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3681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3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619农用运输车 转向器 标准 JB T 8582.4-2001.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4 3 . 1 6 0 T 5 4 JI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 T 85 82. 4一 20 01 农用运输车转向器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v e h i c l e -S t e e r i n g g e a r 2 0 0 1 - 0 6 - 0 4发布 2 0 0 1 - 1 0 - 0 1实施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 布 J s/ T 8 5 8 2 . 4 - 2 0 0 1 前言 为提高农用运输车产品质量, 规范其转向 器总成的 技术 要求和试验方法, 确保用户和企业利益,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是

2、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农用运输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湖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金木。 本标准于2 0 0 1 年 6月首次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农用运输车转向器 J B/ T 8 5 8 2 . 4 - 2 11 0 1 A g r ic u l t u r a l v e h ic le -S t e e r i n g g e a 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用运输车转向器总成 ( 不包括转向轴及转向管柱总成、转向轴万向节叉总成和横、 直拉杆总成 ) 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运。 本标准

3、适用于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蜗杆指销式和齿轮齿条式等农用运输车转向器总成。 本标准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 探讨使用下列 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2 8 2 8 -1 9 8 7 逐批 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J B / f 5 6 7 3 -1 9 9 1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额 定输出转矩 ( 力) r a t e d o u t p u t

4、t o r q u e ( o r f o r c e ) 转向器设计时规定的安全使用的辖出转矩 ( 力 ) o 3 . 2 线角 传动比! ,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 a n g l e r a t i o f o r t h e r a c k a n d p i n io n s t e e r in g g e a r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条位移增量与齿轮转角增量之比。 3 . 3 全转角 t o t a l n u m b e r o f ro t a t i n g a n g le s o f t h e s t e r i n g s h a ft

5、转向器的轴 ( 输人轴或摇臂轴 ) ,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时的总转角。 4 技术要求 转向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 . 1 性能 4 . 1 . 1 传动效率应符合表 1 的 规定, 正效率均方差值不大于3 % . 表1 结构型式正效率n.逆效率 , 蜗杆滚轮式 )7 砚1 汤 ) 4 5 % 多 5 0 % 循环球式 蜗杆指销式 齿轮齿条式3 7 5 % ) 6 0 % 注:表中教值为全转角的6 0 %范围内的平均值。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 0 01- 0 6 - 0 4批准 2 0 0 1 - 1 0 - 01 实施 1 J B /

6、T 8 5 8 2 .4 - 2 0 01 4 . 1 . 2 传动比及输人轴全转角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 或产品图样的要求。 4 . 1 . 3 转向器在 输人轴全转角范围内, 其传动间隙特性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 / 或 产品图样的要求。 4 . 1 . 4 输入轴在中间位置的转动力矩应符合使用说明 书和/ 或产品图样的要求。 4 . I. 5转 向 器 在 中 间 位 置 的 小 转 角 扭 转 刚 度认不 得 低 于2 5 N m /ra d , 大 转 角 扭 转 刚 度叭不 得 低 于 3 2 N m / r a d ; 对 焊 有 转向 轴的 转向 器, G , 不 得 低于2 0 N

7、 m / r a d , 吼不 得 低 于2 7 N m / r a d . 4 . 2 静扭强度 4 . 2 . 1 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和蜗杆指销式转向器应能承受式 ( 1 ) 计算的扭转载荷,不出现损坏。 M = 2 T S _. I , 式 中: M - 一 一 静 转 矩值. N m ; T - - 一 转向器额定输出转矩,N “ m; I R 角传动比; S - 安全系数, 取3 . 4 . 2 . 2 齿轮齿条式转向 器应能承受式 ( 2 ) 计 算的 扭转载荷, 不出 现损坏。 M- 2 F R S , 式中 : M - 一 一 静 转 矩 值, N m ; F一一转向器额定输

