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5266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五讲.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共管理学,主 讲:唐桂娟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时:5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Public Management,发生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几件大事,10月7日电 7日上午7时许,连霍高速(河南郑州方向285公里处)发生24辆汽车连环相撞事故,截至目前事故至少造成10人死亡,多人受伤。事故造成百余车辆受阻,交通中断达4个小时。 10月7日11时40分左右,河南社旗县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当地初步核实有11人死亡。目前省安监局有关人员已赶往现场调查处理。 10月7日,下午16时许,一辆河北省大客车与一辆山东省小轿车在滨保高速天津界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

2、翻。初步核实,造成35人死亡,19人受伤。记者向天津公安交警了解到,死者多为河北省唐山学院保定籍学生。,10月7日重特大交通事故,第四章 政府制度的失灵及其改进,前面我们讲到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但政府干预不是“救世主”与“灵丹妙药”,政府本身的行为也有其内在局限性,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好。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失灵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一节 政府制度的失灵,政府机制应呈现社会资源经由政府的配置达成最大化的效益。但是,不完全市场和不充分信息问题无论是在公共部门还是在私人部门都是相同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

3、政府失灵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信息失灵,政府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有效的必要条件: 偏好显示问题:集体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何评价? 偏好加总问题:不同的观点如何权衡,形成最后的决定?,政府需要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偏好: 政府制度下要准确得到每个人的偏好并对个人不同的偏好加以综合形成社会性的决策,成本高昂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加速信息传递速度,带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有效决策的角度,还需要政府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是及时的 政府机制中的官僚向公众隐瞒有关的信息,以最大化官僚最大的利益,政府制度下信息失灵的原因,技术水平的影响

4、经济人的逐利行为,激励失灵,激励:运用制度妥善地保证从追逐私人利益的经济人行为出发,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最优经济目标。,激励的原因,政府机制中的公共决策人具有自身利益的偏好,一旦其利用自身的权利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时,就损害大部分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福利 决策者们采取“家长主义”的作风,认为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合理,按照社会精英人士的偏好来决定 不存在公共利益,决策程序的缺陷,即使政府制度中官员具备了完全的信息,并按照公众的偏好来决策,在决策中扔存在非效率的因素,这就是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如多峰偏好下的不稳定结果、投票循环、投票交易等。 投票人的近视效应 政治制度中的政治家、官僚的短期行为,投票悖论,

5、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图的偏好排序。由于甲乙都认为B好于C,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社会也应认为B好于C;同样乙丙都认为C好于A,社会也应认为C好A。所以社会认为B好于A。但是,甲丙都认为A好于B,所以出现矛盾。投票悖论反映了直观上良好的民主机制潜在的不协调。,出现投票循环的情形,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案x获胜;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提案在x和z之间进行,提案z获胜; 在这一情形中,没有一种提案能赢得多数票,这意味着简单多数票规则将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称为投票悖论(paradox of voting)。 投票悖论的主要问题:投票的最终结果

6、与投票顺序有关。,投票悖论的成因,基本概念 峰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的效用都低于它。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降后升。,投票悖论的成因 投票悖论因投票者的多峰偏好所致,如果个人的偏好呈现单峰形态,投票悖论就不会发生,投票均衡存在。 更确切地说,多峰偏好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投票悖论的成因,简单多数票规则,简单多数票规则 指每项提案都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多数票。,投票过程,张三,李四,王五,o,X,y,z,备选案,效用,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

7、案y获胜; 提案在x和z之间进行,提案z获胜;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据简单多数票规则,提案y获胜中选。,公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经济人动机,寻租: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一切利用行政权力换取经济利益的活动都可以称为寻租,如游说、疏通、拉关系、走后门等。这是一种并不产生直接的效益,只是将社会财富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及官员争权夺权,影响政府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妨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降低行政效率甚至危及政权稳定,是腐败的温床。,福州长乐机场决策失误案例,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从1997年6月23日通航后,一直严重亏损,4

8、年负债高达30多亿元。经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重点审计后,为其定性为“决策失误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认为“其项目决策不科学,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期论证不充分,基础数据采集不科学,预测结果过于乐观。”一句话,这个项目没有遵循决策科学的基本要求损失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如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长乐与市区50多公里的距离,让乘客时有怨言。有资料显示,长乐国际机场是国内目前除拉萨、兰州之外,少有的几个离市区较远的机场。比如上海飞福州,里程609公里,70分钟即可

9、抵达。而长乐机场到市区45公里也要跑60分钟以上。,选址原因,初建时,当时是省长、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财政厅长诸人皆为长乐籍人士,把“天字一号”工程定于长乐,会不会是因为长乐籍的“声音”过于集中?这种表象留给众人的联想空间是很大的。 建长乐国际机场的第二个理由,是计划将其列为两岸“直航”后的定点机场。福建方面组织专家对台湾桃园机场进行评估,认为长乐国际机场建成之后,与桃园机场东西相对,直飞距离较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正因有这层含义,国务院、中央军委在正式批准长乐国际机场项目立项时,强调该机场“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之一,而且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加速实现海峡两岸三通,

10、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积极作用”。,思考,以上案例导致公共政策失效的原因是什么?,辩论主题:政府干预市场的利与弊(10月13日),正方 政府干预市场利大于弊 反方 政府干预市场弊大于利 政府与市场的碰撞 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的交锋 谁主沉浮 一辩即明,第二节 政府失灵的矫正措施,1、将政府部门从一部分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 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会同时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2、从技术和制度环境入手 技术层面:一是支持全社会的技术研究和创新;二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制度层面:改革政治体制、政府决策方式,制定有关法律和政策等。,3、引入类似于私人部门的竞争方式,引入蒂博特竞争机制,使公众象选择商品一样选择

11、政府 蒂博特竞争机制:当地方政府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居民可以在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社区间自由流动,又存在着足够多的社区时,居民就可以通过居住地的选择显示出自己对公共品的真实偏好,这与个人显示出其对私人品的偏好是十分相似的。当一国的居民都享有这种广泛的选择余地时,所有具有相似偏好的居民就可以通过自由流动居住在同一地区,直到达到均衡。这时,每一个地区的居民都满意于本地区的公共品规模和质量,不会因为搬迁而增加其福利,这样的均衡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均衡。,蒂博特竞争机制假设,地方性公共品和服务应显示消费的拥挤性 居民在社区间具有充分的流动性 有足够的可竞争性的社区可供选择 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不产生外部性 公共品的单位成本不变,决策环节的竞争机制,解放市场不存在固有市场失灵的场合 促进市场通过确立现有物品的产权(如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 模拟市场-市场不能起作用的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