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67054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_张存泰.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年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 心脏再同步疗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同济医院 张存泰,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机制 再同步治疗(CRT)主要机制 CRT治疗的适应症 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主要内容,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美国Framinghan研究显示,心力衰竭主要是中老年疾病 在4594岁年龄段,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病率升高2倍 50岁段患病率1% ,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 到80岁增加了10倍 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 在住院的心衰患者中80%年龄65岁,5,10,15,20,心衰患病率%,4.1%,14.3%,7.8%,18.4%,美国心血管健康研究(CHS

2、)发现,70岁,85岁,女,男,年龄,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一项社区调查研究中发现,发生心衰的平均年龄是76岁,且近50%患者年龄超过80岁 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调查结果同样发现,心衰患者中60岁的患者占50%以上,同样属于中老年疾病,死亡年龄更为偏高 心衰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损伤,心肌重构,无症状性心室功能不全,神经体液系统恶性激活,血管收缩,钠储留,明显CHF,心室重构及功能不全,心肌损伤可致心室扩张和肥大(重构),心力衰竭早期由于有血流动力学的代偿作用,并不出现体液潴留或CHF症候群,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机制,最终,神经体液系统恶性激活,心

3、室功能不全进一步恶化,导致血管收缩过度、钠潴留及临床CHF表现,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液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心肌老化,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特点,1.心排出量明显减低 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脏增龄性变化,老年人最大心排出量(1720 L/min)比成年人 (2530L/min) 明显减少,老年人心衰时,心排出量较成年患者减少更为明显 2.较易发生低氧血症 老年患者,由于增龄性呼吸功能减退、低心排出量、肺淤血、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原因,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即使轻度心衰就可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特点,3.对负荷的心率反应低 因窦房结等传导组织的退行性变,老年人心衰时心率可不增快,即使在

4、运动和发热等负荷情况下,心率增快也不明显 4.多数心衰患者存在房室收缩、双心室间收缩不同步。ECG表现为QRS增宽(存在束枝传导阻滞),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机制 再同步治疗主要机制 CRT治疗的适应症 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主要内容,再同步治疗主要机制,什么是CRT? CRT: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又称为双心室起搏/除颤治疗(Biventricular Pacing)心力衰竭 30%进展性心衰患者存在心室收缩不协调。ECG表现为QRS波增宽( 120ms ) CRT患者多无传统单、双腔起搏适应征 与传统起搏不同,要求尽量100%起搏

5、左、右心室,A:房室失同步收缩导致等容收缩时间延长,相应的舒张期充盈 时间缩短 B:室间、室内失同步收缩。相对于LV,右室和室间隔先激动, 最后是LV。 C:LV收缩延迟和收缩末期二尖瓣返流。舒张期充盈时间减少、 非有效的收缩、二尖瓣返流导致每搏输出量减少。 D:CRT采用最佳的房室AV延迟和LV起搏,来增加舒张期充盈时间。 E:室间、室内再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返流,增加每搏输出量。,心室失同步收缩的病理生理和CRT的作用机制,心衰双心室起搏为什么有效?,心衰中束支传导阻滞非常常见 (30%53%),导致心功能受损 VEST研究中,QRS 200 ms的死亡率比90ms 高出5倍 CHF右室起搏

6、时左室激活延迟会导致左室收缩/舒张不协调, CRT 可以改善传导, 改善心功能 左室起搏与右室起搏同步降低QRS宽度,减少室内、室间不同步,心室不同步的发病情况和预后,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者中LBBB 常见,8,24,38,不同QRS形态的患者CRT疗效不同,MADIT-CRT试验中不同QRS形态患者CRT有效性评价: 1817例患者:70%呈LBBB 30%非LBBB(13%呈RBBB,17%呈IVCD) 结果:LBBB形患者女性,非缺血性心肌病更多,QRS波更宽; LVEF与BNP更低;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收缩末容积更大。 但主要终点(心衰事件或死亡风险下降53%),次要

