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2002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采集,渔猎,低下,原始的平衡,增长,土地,水,对抗性,科学技术,自然资源,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2.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_,从环境中获取_。 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_中。,环境空间,物质和能量,环境,(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向环境_的速度超过了_的再生速度。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_。,索取资源,资源及替代品,自净能力,能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乡村,城市,思维升华 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严重? 提示:发展

2、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概念:既满足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_的发展。 (2)内涵:_持续发展是基础,_持续发展是条件,_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_、_、_。,当代人,满足其需求,生态,经济,社会,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思维升华 2(2011高考广东文综卷改编)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_。 答案: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经济效益,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严峻挑战:庞大的_压力,人均_不足,_严重。 (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_白皮书。,人口,资源,环境污染,人口、环境与发展,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1)手段:_。 (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环境无害化技术,(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6)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_;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_。,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法指导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4、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如赤潮。,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

5、解决措施不同:,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学以致用 1(2011广东文综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 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 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

6、因 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B,C,(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

7、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A,C,A,学以致用 2读可持续发展图,完成(1)(2)题。,(1)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D,(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化、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2读

8、可持续发展图,完成(1)(2)题。,B,学以致用 3(2011安徽文综卷)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 读表完成(1)(2)题。,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C,(2011天津文综卷)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

9、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 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 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 Ac BD Ce Df,D,C,(2010浙江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

10、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注:1995年全国为1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衡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

11、尚未持续恶化)。 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A,B,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

12、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B,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玉树所在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成为“中华水塔”,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材料2: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江源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势日益严峻。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共有18个核心区,其中有10个在玉树州境内。项目实施7年来,玉树州的生态保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有哪些? (2)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冰川广

13、布;沼泽、湖泊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水源涵养功能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措施:减畜禁牧;生态移民;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成效: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植被覆盖率提高;源区沼泽、湖泊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大;水源涵养功能增强,输出的水资源保持优良水质;生态系统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考纲解读,1.识记: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2理解:不同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 形成原因。 3应用:能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提出 具体的防治措施。,选修6 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14、表现尤为突出。 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略),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酸雨,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自然:地形、大气运动。人为: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对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国际合作,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温馨提示 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

15、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2.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自然原因: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牧、植被破坏,分布,中亚、西亚、北美和我国西北等,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区,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

16、地退化,面积减少,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对策,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水库和防护林体系,3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原因,对策,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开源”“节流”相结合,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土地资源的退化与防治:,土地退化的概念,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表现,土壤侵蚀(是

17、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主要原因,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3)中国耕地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的耕地问题: 造成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归纳如表:,自然原因,耕

18、地比重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多,自然条件较好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不高:高中低产田各占1/3,人为原因,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土地退化严重,耕地污染严重,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化石燃料: 分布特征:不均衡。,生态环境保护,1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1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 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 )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解析:沙尘暴可以中和酸雨,抑制气候变暖,增加降落地土壤中的养分。 答案:D,

19、A交通运输 B电厂发电 C工业生产 D毁林开荒,答案:D,4下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生产活动是,(1)以上图文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原因。,答案:(1)全球变暖 (2)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森林破坏使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影响: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环保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4)欧盟多数国家属岛国或沿海国,地势较低的地方较多,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其安全;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