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34496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小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规范社团管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合作、自我教育的发展意识和实践能力,繁荣学校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学生社团,是指xx区各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自愿组成,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第三条 各校中小学生社团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xx区教体局和学校的有关规定。第四条 中小学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服务和凝聚学生。第五

2、条 学生社团由学校领导,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学校分管部门负责本校中小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学生社团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第六条 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由学校划拨和管理。社团通过会费交纳、接受奖励或赠与等方式获得的经费由社团自主管理,但其财务活动必须遵守学校的财务制度。第二章 学生社团的成立第七条 中小学学生社团成立,应当经学校审查同意,并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定期报xx区教体局备案。第八条 成立学生社团,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10名以上的本校学生联合发起(包括10人);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学生社团名称应当与其性质相符,准确反映其特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

3、违背校园文明风尚;3.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在校内的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室、功能室、活动场地,在校外的应在学校和指导教师深入了解考察,在学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征得场地所有部门负责人的支持后方可确定;4.有至少1名社团指导教师,具体人选可以由社团自主邀请,也可以由学校指定安排;5.有相应的章程。第九条 社团数量较多的学校可成立社团联合会,与学区内学校相互协调沟通,有专人负责管理指导。第三章 学生社团的管理与监督第十条 学生社团由学校社团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并明确部门和专人负责管理。第十一条 学校要为社团活动设计载体,搭建舞台,充分展示成果。第十二条 中小学学生社团开展校内活动以外的开放性

4、活动,必须报学校批准。第十三条 指导教师应熟悉社团的活动内容,具有指导能力,并能认真、负责地对社团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科学评价。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应纳入工作量和学校绩效考核,学生社团主管部门要协调学校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做好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学校社团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下列监督管理工作:1. 负责学生社团的成立、登记和备案;2. 对学生社团的组建、活动开展、财务管理、刊物编印实施定期检查;3. 对学生社团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和顾问的申请进行审查批准;4. 受理社团成员的申诉,对学生社团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5.负责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

5、骨干成员进行培训。第十五条 学生社团的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活动,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学生社团的财产,亦不得在社团成员中分配。学生社团接受捐赠、资助,必须向学校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向全体社团成员公开。第十六条 社团活动需要固定场地的,须向学校申请、审批并备案。社团活动的临时校外场地须在活动上报之前确定,并征得学校的同意。第十七条 学生社团不得刻制公章,可以设立社团标志,但须由学校批准。社团需要创办刊物的,需明确刊物名称、宗旨、指导老师、编委会成员、出刊周期等有关事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其他相关规定,报学校审查,经批准后方能出刊。第四章 学生社团的奖励第十八条 各校要对学生社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施行相应的奖惩措施,措施由各校自行制定。第十九条 区教体局定期对校学生社团进行综合评估,原则上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批品牌社团,并对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具体参见xx区中小学品牌社团评选办法。第五章 附则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xx区教体局制定、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校须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本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本办法已明确规定的内容,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各校自行制定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