7、终 点(室速/室颤或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 非LBBB患者虽然CRTD治疗后左室容积显著下降,但临 床终点并未获益。 Circulation,2011,3,心衰患者心脏失同步: CRT,心房-心室失协调 LA : LV 房室协调,心室间失协调: RV:LV 电学上的再协调,心室内失协调 LVS:LVL 机械运动再协调,再同步治疗带来益处的可能机制,1. 改善室内同步,2. 改善房室同步,3. 改善室间同步,心脏再同步,恢复机械和电同步,协助药物纠正神经 体液激素紊乱,逆转左室重构,缓解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 延长寿命,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机制 再同步治疗主要机制 CRT治疗的适应症 循证

8、医学证据和指南,主要内容,I 类适应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者可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 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NYHA分级仍在 III级或不必卧床的IV级 窦性心律 EF35% QRS120ms,备注:与2006年版相比,不需LVEDD55mm及确定心脏运动不同步。,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合乎I类适应证的其他条件,可行有/无ICD功能的CRT治疗(部分患者需结合房室结射频消融以保证有效夺获双心室)。 EF35%,符合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并预期心室起搏依赖的患者, NYHA心功能III级及以上。 EF35%,已植入心脏起搏器并心室起搏依赖者,心脏扩大及NYHA心功能II

9、I级及以上。 充分药物治疗后心功能好转至II级, EF35%, QRS120ms,IIa类适应证,备注:与ACC 2008年版相比,IIa类新加入以上两条,IIb类适应证,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EF 35%、 NYHA心功能I或II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或ICD时若预期需长期心室起搏可考虑植入CRT。,III类适应证,- 心功能正常,不存在室内阻滞者。,是否需要ICD后备支持,CRT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衰死亡 心脏性猝死可被ICD有效预防 植入ICD的伴有慢性心力衰竭及室内传导延迟的患者,CRT可使其心功能得到改善,重构逆转,从而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ICD的放电次数。 同时具

10、备CRT和ICD的CRT-D是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认为符合CRT适应证同时又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不良患者,应尽量植入CRT-D,在“大左前斜” 确定侧、后外侧静脉或后静脉等,后静脉,心中静脉,LV 起搏测试,PSA,PSA,-,+,-,+,LV 单极 LV 共用环(如果采用RV双极导线则进行最后的阈值刺激),R-wave: /= 5.0 mV Voltage threshold 0.5 ms: /= 3.0 V Impedance 5 V/0.5 ms : 250 1000 Ohms 10 V 刺激检测有无膈肌刺激,ECG Capture Templates,E

11、CG Capture Templates,右室双极导线阈值,R-wave 幅度: /= 5 mV 起搏阈值 o.5 ms: /= 1 V 阻抗 5 V/0.5 ms: 250 1000 Ohms,右房双极导线阈值,R-wave 幅度: /= 2 mV 起搏阈值 o.5 ms: /= 1.5 V 阻抗 5 V/0.5 ms: 250 1000 Ohms,病例报告,女- 65 岁 纽约心功能分级III LVEF = 20% LVEDD = 64 病窦, LBBB QRS = 160 ms,“定位图 右前斜的造影,电极的最后放置:右前斜,“定位图 左前斜的造影,Attain OTW navigate

12、s tortuous vessel,电极的最后放置:左前斜,病 例 2,患者朱某,男,82岁 入院诊断: 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3-4级 室性心律失常 (频发室性早搏) 2.原发性高血压级 极高危组 高血压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 全 氮质血症期; 3.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缓解期; 4.前列腺增生; 5.骨质疏松; 心脏超声:左心扩大并收缩功能减低(LV67mm,LA45mm, EF0.29),升主动脉近端增宽(39mm)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肌缺血,手术前胸片在:正位,手术后胸片:正位,手术后胸片:侧位,术后三个月复查,胸闷、心慌、头昏症状明显改善 心脏超声: 左心扩大并收缩功能减低

