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587668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评价 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矿产资源评价,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第一节 矿产资源评价的任务及意义 矿产资源评价的概念 矿产资源评价是对地壳内各种矿产蕴藏量进行估算并对 其实用价值作出推测。是在研究和认识地质规律的基础 上应用地质理论和可能的技术方法(地质的、物化探 的、数学地质的),指出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可能 或应当发现的矿藏蕴藏量或矿床,并对它的质和量作出 评价,还应对该蕴藏量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发展趋势中的地位(开发生产和使用价值)作出推断,第二章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一、任务 1)据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及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判断 研究区(段)内的成矿前景; 2)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

2、研究区内资源潜力(或资 源总量)进行计算; 3)对研究区内的具体有利找矿地段进行分析、优化,从 中筛选进行下一步的找矿靶区; 4)据地质及经济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对勘查对象的未 来开发利用价值进行预估,最终为下步勘查工作的决策 提供依据。(进行经济评价),4,二、意义 1. 2007年被评价的25种矿产均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 要矿产资源。煤是中国的主体能源,有人称它是为 中国保底的能源。铀,未来重要的非常规能源之 一,发展核电离不开它。其他如铁、铜、铝、铅、 锌、锰、铬、镍、钼、钾、磷、硫,以及钨、锡、 锑、稀土、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或是我国短 缺、长期依赖进口的大宗矿种,或是我国具有国际

3、竞争力的优势矿种,或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都具 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5,2.矿产资源评价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保 证矿产勘查系统得以合理运行及勘查工作经济合理性的根本途 径,也是不同勘查工作阶段成果的体现。 3. 矿产勘查工作实施的目的是要查明欲调查对象,如矿床的某 些特征属性,即获得感兴趣的地质认识。这些认识中除了一些 可以变量、可以直接测量的属性参数、如矿体在某一具体测量 点上的厚度、品位等,但其总体上的特征只能经过分析推测得 到认识,如矿床的可能规模大小、未来的利用价值等只能通 过评价的途径而获得。对于经评价认为成矿前景欠佳,或不具 备开发利用价值的矿床(点)则应停止后

4、续的勘查工作,以避 免进一步的投资损失,反之,则应明确提出应转入下阶段的勘 查工作,以加速矿床(点)的开发利用。,6,4.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也要依据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 矿产资源评价的成果既是编制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和部署地质工作的科学依据之一;同时也对矿产资 源的科学管理,扩大找矿效果,进一步提高矿产勘 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5.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找矿的前期工作,是实现找 矿突破的基础。,7,6.另外,对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的我国西部贫困 地区,为响应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探索快速矿 产资源评价方法,迅速摸清矿产资源潜力,对我 国全面小康建设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7.矿产资源评价

5、成果的好坏,关系到普查找矿的 成败,关系到国家、部门产业政策的制定。,8,三、矿产资源评价的目标 (1)在各种技术经济条件约束下估计某一成矿区 (带)、省(区)、或图幅(1100万120万)的资 源总量,各成矿区(带)、省(区)、或图幅的资源量 的总和就是全国的资源总量。 (2)根据评价所使用的原始资料的可靠程度确定 资源量的级别。 (3)用类比和模型理论阐明各种不同地质背景下不 同类型的潜藏矿床的找矿标志。 (4)确定在各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量,9,四、矿产资源评价的发展阶段 从矿产资源评价发展历史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50、60年代,主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区域性成 矿规律

6、和成矿预测研究。 第二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初,主要进行成矿预测理论和 方法全面总结。 第三阶段80年以后,这一阶段以GIS高新技术进入矿产资 源评价领域,产生了立足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为特 点。,10,第二节 矿产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一、地壳矿产资源富有度理论 理论要点:从我们迄今的研究来看,地壳内不存在完全没有资源(价值)的地区,也不存在目前资源已完全枯竭的地区。资源量估算就是要确定: (1)是否有任何资源存在。 (2)有多少资源存在,一个地区已知开采的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百分比。 该理论确定了矿产资源评价的基本任务和目的要求,阐明了矿产资源在地壳内存在的客观事实和对它作出评价的终极目