8、出力,N; R 齿轮节圆半径, m; S - - 一 安全系数, 取3 . 4 . 3 冲击强度 转向器 按表2 的规定进行落锤冲 击试验后, 不 得出现裂 纹、 扭曲或转动不灵活现象。 表 2 (1) (2) 额定输出转矩N m 5 8 0 - 9 2 0 9 2 0 - 1 1 5 0 ! 落锤质量k g 5 0 落下高度m 0 .5 1 0 .7 j 4 . 4 疲劳寿命 4 . 4 . 1 蜗杆滚轮式、 循环球式和蜗杆指销式转向器的转向摇臂轴上, 承受的载荷为额定输出转矩。驱 动 输人轴经 1 . 5 x 1 0 , 次循环疲劳寿命试 验后, 或驱动转向 摇臂轴经 2 x 1 0 次循

9、环疲劳寿命后, 零件不 应损坏 ( 包括点蚀、剥落 ) ,其间隙应在可调整范围内。 4 . 4 . 2 齿轮齿条式转向 器的齿条轴上, 承受的载荷为额定输出力。驱动输人轴经1 .5 x 1 0 , 次 循环疲劳 寿 命试验后, 或驱动齿条经 2 x 1 0 , 次循环疲劳寿命试验后, 零件不应损坏 ( 包括点蚀、 剥落) , 其间 隙应在可调整范围内。 4 , 5 转动灵活性 转向器 应转动灵活, 无阻滞现象。 46 密封性 转向器 在试验、 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 得渗漏。 4 . , 防锈、 涂层 转向 器的花键、 锥面和螺纹等结合面应涂润滑脂, 其余表面应涂漆, 漆层应符合 J B / 1

10、5 6 7 3中 T Q - 2 - 1 - D M 的规定。 J B/ T 8 5 8 2 . 4 - 2 0 0 1 试验方 法 5 . I 磨合 5 . 1 . 1 产品在 进行性能和疲劳寿 命试验前, 应在下述工 况下 进行磨合: a ) 输人轴转角不小于全转角的9 0 %; b ) 加在转向 摇臂轴或 齿条 上的载 荷为额 定输出 转矩 ( 力) 的4 0 %; 。 ) 循环次数不低于 1 .5 x 1 0 3 ; d ) 磨合时输人轴转速不大于1 0 r / m in ; e ) 磨合后更换润滑油。 5 . 1 . 2 转向 器试验时,在 使用说明书和 / 或产品图样 规定的 条件

11、下进行润滑。 5 . 2 输人轴全转角的 测定 旋转输人轴,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测出总转角。 5 . 3 传动比 特性的 测定 5 。 3 . 1 角传动比 特性的测定 5 . 3 . 1 . 1 角传动比 角传动比按式 ( 3) 计算: 1 e _ d B 二 A e d 口 A卢 (3) 式中: I R 一 一角传动比; 0 -输人轴转角,( ”) ; p 一 一 寺 专 向 摇臂轴转角, ( 。 ) o 5 . 3 . 1 . 2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不小于输人轴全转角的9 0 %o 5 . 3 . 1 . 3 测量 点间隔 输人轴转角增量不大于4 5 - , 变速比 转向器

12、输人轴转角增量不大于 1 8 . . 5 . 3 . 1 . 4 测定方法 驱动输人轴, 测出 输人 轴转角 和转向 摇臂轴 对应转角, 取 其增量, 代人式 ( 3 ) 可得出角传动比。 输人轴转角的测量误差不大于 1 0 , 转向 摇臂轴 转角的 误差不大于 1 . 5 o测量结果按附录 A( 提示的 附录) 中表 Al 及图AI 的格式给出。 5 . 3 . 2 线角传动比 的测定 5 . 3 . 2 . 1 线角传动比 线角传动比按式 ( 4) 计算: l . _ = 竺 二 些 dG A 口 ( 4) 式中: 人 R - 一线角传动比,m m / ( 乙 齿条位移距离,mm; 夕 输

