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3518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166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 CB T 3744-1995.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R 3 3 C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船 舶 行 业 标 准 C B / T 3 7 4 4 一 1 9 9 5 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1 9 9 5 一 1 2 门 9 发布1 9 9 6 一 0 8 一 0 1 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和 国船 舶 行 业 标准 C B/ T 37 4 分类号 :R 4 一 1 99 5 3 3 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技术要求 主题 内容 与适 用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主要零部件的勘验、 修理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的抓斗挖泥机, 其他型式驱动的抓斗挖泥机亦可参照使用。 引用标 准

2、G B985 气焊、 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 焊缝坡口 的基 本形式与尺寸 G B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G Bl l 4 4 矩形花键尺寸、 公差和检验 G BI o 0 8 1 矩形内花键长度系列 G BI 。 。 9 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C B 、 3 2 7 2 抓斗式挖泥船系泊及挖泥试验大纲 勘验 抓斗挖泥船挖泥机修理前应进行勘验。勘验包括装置和主要零部件的检查。 3 门装置的检查 对挖泥机旋转装置、 变幅装置、 升降装置及挖泥装置等进行运转检查和效用试验。 3 . 2 主要零部件的检查 3 . 2 . 1 通常检查 3 . 2 门. 1 现场检查, 必要时送车间

3、检测。 3 . 2 . 1 . 2 外观检查碰痕、 非正常磨损、 裂纹及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 必要时, 采用无损探伤检测。 3 . 2 . 2 旋转中心轴、 转车轴的检查 32 . 2 门测量工作轴颈处的尺寸, 检查磨损状况及与轴孔或衬套的装配情况 3 . 2 . 2 . 2 旋转中心轴、 转车轴出现裂纹时, 应换新。 3 . 2 . 3 底座大齿轮、 转车小齿轮的检查 3 . 2 . 3 . T 检查齿轮齿面磨损状况及齿轮与轴配合的轴孔的磨损状况和装配情况。 3 . 2 . 3 . 2 底座大齿轮齿厚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 20%且超过总齿数 50%时, 应换新。 3 . 2 . 3 . 3 转

4、车小齿轮齿厚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 20%或齿根出现裂纹时应换新。 3 . 2 . 34 底座大齿轮轴毅出现裂纹, 或其他部位出现过深过长裂纹时, 应换新。 3 . 2 . 4 吊杆装置的检查 3 . 2 . 4 . 1 检查下支架轴孔及销轴、 衬套的磨损状况及装配情况。 3 . 2 . 4 . 2 检查滑轮、 滑轮轴孔及销轴、 衬套的磨损状况及装配情况。 3 . 2 . 4 , 3 检查吊杆的变形情况及损坏程度。 32 . 4 . 礴 销轴出现裂纹时, 应换新。 3 . 2 . 4 . 5 吊杆变形和损坏如确认不能修理到正常工作的状况时, 应换新。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 9 9 5 一 1 2

5、一 1 9 批准1 996 一 08 一 01实施 CB / T 37 44 一 1 995 3 . 2 . 4 . 6 吊杆滑轮出现裂纹或滑轮绳槽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 30%时, 应换新。 3 . 2 . 5 旋转平台的检查 3 . 2 . 5 . 1 检查旋转平台旋转中心轴轴孔1 衬套的磨损状况及装配情况 3 . 2 . 5 . 2 检查转车轴轴孔、 衬套的磨损状况及装配情况。 3 . 2 . 6 抓斗装置的检查 3 . 26 . 1 检查抓斗开闭和密合情况。 3 . 2 . 6 . 2 检查滑轮、 开闭斗滚轮及销轴、 衬套的磨损状况和装配情况。 3 . 2 . 6 . 3 检查左、 右斗销

