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4071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能量代谢1.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生理学教研室 李树壮 教授,第一节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能量代谢率( energy metabolism rate)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ATP既是机体能量的贮存形式,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adenosine triphosphate),(adenosine diphosphate),碳氢键断裂,氧化磷酸化,水解,肌酸,肌酸激酶,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来源: 三大营养物质中的化学能 糖(carbohydrate):主要供能物质(5070%) 有氧氧化(1mol Glu

2、. 38 mol ATP )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脑组织对缺氧敏感 糖酵解(1 mol Glu. 2 mol ATP)Glu. 乳酸 剧烈运动(氧债 oxygen debt) 红细胞依靠糖酵解供能,脂肪(fat):体内主要贮能物质(20%体重)。 有氧氧化: 脂肪(脂肪酶) 甘油(肝) 磷酸化和脱氢 糖氧化途径 脂肪酸 与辅酶A结合 -氧化 乙酰辅酶A 特点:氧化时每克产热量为糖的近2倍 蛋白质(protein): 主要参与物质代谢,构成机体的结构,合成酶、激素等 长期饥饿下蛋白质分解供能 去路: 热能:最低形式的能量,维持体温。 做功,机体的能量平衡及其调节,摄入=消耗,肥胖(obesity)

3、,肥胖症已成为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能量平衡异常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临床上确定肥胖症的常用指标; BMI体重(kg)/【身高(m)】2 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24为超重;28为肥胖。,测定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总产热量 测定原理:能量守恒定律 测定方法: 直接测热法:呼吸热量计 间接测热法:定比定律 C6H12O6+6O2=6CO2+6H2O+H 双标记水法: 2H 2H2O 收集尿液 :反映水代谢 18O H218O: 还参与CO2代谢 机体CO2产生量通过计算差值求得。,二、能量代谢的测定,耗O2量和CO2产生

4、量的测定方法,开放式:是指在呼吸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的方法,如图。该法适用于劳动、运动等情况下的能量代谢测定。,闭合式:是用代谢率测定器(肺量计)进行测定,如图:,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概念*,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生物热价)或在体外燃烧(物理热价)所释放的热量。(见表7-1) 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O2所产生的热量。,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它等于营养物质氧化时产生的CO2量

5、与消耗O2量的比值。 糖类:1.0;脂肪:0.71;蛋白质:0.80 混合食物:0.85 非蛋白呼吸商(NPRQ):糖和脂肪按不同比例混合氧化时的呼吸商。,计算过程(间接测热法),举例: 受试者在标准状态下24小时耗氧量:400L;CO2产生量:340L;尿氮量:12克;计算24小时的能量代谢。 步骤: 求出蛋白质代谢的耗氧量、CO2产生量和产热量 蛋白质氧化量=12g0.16=75g 耗氧量=0.95L/g75g=71.25L(表7-1) CO2产生量=0.76L/g 75g=57L (表7-1) 产热量=18kJ/g75g=1350kJ (表7-1),(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体内氧化1g

6、蛋白质产生0.16g的尿氮),非蛋白代谢 耗氧量=400L71.25L=328.75L CO2产生量=340L 57L=283L NPRQ=283L328.75L=0.86 计算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 NPRQ =0.86时,氧热价为20 .41 kJ/L (表72) 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 328.75L 20 .41kJ/L =6710kJ 计算24h总产热量 24h总产热量=1350kJ+6710kJ=8060kJ,简化测定法 1、氧热价耗氧量(测出CO2产生量和耗氧量 NPRQ 氧热价。20.34 400L=8136) 2、20.20 耗氧量(混合食物呼吸商定为0.82),(氧热价),肌肉活

7、动 (最显著) 机体耗氧量的增加同肌肉活动强度呈正比关系。耗氧量最多达安静时1020倍。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概念:食物使机体额外增加产热量的效应。 糖:6%;脂肪:4%; 蛋白质:30%,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环境温度: 20C -30C能量代谢最稳定 精神活动: 交感神经兴奋,产热增加:,概念: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清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食物、环境温度和精神紧张的影响。 计算方法:简略法,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四、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 BMR),正常值: 10% 15% BMR测定的临床意义: 甲低:BMR 4020 甲