7、标。,11,二、类比理论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产出一定的矿床,相似地质条件下赋存有类似的矿床,相同的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其实质就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原则。在此理论原则的指导下,矿产资源评价的工作步骤采用“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即在已知区建立矿产资源量与地质条件之间关系的评价模型,外推到与已知地区构造格局相似的评价区,对评价区的资源量作出估算。,12,三、模型理论 成矿作用理论和控矿因素与成矿作用函数联系理论构成的模型是数学地质研究领域中获得的成果之一。在矿产资源评价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矿产资源评价都是直接或间接使用矿床模型”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理论建立的矿产资源量与地质条

8、件之间关系的评价模型,是地质数据(资料)和经验综合的结果,也是地质理论的综合应用。因此,地质理论是建立矿产资源评价模型的基础。,13,矿床模型法是在一定地区内,通过对一类矿床的 典型地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建立矿 床模型,然后将未知区与模型进行对比,对未知 区该类矿床的资源量进行估计。 “一类矿床”,是指一定地区内同一成因类型,或 成因上有联系的矿床;,14,“矿床模型”,通常可能涉及以下4类模型: (1)矿床地质概念模型。是对矿床类型及其形成 环境的认识,从而决定地质变量的选择。 (2)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统计(或数学)模型。 是这些因素或标志与矿床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 的定量关系的

9、描述。有时称“模型特征的定量化”。 (3)矿床值(规模、品位、单元面积内矿床数 等)的概率分布模型。反映该区域内该类矿床在数 量和质量方面的固有特征。 (4)未知单元找矿有利度概率分布模型。主要用 于划分有利单元与不利单元,从而确定资源量估计 的空间范围(研究区内的不利单元或无潜力单元应 排除)。,15,四、地质变量的综合和分解理论 地质变量是建立矿产资源评价模型的基础,是从各类原始地质数据中择取与矿产资源有关的信息表达式,具有数据综合的意义。对某一类型地质变量来说,评价使用的数据都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时期,是某地质年代历史行为的总和。即使对同一时间过程而言,该变量又可看成是苦干个局部的不同地质作

10、用的综合。矿产资源评价是从表示一系列地质作用最终结果的地质变量中分析其在各个不同时间和空间过程中地质作用行为,特别是与资源成因有关的行为,这就是矿产资源评价中对变量分解的含义。,16,五、地质解释理论 地质解释理论就是把评价模型转化成地质成因和资源特征的概念。因为建立评价模型是客观计算结果与评价人员主观思索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客观计算结果需要经过主观加工才能转化和形成成矿地质作用和资源量的概念,客观计算结果对形成上述概念信息不足时,需要加以补充。为此,建立了矿产资源评价的地质解释理论。这种理论的重点是用评价人员掌握的地矿理论和积累的经验补充矿产资源评价模型还没有包括的那部分矿产资源信息,

11、并把它转化为地质和资源量概念。,17,六、求异理论 求异理论是相对于人们熟知的相似类比理论而提 出,其主要是指一些新类型、特殊类型或超规模(巨 型、超大型)的矿床皆产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中,这种特 殊的地质环境具有与周围地质环境截然不同的地质结构 和要素,构成所谓的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从总 结、研究和探求地质异常入手,进而进行成矿可能性分 析。,18,七、定量组合控矿理论 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指成矿不是由单一因素,也不是由任意几个因素 的组合完成的,而是由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耦合而完成的,但这种“必要和 充分”的因素的组合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者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最 大限度地提高找矿成功概率,

12、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查明控矿的定量组合因素。 在进行某一地区或某一矿区的成矿前景或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时,按照定 量组合控矿理论,首先应全面地分析有关控矿地质因素并掌握这些因素对成 矿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尽可能定量地研究控矿因素组合,而不 是仅限于定性分析和判断。在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一些地区成矿,而另 一些地区可能无矿,这是因为相似的地质条件并不一定是成矿的充分条件。 一般地说,一个地区成矿概率的大小与成矿的有利因素的种类及其耦合有 关。,19,八、惯性理论 惯性理论本身是指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 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通常称其为惯性现象。 在矿产勘查领域中,这种惯性现象表

13、现为成矿事件及其有关 的地质体,如矿床等在时间、空间上所具有的稳定的变化趋 势。这种变化趋势越稳定,则越不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 而改变其发展趋势,即惯性越强。在进行地质评价时,依据惯 性理论作指导,通过分析、总结有关的地质体及成矿事件的 发展变化规律,就可以对其相邻地段及深部地段的成矿前景及 可能的成矿规模进行推断。 例如一些大的成矿带和脉状矿体的规模及延伸方向在空间上一般都比较稳 定。,20,九、相关理论 相关理论是指任何成矿事件的发生、变化都 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其它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 下发展的,并且这种相互影响常常表现为一种因 果关系。,21,第三节 基本方法 一、类比法 概念 类比

