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8848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题一:新课标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 有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 黄静 邮箱: 电话:18908004357,走过十年课改我们不得不问,十年课程改革到底改变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我们的课堂变了吗?我们的教育更先进了吗? 我们的孩子更轻松更有能力了吗? 我们作为老师更热衷于教育了吗? 十年来,我们的新课程到底走了多远?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现状如何? 深化课程改革的内涵是什么?,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反思过去,专家说 “十年课改其实只是一种探索”,十年课改的变化,“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已牢记于心,根深蒂固。 满堂灌、填鸭式、一讲到底、照本宣科的现象

2、愈来愈少,我们的学生在课堂动得多了,参与多了,课堂活动明显丰富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探究性明显增强了,教材的编写、教材的利用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了。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多结论的产生,不再由老师讲出来,而是由学生自悟和发现。,十年新课程改革尚存许多不足,一方面,有些老师的课堂仍然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学生的,照本宣科,读教材、讲教材,传统固守的思维和理念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新课程,“华而不实”、“探而未究”、“为活动而教学”、“为讨论而讨论”、“问答式灌输”、“低幼式探索”的课堂现象比比皆是。 甚至有人把十年的课程改革总结为“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

3、充斥着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十年新课程改革尚存许多不足,误认为:课堂上,讲授法等于“满堂灌”、“填鸭子”;有些该讲的内容教师不敢大胆的讲,要遮遮掩掩。 注重系统知识的习得,那当然就是死记硬背,以至于有些该传递给学生的一些重要概念、核心知识,却没能有效传递给学生。 只重形式,不问实效,只要课堂上七嘴八舌,好,气氛活跃; 哪怕闲聊瞎扯,也好,是“合作探究”;不要讲解,老师从头到尾“千万次的问”,鸡零狗碎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是启发式,是互动。,社会人士对于新课程的声音,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之旅 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

4、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日期:2012-3-20 8:51:00,社会人士对于新课程的声音,人民网教育教育聚焦 2004年12月28日10:3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穿新鞋、走老路”尴尬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2010年第1期,十年课改的反思,从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看,经过十年的探索,我们的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每个老师来讲都已如雷贯耳般熟悉。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出现了偏差,背离了课程改革原本的初衷,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引领下的课堂出现了许多虚华不实的现象。,不得不认真思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有效的

5、转变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让我们的改革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课程理念的再认识,十年前课标的要求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研读课标看课程改革的本质,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

6、不是彻底的颠覆,完全重新开始,而是对过往的传承与发展。 这一次新课标的修订更是如此。改的只有15%,而保留的85%。我们很多时候只关注了15%。而忘记还有85%。 对于十年前的那次改革也是如此。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全盘否定了其他有效的学习方式。,从研读课标看课程改革的本质,2011版修订后的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更是明确指出: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老师们对新课程往往只看到了发展、变革,而忘记了好的传承。,从研读课标看

7、课程改革的本质,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讲授也好,探究也罢,自主也好,合作也罢。要运用得有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水平才是第一位的。 必须明确:能力的培养需要必要知识的支撑。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缺少知识的能力培养是空洞的、无效的,缺少能力的知识获取是死板的、低智的。,新课程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是时代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课程性质决定的,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上有哪些困境 ?,在教师们心中觉得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距离我们的教学和生活比较遥远,不可触及。 老师们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涵义理解片面,将这

8、种学习方式过于神圣化、难度化,使其高不可瞻。 老师们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开展比较浅显。,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我们必须清楚思考哪些问题呢?,1.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引领 2.教师教育意识的转变与发展 责任意识 践行意识 创新意识 3.教师专业底蕴的积淀与传承 4.对“何为有效学习方式”的正确理解,有效学习的特征,能促进达成一定教学目标的学习 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学习 能有效传递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 学生主动参与,愉快体验,并有多种收获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从十年前大力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延续到今天强化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是一个必然的必须的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

9、这三种学习方式,往往是密不可分,有机结合的。 只不过一堂课中哪种方式作为主要而已。,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下的高品质学习,通常有四个方面的主要表现: 学习目标自我确定 学习方法自我选择 学习过程自我监控 学习结果自我反馈,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我有什么体会吗? (3)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 (4)本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5)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6)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专题一: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实践与探索,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 黄静 邮箱: 电话:18908004357,

10、第一段 体验学习,活动一 合作学习录像课片段观摩,第一段 体验学习,活动二 【预计开展】 分组建构植物体各器官的模型并绘制相应的模式图。(时间:30分钟) 1.材料:胶泥、硬纸板、铅笔、绘图纸 2.建构模型:根、茎(芽)、叶、花、果实、种子的模型 第一个10分钟:建构模型。 第二个10分钟:展示成果并作说明。 第三个10分钟:交流经验与感悟。,互动研讨,教师结合录像课或体验式参与,谈自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认识。,第二段 理论建构,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别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

11、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中应用最多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不只是学生围绕一个课堂问题的简单讨论。讨论只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的形态。,第二段 理论建构,二、分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为什么倡导合作学习) 1 .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合作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 (3)强调集体进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3 .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4 .合作学习更符

12、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和行为特点,第二段 理论建构,三、用精确的教学设计和精细的课堂管理保障合作的有序(课堂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合作学习的一般流程是: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合作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合作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一)精确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1.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方案 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课前要根据教材、学生实际等选择设计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及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时机。切不可在教学中临时想当然开展合作活动。 合作学习的方法常见有四种。 分组竞赛法 小组分层记分法 集体研究法 小组教学法,(一)精确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

13、前提,2.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首先,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创设能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其次,在学生遇到疑惑,个人百思不得其解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再次,在学生有创新“发现”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一)精确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3.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A分组 B知识准备 C合作方法指导 D合作方式及步骤 F测验 G服务保障,(二)精细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1确立目标、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 【男女搭配,优、中、差学生搭配,能力强弱搭配,不同特长搭配,不同家庭环境者搭配】,(二)精细的课

14、堂管理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2.明确任务,熟悉要求 分组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合理分工,明确任务。 其次是必须教给学生合作的必要要求。 其一,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看。 其二,鼓励学生勇于示范,敢于发言。 其三,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规则。,(二)精细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3.关注过程、有效指导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督察员、裁判员。 教师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1)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 (2)指导如何分配学习角色 (3)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 (4)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 (5)指导

15、小组成员学会倾听 (6)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同讨论 (7)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 (8)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 (9)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二)精细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4.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四、适宜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原始动力,1知识涉及面广且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2有争论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3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思考】依据上述原则,从课标十大主题内容和七八年级教材来看,哪些具体内容适合合作学习?,五、合作学习有效开展

16、的关键要素,1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 2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合作方法:协商法、辩论法、提问法 教师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要作为指导者、参与者、监控者。主要监控以下方面: (1)是纠偏。 (2)是消除误解。 (3)是防止冷场。 (4)是防止过度依赖。 (5)是关注消极学生。 3科学合理的评价,第三段 总结反思,【互动研讨】 课例分析为例,评价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及误区 课例一:常见传染病的认识 课例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三段 总结反思,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及解决策略 误区一、把合作学习简单理解成分组学习 误区二、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发的学习 误区三、合作学习只是学生之间的合作 误区四、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就行,培训延伸,选择教材中的某个内容,设计一个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实际教学。,谢谢聆听 请多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