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25708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论文大集合我国支柱产业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基于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韩颜超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E-mail:摘要:本文根据以我国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国民经济中的石化工业、机 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进行了产业规 模、产出结构、中间投入、经济效益、增长弹性、产业关联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通过分析, 本文发现,支柱产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之间有着极强的产业关联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支柱产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以高投入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取得的,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幅度远

2、低于投入的增长幅度,以致产生高投入、低产出 以及高耗低效等问题。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对各支柱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投入产出;支柱产业;产出结构;中间投入;产业关联1. 引言支柱产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从产业发展看,支柱产业对国民经 济其它产业的影响程度通常都较大,同时受到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影响也较大。经济学者郑 新立(1995)1在中国支柱产业振兴方略一书中,胡子祥(1996)2在中国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一书中,都把“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作为我国的 支柱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3”,本文将我国经济

3、发展中的 支柱产业分门别类,划分为以下五个部门(以下简称五大支柱产业部门):机械工业、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由于支柱产业的直接和 间接影响都很大,它们发展的好坏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长期增长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因此,对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进行综合分析,对政府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具 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这点出发,根据我国 1997 年、2002 年投入产出表的有关资料,针对支柱产业的产业 规模、产出结构、中间投入、经济效益、增长弹性、产业关联等进行研究。另外,由于本文所使用的支柱产业中有几个产业是投入产出表中所列示数据的行列加 总,所以

4、需要对 1997 年和 2002 年的投入产出表做进一步处理,使用合并处理后的数据来计 算各种指标和数据。在 1997 年的投入产出表中,把“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化学工业”合并为一个产业“石化 工业”。在 2002 年的投入产出表中,把“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炼焦业、“基础化学原料制 造业”、“肥料制造业”、“农药制造业”、“涂料、颜料、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业”、“合成材料 制造业”、“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 料制品业”合并为“石化工业”;把“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其它通 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5、业”、“其它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工业”; 把“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船舶及浮动装置 制造业”、“其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它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家用视 听设备制造业”、“其它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合并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 -2. 对我国支柱产业的综合分析2.1 产业规模根据 1997 年和 2002 年投入产出表,我国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的产出规模如下表表 1 所示。表 1 五大支柱产业部门总产出与增加值表注:此表按当年价

6、格计算,下同。表 1 显示,从 1997 年到 2002 年,我国经济总产出从 199844.23 亿元增长到 313430.50 亿元,其中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的总产出从 54132.87 亿元增长到 91411.29 亿元。五大支柱产 业总产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从 1997 年的 27.09%增长到 2002 年的 29.16%,约占国民 经济总产出的 1/3。五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出占全部工业总产出的比重,从 1997 年的 40.78% 增长到 2002 年的 47.97%,约占整个工业总产出的 1/2。这显示出五大支柱产业部门无论是 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地位,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

7、有上升。另一方面,五大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从 1997 年的 20.03%下降 到 2002 年的 18.35%;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 1997 年的 38.29%上 升到 2002 年的 40.57%。这反映出,五大产业的附加值率在 1997 年至 2002 年间相对于国民 经济其它部门有所下降。说明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快技术创新,降低中间投入,提升我国五 大产业的附加值率,仍然是产业优化发展的重点。2.2产出结构截至 2002 年,我国五大产业部门增加值占全部工业部门的增加值超过 40%,五大产业 部门总产出占全部工业部门总产出的比重将近 50%。按

8、产出比重大小依次排序为:(1)建筑 业;(2)石化工业;(3)机械工业;(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按增加值比重大小依次排序为:(1)石化工业;(2)建筑业;(3)机械工业;(4)电子及通 信设备制造业;(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我国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出及增加值比重见下表 2。表 2 五大支柱产业部门总产出与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表从表 2 可以看出,从 1997 年到 2002 年,无论是在总产出还是增加值方面,“劳动密集 型”的行业,如建筑业和石油化工业仍然在工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2002 年,二者总产出 合计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将近 1/3,增加值将近 1/4。而

9、“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信设 备制造业,虽然从 1997 年到 2002 年间,总产出和增加值比重都有所上升,但是绝对量却仍 然较少,只占整个工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 5%左右;机械工业的比重同样不大。这说明,我国整体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能力尚处于不发达阶段,较为薄弱;整个工业体 系仍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过渡阶段。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仍然是当务之急。2.3中间投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间投入的增大也十分惊人。从我国五大支柱产业的中间 投入和中间投入率来看,我国“高能耗,低效益”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有进一步恶 化的迹象。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的