13、人轴转角, ( “) J B I T 8 5 8 2 . 4 - 2 0 0 1 5 . 3 . 2 . 2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不小于输人轴全转角的9 0 %. 5 , 3 . 2 . 3 测量点间隔 输人轴转角 增量不大于4 5 0 , 变速比转向器 输人轴转角增量不大于 1 8 0 0 5 . 3 . 2 . 4 测定方法 驱动输人轴, 测出输人轴转角和齿条对应位移, 取其增量, 代人式 ( 4 ) 可得出 线角传动比。 输人 轴 转角的 测量误差不大于1 0 , 齿条 位移的误差 不大于0 . 0 1 m m o侧量结果按附录A中表A 2 及图A 2 的格式给出。 5 . 4 传动间隙特

14、性的 测定 5 . 4 . 1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不小于输人轴全转角的9 0 % . 5 . 4 . 2 测定方法 输人轴每转一定角度后使之固定, 在 转向 摇臂轴上 施加 1 0 N m的力矩测量转向摇臂轴相应的转 角 或在齿条上施加4 0 0 N的力测量齿条相应的位移。测 量误差不大于1 . 5 或 。 .0 1 m m .测量结果按 附录A中表 A 3 及图A 3的格式给出。 5 . 5 传动效率特性的 测定 5 . 5 . 1 蜗杆滚轮式、 循环球式和蜗杆指销式转向器传动效率的 测定 5 . 5 . 1 . 1 传动 效率 传动 效率按式 ( 5 ) 和式 ( 6 ) 计算: 一一 n

15、=M x 1 0 0 % w, 4 ,WW4 x 1 0 0 % M, 式中:刀 + 正传动效率; 刀 一州芭 传动效率; 叱、叽输人轴的输人、 输出 转矩 N In; M. A- 一 转 向 摇 臂 轴的 输 人、 输出 转 矩, N m; I R 角传动比。 5 . 5 . 1 . 2 正传动效率均方差值 正传动效率均方差值按式 ( 7 ) 计算: ( o h 一 17 Y 十二 + ( n . 一 n . Y ( 7) n一1 式中:, . 均方差值; , 1 刀 护一各测点的正传动效率, %; n “ 平均正传动效率, %; n -测点总数。 7B/ T 8 58 2. 4- 2 00

16、1 5 5 1 . 3 测定条件 a ) 转向 摇臂轴上的载荷为额定输出转矩的4 0 % ; b ) 输人轴转速不大于 1 0 r / m i n ; c ) 输人 轴转角范围不小于全转角的8 5 %; d )测量点与 5 .3 . 1 . 3 对应。 5 . 5 . 1 . 4 测定方法 驱动输人轴, 在转向摇臂轴上加载荷, 测出输人轴的输入转矩 W , 和转向 摇臂轴的 输出转矩 M r , 代人式 ( 5 ) 中可得正传动效率刀 + 。反之, 驱动转向 摇臂轴, 在输人轴上加载荷, 测出 转向 摇臂轴的 输 人转矩 M , 和 输人轴的 愉出 转矩 W 2 , 代人式 ( 6 ) 可得逆

17、传动效率刀。 将各测点的正传动效率值与 其平均值代人式 ( 7 ) 可得均方差值。 测量误差不 得大于2 %0 测量结果按附录A中 表 A 4 及图A 4 的 格式给出。 5 . 5 . 2 齿轮齿条式转向 器传动效率的测定 5 . 5 . 2 . 1 传动效率 传动效率按式 ( 8 )和式 ( 9) 计算: n= 凡I L R 1 7 .4 5 代 1 7 . 4 5 峨 汽I L R N . m ;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8) 0 0 % ( 9) 式中: W W 2一 一 一 输人轴的输人、 输出转矩, F FM条的输人、 输出力, N ; I L R线角传动比, m m / ( “ ) 。 5 . 5 . 2 . 2 测定条件 a ) 齿条轴向力为额定输出 力的4 0 %; b ) 输入轴转速不大于1 0 r / m i n ; c ) 输人轴转角范围不小于全转角的8 5 %; d )测量点与5 . 3 . 2 . 3 对应。 5 . 5 . 2 . 3 测定方法 驱动输人轴, 在齿条 上加载荷, 测出 输人轴的 输人转矩 W , 和齿条的输出力F z , 代人式 ( 8 ) 中可 得正传动效率7 1 .