8、亢:BMR 25%80% BMR:发热、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MR :肾病综合征。,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 (一)表层体温和核心体温 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正常值: 腋窝温度:36.0-37.4 C 口腔温度:36.7-37.7 C 直肠温度: 36.9-37.9 C,(二)体温的正常波动 昼夜变化:清晨最低,下午最高。 生物节律:生理现象有周期性节律的特性。如体温、酶活性。由生物钟控制。视交叉上核。 性别:女性略高于男性。女性体温还随体内孕激素分泌周期变化而波动。 年龄:新生儿、幼年体温高于成年。老年人体温稍低。 肌肉活动:产热 其它如环境温度、

9、精神活动等,(一)产热过程: 1、产热器官:安静时为肝脏;运动时为骨骼肌。,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3、产热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最重要 (缓慢、持久) E、NE: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2)神经调节: 下丘脑后部(寒战中枢) 脊髓前角 寒战 交感神经系统 肾上腺髓质 E、NE 代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二)散热过程: 1、散热的部位:皮肤(90%),肺:呼出 气,排泄器官。 2、散热方式 辐射:热射线 传导:直接接触 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对流:气体、液体流动 蒸发: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热的一种方式。 1g 水蒸发需要吸收2.43KJ热量。当环境温度超过体

10、表温度时,蒸发是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蒸发的形式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 不感蒸发:皮肤(不显汗)和呼吸道粘膜蒸发。与汗腺活动无关。1L/天。(皮肤:600800;呼吸:200400)。狗的热喘呼吸 发汗:可感蒸发,通过汗腺分泌汗液蒸发散热。高温环境的唯一方式。 发汗是反射活动,发汗中枢在下丘脑。交感神经 节后胆碱能纤维 Ach M受体 汗腺。 醛固酮 汗液中的Na+和Cl-被重吸收。 大汗腺和小汗腺,温热性发汗和精神性发汗,常用降温措施及其理论依据,降温措施 理论依据 冰袋、冰帽 增强传导散热 电扇、通风 增强对流散热 降低室温.减衣 增强辐射散热 酒清擦浴 增加蒸发散热 用阿司匹林 下调调定

11、点 用抗菌药物 消除致热原,炎热环境: 交感N紧张性皮肤小A舒张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 温度差 散热 此时皮肤的作用如同一个“散热片”。 寒冷环境:交感N紧张性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散热 此时在皮下脂肪层的协同作用下,皮肤的作用如同一个“隔热板”。,3、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三、体温的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 行为性体温调节(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一)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 内脏等处的神经末梢。 热感受器:35感受器兴奋产生温觉。 冷感受器:30 感受器兴奋

12、产生冷觉。,2、中枢温度感受器: 概念: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分布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 类型: 热敏感神经元:温度升高时放电,产生散热反应 冷敏感神经元:温度降低时放电,产生产热反应,(二)体温调节中枢 基本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实验依据: 分段切除: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完整,体温即可保持恒定。 破坏PO/AH区,体温调节减弱或消失 现认为下丘脑的PO/AH区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调定点学说(set-point),内容:PO/AH区包括30%热敏神经元和10%冷敏神经元。它们不仅可感受局部组织温度变化,还可以对脊髓、延髓

13、、脑干网状结构等途径传入温度信息做整合处理,按照设定温度(调定点,如370C)来调节体温.,中枢温度(37C) PO/AH 热敏神经元 散热,产热 体温 中枢温度(37 C ) PO/AH 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 散热,产热 体温,机制:调定点是由PO/AH区中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兴奋阈值)决定的。 热敏神经元对温度反应的兴奋性(阈值) 冷敏神经元对温度反应的兴奋性(阈值) 发热原因:是由于致热原(病毒、细菌)使调定点上移(称为重调定)所引起。,调定点上移,四、温度习服,概念:机体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逐渐产 生适应性变化,是机体最大调节能力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温度习服。 1、热习服 2、冷习服,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基础代谢率、发汗 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发热病人常伴有寒战反应? 根据散热原理,如何给高热病人降温? 人的体温是如何维持相对恒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