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3334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 (2).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概论,第一章 物联网概论,主编简介 田景熙 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 International)资深会员,中国电子学会架构及模型学组,电子政务分组主任,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会员。长期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业信息化等领域的信息分类编码、数据描述、信息资源管理与分析等研究。在江苏省信息中心从事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同时为南京审计学院等多所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成果有:国家社科基金工业信息资源发展的国家战略框架研究(10BTQ037),项目主持人;工信部“十二五”前期规划研究项目推进两化融合中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研究(KT2009B2018),课题组长;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2、究及建设方案主要参与者,等等,发表专著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该书由世界银行前CTO亲自作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及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全球27家知名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发表相关专业论文数50余篇。,目 录,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1.2 物联网的定义与内涵,1.3 物联网的架构、特点和技术,物联网概论,1.4 物联网的发展、效益和问题,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Mark Weiser(1952-1999) 计算机将最终“消失”,演变为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存在时,就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的境地。,Weiser观点的革命性,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一是计算机将发展到与普

3、通事物无法分辨为止,二是网络将无所不在地融入人们生活中,按计算机的使用情况,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计算机历史的三次浪潮,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大型机时代:许多人共享一台笨重的机器。,PC时代:一人一PC。,后PC时代:一人多PC,物联网按其设备的主导形态分为四个阶段,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主机、大型机的联网,其体积庞大,运行条件苛刻, 专业人员操作且人机界面友好性差,台式机、笔记本的联网,普通人经过培训即可操作,嵌入式智能物件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设备的互感、 互联、互通。,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设备的互联,无需培训即可 操作,界面简单友好。,1.1 物联网概念的形成,计算机技术将和

4、谐的融入生活中。 为人所用,不为人知!,物联网概念的核心内容,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与传感网 物联网与泛在网 物联网与M2M 物联网与微机电系统,1.2 物联网的定义与内涵,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1.2.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公路设施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概念比较正式的提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

5、基本定义,1.2.2 物联网的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物相连的互联网,1.2.2 物联网的定义,一个茶盅自从其在工厂里诞生的那一刻就内置一个可以被自动识别的RFID芯片,从其走下流水线到走进沃尔玛商场,其间的每一步,都能够在任意一台联网的电脑上查到其位置和状态。我们在沃尔玛商场里拿到这个茶盅放进自己的购物车,直接走出沃尔玛的大门,并不需要站在一条人龙后面排队等待沃尔玛的服务生为我们一一结帐。大门上的检测器

6、会自动结算,这件茶盅和相应的价格会自动出现在大门侧栏的显示屏上。同时它也检测出我口袋里的信用卡卡号,然后显示出:我们将从你的招行信用卡(尾号4567)里扣除5块人民币。,1.2.2 物联网的定义,同样是一个茶盅,星巴克从一家工厂里定制了它。它在星巴克的小店里将会履行这样的职责:当一个客人把一杯咖啡喝完时,这个茶盅会自动通知柜台主控电脑:5号桌区域的客人已经喝完咖啡,我想应该有人来为他续杯了。当然,续杯之后,也不需要客人现场掏钱,只要他口袋里有一张同样联网的信用卡就行。,物联网包含的两层含义,1.2.2 物联网的定义,一,物联网的基础和支撑是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进行延伸和扩展

7、而形成的网络。,二,物联网的终端用户已经延伸和扩展到众多物品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物联网的相关说明,1.2.2 物联网的定义,英文百科Wikipedia对其的定义较简单: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efers to a network of objects,such as household appliances,物联网即“像家用电器一样的物体的互联网络”。,物联网的其他表述:M2M(Machine to Machine)、传感网(Sensor Networks) 、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

8、g)、环境感知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等等。,什么是传感网? 传感器网就是由部署在一定范围内的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与有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彼此协同地进行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将结果发给观察者或控制器。,1.2.3 物联网与传感网,传感网的三要素,1.2.3 物联网与传感网,传感器,控制器,感知对象,传感网,传感网的研发与应用,1.2.3 物联网与传感网,1999年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