19、。 反之,驱动齿条, 在输人轴上加载荷, 测出齿条的 输人力 F 。 和输人轴的 输出 转矩 W z , 代入式( 9 ) 可 得逆传动效率刀 _ 。 将各测点的正传动 效率值与 其平均 值代人式( 7 ) 可得 均方差值。 测量误差不得大于2 %. 测量结果按附录A中 表A 4 及图A 4 的格 式给出。 5 . 6 转动力矩的测定 5 . 6 . 1 测定条件 a ) 转向器摇臂轴或齿条为空载; b ) 输人轴转速不大于1 0 r / m i n . 5 . . 2 侧定方法 驱动输人轴, 测出输人轴在不同转角时的转矩。测量误差不得大于 5 % .测量结果按附录 A中 表 A 5 和图A

20、5 的格式给出。 J B/ 1 8 5 8 2 . 4 - 2 0 0 1 5 ., .1 刚度的测定 刚度 刚度按式 ( 1 0) 和式 ( 1 1 ) 计算: s一T , (l0) G , = 0 . 5 7 3 xT e - T、 2 q = 0 . 5 7 3 x T 二 T+ T , - T 5 5 ( I l ) 式中: G , if 、 扭角扭转刚度, N m / r a d ; G e 大 扭 角 扭转 刚 度, N m / r a d ; T 右扭角为0 . 5 “ 时的转矩值, N c m; T B 右扭角为2 . 5 “ 时的 转矩值, N c m ; 兀 左扭角为0 .

21、 5 0 时的转矩值, N c m ; 兀 一 一 左扭角为2 . 5 。 时的转矩值, N “ c m; T c 右扭角为 1 0 , 时的转矩值. N“ c m; 几 右扭角为 1 5 0 时的转矩值, N - c m; T 左扭角为 1 0 “ 时的转矩值, N c m; 兀 一 .左扭角为 1 5 。 时的 转矩值, N “ c m , b ) 输人 轴 转速, 测 定G : 时 应 不 大 于0 . 5 r / m in , 测 定吭时 应 不 大 于2 r / m i n , 5 . , 3 测定方法 5 . 7 . 3 . 1 民的测定 将转向摇臂轴或齿条固定, 左扭输人轴至 5

22、 0 ,回 至中间 位置; 变换为右 扭输人轴至 5 - , 再回到 中间位置。往复两次,测出 每次左、 右扭时输人轴的扭角及相应的 转矩值, 其结果以曲 线表示。从曲 线上查出T n , T B , T , 和T , 转矩值, 代 人式 ( 1 0 ) 中 可得刚度G , o测量误差不得大于5 %0 5 . , , 3 . 2 吼的测定 将转向摇臂轴或齿条固定, 左扭输人轴至 2 0 0 , 回至中 间位置;变换为右扭输人轴至 2 0 0 , 再回 到中间位置。 往复两次, 测出每次左、右扭时输人轴的扭角及相应的转矩值,其结果以曲 线表 示。从 曲 线 上 查 出T c , T D , T

23、和T , 转 矩 值, 代入 式( 1 1 ) 中 可 得 冈 峻 味。 测 量 误 差 不 得 大于5 % o 5 . 8 静扭强度试验 5 . b ) 试验后, 检查零件损坏情况。 J B / T 8 5 8 2 .4 - 2 0 0 1 5 . 9 落锤冲击试验 5 . 9 . 1 试验条件 a ) 转向器应 牢固 地安装在质量不小于落锤质 量5 0 倍的 试验台 基座上; b ) 输人轴应在两 极端位置以外的任意位置固定; c ) 落 锤 质量 为5 0 k g . 5 . , . 2 试验方法 a ) 将转向摇臂水 平放置或将齿条垂直放置, 落锤升至规 定的高 度后自由 落下,冲击

