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6147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语言的接触.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主讲教师:李巧兰,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第一节 语言成份的借用和吸收 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 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语言接触发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从历史上看,语言接触多发生在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如由战争、征服、奴役和强制移民等带来的强迫性的人口运动。 语言接触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是短暂的,后果可能是快速的语言消失和同化,而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下则产生了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双语或多语言状况。 语言学家感兴趣的语言接触过程:征服和移民。,语言接触的类型,语言保持(借用、融合) 语言转用 语言接触变体的形成(双语混用、洋泾浜、混合语),第一节 语言成份的借用和吸收,一、词语的借用 民族之间各种

2、形式的接触,如移民杂居、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征服等等,都要引起语言的接触,从而导致互相借用语言成分,其中最普遍的是词语的借用。,(一)借词 1、音译词。词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只有音和义都是从另一民族语言借来的词语,即音译词,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 汉语的借词很早就有了。“菩萨”、“塔”、“袈裟”、“刹那”等是随佛教的传入借自印度;“胡同”、“褡裢”、“站”、“蘑菇”等是借自蒙语的词;“沙琪码”、“埋汰”、“罗索”等是从满语借来的;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有:“葡萄”、“石榴”、“苜蓿”、“玻璃”、“菠萝”等。,关于意译词。意译词是利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词根、词缀)和造词规则构成的新词去表达外

3、来事物。比如,telephone德律风电话,microphone麦克风扩音器, seminal习明纳尔课堂讨论。其中,“电话”、“扩音器”、“课堂讨论”等词是意译词,意译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2、音译加意译词。这种借词是一部分是音译,一部分是意译。如“冰激凌(英)ice cream ,ice意译为 “冰”,cream音译为“激棱”;“迷你裙”(英) miniskirt, mini(小)音译为“迷你”,“skirt”意译为“裙”。对于这类既非完全音译,又非完全的意译的词语,使用词语的人仍觉得它是“舶来品”,而非“国货”。所以把它归入借词。还有“香槟香槟洒”;“坦克坦克车”等等。,3、借形词。

4、主要指日语里由汉字构成的新词,称之为“借形词。”用汉字写出来的日语词借过来,如“景气”、“取缔”、“故障”、“引渡”等。,(二)成语的借用,1、仿译式的。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词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鳄鱼眼泪”、“鸵鸟政策”、“走钢丝绳”等等。(借词里亦有这种情况:“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牛津”Oxford),2、音译加意译的方式。 如“多米诺骨牌”,“特洛伊木马”、“达姆斯忒剑”、“尘埃落定”等等。 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我们强调“只有义和音都是从另一民族语言借来的词语,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借词”,并不等于说音

5、和义都必须原封不动地借来。,事实上,借词在音和义两个方面都会或多或少跟原词有些差别,这是因为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子系统的各个成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符号系统。所以借词在语音方面和语义方面都必须对原词加以适当的改造,以适合借用者的系统。,例如英语的mutton mtn (羊肉)借自法语的moutonmut(羊、羊肉),由于英语中没有法语所具有的鼻元音,所以发音与法语有所区别;英语“sheep”原来是既指“羊”又指“羊肉”的,犹如chicken既指“鸡”又指“鸡肉”。借入mutton专指“羊肉” 以后,sheep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就缩小了,专指“羊”而不再指“羊肉”

6、了。,现代汉语的“拷贝”借自英语的copy。后者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义为复制、抄写、摹仿)。名词又分四个义项:抄本、复本、复制品、摹本、(电影)拷贝;(书报等的)一本、一册、一份;(供排字付印的)稿子;范本、字帖。但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借入copy后,只取了“电影拷贝”一义;计算机、复印机行业中借用了动词义“复印”;港澳地区的汉语借用了“抄本、副本”的意义。语音方面, kpi kau214 pei51辅音不尽相同,元音变了,汉语有声调,故音与义都与原词有些不同了。,2. 具体到某种语言,它们借词的量是不相同的。 汉语的借词比重不太大,英语的借词量较大,一半以上都是是借词。 最早是拉丁语,而后是盎克