6、孔、 拉杆销孔、 上、 下承梁销孔及销轴、 衬套的磨损状况和装配情况。 3 . 2 . 6 . 4 斗体板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30%时, 应换新。 3 . 2 . 6 . 5 斗齿长度磨损量达原设计长度 40%时, 应换新。 3 . 2 . 6 . 6 斗齿厚度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50%时, 应换新。 3 . 2 . 6 . 了 抓斗滑轮出现裂纹或滑轮绳槽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的 30%时, 应换新。 3 . 2 . 6 . 8 抓斗滚轮出现裂纹或滚轮磨损量达原设计直径的 10%时, 应换新。 3 . 2 . 6 . 9 销轴磨损量达原设计直径 4 %时, 应换新。 32 . 7 滚轮和钩轮装置的检查

7、 3 . 2 . 了 . 1 检查滚轮、 钩轮、 衬套或滚动轴承、 滚轮轴、 钩轮轴的磨损状况和装配情况。 3 . 2 . 7 . 2 滚轮及钩轮外圆磨损量达原设计直径 10%时, 应换新。 32 . 8 钢丝卷筒的检查 3 . 2 . 8 . 1 钢丝卷筒绳槽磨损量达原设计厚度 30%时, 应换新。 3 . 2 , 82 铸铁钢丝卷筒出现裂纹时, 应予换新。铸钢及焊接钢丝卷筒在确认其不能修复到正常工作状 况时, 应换新。 主要零部件的修理要求 旋转中心轴 修理要求 1 , 1 旋转中心轴与旋转平台衬套配合轴颈的圆度及圆柱度超过表 1 规定的3 倍时, 应按表 1 规定 44141州 重新光车

8、或修正。 表 1 轴径 圆度及圆柱度 1 2 0 1 8 0 1 8 0 2 5 0 2 5 0 3 1 5 3 1 5 4 0 0 4 0 0 5 0 0 2。 一 8。 0 . 1 4 5 0 . 3 4 5 5 0 8 0 。. 1。 一 。.248一一 8。 一 25。 0 1 7 0 0 40 0 8 0 1 2 0 。. 12。 一 。.294一一 25。 一 。 0 .1 9 0 0. 4 5 0 4 门, 1 . 3 旋转中心轴工作轴颈磨损后, 允许用光车、 堆焊、 金属喷涂等方法修理。 采用堆焊修理轴颈时, 在堆焊部位应进行预热, 且加温要均匀, 堆焊后应进行退火处理, 以消

9、除焊接应力。 采用金属喷涂修理轴 颈时, 必须按规定的操作工艺进行, 其喷涂层应均匀, 与母体的结合必须牢固, 其喷涂厚度不应超过 3 mm 。 4 门门. 4 旋转中心轴的弯曲变形, 允许在冷态或热态下校直, 如加热温度超过金属相变温度, 校直后应 进行退火处理。 4 . , . 2 换新要求 4 . 1 . 21 材料: 3 5 、 4 5 、 4 o C r 。 4 , 1 , 2 . 2 热处理及硬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碳素钢锻件应经正火处理, 粗加工后退火处理, 硬度为H B1 802 20, 如调质处理, 硬度为 H B 2 1 0 一 2 4 0 ; h . 40Cr 钢锻

10、件应经调质处理, 硬度为HB2 40一2 6 。 。 4 门. 2 . 3 锻件不允许有裂纹及麻点、 凹陷、 毛刺、 碰伤等缺陷。 4 . 1 . 2 . 4 主要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见图1及表 1 , 其加工精度应符合: 旋转中心轴与底座 或底座大齿轮配合的轴颈, 间隙配合时, 应按f7级精度加工; 过渡配合时, 应按 k6 级精度加工; 过盈配 合时 , 应按 r 6级精度加工 。 C B/ T 3 74 4一 199 5 叠 下 图 1 4 . 2 转车轴 4 . 2 门修理要求 4 . 2 门门转车轴工作轴颈的圆度及圆柱度超过表 3 规定的 3 倍时, 应按表3规定重新光