9、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商业周刊和MIT技术评论在预测未来技术发展的报告中,将无线传感网络列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首;,泛在网的概念,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计算机或终端设备最终将在任何地点均可连网计算,实现任何地方都可联结的信息社会。,“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Ubiquitous Network,“泛在科技”或“U化科技” :

10、 Ubiquitous Technology,泛在网发展的三个历程,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物联网与泛在网的关联,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物联网从联网对象角度进行描述,两者实为一体两面。“泛在”强调的是物联网存在的普遍性、功能的广泛性和计算的深入性。,泛在网的全球发展,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世界各国对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均有不同的背景与侧重点,故对泛在网、泛在计算等的称呼与表述各有不同,主要分为欧洲、亚洲与美洲三大类。,欧洲,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称为环境感知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由于欧洲国家众多,信息化水平不一,故发展重点在强调联网对象的整合与资源

11、网的汇聚上。重点包括微计算、联网物件的用户界面及泛在通信三个主导领域的创新;,如:进行交通优化,亚洲,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都将建设泛在网(Ubiquitous Network)基础设施、开发各领域的泛在应用、建立各地实验基地和扶持重点技术研发等列为21世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要将泛在技术广泛地用于产业竞争力提升、建立智能社会、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领域;,如:日本U-Japan计划、韩国U-Korea战略、新加坡的“智慧汇交I-Hub”和台湾地区的“移动台湾M-台湾”计划,1.2.3 物联网与泛在网,1.2.3 物联网与泛在网,1.2.3 物联网与泛在网,

12、身体不适,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要不要去医院做个检查?日本TOTO最新款智能马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省去你跑医院排队检查的麻烦。马桶上安装尿液收集器和臂带,能分析使用者的尿液成分,测量血压、体温并利用嵌在地板内的秤测量体重。“数据会自动被发送到你的个人电脑上,然后你可以把它们发送给医生。”,北美,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IBM提出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概念,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同时使这个环境与人们逐渐地融合在一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透明”地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环境中的某一联网的动态设备,而不仅仅是计算机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和

13、协作”。,普适计算的国际研究动向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Oxygen项目。其寓意是:未来计算象氧气一样无处不在并可自由获取。该项目将固定计算设备和移动设备通过可自动配置的网络连接起来。系统采用了包括休眠环境的自动转换等8种环境驱动技术。 Microsoft公司的Easy Living研究项目。致力于智能环境的体系开发,涉及中间件、几何世界建模、定位感知、服务描述等技术。其关键特点是:机器视觉、多传感器的自动和半自动校准,以及独立于设备的通信。 AT&T实验室和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项目Sentient Computing。通过用户接口、传感器,以及建立资源数据等手段,为系统提供基于用户和位置

14、的数据更新能力,系统可无缝扩展到整个建筑物。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Aura 项目。强调普适计算的中间件技术和应用设计,该项目包括3个子项目:Darwin智能网络,是Aura的核心;Coda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Odyssey为资源自适应提供操作系统支持。该系统可容纳桌面、手持和可穿戴系统。 此外,还有惠普公司的Cool Town项目、Everyday Computing项目;IBM的WebSphere Everyplace项目;华盛顿大学的Portolano项目等等。,1.2.4 物联网与泛在网,M2M(Machine to Machine)的定义,1.2.5 物联网与M2M,狭义:指机器设备之间

15、通过相互通信与控制达到彼此间的最佳适配与协同运行,或者当某一设备出现异常时,其它相关设备将自动采取防护措施,以使损失降至最低。,广义:指任何物件与物件之间的彼此互联与互操作。,M2M是物联网的特有性能之一!,M2M(Machine to Machine)的定义,1.2.5 物联网与M2M,M2M技术综合了数据采集、网络通信、GPS、远程监控、工业自动控制等技术,广泛被应用于安全监测、自动抄表、机械服务、交通等诸多领域。,M2M的构成,1.2.5 物联网与M2M,前端的传感器及设备,通信网络,后端系统,前端的传感器及设备,1.2.5 物联网与M2M,前端传感器及设备实现透彻的感知能力。它通过内置