24、摇臂末端或齿 条顶端; b ) 冲击后, 检查 零件损坏情况; c )冲 击试验结果按附录A中表A 6 的格式给出。 5 . 1 0 疲劳寿命试 验 5 . 1 0 . 1 试验条件 5 . 1 0 . 1 . 1 正向 驱动 a ) 在转向 摇臂轴或齿条上. 施加试验载荷为额定输出 转矩或额定输出 力; b ) 驱动输人轴左右旋转的角度,自 中间位置 起各为1 8 0 0 ; c )驱动输人轴的速度,不得大于 3 0 r / m i n ; d ) 在试验过程中, 转向器内部的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6 0 cC ; e ) 转向器在试验中, 允许每隔2 .5 万次循环 拆检 一次, 但不允 许更

25、换零件。 5 . 1 0 . 1 . 2 逆向 驱动 a ) 在转向 摇臂轴 上或 齿条上测 量在输人轴上施加的试验载荷, 其载荷值为额 定输出转矩或额定输 出力。 b ) 左右驱动转向摇臂轴的角度,自 中间位置起各为 1 0 0 ,或 左右驱动齿条长度,自 中间位置起各 为 1 8 0 人 , m m ; c ) 驱动转向 摇臂轴或齿条的 速度, 不得大于3 0 r / m in ; d ) 在 试验过程中, 转向器内部的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6 0 C ; e ) 转向 器在试验中, 允许每隔2 .5 万次 循环 拆检一次, 但不允许更换零件。 5 . 1 0 . 2 试验方法 a ) 正向

26、驭动 输人轴, 逆向驱动 转向 摇臂轴或 齿条; b ) 正向驱动及逆向驱动的载荷最大幅值误差均不得大于5 %; c ) 正向 驱动和 逆向驱动疲劳寿 命试验任选做 一个; d ) 测出循环次数; e ) 试验结果按附录A中 表A 7 的格式给出。 5 . 1 1 其他项目 检验 5 . 1 1 . 1 采用目 测或常规方法检查转向 器的转动灵活性和防 锈、 涂层外观质量。 5 . 1 1 . 2 涂漆层的附着性能按J B / T 5 6 7 3 的规定进行检验。 5 . 1 1 . 3 把转向 器输人轴垂直放置, 从加油螺孔注满柴油, 2 4 h 后 进行密 封性检查。 J B 门 ,8 5

27、 8 2 .4 - 2 0 0 1 检验规则 6 . 1 出厂检验 6 . 1 . 1 每 个转向器总成须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 厂, 出厂时应附有证明 产品 质量 合格的文件。 6 . 1 . 2 出 厂检验项目 包括: a ) 转动灵活性; b ) 输人轴全 转角; c ) 防锈措施和涂层外观质量; d ) 转动力矩; e ) 传动间隙特性; 0密封性。 6 . 1 . 3 对每个转向 器总成全检6 . 1 . 2 中a ) , b ) , c ) 三项, 所有 项目 必须全部合格。 6 . 1 . 4 对 6 . 1 .2中d ) , 。 ) 、 0 三项. 抽样检查和判断处置规则应按

28、 G B / T 2 8 2 8的规定, 可采用正常检 查一次抽样方案, 检查批为月 ( 或日) 产量或一次订货批量, 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n, 合格质量 水平 ( A Q L ) 为4 .0 0 6 . 2 型式检验 6 . 2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 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 试制定型 鉴定; b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有较大改变, 可能 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正式生产时. 定期的抽查检验; d ) 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e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 检验的 要求时。 6 . 2 . 2 型式检验项 目及其分类见表 3 . 表

29、3 项目分类序 号 项月名称对应条款号 A l传动效率 4 . 1 . 1 2传动比及输人轴全转角 4 . 1 . 2 3扭转刚度 4 . 1 . 5 4静扭强度 4. 2 5 冲击强度 4 . 3 6疲劳寿命 4. 4 B 1 传动间隙特性 4 . 1 . 3 2转动力矩 4 . 1 . 4 3转动灵活性 4. 5 4密封性 4. 6 5防锈和涂层 4. 7 6 . 2 . 3 抽样检查和判断处置规则应按 G B / r 2 8 2 8的规定, 可采用正常 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 查水平 为特殊检查 水平 S - 1 , 检查不少于3 0 件, 抽样方案见表4 0 JBrr 8 58 2. 4