13、LV60mm,LA41mm EF0.42 (术前LV67mm,LA45mm EF0.29),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机制 再同步治疗主要机制 CRT治疗的适应症 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主要内容,2005ACC公布,据此ESC 指南将CRT列为I类适应症,心脏再同步治疗随机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CRT适应证级别,临床试验目的,早期CRT临床试验主要验证: 运动能力 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 生活质量 中期CRT临床试验主要验证: 死亡率 住院率 后期和将要进行的CRT临床试验: NYHA I/II 与传统右室起搏比较 预测CRT疗效的入选参数如超声指标等,主要的里程碑式临床试验,MIRACLE:2002年,新

14、英格兰医学杂志 CRT-P CRT组在6分钟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运动平板时间、EF均有明显提高;CRT的病人住院和治疗心衰的静脉用药减少 COMPANION: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CRT-D 全原因死亡率CRT-D可降低36,CRT可以降低24% CARE HF:200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CRT-P 显著降低全原因死亡率或主要心血管原因住院的联合终点达37%,ESC 2010 CRT/CRTD 治疗指南,NYHA III/IV 心衰患者 NYHA I/II 心衰患者 心衰伴持续性房颤 心衰伴起搏适应证,在NYHA心功能III/IV 级心衰患者中的建议,新:在建议中LV扩

15、大不再是必需的 新:心功能IV级患者必须是非卧床的 新:对于CRT-D,合理预期在良好功能状态下生存1年 对于典型的LBBB患者有强力的证据 CRT-P和CRT-D证据水平是一样的,在NYHA心功能 II 级心衰患者中的建议,最近两个在轻度HF患者中的随机,前瞻,多中心临床研究(MADIT-CRT和REVERSE)证明减少发病 18%REVERSE和5%MADIT-CRT的患者,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先前有症状,但是入选时NYHA是 I 级 主要的改善见于QRS 150ms和/或典型LBBB患者 在MADIT-CRT中,有LBBB的女性证实有显著的反应 没有确定对生存有利 在MADIT-CRT中重

16、构逆转的程度和预计临床结果的改善是一致的,心衰合并永久房颤患者的建议,在欧洲植入CRT中的1/5是永久AF患者 NYHA心功能III/IV级症状和LVEF35%是ICD的适应证 95%起搏依赖定义为频繁起搏 需要房室结消融确保足够的起搏 LBBB患者有强力的证据 对于死亡率的建议没有足够的证据,心衰合并有I类起搏器适应证患者的建议,有传统起搏适应证,NYHA心功能III/IV级,LVEF35%,且QRS波宽度120ms的患者是CRT-P/CRT-D的适应证 RV起搏会导致不同步 应该避免有LV功能不全患者的慢性RV起搏 CRT可能允许增加阻滞剂的治疗,I类适应证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

17、.12s,窦性节律,CRTD优先于CRT治疗且同为经药物优化治疗,纽约心功能(NYHA) III级或非卧床IV 级心衰症状患者的治疗适应证.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15s,窦性节律, CRTD优先于CRT治疗且同为是经药物优化治疗,纽约心功能(NYHA) II级心衰症状患者的治疗适应证.(根据MADIT-CRT研究结果)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12s,伴I类起搏适应证,CRT/CRTD治疗是纽约心功能(NYHA) III级或非卧床IV 级心衰症状患者的治疗适应证.,IIa类适应证 持续性房颤,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13s,经房室结消融后起搏依赖,纽约心功能(NYH

18、A) III级或非卧床IV 级心衰症状患者植入CRTD/CRT是合理的 持续性房颤,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0.13s,预期心室起搏依赖,纽约心功能(NYHA) III级或非卧床IV 级心衰症状患者植入CRTD/CRT是合理的 I类起搏适应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35%,QRS 0.12s,纽约心功能(NYHA) III级或非卧床IV 级心衰症状患者应考虑植入CRTD/CRT,IIb类适应证 I类起搏适应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35%,QRS 0.12s,纽约心功能(NYHA) II级心衰症状患者应考虑植入CRTD/CRT III类适应证 CRT不是 LVEF降低但没有心衰症状并无起搏适应证患者的适应证,小 结,老年心衰患者心室收缩失同步发生率较高 CRT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房室不同步、室内不同步、室间不同步,从而改善心功能和预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