16、的传感器获得数据,并通过M2M使设备或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这种M2M使设备或模块可具有数据汇聚能力,能对多个传感器提供联网服务。,如: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通信网络,1.2.5 物联网与M2M,网络提供设备间互联互通能力。很多应用场景的数据流量特征是固定时间间隔的短暂突发性流量,需要网络能够提供连接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总体要求是能够利用固定、移动和短距离低功耗无线技术的融合应用提供日趋泛在化的覆盖能力和可靠的服务质量。,后端系统,1.2.6 物联网与M2M,后端系统提供智能化支持。它可以为相关应用或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可以实时收集、分析传感器数据,根据各种模型对机器设

17、备的作业、状态和环境等进行动态比对与研判,发现异常时能及时报警,利用网络统计等数据进行前端设备和故障排障,或对其它相关设备发出异常指令,要求其作出相应等。,M2M是从物联网的功能与状态角度对物联网的一种描述!,什么是微机电系统?,1.2.6 物联网与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一种智能微型化系统,其系统或元件为毫米至微米量级大小,将光学、机械、电子、生物、通信等功能整合为一体,可用于感测环境、处理信息、探测对象等。,MEMS可以视为M2M的特殊应用范畴,微机电系统的应用,1.2.6 物联网与微机电系统(MEM

18、S),基于MEMS技术的胃肠道内窥检查系统: 胃肠道无线内窥镜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其核心部分为一可吞服的胃肠道摄像无线发射的药丸, 将照像机、光源、信号转换器和发射装置等集成在一个如感冒胶囊形状与大小的胶囊中,病人吞服后系统能对胃肠道内部进行检查,可连续拍摄下数万至数十万帧照片并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供医生详细观察,病人毫无痛苦。,1.2.6 物联网与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的应用,智慧灰尘(Smart Dust): 是MEMS技术应用的极致,它是美国伯克利大学开发的一种无线传感器联网技术。传感器尺寸可小如纽扣、最小可如米粒大小。智慧灰尘最初考虑用于军事侦察上,通过无人飞机等将数

19、以百计的伪装过的智慧灰尘大范围地散布在侦察区域或军事重地,侦测数据可以是温度、湿度、声音、光线、压力、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就能感知敌军动态,再通过红外线、或无线电波等将搜集的信息回传到后方。这种智慧灰尘可随机播撒,散布在环境或物体上,随后就通过自我组织及内建冗余来就地组网、彼此识别、自动路由、自行形成感测集群并向后方发送侦察数据等。可节省大量侦察兵力,得到更实时有效的信息,且因为传感器数量庞大,敌军不易清除。美国国防部在2006年初公布的新年度国防白皮书,仍将利用电子设备代替人力侦察的无线感测网络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物联网的总体架构 物联网的特点 物联网涉及到的关键技术,1.3 物联网的总

20、体架构、特点与关键 技术,物联网的总体架构,1.3.1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感 知 层,接 入 层,处 理 层,应 用 层,按逻辑结构划分,1.3.1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感知层,1.3.1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物体的感知、识别、监测、数据或数据变化采集,以及反应与控制等。感知层主要由遍布各种建筑、楼宇、街道、公路桥梁、车辆、地表和管网中的各类传感器、二维条形码、RFID标签和RFID识读器、摄像头、GPS、M2M(Machine to Machine)设备及各种嵌入式终端等组成的传感器网络。它是物联网的基础。,接入层,1.3.1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

