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6312-1992.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66117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6312-199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JB6312-199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JB6312-199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JB6312-199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JB6312-199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6312-199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6312-1992.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1 B 6 3 1 2 一 9 2 矿用隔爆型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 1 主题 内容与适用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隔爆型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 以下简称装置) 的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与检验规则等 内容 。 本标准适用于装置的设计、 制造与检验。 2 引用标准 G B 3 8 3 6 . 1 姆炸性环境用防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 B 3 8 3 6 . 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 d “ G B 3 8 3 6 .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增安型电气设备“ e ” G B 3 8 3 6 . 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

2、电路和电气设备“ i “ J B 4 2 6 2 防姆电器用橡套电缆引人装置 J B 4 0 0 2 矿用隔爆型低压电器用接线端子 G B 1 4 9 7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 B 9 9 8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 J B 3 9 5 5 矿用变压器 J B 5 0 1 电力变压器试验方法 J B 8 3 4 热带低压电器 G B 2 4 2 4 . 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振动( 正弦) 试验导则 G B 2 4 2 3 . 1 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 c : 振动( 正弦) 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 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 b : 交变湿

3、热试验方法 3 名词术语 3 . 1 一般名词术语 一般名词术语应符合G B 2 9 0 0 . 1 , G B 2 9 0 0 . 1 8 , G B 2 9 0 0 . 3 5 等标准的规定。 3 . 2 本标准规定的名词术语 3 . 2 . 1 先导回路 为实现对煤电钻的远距离控制, 利用煤电钻供电电缆芯线, 煤电钻手把开关、 电钻绕组及信号源构 成的起动回路。 3 - 2 . 2 漏电闭锁 煤电钻在断电情况下, 装置负荷侧电缆对地绝缘降低到规定值, 装置不能向负载送电的一种电气保 护。 3 . 2 . 3 短路闭锁 煤电钻在断电情况下, 装置负荷侧电缆相间绝缘已破坏, 装置不能向负载送

4、电的一种电气保护 3 . 2 . 4 分断时间 机械电子工业部 1 9 9 2 一 0 6 一 2 6批准1 9 9 3 一 01 一 01实施 J B 6 3 1 2 一 9 2 煤电钻在运行情况下, 供电电缆发生电气故障到装置终止供电的全部时间。 4 产品分类及基本参数 4 . 1 产品分类 4 . 1 . 1 按变压器容量分 a . 变压器额定容量为 2 . S k VA, 被控电钻功率为 1 . 2 k W 的装置; b . 变压器额定容量为4 . O k V A, 被控电钻功率为 2 X1 . 2 k W 的装置。 4 . 1 . 2 按主电路控制元件分 a . 以交流接触器分断主电

5、路的装置; b . 以可控硅元件分断主电路的快速断电装置。 4 . 2 基本参数 4 . 2 . 1 装置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主变压器 控制与保护 控制漏电 短路( 载频)过载 额定容t k VA 额定电压 V 被控 电钻 功率 k W 单相漏电整 定 电 阻 k O 单相翻电闭 锁 电 阻 k 口 单相经 l k d l 电阻接地装里 分断时间 s 有效保护 距离( 使用 4 .m 电缆) 】 n 相间短路装 t分断时间 8 电流值 A 2 . 5 6 6 6 -3 5 0 / 1 3 3 1 1 4 0 -6 6 6 / 1 3 3 1 1 4 0 -6 6 0 / 2

6、 又1 3 3 2 奥 . 21 . 2 24 0 . 2 5 / 0 . 0 1 1 5 0 0 . 1 0 / 0 . 0 0 5 “1 01 6 4. 0 注: 1 )分母为快速断电装t的分断时间. 4 . 2 . 2 装置主变压器的电压组合向量图、 联接组标号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额定容量 k VA 颊定电压 V 向里图 联接组标号 高压低压 高压低压 2 . 5 6 6 0 - 3 8 0 1 1 4 0 - 6 6 0 1 3 3 人一 ( 人) Yd l l =Dd o Y Y-Y 1 14 . 02X 1 3 3 注:优先选用 4 . 2 . 3装置中主变压器的额定性能

