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2086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地方标准】db11z 384.15-2008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5部分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国内外标准大全) .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35.240.01DB11/Z 384.152008M 63DB北京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DB11/Z 384.152008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 15 部分:软件质量评价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m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Part15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2008-05-28 发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Z 384.152008目次前言. 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质量模型.34.1 质量模型

2、的定义.34.2 质量模型的使用.185 产品描述要求.185.1 标识和指示.185.2 功能说明.195.3 可靠性说明.195.4 易用性说明.195.5 效率说明.205.6 可维护性说明.205.7 可移植性说明.206 用户文档要求.206.1 完整性.206.2 正确性.206.3 一致性.206.4 易理解性.206.5 易浏览性.20附录 A(资料性附录)评价模块的实例功能性 .21A.1 功能性的子特性的测量方法.21A.2功能性的测量方法.21A.3 测量结果的解释.22IDB11/Z 384.152008前言DB11/Z 384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3、 第 1 部分:总体平台结构; 第 2 部分:视频格式与编码; 第 3 部分:通信控制协议; 第 4 部分:传输网络; 第 5 部分: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 第 6 部分:图像存储与回放要求; 第 7 部分:工程要求与验收; 第 8 部分:危险场所的施工与验收; 第 9 部分:图像资源及系统设备编码与管理; 第 10 部分:图像采集点设置要求; 第 11 部分:控制权限分类与管理; 第 12 部分:图像采集区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第 13 部分:图像信息存储系统; 第 14 部分:手持移动终端联接技术要求; 第 15 部分: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第 16 部分:视频图像字符叠加要求; 第 17

4、 部分:运行维护要求; 第 18 部分:系统平台技术要求。本部分为DB11/Z 384的第15部分,规定了图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公安 局、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朝阳区政府、海淀区政府、东 城区政府、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富盛星 电子有限公司。本指导性

5、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铸成、左家平、丁卫敏、宋国建、吕元元、杜振洲、姚世全、王臻、吴晓东、付海涛、高大志、曹世杰、聂蓉、许翠玲、王小平、周巧霖、宋红波。IIDB11/Z 384.152008引言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0617号)文件精 神,以本市应急指挥部门目前使用的图像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并考虑数字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需 求,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信息办牵头组织开展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 范的编写工作。编写组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信息办等政府管理部门、技术 研究机构与图像信息系统相关企业组成。图像信

6、息管理系统软件的验收测试由独立于软件开发的第三方实施,一般应委托国家认可的具有省 级以上检验资质的第三方独立测试机构进行。III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 15 部分:软件质量评价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及接口软件等的质量模型,对软件的质量特性、子特性、属性 以及相应的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软件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 根据质量模型,需求方确定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质量需求和验收准则;(2) 根据需求方提出的质量需求,供应方结合质量模型,编制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确定质量保证准则。按标准要求提供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3) 根据图像

7、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要求,评价方结合质量模型,编制测试方案、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完成对软件产品的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GB 1300

8、0.11993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GB 180302000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 DB11/Z 384.1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总体平台结构 DB11/Z 384.3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通讯协议控制 DB11/Z 384.6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 6 部分:图像存储与回放 DB11/Z 384.7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工程要求与验收3术语和定义3.1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Im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9、 System software1DB11/Z 384.152008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程序、规程、规则及相关的文档。3.23.33.43.53.63.73.83.9软件产品software product指定交付给用户的软件实体,包括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程序、过程以及有关的文档和数据。用户user使用软件产品执行特定功能的个人或组织。开发者developer在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执行开发活动(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直至验收)的组织。供方supplier同需方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的规定提供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组织。需方acquirer从供方获得或采购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组织。评价

10、方evaluator实施评价的组织。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隐含的要求implied needs当实体用于特定条件下时,尚未说明但又是实际需要的要求。3.10软件质量特性softwar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组属性。软件质量特性可以被细化成多级子特性。3.11性能级别level of performance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由一组质量特性的特定值来表示。3.12软件质量度量software quality metric能被用来确定特定软件产品某一特性值的一种定量尺

