巫术、图腾、传统道德观念、宗法观念等来调控;阶级社会主要靠法律有时甚至采取武力强制手段实施。 文化的调控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应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优化文化的调控功能。丰富的知识,优美的艺术,健康的体育竞技,都能

10、给人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能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应予以大力提倡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漫谈,第二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归纳为: 刚健有为; 和与中; 崇德利用; 天人合一; 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它是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精神;在孔子那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追求,在孟子那里是“吾善养吾浩然之

11、气”的向善品质,在荀子那里是“制天命而胜之”的果敢气概。易经象传以天体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此后,刚健有为的精神便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言,是士子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人生情怀,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海县清一,寰区大定”的宏伟抱负;就个体人格的独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言,则表现为志士仁人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独善其身,面对挫折,奋发图强,追求理想的决心。此外,还体现在中华民族敢于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刚健有为 刚健

12、有为: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方面。彖传-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健的含义天体运行,永无已日。君子法天,应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坤即顺,地的本质为顺,包容许多事物,君子发地,应包容各种人,容纳各种意见,包容各种事物。 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 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 刚健还包含有“刚中”、“及时”、“通变”等引申的原则。 柔静无为:是对刚健有为的补充,包含着很高的智慧。它强调两点:一是顺应自然规律;二是看条件是否符合。周易大传提出:“能止健,大正也。”即强调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中国传统文化漫谈,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13、 厥有国语,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 大氐贤圣发 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孟子,欲 平 治 天 下 当 今 之 世 舍 我 其 谁,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司马迁,究 天 人 之 际 通 古 今 之 变 成 一 家 之 言,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曹操,老 骥 伏 枥 志 在 千 里,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范仲淹,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顾炎武,天 下 兴 亡 匹 夫 有 责,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林则徐,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岂 因 祸 福 避 趋 之,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谭

14、嗣同,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孙中山,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 再接再厉,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和与中 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即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包括三点:一是承认对方的差异性和独立性;二是平等协商的原则;三是互相补充的原则。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对方,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平和,进一步就是仁和。 和与同的差别:“和”是指不同的事物之间、包括不同的意见之间的协调补充。“同”是指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取 物 限 量 顺 天 则 时,中国传统文化漫谈,禹之禁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 以

15、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孔子,钓 而 不 纲 弋 不 射 宿,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树木不可胜用也 孟 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四者不失时 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 荀 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待母归,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请君莫射南来雁 恐有家书寄远人,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万 物 各 得 其 和 以 生 各 得 其 养 以 成,万 物 皆 得 其 宜 六 畜 皆 得 其 长 群 生 皆 得 其 命,荀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出 入 相 友 守 望 相 助

16、 疾 病 相 扶 持,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老 有 所 终 壮 有 所 用 幼 有 所 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和气生财 和气致祥 和衷共济 和颜悦色 和风细雨 和善为邻 和以处众 内和外顺 合成天下 协和万邦 家和万事兴,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故事1:将相和 故事2:六尺巷,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和与中 中:就是指中庸,一是做事主张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二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考虑周全;三是对待任何事物,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态度。 把握两点:一是要把握度,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及;二是中不是静止不变的,要在动态中把握中庸。 只有通过采取

17、中庸的手段,才能实现和谐。 实行中庸,要具备三个前提:一是承认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二是要有忍让精神;三是和与中都与德行修养密不可分。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崇德利用 春秋三事:正德、利用、厚生。正德即端正品德;利用即便利器用,即发明和改进工具;厚生即丰富生活。后人将三事概括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儒家重正德,法家中利用,道家既不赞成利用,也不赞成厚生。 崇德和利用两者是统一的,可以互相促进的。崇德是利用的目的,利用是崇德的基础。 在治国上,就是王道和霸道的问题; 在价

18、值观上则是义利问题的争论。,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天人合一 “天人和谐”、“天人相应”等,内涵基本相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相通,人是天的一部分,两者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 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两者本质上一致。所以,人与天应该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儒家认为:天道是人道的放大,人心中本身就存在天道,可以通过认识自身的人道来认识天道。反身而诚,发挥诚的品质,就实现了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天人合一 如何实现天人合一? 孟子的观点比较系统。 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

19、”是天道,人道是“诚”的表现。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诚”是天道,追求“诚”是人道,向自己内心追求获得天道,是最大的快乐。 “诚”就是这样一个目标,一种把知识、理性和信仰集于一身的境界,对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庄子,天 地 与 我 并 生 而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独 与 天 地 精 神 往 来,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就是把人作为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始终围绕着人,坚持天地之间人为先。具体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道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