7、参数须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项目 倾定值 2 . 5k V A4 . 0k V A 阻抗电压, % 一 空载损耗 W4 55 5 负载损耗, W 3 1 1 2 5 空载电流, %1 4 1 2 A 6 3 1 2 一9 2 4 . 2 . 4 电源额定频率: 5 0 H z ; 4 . 2 . 5 装置为长期工作制。 5 技术要求 5 . 1 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并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5 . 2 装置应符合G B 3 8 3 6 . 1 - - 3 8 3 6 . 4 , G B 1 4 9 7 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经防爆性能检验, 并取得检验单位 发放的“ 防爆合格证

8、” 。 53 装置的正常使用条件 a . 海拔不超过 1 0 0 0 m; b . 环境温度一5 -4 0 C; 最高年平均气温 2 0 C ; c .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 5 %( 2 5 时) ; d . 在有爆炸性气体( 甲烷) 混合物的矿井中; e . 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振动的地方; f . 与垂直面的安装倾斜度不超过 1 5 0 ; 9 . 在无破坏金属及绝缘的气体和蒸气的环境中; h . 在无滴水及其它液体浸人的地方; i . 安装类别: I 类; 污染等级: 8 级。 5 . 4 装置的组成元件( 继电器、 电子器件等) 均须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 5 . 5

9、装置的介电性能须能承受交流5 0 H z 工频耐压试验, 历时l mi n而无击穿闪络现象。 5 . 5, 对于主电路以及规定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 其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表 4的 规定。 表 4 v 主电路倾定绝缘电压, U ,工翔耐压试验电压值( 交流有效值) U簇6 0 1 0 0 0 6 0 U; 簇3 0 0 2 0 0 0 3 0 0 U镇6 6 0 2 5 0 0 6 6 0 以簇1 2 0 0 4 2 0 0 5 . 5 . 2对于规定不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其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表5 的规定。 表 5 v 不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辅助电路的锢定绝缘

10、电压, U ;工频耐压试脸电压值交流有效值 以簇6 0 1 0 0 0 6 0 U2 U ; t 1 0 0 0 ( 但不小于 1 5 0 0 ) 注 :电子器件不做此项考核 5 . 5 . 3 主变压器其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表 s的规定。 表 6 电压等级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交流有效值 3 8 0及以下 3 0 0 0 6 6 03 6 00 1 1 4 04 2 0 0 J B 6 3 1 2 一 9 2 5 . 6 装置的耐湿热性能应符合J B 8 3 4 第 2 . 3 条的规定, 严酷等级为 1 2 d 4 0 C。试验后: a . 不同额定绝缘电压下的绝缘电阻最小值应符合表 7的

11、规定 b . 按 5 . 5条表 4 表 6规定的试验电压的 8 5 %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c . 电气性能应符合 4 . 2 . 1 条表 1的规定。 d . 隔爆面不应有锈蚀现象。 表 7 额定绝缘电1 , . U; V U簇6 0 6 0 U, 簇6 6 0 6 6 0 以或8 0 08 0 0 U, 镇1 5 0 0 绝缘电阻最小值 ma 11 . 5 2 . 0 2 . 5 5 . 7 装置中各导电部位的温升极限值, 在额定条件下, 不得超过表 8 的规定。 表 8 部位 材料 允许温升 K 侧t方法 绝缘线圈 铁芯金属及相邻材料 触头 触头 接线端子 连接导线处 B级绝缘 银基合金

12、钢( 或黄炯) 铜( 或黄铜) 钢 8 0 以不损坏相邻材料绝缘为限 8 0 6 5 6 5 6 0 电阻法 热电偶法 热电偶法 热电偶法 热电偶法 5 . 8 装置电器室内各导电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9 , 表1 0的规定。 表 9 系统额定电压确定的相对相( 相对地) 电压U( 交流有效值) V 最小电气间隙 幻1 们1 系统额定电压确定的相对相( 相对地) 电压U( 交流有效值) V 最小电气间隙 I 1 】 n 】 U簇5 00 . 8 3 0 0 U-6 0 05 . 5 5 0 U簇1 0 00 . 8 6 0 0 U -1 0 0 08 . 0 1 0 0 U簇1 5

13、01 . 5 一 ”00 U- l 200 1 4 . 0 1 5 0 U簇3 0 03 . 0 表 1 0 颇定绝缘电压或工作电压 ( 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 V 电器长期承受电压的爬电距离 m m 材料组别 I I 班a 1 0 1 1 1 2 0 1 . 2 1 . 2 1 . 2 3 2 1 . 3 1 . 3 1 .3 5 0 1 . 5 1 .7 1 . 9 4 4 7 J B 6 3 1 2 一 9 2 续 表 1 0 额定绝缘电压或工作电压 ( 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 V 电器长期承受电压的爬电距离 m m 材料组别 II 目a 631 . 6 1 . 82 1 0 01 . 82