7、鲁撒克逊,公元11世纪,法国诺曼王威廉在海斯汀之役中打败了英吉利军队,建立诺曼王朝,法语大量地进入英语。如state、nation、army、enemy、court、peace等等。,3.词语的借用有借出去再借回来的现象。 最典型的情况表现在汉语与日语之间。魏晋六朝以后,尤其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遣唐史”数次、数批来中国。汉语直接影响日语,汉字也被日文吸收,成为日语的书写工具。日语先后从汉语借去“吴音”、“汉音”,这些语音至今保留在日语里,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汉语语音的重要依据。,后来由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从汉语借过去的词加以改造,或者赋于新义,或者用汉语材料

8、构成新词。后来,中国在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时候,又成批地从日语中借回词语。如:“警察”、“理论”、“交涉”、“演绎”、“想象”、“垄断”、“政府”、“间谍”等等。,4.国际通用术语的增多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 医学、药学、动植物分类学等领域,各国历来使用拉丁学名,各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拼写法转写。 汉语以意译为主,不容易吸收外来术语。 5 借词如果适合使用的需要,有时能在长期的竞争中战胜本族词,取而代之。 汉语“驿”蒙语“站”,二、结构规则的借用和仿照,(一)音位和音节结构的借用 在语言成分的借用中,一般地说,语音、语法上要服从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

9、的音去代替。如“喀秋莎”这个词借自俄语,其中的“莎”,是个舌叶音S,汉语中没有这个音,就用“”去代替。这种情况不能算作语音规则的借用。但是,如果借词的数量很大,就可能出现音位、音节构造等的借用。,例如:英语在诺曼王朝以前,没有/ v、z、dZ /三个音位,后因法语的借词而有了。英语以/ z /打头的词基本上都是法语的借词。,(二)构词规则的借用 壮语的构词规则原来是受定成分+限定成分,现在已广泛地使用和汉语相同的规则:限定成分+受定成分。 侗语原来把“我的书”说成“le2 jau2”(书我),借用汉语的“的”tji之后,词序就和汉语一致了,说成jau tji le。这种结构在侗语的北部方言中已

10、经成为取代性的规则。 英语在11世纪以前,一般情况下受定成分都在前,现在两种情况都有。其规则也是从法语中借用的。,(三)结构规则的仿造 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在构词或句法方面都有一欧化的迹象。在构词方面,出现一些类似词缀的东西,如非,反, 超,性, 化等等。(“超线性”、“理性”、“感性”、“能产性”、“革命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科学化”),汉语在这方面的仿造,句法上最为突出,欧化句式特多,这些欧化句式在红楼梦里是找不到的。如: 1、“他力图打起精神,鼓足勇气以致于在所有的场合都显得有些过分紧张和做作” 2、“目前正在留学或计划去留学的学生” 3、“他并不排斥

11、会导致裁军的谈判解决。”,借用与接触,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一、什么是语言融合 语言的融合: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它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汉语在历史上曾和不少民族的语言发生过接触,其结果是有的少数民族语言被汉语融合了。,二、融合的条件,(一)主观条件 统治者推行语文政策来学习语言,使得语言融合成为现实。如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就是典型的例子。魏文帝自改姓“元宏”,并下令王公贵族学习汉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宣布废除鲜卑语而改用汉语。,(二)客观条件

12、 1、社会历史条件。一般地说,在经济上、文化上处于先进地位的民族的语言要替代(或同化)经济、文化落后民族的语言,前者被西方语言学家称之为“优势语言”。而政治上、军事上是否处于绝对的优势,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如汉语。 2、各民族的杂居。,三、自愿融合与被迫融合,自愿融合:在语言的接触中,有些民族的统治者,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文化比自己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比如鲜卑族放弃鲜卑语而选用汉语,满语与汉语的融合开始是被迫的,后来是自愿的。,被迫融合: 有的民族的统治者,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是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选用经济

13、、文化比自己先进的民族语言。比如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要注意区分“被迫融合”和“强迫同化”。强迫同化是征服者利用军事、政治的优势,迫使被征服者接受征服者的语言并放弃自己的语言。这是民族压迫和种族灭绝的一种形式,强迫同化总是要引起强烈的反抗,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征服者并不能都取得成功。 都德最后一课。,四、融合的过程,语言的融合一般要经过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双语现象:被融合的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说两种语言:即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双语现象是语言融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由之路。,接触和融合,假如语言存在广泛的、长

