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66186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教案 化学(鲁科版)试题: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解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三三) 胶体的净化 胶体的净化渗析渗析 1概念。概念。 离子和小分子由于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离子和小分子由于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由膀胱、鸡蛋内膜、牛 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 离子、分子透过 由膀胱、鸡蛋内膜、牛 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 离子、分子透过),而胶体粒子不能透过,这种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 分离出去的操作叫渗析 ,而胶体粒子不能透过,这种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 分离出去的操作叫渗析(也叫透析也叫透析)。 2推论。推论。 渗析实验也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粒子大。渗析实验也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粒子大

2、。 3应用。应用。 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提纯胶体的目的。例如: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提纯胶体的目的。例如: (1)提纯提纯 Fe(OH)3胶体。胶体。 由于由于 Fe(OH)3胶体是由饱和胶体是由饱和 FeCl3溶液制成的:溶液制成的:FeCl33H2O Fe(OH)3(胶体胶体)3HCl,从该反应可以看出:,从该反应可以看出:Fe(OH)3 = = = = = = 胶体中含有较多的胶体中含有较多的 H 、 、Cl ,可以用渗析的方法把 ,可以用渗析的方法把 Cl 除去。具体操 作如图 除去。具体操 作如图 A 所示,将所示,将 Fe(OH)3胶体放在羊皮纸制成的半透膜中,浸在蒸 馏水中,一

3、段时间后,在蒸馏水中加 胶体放在羊皮纸制成的半透膜中,浸在蒸 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在蒸馏水中加 AgNO3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 Cl 透过羊皮纸进入了蒸馏水中,而红色的透过羊皮纸进入了蒸馏水中,而红色的 Fe(OH)3仍留在半透膜中,这 样就将 仍留在半透膜中,这 样就将 HCl 与胶体分离,提纯了胶体。与胶体分离,提纯了胶体。 图图 A 图 图 B (2)提纯淀粉胶体。提纯淀粉胶体。 把把 10 mL 淀粉胶体和淀粉胶体和 5 mL NaCl 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 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如图 B)

4、。2 min 后,用两支试管各 取烧杯中的液体 后,用两支试管各 取烧杯中的液体 5 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向 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 溶液,向 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提示 : 淀粉胶体遇碘后溶液呈蓝色提示 : 淀粉胶体遇碘后溶液呈蓝色),观察 现象。现象:在加入 ,观察 现象。现象:在加入 AgNO3溶液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 水的试管里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 溶液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 水的试管里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 Cl 透过了半透膜,扩散到了蒸馏 水中,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没有扩散到蒸馏水中。 透过了半透膜,扩

5、散到了蒸馏 水中,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没有扩散到蒸馏水中。 练习练习_ 1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 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 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 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 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漏斗颈内液面下降漏斗颈内液面下降 B漏斗颈内液面上升漏斗颈内液面上升 C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

6、淀生成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D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 解析 :解析 : 因因 Na 、 、Cl 能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蒸馏水中,使蒸馏水中含 有 能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蒸馏水中,使蒸馏水中含 有 Na 、 、Cl ,故加入 ,故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烧杯内液体 密度增大,漏斗内液体密度减小,故漏斗颈内液面上升;而淀粉胶粒 不能透过半透膜,故烧杯内液体遇碘水不变蓝。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烧杯内液体 密度增大,漏斗内液体密度减小,故漏斗颈内液面上升;而淀粉胶粒 不能透过半透膜,故烧杯内液体遇碘水不变蓝。 答案:答案:B 2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血液中毒

7、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 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 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 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类似,透析膜同类似,透析膜同_类似, 透析膜的孔径应 类似, 透析膜的孔径应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血液中毒素 粒子的直径,毒素才能扩散到透析液中除去。 血液中毒素 粒子的直径,毒素才能扩散到透析液中除去。 解析:解析: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相当于胶体的渗析,血液中毒素粒 子的直径小于透析膜孔径时,毒素才

8、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除去。 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相当于胶体的渗析,血液中毒素粒 子的直径小于透析膜孔径时,毒素才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除去。 答案:答案:渗析 半透膜 大于渗析 半透膜 大于 3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 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操作步骤如下: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 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操作步骤如下: 取取 20%白磷的乙醚溶液白磷的乙醚溶液 0.5 mL,加蒸馏水,加蒸馏水 60 mL。 先滴加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氯化金水溶液0.75 mL, 再滴加, 再滴加0.1 molL 1的 的K2CO3 溶

9、液溶液 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振荡变成棕红色。 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 512 nm。 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散系属于该分散系属于_,其分散质是,其分散质是_。 (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以看到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以看到_ _。 (3)步骤的分离方法是步骤的分离方法是_。 (4)所得红色溶液所得红色溶液_(填“能”或“不能”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继续加热。 解析: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所得分

10、散系中分散剂为水,分散质为金 颗粒, 金颗粒直径为 根据题给信息,所得分散系中分散剂为水,分散质为金 颗粒, 金颗粒直径为512 nm, 介于, 介于1100 nm, 故该分散系为胶体。, 故该分散系为胶体。 (2) 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可发生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可发生丁达尔效应。(3)分离提纯胶体可采用渗析 法。 分离提纯胶体可采用渗析 法。(4)胶体在加热时易发生聚沉,故所得红色溶液不能继续加热。胶体在加热时易发生聚沉,故所得红色溶液不能继续加热。 答案:答案:(1)胶体 金颗粒 胶体 金颗粒 (2)分散系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分散系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3)渗渗 析 析 (4)不能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