14、2 . 2 1 2 71 92 .12 . 4 2 2 03 . 23 . 6 4 . 0 3 8 05 . 05 . 6 6 . 3 6 608 . 0 9 . 01 0 1 0 1 1 4 016 . 01 8 . 02 0 . 0 5 . 9 装置接线盒内各导电部件( 位) 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须符合G B 3 8 3 6 . 3 的规定。 5 . 1 0 装置中隔离开关的机械寿命, 应能承受1 万次闭合和断开( 顺、 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 万次) 而无任 何损坏, 且能继续使用。 5 . 1 1 装置中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应符合表 1 1 的规定。 表 1 1 额定电压 V 额定电流

15、A 接通条件分断条件 试验 间隔 s 每次通 电时间 n 】 5 U/ U.I / I co s01 0 . 0 5 接通 次数 U/ U .I / L Co s o1 0 . 0 5 分断 次数 6 6 0 2 . 5 1 . 110 . 3 53 1 . 160 . 3 53 5 - 102 0 0 1 1 4 01 . 110 . 3 53 1 . I60 . 3 53 5 . 1 2 以交流接触器分断主电路的装置,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主触头的机械寿命应不低于 工 百万次 5 . 1 3 以交流接触器分断主电路的装置, 其主触头的分断能力应符合表 1 2的规定, 试验后, 主触头经清 理

16、应能继续使用。 表 1 2 使用类别 接通条件分断次数 试验间隔 5 每次通电时间 n1 s U/ 从I / 几 - 01 0 . 0 5 接通 次致 U/ 认I / I , cos“1 0 . 0 5 分断 次数 AC- 31 . 11 00 . 3 51 0 0 1 . 130 . 3 52 55 - 1 0 6 0 - 2 0 0 5 . 1 4 以交流接触器分断主电路的装置, 按表1 3 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其主触头的电寿命应不低于1 0 万 次。 表 1 3 使用类别 接通条件分断条件 额定操作频率 次/ hU/ ( 人1 / 1 , C0 5O1 0 . 0 5 U/ UI / I

17、 . ro s0+ 0 . 0 5 八( 一 316 0 . 3 50 . 1 710 . 3 5 6 0 一 发热试验电流. A: 额定工作电流, A; 一额定工作电压 , V; 2几U d B 6 3 1 2 一9 2 u试验电压. V; 5 . 1 5 装置主变压器的损耗, 阻抗电压, 空载电流, 变压比的偏差应符合表 1 4的规定。 表 1 4 项目偏差 空载损耗+1 5 % 负载损耗+1 5 % 总 损 耗 +1 0 % 空载电流 +3 0 % 阻抗电压士1 0 % 变 压 比 变压比小于3 者为士1 %其余为士。 . 5 % 5 . 1 6 装置应具有表 1 5 所规定的抗电磁干扰

18、能力。 表 1 5 抗电磁干扰类别电磁干扰源 抗高栩传导干扰 干扰电压 1 2 0 d B ( 即 1 V) 频率 0 . 1 5 - 3 0 0 MH z 杭高报辐射干扰 干扰强度 1 2 0 d B ( 即 1 V / m) 频率 0 . 1 5 - 3 0 0 MH z 抗低预传导干扰.加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 5 %频率 1 5 0 1 5 O O O H z 抗传导浪涌过电压干扰 浪 涌 电 压 峰 值 为2 . 5 、 万 U e ( 额 定 工 作电 压 有 效 值 ) , 浪涌电压宽度小于2 0 p s 5 . 1 7 装置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展动频率 I O H z , 加速度

19、 2 g , 每轴线的扫频循环 2 0次, 试验时间 6 0 mi n的振动试验, 试验后, 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5 . 1 8 当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7 5 0 0 1 1 0 %范围内, 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5 . 1 9 装置应设置下列控制与保护电路。 5 . 1 9 . 1 控制电路 装置应设置先导回路以实现对手持电钻的远距离停、 送电控制; 并保证不开电钻, 负荷电缆不带电, 负荷电缆相间绝缘电阻大于 2 k f时, 装置不得自起动。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其电气参数应符合 G B 3 8 3 6 . 4 本质安全型电路的有关规定。 5 . 1 9 . 2 漏电保护电路 5 . 1 9