21、,接入层是由各类有线与无线节点、固定与移动网关组成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体,是相对成熟的部分。现有可用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但由感知层采集的大量数据接入,并实现M2M应用的大规模数据传输时,仍需解决新业务模式对系统容量、服务质量的特别要求。,处理层,1.3.1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处理层对应图中中间件层,由目录服务、管理U-Web服务、建模与管理层、内容管理、空间信息管理等组成,实现对应用层的支持。该层的发展是物联网管理中心、资源中心、云计算平台、专家系统等对海量信息的智能处理。,应用层,1.3.2 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各类行业应用相结合,实现无所不在的智

22、能化应用,如物流、安全监测、农业、灾害、危机管理、军事、医疗护理等领域。,物联网最显著的特点,1.3.2 物联网的特点,在物联网环境中除了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联系、人也可通过网络取得对象的信息之外,对象与对象之间也可通过网络彼此交换信息,协同运作,相互操控,从而创造出一批批自动化程度更高、反应更灵敏、功能更强大、更适应各种环境、耐候性更强、对各产业领域拉动力更大的应用系统来。,1.3.2 物联网的特点,国际电信联盟:,物联网的运行可分为“时间(Time)、地点(Place)与物件(Thing)”三个维度,它将创造出所有对象皆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互沟通的环境。,1.3.2 物联网的特点

23、,物联网发展的五个关键技术,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射 频 识 别 技 术,无 线 传 感 网 技 术,嵌 入 式 技 术,纳 米 与 微 机 电 技 术,分 布 式 管 理 技 术,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RFID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和传输特性进行的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体的自动识别,并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识别技术。,RFID系统的数据存储在射频标签中,其能量供应及与识读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不是通过电流而是通过磁场或电磁场进行的。,射频识别(Radio-freq

24、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标签和识读器两部分。射频标签贴在产品或安装在产品或物体上由射频识读器读取存储于标签中的数据。,RFID具有识读距离远、识读速度快、不受环境限制、可读写性好、可同时识读多个物品等优点。,公交月票卡、电子交通无人收费(ETC)系统、各类银行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牧渔产品履历、工业生产控制等。,RFID技术的应用举例,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麦德龙2003年在德国的Rheinberg开设的特大未来零售店就是一个“活实验”。在麦德龙未来商店中,采用RFID技术可以识别产品

25、、防范窃贼、跟踪库存、检查物品到期日,还可以查看用户积分卡状况,以及采用自动检测设备和智能称来监视并为水果和蔬菜称重。,RFID技术的应用举例,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目前挪威现正进行一项Object-based media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专案,利用RFID的感测技术,将iPhone当成是一个Message呈现装置,于行动电话装上RFID Reader,并先将标签装置在玩具等各式产品。当iPhone接近产品时,RFID Reader便会读取到标签的讯号,同时将讯号传至iPhone自动触发相关媒体的播放。,RFID技术的应用举例,1.3.

26、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其开幕式,闭幕式门票全部采用RFID技术,嵌入了同方自主研发的电子标签与电子芯片。该项技术实现了将票面的个类信息存储到芯片中,并嵌入到纸张内部,有效的保证了全运会门票的防伪安全。,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是一种可监测周围环境变化的技术,它通过传感器和无线网络的结合,可自动感知、采集和处理其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各种变化的数据,让远端的观察者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对象的运行状况或相关环境发生的变化等,以决定是否采取相应行动,或由系统按相关模型的设

27、定自动进行调整或响应等。,无线传感网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生产安全监控、桥梁倾斜监控,家中或企业内进行安全性监控及员工管理等。,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随着传感器价格下降,以及制造商欲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企图,各种新兴应用不断被创造出来,其中又以消费性产品市场最被看好,包含CMOS影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动作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无线传感网应用举例,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图是荷商Polymer Vision于2007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纳举行的 3GSM展场推出的e-Reader

