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626705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论文大集合改善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资源利用及实践周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E-mail: 摘 要:通过以任务为主导的网络自主学习设计,本研究对英特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读写课 的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讨。指出,输入的多样性和充分性对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 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充足的可选择资源是 i + 1 输入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前提;充分、 创新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交互机制是解决外语环境下目的语输入和输出瓶颈,改善英语 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资源利用,实践与途径中图分类号:G4201引言英语

2、学习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内部平衡问题。语言学习的生 态系统包括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交互机制、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要素。这些要素各有其 特点却又互为依存、互为联系,组成了英语学习的整体环境。相关研究1表明:社会的发展 正在推动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资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做 出改变。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的迫切点与国家语言政策呈正相关,但当前学习 状态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以下简称要求)总要求存在较大反差,与课程具体目标存在 程度不同的差距。英语教学的现状是:目的语输入途径窄,部分输入内容缺失,目的语输出 缺乏交互机制和社会使用环境。学生的英语

3、学习生态环境并不乐观:输入和输出是语言学习 的循环系统,输入和输出的缺乏所造成的循环不畅必然形成被动的学习局面,而目的语输入 途径窄(在接受问卷调查的 141 名新生中,有 139 人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老师和课本), 部分输入内容缺失意味着学生不能从多方面获得必需的养料,影响着输出质量和课程目标的 实现。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中, 社会条件对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和运用机遇产生影响,而如果没有一定的输入,语言学习则 不可能发生(Ellis 2000)1。外语环境下语言学习的社会条件不可避免地具有极大的限制, 加上千军万马靠单一输入源式的英语学习就

4、使得“耗时低效”的局面在所难免了。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外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外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 果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改革、学习与教学评价模式改革方面(李川 2005;何克抗 2005;贾 国栋 2003;Warschauer & Kern 2000)6782。我国近年来外语教学设备从单纯的模拟语音 设备到数字化设备,无论在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在规模方面远非国外高校所能相比,是我国推 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学习的最大优势所在,可谓硬件条件优越应用前景广阔。但是 就整体而言,我国教育对高科技的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资源建设和资源利用方面。有的 学校硬件环境很好,但里面

5、储存的学习资源仅仅是当前使用教材的光盘版和录音材料,学生 学来学去还是学一本课本。计算机网络的资源环境由三个部分组成:硬件资源、信息资源、 学习资源。硬件资源为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多元交互机制;信息资源指英特网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它保证了真实、多样、充分的语言输入;学习资源指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1 引自周建主持的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赣教高字2004100 号)- 6 -的学习者所开发的体系化的学习包,学习软件、课件等,学习资源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习环境。在全国最初获准教学改革实验的 180 所高校中,大部分高校的英语学习体现了 对学习资源的利用。笔者曾在所任教的课程中就英特网信息资

6、源的利用改变语言输入进行了 实践,现将实验设计与效果作一概述。2英特网信息环境下读写课教学设计与效果2.1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III课型:读写课/综合课 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导的网络自主学习+必要的课堂讲解与讲评教材: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第三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一版) 实验周期:8 周2.1.1被试实验以江西财经大学文科类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和老 师的两个学分制选课班,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和专业。其中 B01 班因人数超过 60 人,不具备 进入标准网络教室(60 座)条件而定为控制班,教学环境为普通大屏幕投影多媒体教室。 B02 班定为

7、实验班,教学环境为与英特网连接的一人一机网络教室。两个班的阅读、写作教 学内容相同,都要求有自主学习精神;但环境不同而学习方式不同、资源不同,学习要求不 同。B01 班采用以任务为主导的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以课本为主要学习资源。B02 班采用以 任务为主导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资源丰富,作业类别略多于控制班。为控制变量,两个班由同一教师任课,以保证教学责任心、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相同。由于学分制运行的规定,学生在选课后允许有两周的试听和调课,实验的最终分析采样以前后测均参加者为有效样本。2.1.2方案1)上新单元前一周将指导性学习任务书下达到两个班,以保证学生根据任务计划自己 的学习内

8、容、时间、地点和方式,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习任务书应明确每课的学习目标, 任务的设计以发现性学习、归纳法与演绎法并重为原则,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和独立 性创造性的发挥。任务的设计还要促使学生与英特网真实语料接触、交谈。主动运用目的语 进行交际。2)实验班学习资源为教材(含光盘)+ 英特网资源,语言输出和学习管理(即学生网 上讨论和电子作业)以江西财经大学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http:/)进行。3)实验班学生每人须建立自己的学习历程档案,以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和管理。学习 历程档案由网上讨论记录和作业夹组成。作业夹下设写作夹、学习贡献夹。写作任务结合阅 读进行,学习贡献夹是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在网