14、法实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其主要是 利用通过对已知区(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的深 入解剖研究所取得的有关认识或已经过验证的评价结 论,去类比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待评价区(工程程度 相对较低的地区)的有关问题,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 方法。,22,二、趋势外推法 概念 本类方法立足于矿床(体)的已知特征,据矿床(体)有关特征的自然变化趋势从已知地段外推相邻未知地段内的有关成矿特征的一种成矿预测方法。 在使用本类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必须 是在起点真实的基础上,严格地按照变化趋势 进行有限的外推;外推时应考虑到后期地质 作用改造的影响,如后期断裂活动对先成矿体 的错失、岩浆活动对先成矿体的熔蚀等。,

15、23,三、归纳法 概念 归纳法是立足于对具体对象作深入、具体的分析, 通过对本地区或某一具体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总 结成矿规律,进而对成矿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价的方法。 本类方法无论是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老区或研究程度较 低的新区都有其广泛的使用前景,并且是应用类比法的基础, 类比中所应用的各种模式都是通过对已知区域成矿特征的归 纳、总结才建立起来的。 应用归纳法时应重视已有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并注意总 结新的成矿理论及建立相应成矿模式等以指导相似地区的矿产 资源评价工作。归纳法的具体方法有地质归纳法、成矿系统分 析法、预测-普查组合方法、建造分析法、统计分析 方法等。,24,四、求异法

16、 概念 求异法是以求异理论作指导,从分析、总结研究对 象的异常特征入手,进而利用研究对象的某种异常特征而对 其可能的成矿前景及规模作出科学评价的方法。 求异法也是地质评价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如通过物 探异常和化探异常而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等。 需要指出的是,严格地说,求异法应属归纳法的一种, 因为科学的归纳本身就包含着求同及求异两种途径。具体的 求异法可以分为地质异常评价法,物探异常评价法、化探异 常评价法等。,25,五、综合方法 概念 综合方法是前述几类基本方法中的有关具体方法的不同最佳组合。由于运用该类方法时分析问题是从多方位出发,对同一地区强调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互相验证对比,因而得出的结

17、论可信度较高。 综合方法是针对成矿预测工作不断深入和难度不断加大的局面而提出的,其也是成矿预测方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重点发展的方向。,26,一、矿产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矿产资源评价除了要在研究和认识地质规律的基础上用地质理论和可能的技术方法(物探、化探、数学地质)预先指出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可能或应当发现的矿产资源,并对它的质和量作出评价外,还要对它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该产品的地位(开发利用和相对价值)作出估算。,第四节 评价内容和原则,27,二、矿产资源评价基本原则 (一)搞清两个概念 储量:是指勘察证实并被勘探工程揭露知道存在的矿体。 矿产资源量:是指潜在资源,是根据地质理论和

18、可能的技术方法(勘探、物化探、数学地质等)推测可能存在的矿床所有的量。 即储量是已知区域矿产资源的量 储量:根据揭穿矿体的工程所获得的矿体参数计算储量。 矿产资源量:通过间接途径估算和评价未知区的矿产资源量。,28,二、矿产资源评价基本原则 (二)基本思想 (1)在已知区建立矿产资源的评价模型; (2)寻找在地质构造格局上类似于已知区的未知区; (3)将已知区的矿产资源模型外推到未知区,从而估计出未知区的矿产资源数量; (4)按评价模型客观估计的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对未知区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29,(三)基本原则 (1)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类比原则) 在未知区进行矿产资源估计时,评价模型实际上

19、都考虑了同已知区对比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应用已知区建立的某种模型(数学模型、地质概念模型、甚至是人的经验)评价未知区的资源量。因此,已知区同未知区在地质构造格局上要大体相似,这就是类比理论的具体应用。,30,(三)基本原则 (2)建立矿产资源数量同地质条件的定量关系 矿产资源数量同地质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矿产资源评价模型的实质部分,它对未知区资源量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是评价工作中较困难的一环。在某些评价模型中,仅研究矿产资源参数的分布和变化而不涉及地质条件,但实际上这种分布和变化是受地质条件支配的,也隐含了地质条件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利用和解释评价结果时一定要考虑其地质背景。,31,(三)基

