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558861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20170731310.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3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1萨顿的假说,独立性,形态结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 (1)实验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 (2)实验过程及分析: P 红眼()白眼() F1 _(、) 雌雄交配 F2 红眼(、)白眼()_ F1的结果说明_是显性性状。 F2的比例关系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2白眼果蝇只有_,说明白眼性状的表现与_相联系。 (3)实验验证:通过测交实验最终证明_。 (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_。,X染色体上,红眼,31,红眼,分离定律,雄

2、性,性别,基因在染色体上,多个,呈线性排列,【教材深挖】 1摩尔根也是利用类比推理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吗? 不是,利用假说演绎法。 2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 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 3若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则显性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几种?写出其基因型(用A、a表示)。 3种。XAYa、XAYA、XaYA,1.(2017山东寿光现代中学月考,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

3、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解析】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和摩尔根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运用的都是假说演绎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C,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4、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解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独立性;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单一存在;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等位基

5、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C,3.(2017甘肃天水一中周练,45)果蝇具有易饲养,性状明显等优点,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解析】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组合,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因此可直接判断性别。,B,4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

6、实验结果是 ( )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解析】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A、C项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项正确,D项错误。,B,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

7、是在X染色体上的方法,1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_相关联的现象。 2伴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的遗传,(1)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传向_,也一定来自_;表现为_特点。 (2)若女性为患者,则其父亲_,其儿子_。 (3)若男性正常,则其母亲和_也一定正常。,性染色体,性别,女儿,母亲,交叉遗传,一定为患者,也一定为患者,女儿,3伴性遗传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连线),c a b,4常见的性别决定类型,2AXX 2AXY 2AZW 2AZZ AX AZ,5.X、Y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1)假设控制某个相

8、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的表现型也有差别,如: XaXaXaYA XaXaXAYa XaYA XaXa XAXa XaYa (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全为显性)(全为隐性),(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教材深挖】 1男性个体中X及Y染色体的来源和传递有何特点? 2下图中哪一段可存在等位基因?此区段的遗传与常染色体基因是否完全相同,表现为“与性别无关联”?能否举例说明?,1XY中X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只能传给女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 2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

9、仍有明显差异,即:遗传仍与性别有关,如XaXaXaYA及XaXaXAYa,前者子代()全为隐性,( )全为显性,后者则是()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这显然与常染色体遗传中aaAa(子代无论、 均既有隐性,又有显性)遗传有区别。,1.下列有关X、Y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X、Y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CX、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DX、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能联会,【解析】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X、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X、Y染色体虽然大小不一样,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B,2下列有关性

10、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株豌豆的雌蕊和雄蕊性状不同是由于性染色体组成不同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关,【解析】豌豆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其体内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A项错误;X、Y染色体虽然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一般不相同,B项错误;含Y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但含X染色体的配子既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C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关,D项正确。,D,3.(2017云南曲靖一中期中,1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

11、及其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解析】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不同,ZW型性别决定中,ZW个体为雌性,ZZ个体为雄性,A项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项错误。,B,4某雌雄异株二倍体

12、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 C若蓝花雄株紫花雌株,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 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解析】该花色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性状,A错误;A、a基因对应的基因型有3种,B、b基因对应的基因型有5种,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15

13、种,B错误;若蓝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的雄株同样全为紫花,C错误;F1中的紫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Y两种,占3/16,说明亲本的雌雄双方均能产生四种配子,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D正确。,D,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A B C D,

14、【解析】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错误;片段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含有等位基因,男性患者等于女性患者,正确;片段只存在于Y染色体,此片段上的遗传病患者全是男性,正确;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错误。故B选项正确。,B,6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片段)和非同源区段(1、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杂交组合一,可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片段上 C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D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

15、重组的是片段,【解析】根据杂交组合一,亲本有刚毛和截毛,子代全为刚毛,可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片段上,则杂交组合二和杂交组合三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相同,与表格中不符,说明该基因不位于1片段上,而应位于片段上,由此也说明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交叉互换。,B,1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2.判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1)方法:隐性雌性纯合显性雄性。 (2)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若子代中雌性个

16、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1(2016新课标,5)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

17、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雌蝇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D,2(2015新课标,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

18、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是一样的,A错误;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女性患者的两个X染色体上均有致病基因,其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必然是该病患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性染色体为XX,只要有一个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所以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错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故D错误。,B,3(2015山东高考,5)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

19、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 D若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解析】由2(XAbY)和患者1(XX)(A、B至少不能同时存在)婚配产生正常3(XAbXB)分析知1的基因型为XBX(且A、B不能同时存在),1的基因型为XaBXa。由1的基因型可确定3的基因型为XAbXaB。由3XAbXaB和4XABY知,3可能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由3和2(XABY)可知1可能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故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XaBXa)或

20、2(XAbY)。由1(XABXaB)和2(XaBY)婚配,则生一个患病女孩XaBXaB的概率为1/21/21/4。,C,4(2016新课标,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 灰体: 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

21、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解析】(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因为无论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黄体和灰体谁是显性,都可以依据甲同学的杂交实验,推出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2)实验一:用甲同学得到的子代果蝇中的黄体雌蝇和灰体雄蝇杂交,后代中雌蝇均表现灰体,雄蝇均表现黄体。实验二:用甲同学得到的子代果蝇中的灰体雌蝇和灰体雄蝇杂交,后代中雌蝇均表现灰体,雄蝇中一半表现黄体,一半表现灰体。,不能。,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

22、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5(2015新课标,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_。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

23、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_;此外,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不能;原因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基因,都可能遗传给女孩,祖母,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不能,【解析】(1)解答本题可采用画图分析法:,可见,祖辈4人中都含有显性基因A,都有可能传递给该女孩。 (2)如图,该女孩的其中一个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其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6(2014新课标,32)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

24、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解析】(1)由121可知,该性状为隐性性状。(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1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YA,所以1也应该是XYA(不表现者),3为表现者,其基因

25、型为XYa,该Ya染色体传给4,其基因型为XYa(表现者),3不含Ya染色体,其基因型为XX(不表现者)。(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1、3、1均为XaY,则2为XAXa、2为XAXa、4为XAXa,由1为XAY和2为XAXa可推2可能为XAXa,也可能是XAXA。,隐性,1、3和4,2、2、4,2,1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两个学说 (1)萨顿: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摩尔根: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分析 (1)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果蝇,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2)F1雌雄交配,F2红眼和白眼果蝇比是31,

26、说明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白眼果蝇总是雄性,则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五大特点 (1)隔代遗传。 (2)交叉遗传。 (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4)女性患病,其父亲、其儿子必患病。 (5)男性正常,其母亲、其女儿均正常。 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五大特点 (1)世代遗传。 (2)交叉遗传。 (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4)男性患病,其母亲、其女儿均患病。 (5)女性正常,其父亲、其儿子均正常。,易错点1 误认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等同于常染色体遗传 【点拨】由于X、Y染色体传递与性别有关,如父方的X只传向女儿不传向儿子,而Y则相反,故

27、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传递时也必将与性别相联系(如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传向儿子),这与常染色体上基因传递有本质区别。 易错点2 混淆“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 【点拨】(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遵循以下规则:男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该性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遵循伴性遗传规律,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再按以下规则计算: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占的概率;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群体中患病者占的概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