9、上搜索的英文材料,可以是好文好句谚语等, 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知识,或与课文背景相关的补充、英语学习资源介绍、英语学习方法、 知识等,长短不限,数量不限。学习贡献夹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与丰富的英语资源接触,加 大语言输入,提高英语语言意识,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贡献夹挂在 ftp 上,全班可以共享。 相当于学生自己动手为 B02 班这个学习共同体建了一个英语电子图书室。4)课文的理解放手由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引导性问题以自己学习或同伴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课后进行,课堂不作讲解。课后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在课堂非全班活动时间问老师。词汇的学习由学生课后自己先预习,老师在课堂作适当引导,引导学生根据任务书上

10、给出的句子发现、归纳词的用法和区别所在。5)学生作文全批全改,并在班上进行讲评。6)老师必须保证学习监控,对学生作的各类作业认真阅读并给予回复,随时了解学生 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对学习作出调整和及时指导。2.1.3实验假设与重点实验假设:1)语言习得离不开语言输入,英特网取之不尽的英语资源可以保证语言的 时代性和真实性、输入的多样性和充分性,从而促进语言的内化和语言意识的培养,提高理 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习得成为可能。实验重点为输入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2.1.4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四级考试试卷阅读理解测试部分、学生学习历程档案两种。 阅读理解前后测试卷总分均为 40 分,前测第一周随堂进行,后

11、测随年级参加期末统考,试卷与其它班同。学习历程档案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考察的一种形成性评估手段,在实验开始时在远程平台 上向学生公示了具体施行方法。该方法于学生旨在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养成自觉学习、 正确学习、管理学习的习惯,使其逐步由指导性自主学习向充分自主学习转变;于老师旨在 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同时用自然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问题、对教学的 评价、学习兴趣和情感变化的具体事实,从而加强教学的适时调整,促进反思性教学研究。2.2实验效果2.2.1阅读能力测试结果实验有效样本为 92。以控制班 53 人,实验班 39 人取样分析如下:表 1 前测与后测两班横向比较meansdft

12、p前测控制班24.65.4892-0.8770.383实验班25.64.60后测控制班27.45.3592-1.9100.059实验班29.54.89(其中:计算时把 control 设为 1 组;把 experimental 设为 2 组)表 2 前测与后测两班纵向比较meansdftp控制班前测24.65.48533.2500.002后测27.45.35实验班前测25.64.60394.0520.000后测29.54.893028expr26con2422pretestposttest图 1 前后测对比图表 1 显示,前测控制班均值 24.6,实验班 25.6,两班 t 值为-0.877,

13、p 值为 0.383;后测 控制班均值 27.4,实验班 29.5,p 值为 0.059;前测控制班离散度大于实验班,说明控制班 学习前阅读能力没有实验班均衡。后测两班阅读能力均获得较大改善,经过学习后控制班整 体英语阅读能力均衡程度有所改善。前后测对比图及表 2 表明,在实验起始时,两个班阅读能力均值接近,实验班的成绩仅 略高于控制班。经过学习后,两个班各自的前后测相比,英语阅读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实验 班成绩提高更为显著。2.2.2作文及其它作业在实验过程中曾经要求学生寻找相关资源,在分析的基础上写一篇题为“怎样写英语通 知”的说明文,要求学生在文中说明通知的类型、要素及语言特征。控制班由于

14、资源有限基 本上认为通知分口头和书面两种,而实验班的英特网资源使他们“见多识广”:通知的类型 有的根据表现媒介划分,有的根据主题划分,有的根据受众划分,对英语通知的认知更为完 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写作的读者意识很有帮助。期末考试的作文显示,实 验班的作文篇幅普遍比控制班长,语汇和结构比控制班丰富,语法错误显然少于控制班,思 维更为活跃。在实验开始阶段,实验班学生在论坛讨论的表述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明显多于在作文中的 错误。到第三单元时,这种状况得到了令人欣喜的改变,错误大大减少,语言表达更为流畅 自然。阅读发现,学生对贡献夹这一学习要求反应普遍积极。贡献夹的内容丰富多彩,呈现了 趣味

15、性、可读性、实用性、知识性,而且有的无论从语言的角度还是内容本身都具有欣赏价 值和教育意义。贡献夹的内容也反映了学生的情感需求、知识需求和学习焦虑。学生贡献的 内容有的是生活哲理方面的、文化方面的、文学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方法、大学英语词汇辨 析、四六级常用短语、英语学习网站介绍、求职面试经典 Q&A、保险业务常用词语,有的 与课文背景知识相关,如美国个人退休金帐户、常春藤院校等。2.3网络资源环境对于英语学习的有效性讨论本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过学习,实验班的阅读能力比控制班得到了更显著的提高主 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丰富,二是学习模式不一样,这两点是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习 上的根本区别。克