20、本原则 (3)建立矿产资源数量同地质人员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某些评价模型不是依靠地质条件,而是从地质人员的经验知识出发,建立矿产资源数量同地质人员的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各种地质条件则隐含在地质人员的经验和知识之中。,32,(三)基本原则 (4)尽可能丰富地输入信息与尽可能简单的评价结果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原始资料,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具有足够的正确性。在结论上,应该尽可能地简明,这样才有利于地质人员进行识别和有关部门的应用。,33,(三)基本原则 (5)数据的格式、方法流程和结果解释应统一化 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方法流程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推广和系统评价一个

21、国家和一个地区的资源。,34,(三)基本原则 (6)矿产资源定量估计的结果具有概率性 出于成矿地质作用的复杂性,我们今天的地质知识还远不足以概括出一个确定的成矿数学模型。我们所建立的各种矿产资源评价模型都带将随机性,估计出的矿产资源量也具有随机性。故我们常常在概率分布的意义下作出资源量的估计,这就是说,所估计的资源量不是绝对的,它有一个波动范围,是一定意义下作出的资源量的判断。,35,(三)基本原则 (7)解释结果 一般来说,各种评价模型估算的结果,并不是矿产资源评价的最终结果,还需要地质人员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解释。,36,一、基本形式 按照矿产资源评价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地质评价和经济评价两

22、大类。 根据国民经济计划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及其它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机构使用资源的不同目的与要求,以及资料水平、评价方法的不同地质评价又分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和矿区矿产资源评价 。 其中地质评价是经济评价的基础, 而后者是前者的补充、拓展和目的。,第五节 基本评价形式,37,地质评价概念 地质评价是一个以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为基础,依据一 定的理论作指导,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经过专门 性、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对象某一地 区、矿床、矿点等的某些感兴趣的属性,如成矿前景, 可能的资源量及进一步的具体找矿地段等所做出的带推 测性的结论性意见。,38,地质评价基本内容: (一)成矿条件的优劣

23、性评价 1.控 矿 因 素 控矿因素是指一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因 素,其一般包括了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浆岩、地 层、岩相、古地理、变质作用、区域地球化学因素 等。 控矿因素分析是地质评价工作中最基本的,不可回 避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控矿因素的剖析,掌握控制 成矿的主要地质因素的种类,相互关系及其对成矿的 具体控制作用,进而从已知的地质条件方面判断成矿 的可能性,为地质评价提供依据。,39,(1)构造因素 构造因素是控制各种矿产资源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之 一。在进行地质评价时,对构造因素的分析应着重据已有 的资料查明研究区内已有的构造种类、规模、构造配套关 系以及与成矿的时空关系和构造的形

24、成发展史等方面对成 矿的具体控制作用。 (2)岩浆岩因素 岩浆活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内生矿产的形 成和分布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岩浆活动因素的制约。通过岩 浆岩因素的分析,可大致判断区内成矿的可能性大小及可 能发育的矿种、矿床类型及大致的成矿有利地段。具体分 析时应从岩浆岩成矿专属性、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时空控 制、岩浆岩本身形成时的物、化条件及岩浆岩后期保存程 度等几方面入手。,40,A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建造常形成一定类型的矿床,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表 1 岩浆成矿专属性,41,表2 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42,B岩浆活动与成矿的时间联系 岩浆活动在时间上的

25、特征对矿产的形成具有不同 的影响 。不同时代的岩浆岩具有不同的成矿物 征。 C岩浆活动与成矿的空间联系 一定类型的矿床受岩浆岩条件的制约而通常产出 于岩体的特定部位。,43,D岩浆活动的物理化学条件与成矿的关系 岩浆岩是否成矿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 件所影响,而岩浆活动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又主要与岩浆 岩的侵入深度、分异程度、岩体规模、形态等有关。 E岩浆岩的剥蚀程度分析 一般来说,岩浆岩被剥蚀程度与矿床的保存程度成反 比,即岩体剥蚀程度越高,则发现矿床的可能性越小。 但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岩体的剥蚀程度对矿床的 找寻则有着不同的影响 。,44,(3)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 地层、

26、岩相、古地理不仅对沉积矿产的形成和分布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并且还决定了矿床的规模、物质成分及其变化特征。,45,A地层因素 地层对沉积矿产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地层时 代对成矿的控制上,即一定种类的沉积矿 产通常产出于一定的地层层位中,其本身 是地层的一个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 B岩相、古地理因素,46,(4)变质作用因素 变质作用对变质矿产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 制作用,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本身也具有相当大 的工业经济意义,因此,在变质岩系分布和受变质 作用影响改造的地区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时,必须对 区内的变质作用条件进行如下方面的分析。,47,A.分析区内的变质作用类型 B.分析、恢复变质原岩类型