11、度和方法。3.13质量模型quality model一组特性及特性之间的关系,它提供规定质量需求和评价质量的基础。3.14产品描述product description陈述应用软件性质的文档,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潜在的购买者在购买前对产品进行适用性评价。3.15用户文档user document为最终用户提供系统指令方面的信息的一套文档,如用户手册。23.16需求规格说明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DB11/Z 384.152008陈述系统或系统部件(如软件配置项)的需求的规格说明,通常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 设计需求以及开发标准。4质量模型4.1 质量模型的定

12、义本节定义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质量模型。将软件质量划分为 6 个特性,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特性(图 1)。软件质量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适合性成熟性易理解性时间特性易分析性适应性准确性容错性易学性易改变性易安装性互操作性易恢复性易操作性资源利用性稳定性共存性保密安全性功能性的依从性可靠性的依从性语言支持特性 易用性的依效率依从性维护性的依从性可移植性的依从性从性4.1.1 功能性图 1质量模型功能性指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功能的能力。功能性由适 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保密安全性以及功能性的依从性等子特性描述。4.1.1.1适合性 软件产品为

13、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功能的能力。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用户手册和软件系统描述及其实现,至少涵盖DB11/Z 384系列标准中规定的,有关需要使用软件系统来实现的功能。例如:DB11/Z 384.1- 2006中3.2、3.3, DB11/Z384.3 -2006中6和DB11/Z 384.7 -2006中5等的要求。适合性的属性见表1。表1适合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3DB11/Z 384.152008功能实现的充分性已实现功能的正确性X1A/B A检测中发现有问题的功能 数B检测的功能总数检测的功能总数为需求规格 说明、用户手册和软件系统描 述及实现功能的总和。

14、0X1,越接近 1.0,越充分。功能实现的完 整性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功能 实现的完整程度X1A/B A检测中发现缺少的功能数 B在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功能总数检测中发现缺少的功能数为 软件系统实现功能与需求规 格说明中规定功能总数的差 值。0X1,越接近 1.0,越 完整。功能实现的覆 盖率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 功能实现的正确程度X1A/B A检测中发现有问题的或缺 少的功能数B在需求规格说明中规定的 功能总数0X1,越接近 1.0,越好4.1.1.2准确性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确度的正确结果或相符效果的能力。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准确实现 DB11/Z 384 系列标准中规定的,有关需要使用

15、软件系统来实现的功能,同时还应准确实现需求规格说明、用户手册和软件系统描述中所明示的功能。准确性的属性见表 2。表 2 准确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预期的准确性实际的与预期的结果的 一致程度X1-A/B A用户得到结果与预期不一 致的用例数B实际检测的用例总数预期的结果可以在需求规格 说明、用户操作手册或用户的 期望中标识。0X1,越接 近 1.0 越好。计算的精确性结果的精确程度X1-A/B A用户得到的不精确计算的 次数B实际检测中计算的总次数精确程度是否符合预期要求,0X1,越接近 1.0 越好。操作规程的一 致性实际操作规程与文档化规程间的一致程度X1-A/B A用户实际操作规程与

16、说明 不一致的用例数B检测用例总数文档如操作手册等,0X1,越接近 1.0 越好。4DB11/Z 384.1520084.1.1.3互操作性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实现 DB11/Z 384 系列标准中规定的,有关需要使用软件系统来实现的接 口。例如:DB11/Z 384.22006 中 4、5、6, DB11/Z 384.3 2006 中 5、7,和 DB11/Z 384.62006 中 4.2 的接口要求。互操作性的属性见表 3。表 3 互操作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基于数据格式 的数据可交换 性对于规定的数据格式,交 换接口功能实现的正确

17、程度XA/B A能成功地与其他软件或系统进行 交换的数据格式的数目B要交换的数据格式总数0X1,越接近 1.0 越好。基于用户操作 的数据可交换 性对于用户操作,交换接口功能实现的正确程度XA/B A用户成功地与其他软件或系统交 换数据的次数B用户企图交换数据的总次数0X1,越接近 1.0 越好。4.1.1.4安全保密性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目的是使未授权的人员或系统不能阅读或修改这些信息和数据,而不拒绝授权人员或系统对它们的访问。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符合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DB11/Z 384 系列标准中规定的,有关需要使用软件