11、车或修正。 CB / T 37 44 一 1 995 表 3 轴径 圆度及圆柱度 一 轴 。 圆 度 及 圆 柱 度 5 0 8 0 2 5 0 31 5 8 0 1 2 0 35一 。0 1 2 0 一 1 8 0 4 0 0 5 0 0 1 8 0 2 5 03 0 5 00 , 31 0 0 石 3 0 1 2 0 1 8 0 0 。 5 2 0 1 0 2 0 ) 5 0 8 00 . 3 4 0 0 , 7 2 0 1 8 0 2 5 00 . 7 4 0 1 . 3 2 0 4 . 5 . 2 滑轮轴孔衬套与销轴之间的装配间隙超过表 2 规定的上限值 1 倍时, 应换新衬套或更换销

12、轴衬 套衬套与销轴的装配按 H g / dg: 轴孔与衬套的装配按HS / 57。 4 , 5 . 3 轴孔与衬套出现松动, 应更换衬套或对吊杆下支承轴孔镬孔并更换衬套, 轴孔与衬套的装配按 HS / 5 7 4 . 5 . 4 臂架如有弯曲变形及扭曲变形, 允许校正。 如出现裂纹可用焊补的方法进行修理或加强, 选用的 焊条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基体金属。在修理或加强中须控制吊杆的变形。 46 旋转平台 刁 . 6 . 1 旋转平台的旋转中心轴衬套与轴孔出现松动, 则须更换衬套或对轴孔撞孔并更换衬套。轴孔与 衬套的装配按HS / 57。 4 . 6 . 2 旋转平台 的转车轴衬套与轴孔出现松动,

13、则须 更换衬套或对轴孔幢孔并更换衬套。 轴孔与 衬套 的装配按HS / 57 转车轴滚动轴承外圆与轴孔出现松动, 如系滚动轴承损坏, 则更换滚动轴承并对轴孔进行堆焊后锉 孔; 如滚动轴承没有损坏, 须对轴孔进行堆焊后锤孔。堆焊时须控制变形。轴孔与滚动轴承外圆的装配 按J s 7 / h 6 。 4 . 6 . 3 平台裂缝或焊缝断裂或局部磨损和损坏, 允许焊补修理或加强 焊条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基体 C B / T 3 7 4 4 一 1 9 9 5 金属。 焊接接头的 应符合G B9 859 86的 规定。在 修理或加强过程中须控制平台变形。 4 . 了 抓斗装置 4了 门抓斗的斗齿或斗唇磨损

14、后, 可用焊补的方法进行修理。焊层表面应平正, 不应有裂缝、 气孔、 夹 渣、 未焊透等缺陷。 4 . 了 . 2 销孔与衬套( 不包括切口衬套) 间出现松动, 应更换衬套或对轴孔镬孔车并更换衬套。滑轮和滚 轮销孔与衬套的装配按 H S / 57, 其他销孔与衬套的配合按H7 / n6。 4 . 7 . 3 滑轮衬套与销轴的装配间隙超过表2规定的上限值 1 倍时, 应更换衬套或对销轴光车并更换衬 套。衬套与销轴的装配按 H g / d g 。 4 . 74 抓斗上各个销轴的衬套与销轴的装配间隙, 超过表 5 规定上限值 工 倍时, 应更换衬套或对销轴 光车并更换衬套。衬套与销轴的装配按Hl l

15、/c ll。 4 . 7 . 5 抓斗主要零部件在装配前应检查合格。 4 . 了 . 6 装配后抓斗开闭应灵活, 关闭后应密合。 4 . 8 滚轮及钩轮装置 4 . 8 . 1 修理要求 4 . 8 . 11 滚轮和钩轮内孔与衬套出现松动, 须更换衬套或对内孔撞孔并更换衬套。内孔与衬套的装配 按 H S / 5 7 。 钩轮滚动轴承损坏, 须更换滚动轴承。内孔对滚动轴承的装配按J s7/ h6 4 . 81 . 2 滚轮销轴与衬套的装配间隙超过表 5 规定上限值 1 倍时, 应更换衬套或对销轴光车并更换衬 套。销轴对衬套的装配按Hl l / c l l 。 48 门. 3 钩轮销轴与衬套的装配