27、及其建造类型 C.分析变质程度、划分变质相带,48,(5)区域地球化学因素 某一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是决定某地区内成 矿特征的内在因素,它提供了成矿的矿质来源, 决定了成矿的元素种类及共生组合特征。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是指一定区域中化学元素 的分布和分配情况,以及迁集活动历史。即一个 区域的地球化学背景,包括区域内元素(首先是 主要成矿元素)的丰度、元素在空间分布的区域 性特点、元素的共生规律等,也包括不同地质作 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等。,49,A元素的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壳各个部分分布是不均匀的 ,表现在某一 元素或一组元素在某一地区或某个地质体中相对集中。 B元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

28、 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常造成元素分布的地域性特 征,即某些元素在一定的地域内相对富集。这种 地域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大至区域范围、小至研究 区内的某一地段,甚至出现于绕岩体外围的一定 范围内,矿床范围内的某一区段等。 C元素的共生组合 元素的共生组合现象是自然界一种自然现象,并 且是造成矿床共生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原因。,50,2.成 矿 特 征 研究区内已知的成矿特征对于评判矿床未来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勘查工作决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矿床成矿特征着重是考虑成矿的矿种及其共生组合特征、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体赋存特征及其复杂程度、矿物种类及其共生组合、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矿石结构构造等。,51,3.

29、矿 化 信 息 矿化信息是指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 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矿化信息一般可分 为矿产地质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 息、地球物理信息四大类。,52,4. 成 矿 规 律 成矿规律是指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 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 总结。,53,例如胶东地区是我国三大金矿集中区之一,在该区内发育有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玲珑式),利用这种已知的成矿规律作指导,有关的地勘单位在胶东地区发现和评价了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但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区内发育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特别是通过对焦家金矿床成矿特征的总结和推广,不仅区内相继发现

30、了三山岛、仓上、河西等一大批焦家式的金矿床,并且在广东的河台、江西的金山等地也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同类型的金矿床。,54,(二)矿产资源总量估计及潜力评价 1. 有 关 概 念 (1)资源总量 指储量和资源量的总和。 (2)资源潜力 指资源总量中扣除了储量的那部分资源量。 (3)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国、一省、一地区或一矿 区),以区内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为背景,以区 内已知的矿产储量及产量为依据,通过适当的途径 和方法对有关的矿产资源的总量进行估计,并结合 市场需求因素,对有关矿产近、中、长期的供应保 证程度作出的评价。,55,概念之间的关系: 资源总量估计及潜力评价是矿产资源

31、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通常是对某一大地构造单元、成矿带、省区、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矿产资源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故常称之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但是也可以对一个矿田、矿区、甚至矿体做出评价,这方面则常称之为矿区矿产资源评价。 但需指出的是,资源总量估计及潜力评价并不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全部内容。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矿产资源潜力的调查模底,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拟定资源政策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及为地勘单位的勘查决策提供依据。,56,2.评价方法 资源总量估计和潜力评价方法种类较多。 朱裕生(1984) 认为原则上可分为非地质标志评价方法,主观

32、评价方法,简单地质标志模型评价方法,成矿地质标志评价方法和定性地质标志评价方法五大类。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98号专题 提出并推荐了主要以相似类比为基础针对区域资源评价的6种具体方法:区域价值法、体积估计法、丰度估计法、矿床模型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综合法。,57,二、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又称区域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小比例尺预测、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资源估计等。指在小于1/20万地质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工作。 基本任务是确定大区域范围内的潜在资源量,它不需要对资源量的位置和矿床特征(数量、品位和成因类型等)作出描述。 其优点是数据水平要求不高,比较容易完成,当获得新数据时,在不改变

33、评价方法的前提下容易进行修订更新。,58,二、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它可以作为: 区域范围内选择普查勘探区和开发远景区的依据。 地区性的经济机构确定资源政策的依据,特别为确立短缺资源的长期供应计划和采用其他商品代用品途径提供基础资料。 资源量与人口的增长,环境保护,粮食生产,水源供给和可能的技术发展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全球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59,三、矿区矿产资源评价 矿区矿产资源评价又称资源分析、非综合估计、大、中比例尺成矿远景区定量预测等。指在955的概率范围内评价某一矿种的成矿区(带)、矿田、矿区,甚至矿床(或矿体)的潜在资源量,除提供一个总的数值外,

