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3514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考研政治(第四讲)辩证法.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原(第三讲) 唯物辩证法 1、两总特征 (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2、三基本规律 3、五基本范畴,(09)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

2、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含蕴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2010)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 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 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

3、。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

4、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2012年)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

5、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材料2 摘编自 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 (1)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普遍联系,2.永恒发展,(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唯物辩

6、证总特征之一),1.联系的概念: 联系作为哲学范畴,它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联系:1.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2. 事物与事物之间,2.联系的三特点,客观性 普遍性 三层含义: 第一、事物内部联系的普遍性 第二、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 第三、整个世界联系的普遍性 多样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坚持普遍联系原理的指导意义,分析事务的联系时要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如:构建和谐社会(与毛中特联系) 对外开放,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时要注意避免片面性,(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总特征之一),1.发展的内涵:是前进

7、的运动、是一个过程。,实质: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三是否)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否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 具有远大前途的 东西,(2012)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二、唯物

8、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内容和动力) 2.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形式和状态) 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方向和道路),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05年17)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对立统一规律是什么?,2.为什么是实质、核心?,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

9、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是贯彻另两个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 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有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 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对立面相互排斥、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多种表现形式: 基本两大类:对抗性

10、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作用表现 第一,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第二,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 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规定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和发 展趋势,斗争性作用表现 第一,一个统一体内,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 变化,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不同的统一体间,一种矛盾统一体 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联系:相互联结、相互依存 区别:有无条件,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普遍性(概念) 矛盾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两重含义: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

11、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其二,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 是指具体事物矛盾的具体性和特殊性 不同事物、同事物不同阶段、矛盾群及每一矛盾的主次关系,矛盾的特殊性表现有三: 一是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二是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三是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地位;事物发展决定作用) 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为矛盾的 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

12、质),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三种方式),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形成全新的事物。,(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个性包含在共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任何个别都包含一般、都是一般; 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本质。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13、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 “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矛盾分析法总结(四内容),4、矛盾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1、矛盾的两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2、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重点是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内外因分析法,回顾: 唯物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内容和动力) 2.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形式和状态) 3. 否定之否定

14、规律(揭示方向和道路),(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什么?,2.为什么是实质、核心?,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二)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 质:是一切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 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两端极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形式和状态) (体现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2.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化,体 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

15、性质的根本转化,由一种质态到 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度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唯一标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与质变互相渗透,在方法论上注意: 1、在认识论上,定性与定量分析 2、在实践上,把握度,做到“胸中有数”,克服 “过”与“不及”,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3、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防微杜渐,(2010年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

16、其因必有其果,(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前进方向和曲折道路),1.肯定与否定(概念) 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 肯定事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事物中促其灭亡的因素,即破坏现存 事物使之转化为他物的因素,2.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关系原理) 首先,二者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其次,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2012)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肯

17、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事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总结: 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注意内外因范畴) 2、否定式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3、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变、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4、(总结)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3.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及形式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周期 不是简单的“回复”是更高阶段的“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派别,分歧,孤立,联系,静止,发展,片面,全面,否认事物的内

18、部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 1、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法)的辩证统一,主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法)主要有: 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具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的起点与终点) 逻辑与历史,唯物辩证法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 归纳与演绎一般与个别 分析与综合整体与局部 抽象与具体本质与现象 逻辑与历史必然与偶然,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客观辩证法) 原因与结果 (反对非决定论、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 必然性与偶然性 (反对非决定论、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可能性与现实性 (区分可能和不可能) 现象与本质

19、 内容与形式,(1)原因与结果(引起与被引起),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苹果落地,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其中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果多因、复合因果等。为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分析复杂因果联系时,一定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因果关系的特点:,第一,原因一定在前,结果一定在后; 第二,在前的原因和在后的结果之间必须有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 不确定的。,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相互转化的。,

20、(2)必然与偶然(确定与不确定),在偶然中把握必然,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 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 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车祸,(3)可能与现实(潜在与实在),可能性是指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可能,现实

21、性与可能性的辩证关系,两者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可能性源于现实性,又高于现实性。,把握可能性与现实性关系的意义:,第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可能性转化现实性应从量上把握偶然事件的或然率),“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07年2)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4)现象和本质(外在与内在),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感性认识) 本

22、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理性认识) 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第一,现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向导。 第二,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第三,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09)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

23、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含蕴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5、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延)(2010年新增) 决定与反作用 既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 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积极作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