10、中间投入率从 1997 年的 71.98%上升至 2002 年的 75.54%, 上升将近 4 个百分点。中间投入率的计算公式为:该产业中间投入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 =(1)该产业总投入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和中间投入率详细资料见表 3。表 3 五大支柱产业部门中间投入与中间投入率表对我国工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分析表明,2002 年,我国全部工业中间投入率为 71.08%, 体现出典型的高耗低效特征。五大支柱产业部门,1997 年中间投入率高于全部工业中间投 入率 1.82 个百分点,2002 年高于全部工业中间投入率 4.46 个百分点。而 2002 年,我国五 大支柱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均高

11、于我国全部工业中间投入率。尤其是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高于全部工业中间投入率 7.9 个百分点。近些年来,我国虽然总体经济增长较快,但是整体经济效益却不大理想,这与我国工业 部门,尤其是支柱产业部门的高中间投入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占全部工业总产出约 50%的五大支柱产业较高的中间投入率,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整体 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能够把 2002 年五大支柱产业的中间投入率降低到全部工业中间投入 率的水平,那么为达到与 2002 年五大支柱产业同样的总产出水平,将可以节省中间投入约4075 亿元。2.4经济效益从每单位中间投入可以带来的总产出或增加值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各行业发展的优

12、劣。经 济效益指标分别用如下公式计算:- 8 -每亿元中间投入提供的总产出 =(2)每亿元中间投入提供的总产出 =(3)某产业总产出 该产业中间投入某产业增加值 该产业中间投入对我国五大支柱产业部门每单位中间投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结果如下表 4 所示。表 4 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经济效益表表 4 显示,无论是全部工业,还是五大支柱产业部门,2002 年每亿元中间投入的经济 效益水平均较 1997 年有所下降。由于对每亿元中间投入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分析,与对每亿元中间投入所带来的总产出 进行分析,所得结论是一致的,所以这里仅就总产出进行分析。就每亿元中间投入所带来的总产出来看,全部工业每亿元中间投

13、入所带来的总产出由1997 年的 1.4254 亿元下降为 2002 年的 1.4068 亿元;五大支柱产业每亿元中间投入所带来 的总产出由 1997 年的 1.3892 亿元下降为 2002 年的 1.3237 亿元。五大支柱产业部门在总产 出方面的经济效益水平低于全部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从五大支柱产业内各部门来看,除了1997 年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略高于同年全部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外,1997 年其它四产业及2002 年五大支柱产业的经济效益均低于全部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特别是代表高新技术产 业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经济效益最差,2002 年每亿元中间投入所带来的总产出仅 为 1.266

14、2 亿元,低于全部工业整体经济效益约 0.14 亿元。2.5增长弹性弹性是对敏感度的一种测度,它测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某种变动的敏感度。以 Y 表示总产出,以 I 表示中间投入,以 V 表示增加值。则总产出中间投入弹性、增加值中间投 入弹性可以分别表示为:Y Y y =I I和 = V VvI I(4)本文对这种弹性定义稍作改动,实际计算时所用公式如下所示:Y2002Y1997V2002V1997 y =I 2002 I1997和 v =I 2002 I1997(5)进一步对五大支柱产业的增长弹性作深入分析,可以深化对各产业经济效益的认识。根 据我国 1997 年和 2002 年投入产出表

15、,由中间投入计算的总产出弹性和增加值弹性如下表 5 所示。表 5 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经济增长率与弹性表(1997 年至 2002 年)从表 5 可以看出,从 1997 年到 2002 年,我国全部工业中间投入的总产出弹性约为 0.99, 即是说,中间投入每增加 1%,总产出增加约 0.99%;全部工业中间投入的增加值弹性约为0.96,即是说,中间投入每增加 1%,总产出增加约 0.96%。表 5 显示,五大支柱产业部门 无论是总产出弹性还是增加值弹性,都小于全部工业的相应指标。这说明,在经济增长的过 程中,五大支柱产业部门并没有在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相反起了消极 滞后的作用。就