20、 - 2 . 1 当电钻在送电运行情况下, 电缆单相对地绝缘电阻降低到整定值时, 装置应能可靠分断 5 . 1 9 - 2 . 2 单相经 An电阻接地装置的分断时间, 应不大于表 1 的规定。 5 - 1 9 . 3 漏电闭锁电路 漏电闭锁电路的电气参数应符合G B 3 8 3 6 . 4 本质安全型电路的有关规定。 漏电闭锁电阻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 5 . 1 9 . 4 短路保护电路 短路保护应设有载频保护与熔断器保护两级。 5 . 1 9 - 4 . 1 载频保护电路接至主电路部分的电路, 其电气参数须符合G B 3 8 3 6 . 4 本质安全型电路的有 关规定。保护范围应满足使

21、用4 m m 电缆时, 其有效保护距离不小于 1 5 0 m, 并具有短路故障不消失, 装 置不能送电的闭锁特性。相间短路装置的分断时间应不大于表 1 的规定。 5 . 1 9 - 4 . 2 在主变压器的一次及二次侧应设置由熔断器构成的后备保护。二次熔断器的拆断电流应根 据主变压器容量及 4 mm“ 电缆阻抗进行计算。 J B 6 3 1 2 一 9 2 5 . 2 0 装置须设置工作及故障状态的灯光显示 在外壳前盖的适当位置设置信号观察窗; 观察窗的透明 件须能承受 i 1 3 3 8 3 6 . 1 规定的冲击试验。 5 . 2 1 装置须设置漏电, 相间短路( 载频保护) 的就地试验按

22、钮。 5 . 2 2 装置中接线端子的抗扭转性能须符合 J B 4 0 0 2的有关规定。 5 . 2 3 装置 中引人装置须符合 J B 4 2 6 2的规定, 引人装置的夹紧, 密封性能等须符合 G B 3 8 3 6 . 1 , G B 3 8 3 6 . 2 的规定。 5 . 2 4 装置中橡胶密封件的耐老化性能须符合 G B 3 8 3 6 . 1的规定 5 . 2 5 装置外壳必须设置可靠的机械连锁, 保证在隔离开关处于分断位置时, 电器室的门( 盖) 方能打 开; 在门( 盖) 打开后, 隔离开关不能闭合, 以螺钉紧固的外壳允许用警告牌代替, 警告牌须标有“ 断电源 后开盖” 的

23、字样。 5 . 2 6 装置的输出端断电后, 外壳内的带电部件( 位) , 须加设防护性绝缘盖板, 并标注“ 带电” 字样的警 告标志。 5 . 2 7 装置隔爆外壳的静态强度须符合G B 3 8 3 6 . 2的规定。 5 . 2 8 装置的外壳须按G B 3 8 3 6 . 1 的规定设置内、 外接地螺钉, 并标注接地标志。 5 . 2 9 所有由黑色金属制成的零部件, 须有防锈蚀保护措施。 5 . 3 0 所有螺纹连接处及保护插件安装处, 均应有防止自行松脱的措施。 6 试验方法 6 门本标准 5 . 2条, 装置的防爆性能试验, 由国家指定的检验单位按 G B 3 8 3 6的有关规定

24、进行。 6 . 2 本标准 5 . 5 条装置的介电性能试验, 按G B 9 9 8 第 6 章的规定进行。 6 . 3 本标准5 . 6 条, 装置的耐湿热性能试验, 按G B 2 4 2 3 . 4 的规定进行。 试验后按5 . 6 条a - d 项进行 检查与试验。 6 . 4 本标准 5 . 7条, 装置的温升试验, 按G B 9 9 8第 5章的规定进行。 6 . 5 本标准 5 . 1 0 隔离开关的机械寿命及 5 . 1 2 条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的机械寿命试验, 按G B 9 9 8第 1 1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6 . 6 本标准 5 . 1 1 条隔离开关的分断能力试验, 按G

25、 B 9 9 8 第 7 . 1 -7 . 5 条的规定进行。 6 . 了 本标准 5 . 1 2条, 装置中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的分断能力试验, 按 G B 9 9 8 第 8 . 1 -8 . 3条的规定进 行。 6 . 8 本标准5 . 1 4 条, 装置中文流接触器主触头的电寿命试验, 按G B 9 9 8 第 1 1 . 5 条的规定进行。 6 . 9 本标准5 . 1 5 条, 装置主变压器的性能试验按J B 5 0 1 的有关规定进行。 6 . 1 0 本标准5 . 1 6 条, 装置的抗电磁干扰试验按G B 9 9 8 第 1 2章的规定进行。 6 门1 本标准5 . 1 7 条,