16、拉申 i + 1 输入理论在以一本教材为资源的学习环境下是难以操作的。即便我们能用分级教学的方法将当前不同语言能力的人归为三至四个不同水平起点,但是由于学习者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等个人差异的存在,对处于同一水平起点的学习者而言,输入效 果未必理想:对张三是+1 的输入,对李四则可能是+2 或者-1 的输入。因此,i + 1 输入理论 应用于实践的前提是学习环境必须具备充足的可选择资源特征。英特网环境下的语言学习其 资源的丰富和可选择性,以及通过学习贡献夹策略的运用,将资源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习者 本人使 i + 1 输入理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和厌倦,也是对 如何使目的性

17、可理解输入和兴趣情感性可理解输入相结合的途径的一种有益尝试。虽然学生 通过完成贡献夹和其它作业所接触、阅读、采集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对于每个个体学习者 而言,这就是适合他的也是他所喜欢所重视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信息搜索、理 解、分析、评价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资源的多样性和充分性使学 生接触到不同语境不同文体的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得到了提高,对 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起到正迁移作用,为信息批判能力和关联利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 富的资源保证。此外,英特网真实语言材料的好处不仅在于向学习者提供最新的和变化中的 语言,还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正面

18、影响,提供目的语国家的真实文化信息,使学习 者处于真实语言环境,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结合更紧密,对创新的教学方法提供支持(Philips and Shettlesworth 1978, Clarke 1989, Peacock 1997, cited in Richards 2001)3。网络学习的潜在问题是:容易产生盲目学习(学习无针对性),加上有的学习者自控能力差,从而形成学习效率低下,因此,目的性和针对性明确的学习任务是保证网络环境下自 主学习正常进行的前提。其次,英特网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本身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因此, 对英特网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的评估及导学设计是扩大有质量有层次的语言输入

19、的新课题。3计算机网络多元交互机制的应用前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元交互机制还为外语环境下的输出开辟了更多途径。多元交互机制 指异步交流、同步交流、人机交互,人人交互等多种交互功能。目前在语言学习中所用 的 email, BBS, conference 属异步交流,而 MOO(multi-user domain, object oriented)和 seminar 属同步交流。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人机和人人交互输出方式,基于的资源为学习系 统或所用教材的网络版,对于提高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效交际起到了帮助作用但也存在一 定的局限。国外在计算机网络交互机制应用方面呈多元发展态势。如英国高校

20、校园网的 WebCT(web course tool) 中的 conference 模块和 seminar 是远程和在校生都可使用的学习工 具。两者都用于进行各类课程所要求的网上讨论。再如国外已有高校利用英特网成功尝试了 新的外语学习方式 - 在 MOO 环境下(以文本为基础的虚拟真实交际环境)的语言交互性 学习(reciprocal language learning , 即学习者双方所学目的语是对方的母语, Schwienhorst1997)4。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学习热在全球兴起,教育部正通过选派青年自愿者等项目到国外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开辟真实交际活动

21、的输 出途径。如,派出的老师在国外任教的汉语班可以和国内同行任教的英语班组成语言学习姊 妹班,在排除时差问题后,每周在确定的时间里在特设的网上学习多用户交流区就各自学习 目标规定的任务进行文本或语音交流。这等于为每个学习者找了一位目的语是本族语的老 师,等于将外语学习环境变成了目的语环境,对于习得一门语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再如, 除了通过网络实现国内外高校校际间的资源利用,通过网络将国内知名英语学习品牌、知名网站及高校资源进行整合也是可探讨的。4结语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行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外语 环境下匮乏的目的语输入和输出变为无限资源超市和多元交互机制,向学习者

22、提供了理解和 习得语言必需的丰富语境,从而改变了英语学习的生态环境,对于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交 际能力(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Canale and Swain1980)5有着 积极的作用。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资源利用和创新实践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参考文献1 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 Warschauer M. and Kern R.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M. CambridgeUniversity Pre

23、ss, 2000.3 Richards, Jack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Schwienhorst, K. Talking on the MOO: Learner Autonomy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andemA.Presented at the CALLMOO: Enhancing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Internet Technologies. Bergen,Norway, 19

24、97.5 Canale, M. and M. Swain.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 (1), 19806 李川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评估模式实验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7。7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 5。8 贾国栋 .现代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校园网的教学模式设计实验研究J. 外语界,2003. 6。The Approaches

25、 for an Ecologically Balanced EL Environment- The Utilization of Web Resources in Network-based EL and the PracticeZHOU JianThe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chang,Jiangxi (330013)AbstractWith the design of network-based task-oriented autonomous learning,

26、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roperapproaches for web-based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It points out that the variety and sufficiency of authentic input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English writing; the existence of sufficient and optional reso

27、urces is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 + 1 input hypothesis and, the full and creative use of computer & network resources and interaction functions is the solution to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input and output in foreign language context,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lead to the realization of an ecologically balanced EL environment.Keywords:network-based EL,the utilization of web resources, practice and approaches作者简介: 周建,女,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