16、间隙超过表 2 规定上限值 1 倍时, 应更换衬套或对销轴光车并更换衬 套销轴对衬套的装配按Hg / dg 钩轮销轴与滚动轴承配合出现松动, 若滚动轴承损坏, 须更换滚动轴承。销轴对滚动轴承的配合按 H7 / 5 6 。 4 . 8 . 1 . 4 滚轮和钩轮外圆磨损后, 各滚轮和钩轮尺寸相差大于 l mm或滚轮和钩轮外圆圆度超过 。 . s m m 时 须光车或堆焊后光车加工, 加工后应达公称尺 寸。 4 . 8 . 1 . 5 钩轮装置与旋转平台装配后 , 钩轮外圆与钩轮滚道面的间隙应不大于l mm。 4 . 8 . 2 换新要求 4 . 8 . 2 . 1 材料的选择推荐如下: a .

17、滚轮、 钩轮: 4 5 、 Z G 2 6 o 一 5 2 o C ; b . 滚轮、 钩轮轴: 45; c . 滚轮衬套、 内外铁箍: Q2 3 5 一 A; d . 钩轮衬套: Z Z n A l l o 一 5 、 Z C u s n 6 P b 6 Z n 3 、 Z C u s n 5 P b 5 Z n s ; e . 钩轮支架: Z G 2 6 0 一 5 2 o C 。 礴 . 8 . 2 . 2 热处理及硬度要求如下: : , 滚轮、 钩轮应经正火处理, 如须表面淬火时, 硬度为H R C 3040; b . 滚轮、 钩轮轴应经调质处理, 硬度 为H B2102 40; c

18、. 钩轮支架应经正火处理。 4 . 8 . 2 . 3 滚轮和钩轮装置的零件不允许有裂纹及麻点、 凹陷、 毛刺、 碰伤等缺陷。铸件不允许有裂纹及 砂眼、 气孔、 缩孔、 疏松、 夹渣等缺陷。 4 . 8 . 24 主要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滚轮装置见图 6 , 钩轮装置见图 7 , 并应符合如下 要求 : 滚 轮、 钩轮外圆 的尺寸公差, 不超过士。 . 10 m m ; 内、 外铁箍滚轮轴的公共轴心线应通过内、 外铁箍的中心, 其偏移应不超过士1 o m m/ m; 娜h C B / T 3 7 4 4 一1 9 9 5 d 。 0 . s mm 、 外铁箍的椭圆度为每米直

19、径 Z mm; 、 外铁箍轴孔中心线对内、 外铁箍中心线及铁箍上下两侧面的对称中心面的位移度应不超过 内内 图 6 CB / T 37 44 一 1 995 图 7 4 . 9 钢丝卷筒 4 . 91 修理要求 4 . 9 . 1 . 1 钢质钢丝卷筒绳槽磨损或局部损坏, 允许堆焊后光车, 其焊条抗拉强度不低于母体金属 焊接 接头应符合GB9 859 86 的规定。焊后应经退火处理。 4 . 9 . 1 . 2 钢丝卷筒键槽与键的侧面配合出现松动时, 应更换键并修正键槽。 4 . 9 . 2 换新要求 4 . 9 . 2 . 1 材料: H T Z o o 、 Z G Z s o 一 级 5

20、0 、 Q2 3 5 一 A 4 . 9 . 2 . 2 焊接件所用焊条及接头同4 . 9 . 1 . 1 要求 4 . 9 . 2 . 3 铸件及焊接件均应退火处理。 4 . 9 . 2 . 4 主要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见图 8 , 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 钢丝卷筒为双键槽时, 键槽位置的偏移角不超过士15 ; b . 钢丝卷筒轴孔与轴装配按H7 / k6; 与衬套装配按HS / 57 C B/ T 3 74 4一 1 995 二 端 面 二 瑞 面 图 8 试验 方法 5 . 1 一般要求 抓斗挖泥船挖泥机经修理后应进行运转、 空载、 吊重及挖泥试验。 各种试验后, 均应将情

