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3724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杜振华,2,2005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 2005年人均GDP排名(按名义汇率计算) 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前景数据库 排名 国家(或地区) 200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名义汇率计算) 单位:美元 1 卢森堡 69,056 2 挪威 53,465 3 瑞士 49,246 4 爱尔兰 46,335 5 丹麦 45,015 6 冰岛 44,133 7 美国 42,076 8 瑞典 38,451 9 英国 36,977 10 日本 36,486,11 奥地利 35,861 12 荷兰 35,393 13 芬兰 35,242 14 比利时 34,081

2、15 卡塔尔 33,586 16 法国 33,126 17 德国 33,099 18 加拿大 32,073 19 澳洲 29,761 20 意大利 29,648,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52美元,3,中国31省市人均GDP排名,排名 省份 GDP值( 亿)(排名) 人口(万) 人均GDP值(万) 1, 上海 5400(7) 1674 3.2258 2, 北京 3130(14) 1382 2.2648 3, 天津 1900(22) 1001 1.8981 4, 浙江 7400(4) 4677 1.5822 5, 江苏 10000(3) 7438 1.3444 6, 广东 11000(1)

3、8642 1.2729 7, 福建 4100(12) 3471 1.1812 8, 山东 10500(2) 9079 1.1565 9, 辽宁 4600(10) 4238 1.0854 10,新疆 1600(24) 1925 0.8299 11,湖北 5000(8) 6028 0.8295 12,河北 5500(6) 6744 0.8155 13,吉林 2100(19) 2728 0.7698 14,海南 600(28) 787 0.7624 15,湖南 4200(11) 6440 0.6522,4,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 SNA 核算体系(The System o

4、f National Accounts)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 MPS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物质产品平衡体系,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 两个缺陷: 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低估经济活动规模。 另一方面,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从而高估经济活动规模。 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5,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5、 Product) 定义: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的特点: 1.GDP按市场价值计算,仅指合法的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的产品及非法交易的产品价值. 市场价值=价格产量,6,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或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用增值法计算: value

6、 added 3. GDP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7,4.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是地域概念 6.GDP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产品支出法、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法) 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恒等式,把一个国家在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各项支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 Q1P1+Q2P2+QnPn=GDP;,8,总支出可以分为以下几大项: 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 企业投资支出,计为:I 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 净出口,计为 NX:(XM) GDP=C+I

7、+G+NX (1)家庭消费支出 指家庭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消费,既包括国内生产的,又包括进口的。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9,(2)企业投资支出investment ,计为:I 资本品投资:指厂商对投资品即机器、厂房等实物资本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厂商用于增加存货即增加原材料和产品库存的支出。 家庭购买新房屋 (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计为:G 政府购买厂商商品和劳务 政府购买公务员的劳务 注意:转移支付(tr)不包括在内。,10,对政府支出的说明: 并不是所有政府支出都进入GDP。 与当年最终产品和劳务对应的政府支出才计入GDP,否则不计入GDP。 政府

8、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转移支付包括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养老金等。政府支出的这些项目不是对当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变动,因此不计入GDP。,11,1997年我国GDP的构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12,CHINAS YEARLY GDP OVERVIEW,13,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

9、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14,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体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企业间接税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

10、的收入 但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15,3.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 按提供物质产品部门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 农林渔业部门+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统计误差 = GDP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

11、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16,17,经济循环图,企业,家庭,生产要素 市场,商品和服务 市场,GDP既可用最终产品来衡量,又可用成本流量来衡量,18,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2.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National Product ):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3.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狭义的国民收入。它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得到的报酬。 4.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

12、ome):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19,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量: GNP折旧=NNP ; GDP折旧=NDP NNP 间接税=NI; NI=ND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助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 个人所得税=DPI=消费+储蓄 yd= c + s,注意! 间接税由企业交纳给政府,不构成生产要素的收入,因此必须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20,例: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

13、资5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 求:GDP、NNP、NI、PI、DPI。 解: 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NP=16000-500=15500 NI=15500-2000=13500 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21,二、实际GDP与名义GDP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

14、算的GDP。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GDP折算数=某年名义GDP/某年实际GDP=PtQt/ P0Qt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物价指数之一,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三、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所有常住居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 GDP+NFP GNP GDP=NFP,中国2001: GNP=94346亿元 GDP=95933亿元,22,如果GNPGDP,说明本

15、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封闭条件下,GNPGDP 例: 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 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四、人均GDP 某年人均GDP=某年GDP/某年人口数 某年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或7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 五、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GDP 是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 1.GDP不包括地下经济活动、非市

16、场经济活动 2.GDP不能反映人们福利的变动情况 3.进行国际比较的困难 4.人均水平掩盖了收入差距 5.环境保护,24,25,六、潜在产出能力的估算 现实的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已经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潜在的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调动所有社会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七、综合国力的评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于偏重物质产品和劳务规模的评价。 而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除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外,还有国土资源、国民素质、环境质量、社会福利、政府工作效率、国际竞争能力,等等综合国力。 简称CNP的评价和测量。,26,八、从

17、新角度看GDP(绿色GDP) 1.托宾与诺德豪斯的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将污染与交通堵塞等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 2.日本政府的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 3.卢佩托等的净国内生产毛额(Net Domestic Product) 4.戴利与科步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力发展指标(Human Development Index) 6.联合国环境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社会、经济

18、、环境、政府组织与民间机构。,27,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28,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总需求总供给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19、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 居民户 厂商 居民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 总需求=消费+投资=总支出 AE=AD=C+I,29,总供给=消费+储蓄 AS=C+S AE ADAS 或C+I=C+S I S 是事后的国民收入会计方面的均衡: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储蓄和投资都相等。 事前均衡问题,指计划储蓄和投资。 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 当: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 I s(总需求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30,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政府,居民户,厂商,支出,税收,支出,税收,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居民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从支出的角度:

20、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AD=C+I+G 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还是用于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了。,31,从收入的角度: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 AS=C+S+T T是净收入=全部税金转移支付。 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 ADAS 或 I+G S+T I= S+(T G) (T G)为政府储蓄 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32,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政府,国外,居民户,厂商,进口,出口,税收,支出,进口,出口,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劳务,支出,税收,33,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 AD=C+I+G+X 从支出角度:Y= C+I+G+(XM) 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 AS=C+S+T+M 从收入角度: Y= C+ S+T+M;(Y=C+S+T+Kr ) AS AD I+G+X S+T+M IS+(TG)( MKr X) 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Kr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