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578123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配套】最新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5课《海棠》ppt课件2.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棠,苏轼,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当时苏轼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 “袅袅”写

2、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 正面写其香之浓郁,其光彩之华美;侧面写,则以春风、月光为背景来衬托海棠花开之美。 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2、前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写了海棠的特点?,前两句作者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从正面描写海棠,首句写白天的海棠以及周围的环境,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 后两句采用拟人的写法,以人写花,既表现了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也写出了海棠所具有的灵性之美。,诗歌写景角度不同,(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

3、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3)感觉器官角度,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

4、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角度去写,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描写对象是雪,诗中 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触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其他,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3、本诗中的海棠形象折射出诗人怎样的心态?能否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来说说。 【孤寂、失意、郁郁寡欢、忘我、超脱、自得其乐。】 空蒙幽寂的夜景描写,暗示的是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与海棠共度良宵,也透露出诗人处江湖之远的失意。 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又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达、洒脱的胸襟。 “唯恐”、“更烧”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实际上实在慨叹良辰易逝、盛世不再。,思考探究: 1、苏轼笔下的海棠具有怎样的特点? 海棠盛开,光彩华美,散发着阵阵幽香,在春风中月光下更显美艳动人。 2、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 烘托、 拟人,小结,本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 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 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远贬江湖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