18、系统来实现的安全保密功能。安全保密性的属性见表 4。表 4安全保密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访问的可审核性用户对系统和数据的访 问记录的完整程度XA/BA=在数据库中记录的访问次数B在检测过程中的实际访问 次数对系统和数据的访问可包括病毒检测和模拟攻击等,0X1,越接近 1.0 越好。访问的可控制性不同用户访问系统和数 据的可控程度XA/B A=检测出的非法操作类型数 B规格说明中非法操作的类型数防止非法操作,如非授权的创建、删除或修改程序等操作,0X1,越接近 1.0 越好。5DB11/Z 384.152008表 4 (续)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访问者身份的 可控制性访问者身份识别的有效程度

19、XA/B A=有效实现的识别方法数 B规格说明中要求实现的方法总数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口令字、IC 卡、指纹识别等,0X1, 越接近 1.0 越好。4.1.1.5功能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功能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以及类似规定的能力。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符合 DB11/Z 384 系列标准中规定的,有关需要软件系统功能应遵循的法 规、标准和约定。功能性的依从性的属性见表 5。表 5功能性的依从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功能性的依从性产品的功能遵循所实施法规、标准和约定的程度X=1 - A/BA=在测试中还未实现规定的 功能性的依从性的项数B=规定的功能性的依从性项的总数0X1,越接近 1.0 越

20、好。4.1.2 可靠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可靠性由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 和可靠性的依从性等子特性描述。在正常运行和运行环境符合 DB11/Z 384 系列标准中的规定时,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满足以下 子特性的要求。4.1.2.1成熟性软件产品为避免由软件中错误而导致失效的能力。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每 48 小时出现的故障数不高于 1 次,市级平台和区县级平台失效的平均间隔时间不小于 724 小时。成熟性的属性见表 6。表 6 成熟性的属性6DB11/Z 384.152008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故障密度在一定的试验周期内出现的故障数XA/B A检测到的故障

21、数目 B运行时间或测试用例数应区分是操作错误、环境错误 还是软件的失效,0X, 值 越小越好。故障排除情况已经排除的故障数XA/B A已经排除的故障数 B实际检测到的故障总数0X1,越接近 1.0 越好因为只留下较少的故障。失效的平均间隔时间(MTBF)软件在运行中失败的频率XT/A T相继发生失效之间的时间 间隔累计A实际检测出的失效总数注意失效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布以及失效功能的分布,0X,越长越好,因为期望失效之间间隔的时间较长为好。4.1.2.2容错性 在软件出现故障或者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图像信息管 理系统软件的避免死机能力不低于 99%,避免失效

22、能力不低于 95%,抵御误操作能力不低于 90%。容错性的属性见表 7。表 7 容错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避免死机能力避免由于软件产品而引起整个运行环境死机X1-A/B A死机发生的次数 B软件失效的数目死机意味着在系统重新启动 之前,用户所有的任务均已暂 停,或对系统失去控制,系统 只得被迫停机。0X1,X 值越接近1.0 越好。避免失效能力避免关键性的或严重的失效XA/BA=避免关键和严重失效发生的次数B执行的故障模式的测试用 例的个数可根据失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0X1,X 值越接近1.0 越好。因为用户能更经常 地避免关键或严重的失效。抵御误操作能力有多少种功能具有抵御误操作的能

23、力XA/BA=抵御危急和严重失效发生的次数B执行的误操作模式的测试用例的个数误操作如:错误的参数类型, 错误的输入数据序列,错误的 操作序列等。0X1,X 值越 接近 1.0 越好,以避免更多的 用户误操作。7DB11/Z 384.1520084.1.2.3易恢复性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软件在一年中的平均宕机时间不大于 30 分钟;可重新启动性和易恢复性符合用户需求 文档的要求。易恢复性的属性见表 8。表 8易恢复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可用性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系 统的可用程度XA/B A用户试图使用软件时能成 功的总次数B观察期间用户

24、试图使用该软件的总次数在类似于生产环境的特定时 间周期内执行所有的用户操 作来测试系统。0X1,X 值 越大越接近 1.0 越好。因为用 户能使用此软件的时间更长。平均宕机时间出现失效时系统逐步启 动之前,不能使用系统的 平均时间XT/N T总的宕机时间 N所观察到的中断次数测量在特定的试验周期内每 次系统不能用时的宕机时间, 计算其平均时间。0X,X 值越 小越好。这样系统宕机时间就 越短。可重新启动性在要求的时间内系统能 重新启动为用户提供服 务的能力XA/B A在测试或用户操作期间符 合时间要求的重新启动次数B重新启动的总次数对系统在要求的时间内重新 启动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次 数进行计数