21、况记入试验 报告, 试验报告应符合 C B 3 2 7 2 的要求 5 . 2 运转试验 5 . 2 . 1 起升机构, 即开闭斗绞车, 不装钢索运转1015m in。 52 . 2 变幅试验, 即在吊杆最大变幅范围内不带抓斗做变幅试验 3 次。 5 . 2 . 3 回转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不带抓斗做正、 反 3 6 00回转试验 3 次。 5 . 3 空载试验 5 . 3 . , 升降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带空斗按额定升降速度连续做升降试验 3 次。 5 . 3 . 2 回转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带空斗以纵中位置为准的士9 。 。 位置往复回转 3

22、 次。 5 . 3 . 3 升降回转联合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带空斗按额定升降速度及额定回转速度, 以纵中位置为基准的士9 。 。 位置往复升降回转联合试验 3 次。 5 . 3 . 4 限位器试验, 即升降、 变幅系统的限位器做效用试验。 5 . 3 . 5 挖深指示器试验, 即挖深指示器做效用试验或等效试验 5 . 3 . 6 抓斗试验, 即抓斗做开闭斗试验 3 次及自由落体下放3次。 1 2 C B/ T 3 744 一 1 995 5 . 4 吊重试验 5 . 4 . 1 静负荷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 按吊杆设计负荷的50肠、 75%、 1 00%, 把重

23、物吊 到一定的高度, 悬挂时间不少于 1 O min, 每种工况各做 1 次。 542 升降 试验, 即吊 杆在额定工 作半径的位置上, 按额定升降速度并以 额定工作负荷的50%、 75%、 10。 %, 连续做升降试验各 3 次。 5 . 43 回转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 按额定回转速度并以额定负荷的 50%、 75%、 10。 %, 以纵中位置为基准的士9 。 。 位置连续往复回转试验各 3 次。 5 . 4 . 4 变幅试验, 即在挖泥变幅范围内带空斗做变幅试验 2 次。 5 . 4 . 5 升降回转联合试验, 即吊杆在额定工作半径的位置上, 以额定升降速度及额定回转速度

24、并按额 定工作负荷的 50%、 75%、 1 00%连续做正反向1800升降回转联合试验各 3 次。 5 . 4 . 6 切断动力源试验, 即升降、 回转、 变幅系统在额定工况下分别作失电、 液压失压或柴油机紧急停 车试验, 此时试验负荷应能安全制动。 5 . 4了 刹车试验, 即升降、 回转、 变幅系统在额定工况下 进行 2 次刹车试验, 升降系统刹车应在试验负 荷快速动力下放约3 m时进行。 5 . 5 挖泥试验 5 . 5 . 1 在空载试验正常后, 在指定的挖泥工地进行挖泥试验。 挖泥试验是考验各传动系统的综合质量。 5 . 5 . 2 挖泥试验的时间按以下列规定: 小修: 额定工况下

25、连续挖泥试验 lh。 检修: 额定工况下连续挖泥试验 Zh。 5 . 5 . 3 在挖泥试验中升降系统及旋转系统应作1 2 次紧急 刹车试验, 检查刹车的灵活 性及可 靠性。 5 . 54 挖泥试验后, 由参加试验的各单位代表根据试验情况协商决定须拆检的部件。 检查结束装复后, 应进行被拆检系统的空载试验, 如有必要再进行挖泥试验。试验内容经有关方面协商决定。 5 . 6 试验结束后, 根据试验情况及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 提交有关部门验收。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船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东海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柏源、 刘莹、 金玄德、 陈林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