14、期的接触,而它们的威信关系又不平等,那么往往就会发生语言的转用。 语言的转用:讲话人的群体转向另一种语言而放弃母语。,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一、“洋泾浜” (pidgin) “洋泾浜”指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语言变种。,“洋泾浜”的特点:,(一)语音当地化。 如用上海的语音系统去发英语的音,用l代替r, green发成geleen。 下面举一首口诀来看一下“洋泾浜”的发音。,来是“康姆”(come),去是“狗”(go),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 four),是叫“也司”(yes),勿叫“糯”(no),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真崭

15、实货“佛立谷”(very good),靴叫“蒲脱”(boot),鞋叫“靴”(shoe),洋行买办“江摆渡”(comprador),小火轮叫“司汀巴”(steamer),“翘梯翘梯”(吃tea吃tea)请吃茶,打屁股叫“班蒲曲”(bamboo chop),混帐王八“蛋风炉”(damn fool),“那摩温”先生是阿大(number one),跑街先生“杀老夫”(shroff),“麦克麦克”(very much )钞票多,“毕的生司”(petty cents)当票多,红头阿三“开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爷要”发茶”(father)娘“卖茶”(mother)

16、,丈人阿伯“发音落”(father-in-law),(二)词汇数量很少,大部分来自英语,少部分来自当地语言或其他语言,甚至造一些词。 chin-chin, chow-chow, die-lo, pay-lo, say-lo, bye-lo。由于词汇量少,有此事情需要拐弯抹角的办法去指称。 (三)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四)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如加“量”词,换词序等等。如:My no can (英语 I can not), two piece book。 下面举两个典型的洋泾浜英语用例,先写出洋泾浜英语,

17、次写标准英语,再用汉语翻译。,【例1】 My go topside. He have go bottomside. I am going upstair. He has gone downstair. 我到楼上去。他到楼下去了。 【例2】 Afternoon my come. Ill come in the afternoon. 我今天下午来。 这两个例子说明,洋泾浜英语的造句思想是从汉语出发的,或者说洋泾浜英语的骨头是汉语的,肉是英语的。,二、混合语(克里奥尔,creole),“混合语”是creole 的意译,实际上也是一种pidgin。“creole”本来指欧洲人与当地人的后裔、混血儿,后

18、以此指它们的语言,叫 creole。creole 原来指以法语为基础的混合语,后扩大到泛指一切以某种外语为基础的混合语。,creole 与洋泾浜有相似之处:也是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远渡重洋,立足异域,与当地语言发生密切关系,互相影响,吸收对方的一些成分,放弃自身的一些特点,变成一种既非此又非彼的一种语言形式。,creole 与“洋泾浜”不同之处: (一)洋泾浜用于临时的商业交往,而creole 则成为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 (二)洋泾浜不作为母语学习,creole则作为母语学习。有的还有书面形式。 一般地说,creole 由“洋泾浜”发展而来,是 pidgin 的升格。,三、国际辅助语,曾经有过

19、许多尝试创制出一种各国人民、各族人民都能接受的,国际通用的语言,这样的方案出现过几百种,但都不理想。比较成功的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L. L. Zamenhot 在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Esperanto)。所以,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一种人工语言。,Esperanto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28个字母代表28个音素,做到了象国际音标那样“一音一符”,单词重音永远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二)词汇特点。904个词根,词根可以自由复合成词,可以构成1万多个词。派生词的构成可以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实词有划一的形态:比如名词以 o收尾,Popola Cinio “人民的中国”,nacio “民族”,internacio “国际”。动词不定式收-i,形容词以-a 收尾;副词以-e 收尾等等。,(三)语法规则16条,整齐划一,简单明确,无一例外。 局限: 1.、对欧洲人来说似曾相识,但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依然是一种陌生的、不易掌握的语言。 2.、毕竟是人造语,难以成为第一母语。 3、 进入交际,仍然会发生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