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县关于开展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扎实推进“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加强公益宣传,开展安全培训,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进一步深入推进“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工作,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
2、全水平。二、活动范围全县辖区范围内。三、重点内容(一)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重要部署,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二)安全形势任务。组织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关工作举措。重点做好“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工作,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的宣传教育,宣传XX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有关部署安排,推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创新运用,强化社会安全自觉,深化社会共治理念。(四)法制标准。宣传党委政府、部门单位
3、的安全监管和管理职责,宣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从业人员权利、义务,提高安全法治意识、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五)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四、阶段划分(一)宣传发动阶段:2024年3月下旬至2024年4月上旬。(二)活动实施阶段:2024年4月中旬至2024年12月底。(三)成果总结阶段:2025年1月上旬至2025年1月中旬。五、任务措施(一)应急能力大培训进企业1 .任务: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2 .措施:(1)健全制度。企业要将应急能力大提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将应急能力大提升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2)强化培训。要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出发点,结合岗位风险防控,突出岗位应知应会教育,定期开展岗前安全知识普及与培训;将应急能力大培训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作为班前会、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定期举办“安全大讲堂”、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安全课、组织职工、家属观看安全生
5、产警示教育片。(3)开展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走进企业,近距离接触生产、了解生产、为企业安全管理建言献策,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发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技能竞赛等活动。(4)典型引领。邀请新闻媒体走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安全一线面对面”等报道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曝光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5)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和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安全文化创演活动,推进安全文化“进车间、进班组、进走廊、进食堂、进宿舍”。设置安全宣传栏和岗位安全
6、标识,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安全生产系列挂图、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设置岗位安全描述、风险公告、警示提示、安全操作规程等标识,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生产宣传专栏,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提不。3 .责任单位:县安委会领导和组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各乡(镇)具体实施,县各应急救援队伍配合。(二)应急能力大培训进学校1 .任务:推动应急能力大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保障师资、教育资源、时间、场地。发挥育人功能,强化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宣传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根植安全理念。推动建立学校与
7、政府、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的共建协作,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知识,使学生和教职工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做到“八个一”,即有一个校园安全组织机构、有一套安全风险防控制度体系、有一门安全教育课,打造一批安全宣传阵地(宣传栏、橱窗、长廊、大屏等),每学期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炼、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开展一次家庭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给家长写一封安全家书。2 .措施:(1)有授课。将应急能力大培训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安全教育时间,幼儿园及中小学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课,每次家长会固定安排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中等、高等和职业院校开设安全选修课,每学期至少安排2次安全知
8、识讲座。(2)有氛围。在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网和“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安全专栏。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循环播放安全知识和安全提示;在走廊、教室、食堂、学生公寓、实习实训场地等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提示标语。(3)有机制。专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指导学校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应急疏散演练。(4)有活动。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开办安全知识小课堂、移动课堂;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示范课、公开课、安全讲座、应急演练、安全征文、主
9、题班会等活动;利用寒暑假期开学前后,开展以安全知识为主题的开学教育等活动。(5)有资源。加强中小学与社区、农村、企业、社会机构等联系,搭共建单位,结安全对子,共享安全教育资源;向学生发放校园安全知识手册,在图书馆、活动室设立安全角,提供安全知识读物借阅和电子资料下载。用好安全教育平台和各类安全教育资源,在各类科技馆中植入安全教育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积极推动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领域。(6)有考核。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针对教师职工的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置能力考核;至少组织1次针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测试。3 .责任单位:县安委会领导和组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和各
10、乡(镇)具体实施;县各应急救援队伍配合。应急能力大培训进县主城区学校任务分工由县教体局具体组织分工并实施。(三)应急能力大培训进社区1.任务:建立社区应急能力大培训机制,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深入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结合社区特点开展示范性、浸润式安全宣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做到“七个一”,即组建一支安全宣传队伍、打造一批安全宣传阵地(宣传栏、橱窗、文化长廊等)、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每季度举办一场安全小课堂、组织一场安全文化活动,每