20、 君与民的关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与神的关系:传统文化坚持的基本生命态度是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生命个体从诞生起,五伦关系便进入他的生活,整个文化关注和努力的目标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注重人的修养,肯定个体心性完善,是中国传统文化迥异于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尚书,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 天之立君 以为民也,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君者 舟也 庶人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得 民 者 昌 失 民 者 亡,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21、,第三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是一种进取有为的人生哲学。 格物即具体去实践,做事,通过格物获得具体知识,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即诚意,树立正确的思想,即正心。,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即修养身心,主要指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包括三个层面,即要有志向、人格和道德。“鸿鹄高飞,一举千

22、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的远大志向,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富于开拓,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 远大的志向需要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作保障。孔孟把道德的完善看作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需要,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保持自己的人格,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实现弘道行仁的志向。要有高尚的气节和人格尊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孟子论修养 孟子注重德行的修养和人格的养成。他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个“浩然之气”就是境界。主要内容:一是“夜气”,即夜间的气。白日之气太浮躁,诸事纷扰,人容易冲动,心理不平衡。孟子讲“夜气存而勿失”,就是要在平和的心境中,冷静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二是“正气

23、”,这是从政治意义上讲的。孟子解释“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是用正义培养起来的,把许多道德原则集中起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最强大的。三是“大勇之气”,即建立在正义信念基础上的真正的勇敢,而非匹夫之勇。,中国传统文化漫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孟子论修养 如何养成“浩然正气”?孟子认为,只有充分发挥“诚”的品质。“诚”的境界的具体化,就是孟

24、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养成“浩然正气”是过程是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要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诚”既是孟子学说的本质体现,也是其人生哲学的最高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在中国人看来,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这取决于家国同构的社会观念和中国伦理型社会的结构。家是一个生命个体人格、道德和志向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天下又以家庭作为基础,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修身要从齐家开始,齐家包括建构孝行天下、忠君报国的认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价值观,耕读传家、孝悌有序的道德观,礼让谦和、有容乃大的人际观。,中国传统文化

25、漫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国、平天下:“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必然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外儒内道,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既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创造模式,又是一种实践方式或人生哲学。因此,学而优则仕,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投身于广阔无涯的人生、事业,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爱、也是最宝贵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积极意义:从人生哲学角度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有利于弘扬积极进

26、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培养克己奉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远大的志向不仅可以直接化作成才者的前进动力,而且可以激发内在的多种潜能和创造活力。从情商理论来看,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正确自我认知,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而这恰恰是个人成才或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宏观的角度来看,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激发竞争中的进取精神,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产生积极的共生效应。,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伦理纽带 以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序是传统中国人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普遍的、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

27、为准则。传统伦理主张个人要“志于道,据于德”,国君要“为政以德”,“道”是理想人格或社会愿景,“德”是立身的根本和行为准则,由一己推及到社会,以道德理念提升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平。它来源于我国数千年的血缘与宗法制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传统伦理道德,不仅符合上层统治的需要,规范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调节人际关系,同时还是伦理自律的有效方式,并以特定的“礼”来加以约束和指导,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传统文化讲究伦理道德,强化个人道德品行,追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采,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与此不无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

28、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中国传统文化漫谈,重义轻利 义与利既是哲学讨论的范畴,又是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特殊体现。总的来看,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利者,义之和也”,即义与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必然会给人带来利益。孔子也不否认利,但他的理解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利义的关系上他更强调重义轻利,要求“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种“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念,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

29、,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朱熹,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尚古倾向 尚古指在历史继承的同时所具有的崇祖怀古思维。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几乎每个民族都曾经具有尚古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从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来看,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总是难免会到历史那里引经据典,寻找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传统社会的封闭性、小农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人类求稳定、求平衡的心理是促成传统文化价值趋向尚古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平均大同 平均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悠久的传统。老子主张损有余,补不足;孔子

30、把“不患寡而患不均”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在历次农民起义中,平均主义还成为鼓动民众造反的重要口号。平均主义是在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结构以及个体手工业经济状态下,追求大同理想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追求平等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在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上互利共赢的理想主义诉求,从哲学和伦理学意义上说,平均大同实际是中庸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实质是以平等为价值取向,进而去追求物质利益的均等,而不论你个人能力的大小,以及你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平均大同已深化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中国传统文化漫谈,第四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况,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一、华夏的农业文化和西北地区畜牧业文化之相反相

