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创优生态.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35918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创优生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创优生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创优生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创优生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 创优生态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引育结合 创优生态乡村振兴,人才为要。_指出的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可以说,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与短板,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中青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精英人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农村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不仅各类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甚至连种田能手和掌握

2、一点技能的劳动力都非常缺乏。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农村人才资源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全市乡镇干部中,技术技能型干部缺乏,基层留不住年轻干部;村干部队伍平均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而且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不足;新型职业农民、农村文化人才、电商人才整体数量偏少、素质偏低;农村服务人才、乡贤人才活力不足,发挥作用不充分。乡村人才振兴关键在乡土人才的培养、外来人才的引进和人才生态环境的营造。重点培养引路人,铸造乡村人才振兴先锋队。加大乡镇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编制年轻干部的招聘力度,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源头建设;加大三农干部的培养力度,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领头羊队伍。选派优秀年轻的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鼓励他

3、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施展才华;持续招聘三支一扶大学生、特岗教师、乡村医生、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任职,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吸纳政治素质好、职业技能强的回归乡贤、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创业成功人士进入村两委,夯实基层党组织,不断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激情。大力培育新农民,锻造乡村人才振兴主力军。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和主力是农民,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完善农村乡土人才孵化培育链条,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对职

4、业农民和务农者多种形式接受职业予以支持,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实施农村科技型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农村专业化技能人才。大规模推动乡村就业创业培训,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培养一批技能型农村能人。敞开胸怀引外援,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生力军。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大力引进精通农业科技的技术型人才,通过产业特派团、企业指导团、民生服务团,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在农村产业较好、项目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专家服务基地;支持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大力引进懂农产品营销的经营型人才,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伙人、电商人才;深化人才回归全民

5、创业战略,大力引进扎根乡村创业的创业型人才,开展回创之星评选表彰等;引进关于乡村治理的管理型人才,如回归乡贤、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村任职等;加强涉农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载体,促进高层次人才、项目、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优化服务强保障,营造乡村人才振兴暖环境。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建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对获得职称的职业农民,优先安排学习培训,优先获得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政策补贴等;建立乡土人才技能等级评价制度和乡土人才以赛代评机制,组织开展乡土人才专项能力认定,鼓励支持各地开展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传统技艺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直接认定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资格。开辟乡村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乡镇人才工作站,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评审、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服务乡村振兴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代办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乡村人才公寓。提高农村一线人才待遇保障水平。强化对农村基层人才的关爱激励,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对县乡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技师等急需紧缺人才,可给予适当生活补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致辞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