28、产品Readius(如图一所示),采用Rollable Display达成折迭式设计,融合了“扩大显示面积”与“缩小产品体积”这两个要求,加上触控面板,是不是更具吸引力呢?,无线传感网应用举例,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图是2007年在德国柏林的 IFA展场的广告牌右上方展现了“软性电子地图纸”,其结合了“无线连结”与“易收纳”两个特性,再加上触控面板,使得传统PND(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便携式自动导航系统)呈现了新的风貌。,嵌入式技术(Embedded Intelligence),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嵌入式技术是一种将硬件和软件

29、结合、组成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嵌入系统是将微系统嵌入到受控器件内部,为实现特定应用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等诸多领域。,纳米与微机电技术(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为让所有对象都具备联网及数据处理能力,运算芯片的微型化和精准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微型化上,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更细微的机器组件,或创造出新的结构与材料,以应对各种恶劣的应用环境;在精准度方面,近年微机电技术在精准化已有突破性进展,在接收自然界的声、光、震动、温度等模拟讯号后转

30、换为数字讯号,再传递给控制器响应的一连串处理处理的精准度提升了许多。,分布式信息管理技术,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在物物相联的环境中,每个传感节点都是数据源和处理点,都有数据库存取、识别、处理、通讯和响应等作业,需要用分布式信息管理技术来操纵这些节点。,分布式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组织上分散而数据需要相互联系,系统单元的自动扩充,均衡负载的需求,系统中数据库的自动结合,系统高可靠性与可用性的保证,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从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上看,总体需求应满足物联网中的:智能空间的有效运用(effective use o

31、f smart spaces)、不可见性(invisibility)、本地化可伸缩性(localized scalability)和屏蔽非均衡条件(masking uneven conditioning)。通过将计算基础结构嵌入到各种固定与移动物体对象中,一个智能空间(Smart Space)将两个世界(指移动和固定空间)中的信息联系在一起。,物联网技术的研发,1.3.3 物联网的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各国和地区都有相关的计划。如美国有智慧地球的概念框架,日本与韩国等有U-Japan 、U-Korea等,欧洲有2020年的物联网,是目前涵盖周期最长发展规划。,物联网的发展 物

32、联网的效益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1.4 物联网的发展、效益与面临的问题,物联网发展的划时代意义,1.4.1 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互联,实现智能互动,将对人类生产、生活、健康、安全、教育与娱乐等带来不可估量的实现意义。,1.4.1 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月,奥巴马就职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作出积极响应,使物联网再次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2009年5月,欧洲信息业、商业领域的科研人员、企业家和官员就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向欧盟委员会、事理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目标是确保欧洲在

33、构建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4.1 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形式发布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主欧洲在基于互联网智能基础设施上领先全球,花重金进行物联网领域的研发。,2009 年8月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无锡视察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并要求把传感技术和TD的发展结合起来。,1.4.1 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出要将物联网并入信息网络发展的

34、重要内容,并强调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1.4.1 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1月19日,温总理在南京视察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南京三宝)应用示范基地,对RFID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物流科技、医药管理及海关通关自动化等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对国内尚未解决UHF超高频电子标签核心芯片做出重要指示: “一定要下大力气攻克这个难关。”,1.4.1 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1月,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传感信息中心)获得国家批准。该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35、,三年后将增长近6倍。到2012年完成传感网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全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具有较大规模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以上,形成销售额10亿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2500亿。而江苏省已把传感网列为全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6大新兴产业之一,苏州、南京等市均重点投入,开展研发与产业化工作。,1.4.2 物联网的效益,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仅仅是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元。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1.4.3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保证国家安全问题 保证个人隐私问题 物联网商业模式问题 物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管理平台的开发 行业内的安全体系 应用的开发,思考题,1.简述物联网与泛在网的关系。 2.简述传感网的功能与主要应用。 3.简述M2M与微机电系统(MEMS)的关系。 4.简述智慧地球的内容及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5.请进一步查询物联网的最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