31、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自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多民族文化的大系统,其中汉族文化水平最高、最完整,居于主导地位。 汉族文化的主导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是历次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核心;二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使汉族文化成为将少数民族文化凝成一个大系统的核心。 同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汉文化业也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最主要的是西北游牧民族的畜牧业文化和华夏农业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和地域多样性之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有历史悠久的大一统特色,由于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历史因素,各地文化具有地方特色,但并没有

32、分裂为不同的民族文化。 原因有四:一是北方地理因素造成当地文化差异较小,分裂局面很难形成,南方文化差异大,不易于北方抗衡,这有利于中国文化的长期统一。二是西北游牧文化的威胁,有利于长城以南农业文化的团结统一。三是有一个慨然以天下为己仁的儒家阶层。四是方块汉字对方言变为独立的语种有很大抑制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之相反相成 雅文化也可以称为士大夫文化或精英文化,是经济上占主要地位的士大夫所掌握,思想较深刻系统,以仁为道德原则,价值观为重义轻利,崇德贱利,同时流露出浓郁的书生气,较为僵化,脱离实际,空想色彩较浓厚。 俗文化也叫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主要在没有条件接受系统文化教

33、育的广大民众之中形成。重现实、求实际、尚经验是俗文化的核心,生活态度达观而幽默,以“富贵利达”为价值取向。相对而言,俗文化比较零碎,朴野,有时不免肤浅。但是,人们注重人生阅历和劳动生产经验,故俗文化又具鲜活、实在、形象、生动等特点。当然,俗文化中也常混杂有庸俗和腐朽的成分。,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之后的显隐之相反相成 显文化和隐文化都是雅文化的子系统。 显文化:秦汉以后,儒家文化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备受推崇,成为显文化。 隐文化:法家由于无条件支持秦朝暴政,随着秦朝的灭亡备受批判,只能以隐蔽的方式,也就是“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不敢公开宣传,成为隐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

34、争鸣,到汉武帝时变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汉代起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身份处于显学地位;法家、墨家等被历朝抑止,法家“法、术、势”和墨家的“兼济天下”等学说,则以隐蔽的方式成为隐学。,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之后的显隐之相反相成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人生哲学分为三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超越主义。三者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和实现的途径大相径庭。 理想主义(儒家)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为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万物是血脉相通,一心同体的存在,人的自我实现,人格形成与理想社会的建设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理想主义谋求人己物我,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文化

35、漫谈,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之后的显隐之相反相成 现实主义(法家)认为,社会、民族、国家都是由人构成的,所以与人一样,同另一方有着对立、相克、斗争的关系,人己物我之间、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间,都是功利关系,为利益打算而维系的关系,一切行动都是根据利害,所以要用“力”和“术”为手段,去征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解决人己物我的矛盾。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本质上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王道霸道并用,道德教化和法律相辅相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庙堂山林之相反相成 先秦道家与儒、法等诸家林立,佛教东渐,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形成儒、道、释三足鼎立之势,纵观中国历史,儒道学说是中国古代哲

36、学的核心部分,并派生出庙堂文化(儒家)和山林文化(道家)。 庙堂,原是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来多用以指代朝廷。庙堂文化指站在国家和人民价值观和利益观立场上形成的社会主流文化。宋代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感喟,就是儒家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具体表现。孟子坚信人能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能尽心、知性、知天,使其仁政学说泽被天下。 庙堂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本价值观,以德行作为人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五、庙堂文化和山林文化的相反相成 山林文化亦称隐逸文化,以道家

37、思想为核心。先秦道家主张无为,他们不满现实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反对儒、法、墨、名诸家的思想学说和主张,进而从根本上否定现实文明的价值和生活方式,追求超越一切相对的“道”。也就是前面讲到的超越主义。 超越主义以人本来具有宗教性为基础,人是相对的存在,所以一生必然伴随矛盾、苦恼和纠葛,要想摆脱这一切,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自由的永远居住于安乐的绝对界。,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五、庙堂文化和山林文化的相反相成 道家和道教、佛教都是山林文化,他们对人生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历代以来,读书人凭借科举进入仕途,宦海沉浮,升迁不定,进退莫测,不但需要儒家这样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一旦失意,也需要