25、,与在规定的试验 周期内系统中断后重新启动 的总次数相比。0X1,X 值 越大越接近 1.0 越好。这样用 户更易于重新启动。易恢复性软件产品在异常情况下 或需要时自身的恢复能 力XA/B A成功完成恢复的用例数 B每个需求要测试的恢复用例的总数恢复需求包括数据库保留点,事务保留点,重做功能,还原功能等。0X1X 值越大越接近 1.0 越好。这 样产品更能在一定的用例中 复原。4.1.2.4可靠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可靠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的能力。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实现 DB11/Z 384 系列标准中规定的,有关需要使用软件系统实现的可靠 性要求。例如:DB11/Z 384.6-

26、2006 中 4.4 的要求。可靠性的依从性的属性见表 9。8DB11/Z 384.152008表 9可靠性的依从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可靠性的依从性遵循与产品的可靠性适 用的法规、标准和约定的 程度X1-A/B A在测试中规定的可靠性的 依从性还未完全实现的项数B规定的可靠性的依从性项总数0X1,越接近 1.0 越好。4.1.3 易用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易用性由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语言支持特性和易用性的依从性等子特性描述。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易用性应符合用户需求文档的要求。4.1.3.1易理解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合适,以

27、及如何能将软件用于特定的任务和使用环境的能力。易理解性的属性见表 10。表 10易理解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描述的完整性产品描述的完整和易理 解程度XA/B A被理解的功能(或功能的类型) 数B功能(或功能的类型)总数表明用户在阅读产品描 述后理解产品能力的程 度,0X1,越接近 1.0 越好。功能的易理解 性用户通过界面或菜单理 解产品功能的程度XA/B A目的能被用户正确理解的界面 功能的数量B界面上可用的功能总数0X1,越接近 1.0 越 好。输入输出的易 理解性用户对输入输出的理解程度XA/B A用户成功理解的输入和输出数 据项的数量B从界面上能得到的输入和输出数据项总数表明用户

28、能否理解输入 数据的格式,识别输出数 据的含义。0X1,越 接近 1.0 越好。4.1.3.2易学性 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易学性的属性见表 11。9DB11/Z 384.152008表 11易学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功能学习的难易性用户学习使用一项功能或任务的难易程度T学习正确使用一项功能要 用的平均时间用学习正确使用一项功能的 平均时间来衡量。0T 越短越好。用户文档和帮 助机制的有效 性用户在阅读用户文档或 使用帮助系统后能正确 地完成任务或使用功能 的程度XA/BA在访问在线帮助系统和/ 或文档后能成功完成的任务 数B测试任务的总量审查文档的完整性、帮助机制 的完整

29、性以及两者结合的完 整性。0X1,越接近 1.0 越好。帮助的可访问性用户需要时定位找到帮 助主题的难易程度XA/B A正确定位找到的在线帮助 的任务数B要测试的任务总数审查在线帮助。0X1,越接近 1.0 越好。注:在线帮助应当详细、准确、快速、直观、易懂,能根据帮助点直接定位查询内容。在线帮助内容应不少于用户手册和操作手册的内容。4.1.3.3易操作性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易操作性的属性见表 12。表 12易操作性的属性属性含义度量方法注解使用 中 错 误 的可 纠 正性用户纠正任务中的错误 或重新执行任务的难易 程度XA/B A用户成功纠正其错误操作的次数 B试图纠正的错误操作的总数包括修复操作错误或 修复输入错误。0X1,越接近 1.0 越好。使用 中 默 认 值 的可 用性软件默认值机制的可用程度X1-A/B A=在短时间内用户未能建立或选择参数 值的次数B用户试图建立或选择参数值的总次数观察运行软件的用户 的表现。0X1, 越接近 1.0 越好。10DB11/Z 384.152008使用 中 消 息的可理 解性用户能否容易理解系统 的消息,是否容易记住重 要的消息,在开始下一步 动作之前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