34、还要对该数值所包括的矿床数、位置、质量和数量作出描述。 矿区资源评价比区域矿产资源评价的难度大,它需要大量的、更高水平的数据,消耗更多的人力和较长的时间,特别是需要更多熟悉区域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和矿床地质人员参加。,60,三、矿区矿产资源评价 该资源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 确定国家、地区短期内的矿产资源供给计划。 确定现阶段和以后的普查勘探和发展计划。 确定矿产商品的经济类别和法律地位,特别对于环境保护和计划经济不利的矿物商品应该用法律对它作出应有的限制。 矿区资源评价的评价模型都是在综合了大量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成矿规律、矿床成因和定量描述的详细程度是当前传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所不

35、能相比的,得出的结论或看法将更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也是矿床地质研究的一种手段。,61,四、矿产资源经济评价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也称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料,通过选取合理的技术经济参数,预估矿床未来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矿床地质勘查项目取舍和矿山开发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62,四、经济评价 矿床经济评价对于矿床地质勘查、矿山开发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一个矿床从区域地质调查到勘探结束是由浅人深、由表及里、有租到细的过程。一个矿床,地质工作究竞应该作到什么程度,一个矿种,其资源量、探明储量和开采量之间购比例关系怎样,应该

36、有一个合理的要求。,63,四、经济评价 我国的矿床经济评价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从事地质和矿业生产的单位积极开展了这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1987年12月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编制了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参考手册,并颁发试行了矿产勘查各阶段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暂行规定,要求无论由何单位进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必须把其成果编成一个专门章节,作为矿产勘查各阶段报告的组成部分。,64,一、控制区和评价区 1.控制区和评价区的概念 矿产资源评价中类比理论应用具体化的实施方法。 控制区:又叫已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 评价区:又称预测区、研究区或未知区。 2.二者的联系 我们得不到评价区矿

37、产资源量的参数,通过在已知区建立矿产资源量参数的数学模型,把它外推到地质构造格局上类似于控制区的评价区,对评价区作出资源量的估计,第六节 基本概念,65,3.控制区域的选择 控制区在地质可以是一个构造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成矿区(带)或矿田、矿区,总之它是一个成矿有利地段,且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和研究程度较高的矿产富集区。 4.控制区尺寸选择 随评价区的预测比例尺来决定;小比例尺的控制区可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平方公里;大比例尺评价时,仅选用几个到几十个平方公里甚至更小的范围作为控制区。,66,选择控制区时,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控制区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程度比评价区高,在控制区至少要 具有与评价区比例

38、尺相同的正式地质图件, (2)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必须具备经过勘探工作证实具有工业 价值的,而又经过一定地质研究的已知矿床。这些已知矿床必须分 散在控制区的不同单元中,同时要具有经过普查和勘探工作证 实在控制区内有代表区域地质背景的非矿地段,而这些非矿地段 同样应该分散在控制区的不同单元中。 (3)控制区内矿与非矿单元的数量原则上分别大于单元内采用的地质 变量数。 (4)在一个成矿区(带)范围内,控制区的地质特征和它们的空间分布 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67,二、单元 1.概念 为了统一观察和取值范围,将控制区(或预测区)划分成等面积(或体积)或面积接近的小区(有时称地段),这样的小区就是

39、单元。 单元又称网格,一个单元犹如岩石的一个样品、地质图的一个观察点、或化探的一个取样点,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观察到足够多的地质数据,用它建立评价模型。单元在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中是变量的取值单位。单元的大小及形状,对矿产资源评价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单元面积越大,不含矿床或含一个矿床的单元数越少,含矿单元的分布特征也相应发生变化。,68,2.单元的作用-桥梁 矿产资源评价模型都是使用样品的观察值建立的,该模型明确了矿产资源量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模型,还是矿区资源评价模型都是按此理论进行的。但在进行矿区资源评价时,为了预测未知矿床的个数、品位、资源量及位置,往往利用“单