16、五大支柱产业内各产业部门来说,除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出弹性和增加值弹 性均高于全部工业的总产出弹性和增加值弹性外,其它四个支柱产业部门的弹性指标均低于 全部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其中,机械工业的总产出弹性最小,建筑业的增加值弹性最小。这些指标都说明,目前我国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以高投入为基本特征的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取得的,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幅度远低于投入的增长幅度,以致产生高投入、 低产出以及高耗低效等问题。2.6产业关联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其对国民经济其它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通常,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在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

17、数,可以用来分析各产业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产业影响力指一个产业影响其它产业的程度,用于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最终 使用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该值越大,则该部门(产业) 对社会产生的辐射、拉动作用越大。一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用如下公式计算:该产业在里昂惕夫逆矩阵中列系数的均值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 =(6)全部产业在里昂惕夫逆矩阵中列系数均值的平均产业感应度指一个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用于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最 终使用单位时,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产出量。该值越大,则该部门受其它部 门的推动作用越大(或者说该部门对其它部门的制约作用越大)一个产业的

18、感应度系数用如下公式计算: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 =(7)该产业在里昂惕夫逆矩阵中行系数的均值 全部产业在里昂惕夫逆矩阵中行系数均值的平均由于 1997 年的投入产出表合并产业后,可以直接根据合并后的表格计算影响力系数和 感应度系数,所以直接使用所得数值。2002 年的投入产出表,在产业合并后,直接求取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难度较大, 并且在计算中存在不可求取逆矩阵的障碍。所以本文使用合并前的投入产出表,选取支柱产 业中某一主导性的部门作为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替代值。虽然替代值与真实值存 在一定的偏差,但是总体上能反映各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 1997 年和 2002 年投入产出表

19、,可以得到五大支柱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 应度系数如下表 6 所示。表 6 五大支柱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表从 2002 年的影响力系数来看,五大支柱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 1,这说明各支柱产 业的每一个部门,如果增加 1 单位的最终产品,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数量的影响程度 都将大于 1 单位;从各支柱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来看,除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建筑业外, 均大于 1,这说明这些产业对其它部门的制约作用超过了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从动态的角度看,机械工业从 1997 年到 2002 年的影响力系数有所上升,这说明机械工 业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 1997

20、 年到 2002 年,机械工业和建筑 业的感应度系数都上升较大,说明这两个行业对国民经济和其它部门发展的制约作用进一步 增强,其它三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它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制约作用得 到放松。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充分说明了五大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五大支柱产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之间有着极强的产业关联度,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3.发展我国支柱产业的建议石化工业是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制约作用极大的行业,所以对于石化工业,一方面 要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坚持节约政策,实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研究 开发力度,发展

21、替代能源。对于机械工业,首先要加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技术 更新模式要从引进消化型为主向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并重转变。其次,要积极利用高新 技术来改造传统机械业。第三,要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机械工业产品的能耗和污染。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首先要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开销路。其次,要提 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高国产车的竞争力。第三,要实行厂商联合重组,避免低水平重复 建设和产能过剩情况的出现。对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首先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二是大力发展低消耗、无污染、中间投入低的软件行业。三是重视引进利用人才,建立有效 的激

22、励机制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建筑业,首先要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严厉打击囤积土地、哄抬地价、炒房等行 为。其次,适度限制大户型建设,鼓励地产商开发中小户型和廉租住房。第三,加大房地产 建设工程监管力度,严惩“豆腐渣”工程项目。总之,目前我国五大支柱产业尚未真正起到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作用。需要进一步 加快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加速调整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使支柱产业从整体上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增长幅度,从而真正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参考文献1郑新立.中国支柱产业振兴方略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胡子祥.中国支柱产业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来源于北京质量网,http:/

23、 general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Chinas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s of 1997 and 2002yearsHAN Yan-chao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210096)AbstractThis paper generally analyzed the industrial scale, structure of output, intermediate input

24、s, economic benefits, elasticity of growth,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mechanicalindustry,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s of 1997 y

25、ear and2002 year.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re was a forcefu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and other economic sectors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ut the high speed growth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was

26、obtained by the extension-made to expand production which was based on the mainly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antive investment. The growth rate of its economic efficiency was less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vestment and subsequently led to higher input, lower output and lower efficiency with higher

27、energy consuming. At last ,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Keywords: input-output;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structure of output; Intermediate inputs; Industrial association作者简介:韩颜超(1980-),男,河南周口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国民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