38、老庄这样消极隐退的人生哲学。人生失意时,最合适的居处便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除竹林七贤外,还有陶渊明、王维等一批田园山水诗人和画家。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对“尘网”、“樊笼”般官场生活的厌弃,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中国传统文化漫谈,第五篇 儒家文化精神与 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一、儒家文化发展概说 在人类的封建时代,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处于宗教的全面统治之下,唯独中国是个例外。当然,这不是说在中国封建时代,宗教没有起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佛教、道教等也曾广泛传播,并多次试

39、图登上封建意识形态的王座。但是,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宗教的具有浓厚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占据着统治地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远远高出于其他国家封建时代文化的突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一、儒家文化发展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儒家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的。孔子于春秋末期创立儒家学派,提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一整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战国时期儒家派别以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学派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学派为主。至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而神学化,并由民间的一种学说变为官方的统治意识,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思想

40、在魏晋时受到玄学和佛学的挑战,一度衰落。但它的纲常伦理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影响仍然很大。唐代,儒学再度被罩上耀眼的光环。到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化,称为理学。明代理学发展为心学,成为显学。清代又转化为经世致用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仁 义 礼 智 信 温 良 恭 俭 让 宽 惠 敏 忠 恕 孝 悌 德 勇 慈 爱 利 敬 荣 辱 廉 耻,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二、先秦儒家人伦 先秦儒家 先秦(即春秋战国)时期,强烈的人文意识开始迸发,诸子学者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观,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基本格局的基础。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

41、的主干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以孔孟之学为学术代表,传世经典著作主要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 春秋、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幼年丧父,生活贫贱,30岁开讲私学,51岁任鲁国中都宰,54岁带弟子游说列国,14年间各诸侯国君主都不采纳其主张,再回鲁国时已68岁。 天命观 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

42、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孔子的思想 仁礼学说 礼原为周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孔子把礼当作维护等级、区别华夷的标志,试图“克己复礼”,为周礼“正名”,匡正变化者的现实,给春秋时广泛使用的“仁”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并且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仁由己”,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3、”,提出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方法加强自我修养。“仁”还包含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就是要行“德政”,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无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孟子的思想 孟轲(前372-前289),是孔子第四代弟子,曾游说齐梁等七国,曾为齐宣王客卿,其学说当时并不为所用。晚年与弟子埋头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被尊为封建社会的“亚圣”,是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思想家。他主要提出了仁政主张、性善学说、“万物皆备于我”等

44、观点,与孔子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并对孔子思想有新的发挥。如果说孔子的德治思想还属于伦理学范畴,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就已经属于政治学范畴了,而他所提出的尽心知性、仁义结合思想则是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孟子的思想 仁政学说 孟子将“仁”的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提出“仁政说”,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反对“以力服人”,倡导“以德服人”,使百姓能够生活下去,以保持小生产的相对稳定性;在政治关系方面,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进步人本主义观点,劝诸侯“以德王天下”,着眼于争取民心,“保民而王”

45、。,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孟子的思想 性善学说 孟子继承孔子的伦理思想,主要贡献是以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基础,把伦理范畴与性善说联系起来,作了十分深刻的探讨。孟子认为,人们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生来就有,其中包含着仁、义、礼、智“四端”的萌芽。 “四端”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社会关系的规范,强调仁义并举的重要性,通过知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构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到道德境界,主张积极有为的人生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进步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荀子的思想 荀况(前298-前238),荀子32篇,大部分是荀子

46、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内容。荀子中的5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 荀子学识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追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荀子轻视感官而注重实践,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在教育问题上,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

47、无过”,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中国传统文化漫谈,三、汉代儒家观念 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在秦汉时期,具有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的特点。汉代对儒学作出最大贡献的是董仲舒。经过他的改造,儒学由先秦时期的百家之一,变为“独尊”的国家意志,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政治上,主张德刑并用,礼乐教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思想文化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结合当时的社会观念和风尚,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将儒学神学化,将“三纲五常”纳入儒家伦理观和汉朝的

48、政治生活。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时期名儒,曾任博士(官职),江都相和胶西王相,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位影响重大的经学大师。专治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作出最大贡献的是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在第三次应诏对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主张的特点是以儒学思想为核心,以奉天法古为旗号,以先王之道为楷模,吸收阴阳五行说,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论证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儒家的伦理道德披上神学的外衣。建立了一个以 “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观念体系,推演出“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观。“三纲”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

49、系为依据,以封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庭政治化,国家家族化。他以“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为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模式提供了蓝本。,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四、儒家文化新形态-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北宋以程颢、程颐为代表,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南宋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朱熹思想统治地位逐步确立。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 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