26、 装置的抗展动试验, 按G B 2 4 2 3 . 1 0的规定进行。 6 . 1 2 本标准5 . 1 8 条, 电压波动试验, 是在顿定电压下, 对控制、 保护电路的参数进行整定, 调试到规定 值后, 再将电源电压调整到额定电压的7 5 写和1 1 0 写, 分别进行远距离控制、 漏电动作漏电闭锁、 载频式 短路保护试验、 两种电压下各试验一次均应正常工作。其中漏电动作、 漏电闭锁电阻值允许士2 0 %的偏 差, 漏电动作及相同短路试验分相进行。 6 . 1 3 本标准5 . 1 9 条, 装置的控制与保护性能试验, 其程序及方法如下: 6 - 1 3 . 1 本标准 5 . 1 9 .

27、1 条, 装置的远距离停送电控制试验, 是用总长度不小于 1 5 0 m, 4 m m“ 矿用电缆, 或分布参数与其近似的其它电缆连接 1 . 2 k W 手持煤电钻, 进行低电压起动和高电压下不自起动试验。 6 . 1 3 . 1 . 1 低电压起动试验是将电薄电压调至级定值的7 5 0 0 , 操作电钻手把开关3 次, 每次均应可靠 起动。 6 . 1 3 . 1 . 2 高电压不自起动试验是将电源电压调至额定值的 1 1 0 0 o ; 在接人先导回路控制信号源的两 相之间, 并联功率不小于 2 5 W, 阻值为 2 k ,C2的电阻一只, 电钻手把开关处于分断状态, 保持 5 - 1

28、0 - i n , J B 6 3 1 2 一 9 2 装置不应自起动 6 . 1 3 . 2 本标准 5 . 1 9 . 2 条, 装置的漏电保护动作性能试验及动作时间的测定, 是在额定电压下, 用电阻 功率不小于 2 5 W 的电阻箱, 其阻值满足从 1 0 M 到 1 0 k n可调, 电钻在运行中进行 6 - 1 3 . 2 . 1 单相漏电动作电阻按表 1规定值整定后, 分别验证其余两相漏电均应可靠动作, 其动作电阻 值偏差不大于士 。 . 2 k f 6 . 1 3 . 2 . 2 漏电动作时间的测量, 是在完成 6 . 1 3 - 2 . 1 条试验之后, 用电秒表或示波器测量单

29、相经 1 k d 1 电阻接地至装置分断电源的全部时间, 连续测量 5 次取其最大值须符合表 1 的规定。 6 . 1 3 . 3 本标准 5 . 1 9 . 3 条漏电闭锁电阻值的测量可与 6 . 1 3 . 2 . 1 条试验一并进行, 其闭锁电阻值应符 合表 1的规定。 6 . 1 3 . 4 本标准5 . 1 9 - 4 . 1 条载频, 短路保护性能, 保护距离试验及动作时间的测量, 其试验程序及方法 如下 : 6 . 1 3 . 4 . 1 保护性能及保护距离试验, 是将电钻接于长1 5 0 m 4 m m , 矿用电缆末端, 电源电压为额定值 的7 5 写和1 1 0 写, 分别

30、在电钻停机状态及稳定运行中, 在电缆首端及末端进行相间短路试验, 均应可靠 动作, 并能可靠闭锁。 6 . 1 3 - 4 . 2 动作时间的测盆是在额定电压下, 电钻在运行中, 用电秒表或示波器测量相间短路至装置分 断电源的全部时间, 测量5 次其最大值须符合表1 的规定. 6 . 1 4 本标准5 . 1 9 . 1 , 5 . 1 9 . 3 , 5 . 1 9 . 4 . 1 条有关控制电路、 漏电闭锁电路、 载频短路保护电路的本质安 全性能检查与试验, 由国家指定的检验单位, 按G B 3 8 3 6 . 4有关规定进行。 6 . 1 5 本标准5 . 2 0 条, 装置观察窗透明件