40、元”的观察值建立评价模型。,69,3.单元的大小 目前,对单元的划分和每个单元的大小无统一的规定,一般按地质图的比例尺确定单元的大小,原则是在评价地区的地质图上划定14km2为一个单元。 地质图比例尺1:5万 0.251km2 地质图比例尺1:20万 416km2 地质图比例尺1:50万 25100km2,70,4.单元的类型 正方形单元:它是目前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单元形式。 不规则单元:又称流域单元,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应用较少,但它是一种按地质变化实际,或按地质数据变化的性质合理划分单元的一种新途径。 穿透单元:又称块段单元,它是根据预测区内地质构造的变化,特别是对矿带内岩层、矿层

41、与线形褶皱构造紧密有关的矿带、矿田范围内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时,有可能采用垂直矿带走向,按一定间距穿越整个矿带的等面积的长条形单元。,71,4.单元的类型 无单元:在矿产资源评价中,有些统计方法,例如趋势面分析方法对控制区和预测区无须划分单元,只要对预测区内按选定的地质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其结果有可能获得矿产资源赋存位置的某种信息,对它作出评价。目前主要用于对石油资源的预测评价和一些构造变化简单的沉积矿产评价中。,72,三、数据 1.数据的概念 数据一词一般系指由数字或代码组成的资料 在地质上,数据的含义还包括文字、图表等组成的资料。 表示地质现象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分取用不同数值的量称地质数据(或地

42、质变量)。地质现象的变化可采用各种各样的地质数据来表示。,73,三、数据 1.数据的概念 但是,描述地质现象的地质数据种类很多,它们可以是地质意义下命名的地质变量,如地层、厚度、产状要素、岩石名称、断裂、地质年代等;也可以是物理意义下的物性名称,如磁化率、岩石和矿体的体重、导电率等;还可以是地球意义下的元素含量,如地壳元素的克拉克值、离子电位、原子序数、原子核离子半径、配位数等。总之,地质数据可以是定量的、半定量的、定性的数据,也可以是文字的、图表的,在这里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74,2.数据的分类 定量型数据:用数值来表示地质现象变化的数据称定量型地质数据,其中以连续型数据为主,但也有些属于

43、离散型数据。它不仅能算出两个数据值之间的差,而且可以算出相差的倍数,它所反映的数量概念最完整,意义最明确,是地质数据中最重要的一类数据。 名义型数据:地质学中有大量的名义型数据,它用于鉴定区分不同的对象或个体,它没有数的概念只起到一种代码作用,例如描述岩石常用“红色”、“灰色”等形容词。 有序型数据:这类数据具有一定的顺序,例如摩氏硬度计,它是把滑石至金刚石的十种矿物分别代表十种不同的硬度等级,硬度从l至10的等级是一个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有序数列,这里包含的是顺序的概念。 间隔型数据:该数据彼此间不仅能比较其大小,而且可以定量地表示这种差异,这类数据的差级是不等的,而间隔数据对于相同的间隔来说,

44、长度是相等的。 比例型数据:这类数据与实际的数值是以一定的比例关系出现的。,75,3.原始数据 矿产资源评价要涉及到地质、物探、化探和卫星影象等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按照各个地球科学分支的需要和要求获取的,称为原始数据。 因此,对矿产资源评价来说,并非一切原始数据都能在构造评价模型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来说,主要应用区域性的地质、物探、化探和卫星影象资料,从中择取区域成矿地质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对矿产资源控制的信息建立评价模型;对于矿区矿床资源评价来说,主要使用大比例尺的矿区和矿床的地质、物探、化探资料建立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量之间的评价模型,据此提出了数据模型的问题。,76,3.原

45、始数据 数据模型包括原始数据模型和方法数据模型两类。 原始数据模型 在进行某一地区或某个矿区的资源评价时,必须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取舍。我们把通过这些工作步骤获得的原始资料组成的数据集称为原始数据模型。 组成原始数据模型的地质数据可以是地质的,也可以是物探、化探和卫星影象资料。原始数据模型是资料汇集、整理的结果。据此可以了解控制区和评价区的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它是进行地质研究和评价的基础。,77,3.原始数据 方法数据模型 方法数据模型是在原始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每一种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对数据模型有特殊的要求,若不满足这些要求,由方法本身产生的不确定性(例如有偏估计)给评价结果带来干扰、增加了评价结果的总误差。因此,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必须从原始数据模型中产生出能够用于某种资源评价方法使用的方法数据模型。所谓方法数据模型就是根据评价方法的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形成适合于某一评价方法所要求的数据集合。 原始数据模型和方法数据模型的根本差别是构成模型的数据发生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