30、- 2 001 表 4 项目分类 检查水平 5 -1 样本大小 , 2 A Q L 6 . 52 5 R e 6 . 3 用户验收 用户有权对收到的转向器总成进行抽检, 检验项目、 抽样方案、抽样检 查和判断处置规则由 供需 双方按G B / T 2 8 2 8 的规定协商确定。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 .: 7 .5 转向器出厂时均应有制造厂的证明合格印鉴 ,并标明制造厂的厂名或厂标。 转向器应包装可靠,并附有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a ) 制造厂的 厂名或厂标; b ) 产品型号、 总成号和产品 名称; c ) 制造厂质量管理部门的 签章; d ) 制

31、造日 期或生产批号。 包装外面应标明下 列内 容: a ) 制造厂的厂 名或厂标; b ) 产品型号、 总成号和产品名称; c ) 包装数量、毛 重和净重; d ) 制造日 期或生产批号; e ) 标有 “ 小心 轻放”和 “ 勿近 潮湿”字样。 转向器在运输过程中,花键、锥面和螺纹等外露部分应有保护措施。 在特殊情况下,可按供需双方协商一致的条件进行包装。 转向器应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的环境内。 J Bl I 8 5 8 2 . 4 - 2 0 0 1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农用运输车转向器试验结果报告格式 A l 角传动比特性的测定 样机型号及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 验 人 员

32、: 试 验 室 温 表 Al 输人轴转角 0( “) 转向 摇臂轴转角0( “ ) 角传动比人 角 传 动 比 - 7 2 0- 5 4 0一 6 0-1 8 03 60 输人轴转角 图A I 角传动比 特性曲 线 A Z 线角传动比特性的测定 样机型号及编号试 验 室 温 : 试验日期 试 验 人 员 年月日 表 A2 输人轴转角 e( 。 ) 齿条位移 L mm 线角 传动比人 , m m / ( “ ) 线角传动比m m/ ( 。) - 7 2 0- 5 4 0- 3 6 0 -1 8 01 8 03 6 0 输人轴转角 图A 2 线角传动比 特性曲线 J B / T 8 5 8 2 .

33、 4 - 2 0 0 1 A 3 传动间隙特性的测定 样机型号及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 验 人 员 试验室温: 表 A3 输人轴转角 夕( 。 ) 间僚mn l 一 7 加-5 40一3 6 0-1 8 01 8 03 6 0 输人轴转角 图 A 3 传动间隙特性曲线 A 4 传动效率特性的测定 样机型号及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 验 人 员 : 试验室温: 表 A4 左转向 右转向 输人轴转角 ( 0 ) 正效率 n . % 负效率 n . % 正效率 刀 十 % 负效率 刀 % 效率平均值 % 正效率均方差值 效率值% - 7 2 0- 5 4 0- 3 6 0-1 8 0 1 8

34、 03 6 0 输人轴转角 图 A 4 正效率特性曲线 J B/ T 8 5 8 2 . 4 - 2 0 0 1 A 5 转动力矩的测定 ( 正向驱动 样机型号及编号 试验 日期:_ 试验人员:_ 试 验 室 温 : 年月日 表 A5 输人轴转角 0( “ ) 口 转动力矩N m 口 转动力矩N m - 72 05 40- 3 6 0-1 8 01 8 03 6 0 输 人 轴 转 角 图A 5 转动 力矩曲 线 A 6 落锤冲击试验 样机型号及编号: 试 验 日期 :年月日 试 验 人 员 : 试 验 室温 : 表A 6 序号 冲 击 前 状 况冲 击 后 状 况 t 2 3 4 5 A 7 疲劳寿命试验 样机型号及编号:试验室温: 试验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试验人员: 驱动方向: 表 A7 循环次数试验前状况及尺寸观察结果及尺寸侧量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