11、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警示教育,每年开展一场安全应急演练。4 .措施:(1)有载体。将安应急能力大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县区、科普示范县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评定工作;发挥社区内医院、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社区安全网格员在安全宣传中的作用,推动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体系。(2)有阵地。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推动建设一批灾害事故科普宣教和安全体验基地,加大各类展览馆、体验馆等公益开放力度,拓宽社区居民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的途径;推动社区安全体验场所建设,丰富应急避难场所内容和设施功能,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3)有人员。建立社区专兼职安全宣传员制度,
12、从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社区内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要依法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制度、责任人和应急疏散预案。(4)有活动。结合本辖区实际,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安全社区”“平安社区”等评选活动。(5)有氛围。在社区、住宅小区因地制宜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橱窗、长廊等,在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经常性播放安全常
13、识、应急避险知识和安全提示。策划创作安全微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设计编印海报、挂图、横幅等,在户外电子屏、社区微信群、宣传栏等广泛投放,营造浓厚安全氛围。5 .责任单位:县安委会领导和组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具体实施;县各应急救援队伍配合;应急能力大培训进县主城区任务对接见附件2(请XX镇、社区管委会将本通知传达至相关村、社区,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好应急能力大培训)。(四)应急能力大培训进农村1 .任务:提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农村应急能力大培训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册子、有广播设施等“四有”工作机制,拓展四有手段,
14、全面提升农民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安全支撑。2 .措施:(1)营造氛围。在村社公共场所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橱窗,张贴安全宣传画和标语,在偏远景区、主要遒路和山林、草原、古村寨、文物古建筑等重要部位,依法设立相应安全警示标识;根据不同地域、村庄等特点,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区域标识,推动乡镇建设安全教育科普站(室、所、点),增强安全宣传的普及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有机结合。推动应急能力大培训纳入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之中;利用乡村广播、村民大会、村民议事会以及集市、庙会等,重点开展交通、
15、消防、居家、农机等安全宣传教育。(3)充实队伍。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等在农村安全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队伍的作用,调动其在工作之余兼任安全宣传员;鼓励支持本地党员和热心村民担任安全宣传员,引导广大乡村开展契合本地实际的安全宣传活动。(4)开展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创演活动,鼓励民办文艺团体、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进行安全文艺创作,在农闲、节庆、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返乡等时机演出。(5)精准宣传。充分发挥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的安全教育功能,在乡村公共设施、人群聚集地合理设置安全宣传橱窗,设置安全警示标语;利用农闲、节庆、
16、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安全宣传和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普及灾害应对和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等方面的安全知识。3 .责任单位:县安委会领导和组织,各乡(镇)具体实施;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和县各应急救援队伍配合。(五)应急能力大培训进家庭1.任务:积极推动家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以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重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发挥安全宣传走进家庭、影响社会的积极作用。结合家庭特点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汇聚关注安全的家庭合力。4 .措施:(1)营造
17、氛围。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查找、消除安全隐患,掌握避险逃生技能,熟悉避难逃生路线,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2)开展活动。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家人叮咛促安全”等家庭成员参与的邻里联谊和家庭共建活动。(3)提升技能。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查找、消除安全隐患,掌握避险逃生技能,熟悉避难逃生路线,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家庭普及高楼火灾、交通意外、地震等应急安全逃生技能。(4)储备物资。提倡家庭基本安全教育、保险等资源投入,推动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安全包、灭火器等。5 .责
18、任单位:县安委会领导和组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社区管委会、村(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具体实施,县各应急救援队伍配合。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的重要意义,将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认真牵头负责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的“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尽快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专人负责。(二)县本级社会救援队具体宣教任务。请对接任务的各社会救援队,统筹日常工作,做好任务分工和安全知识宣讲、应急疏散演练的教案审核和示范实施。一是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24年12
19、月底,进社区(村)的大培训每个社区(村)不少于4次,每次宣教人员不超过4人,会同社区(村)组织参与培训人员每次不少于45人;二是至2024年12月底,进每个社区(村)的应急演练不少于1次,每次宣教人员不超过20人,会同社区(村)组织参与演练人员每次不少于80人;三是强化培训和演练效果,做好相关资料报送及备查。(三)建立长效机制。要推动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有关方面共同参与的“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协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围绕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政策支持、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积极拓展社会资源进入安全宣传的途径,拓宽社会化市场化筹资渠道,为开展“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
20、提供有力保障。(四)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作用,努力形成上下一体、协同联动、立体化的全媒体安全宣传格局。要拓展社会面宣传渠道,在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城市社区、文博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制作安全宣传牌栏、长廊,张挂安全标语、挂图等,在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楼宇广告屏等醒目位置,播放安全公益广告等,在全社会营造共筑安全的浓厚氛围。(五)强化示范引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村居社区、企业、学校要大胆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培育和发现活动中的典型,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六)严格督导考核。县安委会办公室将适时组织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全民应急能力大培训”工作情况开展督导,防止活动形走过场。各乡(镇)、县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牵头单位及有关单位于2025年1月15日前报送工作总结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典型经验做法陵时报送。县安委办联络人:XX,电子邮箱:X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