31、的冲击试验, 按G B 3 8 3 6 . 1 的规定进行。 1 6 本标准5 . 2 2 条, 装置中接线端子的抗扭转性能试验, 按G B 3 8 3 6 . 1 的规定进行。 1 7 本标准 5 . 2 3 条, 装置中引人装置的夹紧试验, 密封圈密封性能及机械强度试验按G B 3 8 3 6 . 1 , 砂U内kU G B 3 8 3 6 . 2 的规定进行。 6 . 1 8 本标准5 . 2 4 条, 装置中橡胶密封件的老化试验按 G B 3 8 3 6 . 1 规定的试验条件及方法进行 6 . 1 9 本标准5 . 2 7 条, 装置隔爆外壳的静态强度试验, 按G B 3 8 3 6

32、 . 2 附录A的规定进行。 了 检验规则 了 . 1 装置的试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7 . 1 . 1 出厂检验 7 . 1 . 1 . 1 每台装置必须经检脸合格, 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方能出厂。 7 1 1 2 装置出厂前须检验产品的制造、 装配质量、 外观及成套性是否符合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 定。 7 . 1 . 1 . 3 装置的出厂检验应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本标准 5 . 4 , 5 . 5 , 5 . 8 , 5 . 9 , 5 . 1 5 , 5 . 1 8 , 5 . 1 9 . 2 . 1 , 5 . 1 9 . 3 , 5 . 1 9 . 4 . 1 , 5 . 1

33、9 . 4 . 2 , 5 . 2 0 , 5 , 2 1 , 5 . 2 5 - 5 . 3 0 各条的规定, 如不合格须返修至合格为止; 对无法 修复者应予以报废。 了 . 1 . 2 型式试验 7 1 2 1 装置在下列情况下, 应进行型式试验 a . 当装置试制完成之后; b . 当装置的结构、 工艺或材料有更改, 且更改可能影响其性能时, c . 对成批大量生产的产品每隔五年进行一次。 7 . 1 . 2 . 2 型式试验的项目, 除出厂检验的项 目外, 还应检查试验装置是否符合本标准 5 . 2 , 5 . 6 , 5 . 7 , 5 . 1 0 -5 . 1 4 , 5 . 1

34、6 , 5 . 1 7 , 5 . 1 9 . 2 . 2 , 5 . 1 9 . 3 , 5 . 1 9 . 4 . 1 , 5 . 2 2 .5 . 2 4 各条的规定。 7 . 2 用作型式试验的装置, 必须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成批产品中任意抽取, 每个试验项目不少于两台产 品, 在试验中, 如有一项不合格、 则对该不合格项目按原抽样数量加倍复试, 如在复试中仍有一台不合 J B 6 3 1 2一 9 2 格, 则认为该批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作不合格论, 在消除缺陷并通过试验合格后, 方能继续生产 8 标志、 包装、 运输及贮存 8 . 1 在装置外壳的明显处, 须设置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

35、志, “ E x d I ” 并涂红漆。 8 . 2 每台产品应在适当的显著位置, 装设产品铭牌、 铭牌的内容规定如下: a . 产品型号及名称; b . 标志 E x d I “ ; c , 防爆合格证号; d . 干式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k VA, 额定电压V, 额定电流 A, 联接组标号, 向量图; e . 阻抗压降, 冷却方式; f . 保护项目、 控制方式; 9 . 产品 质量, k g ; h出厂编号或制造日期; i . 制造厂名。 8 . 3 装置的各类电磁线圈标志, 其内容如下: a . 额定电压, V; 导线的牌号及规格; 线圈匝数 ; 卜乙 d . 2 0 C时的直流电阻值,

36、 a, 8 . 4 装置应予包装方能出厂, 包装应满足水路及陆路运翰的要求, 以防止在运输中遭受损失, 并达到防 潮防尘要求。 8 . 5 包装箱外标志应清析整齐, 并保证不因运输或保管期较久而模糊不清, 内容包括: a . 收货单位及地址; b . 产品型号及名称; c . 包装箱外尺寸及毛重; d . 标志如“ 小心轻放 ,勿受潮湿 ,向上” 等字样或符号; e . 制造厂名及地址。 8 . 6 随同产品供应的技术文件有: a . 装箱单; b . 产品合格证; c产品使用说明书。 8 . 7 经包装的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不得受到强烈颠簸、 震动和摔撞, 并应防止雨雪的侵袭 8 8 在用户遵守运输、 贮存、 安装使用规则条件下, 自安装日起十二个月内, 但不得超过制造厂发给用 户起十八个月内, 产品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失或不能正常工作时, 制造厂应负责为用户修理或更换产品 或零部件 附加说明 :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沈阳电气传动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瓦房店防爆电器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朝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