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6313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 9261-1999 电容物位计.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万1 7 . ( 以】 N 1 2 J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 / T 9 2 6 1 一 1 9 9 9 电容物位计 E l e c trical caP a c i tan c e l e 、 l m e t e r 1 9 9 9 一0 8 一0 6 发布 2 0 0 0 一0 1 一0 1 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JB 汀 92爵 1 999 前言 左标准是对z B¥2 6 8 一8 4 电容物位计 的修订C 止标准与Z B丫2 6 8 一84在主要技术内容 上的 主要差异是: 1 ) 考虑到目前产品均为简易型电容物位计,

2、不带介电常数补偿, 原理上无法达到原标准规定的要 求, 氏此将该项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条文从原标准中删去。 2删除原标准的附录 A。 有关试验接线图插/ 、 正文内 而盘装仪表的尺寸以及湿热试验顺序. 用引 用标准规定之C将原标准附录 B改为本标准的附录A 3在绝缘电阻条文中加注说明. 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不隔离的场台不进行该两 言 子之陌 ; 的绝纷 电阻试验 兀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代替 Z BY 2 6 8 一8 4 : 工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左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侧登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左标准三要起草单位: 上海工业 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上海自动化仪表五厂。 工标准主要起

3、夏人: 曹自强、 朱本民、 冯匡荣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机械 行业标 准 电容物位计 J B厂f9 2 6 1 一 1 9 99 代替 Z BY2 6 8 一8 4 E l ect ri cal c a P a c i 场n c e l e v U,汤劲吐 范 围 本 标 准 规 定了 电 容 物位 计 的 型 式 、 基 本 参 致 友 尺 币技禾 夹求、 试 验方 法、 检 验 规 则 和标 志 、 安 装 及 贮 存 本 标 准 适 用 于 通 过 检 侧 钩 料 所 处 的 两 极 间 的 奥 赛 裹 镇 典 物 位 的 电 容 物 位 计 ( 以 下 简 称 仪 表 )o 仪表由传感

4、器和指示仪表组成。它可供开口容器或压力容器内液位或料位的连续侧量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 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 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厅 2 4 2 3 . 月 一1 卯3 电工电 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O b : 交变湿 热试 验方法 G B38 36. 公 -19 83 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 气设备 隔 爆型电 气设 备“ d ” G B38 36. 4 一19 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 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 路和电气设备 “ 1“ C B 刀 1

5、手 捉 讲 一1 卯 5 仪器仪表包 装通用技术条件 JB汀 1 中 工 卜 一L 991 盘装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尺寸及开孔尺寸 招厅 93 2 争 一1 9 男 仪器仪 表运输、 运 输贮存基本环 境条件及试 验方法 3 型式、 墓本参数及尺寸 3. 1型式 3 . 1 . 1 按传感器的安全性能分: a)普通型; b ) 防爆型。 3 . 1 . 2 按传 感器检测工作介质分 a) 检测导电介质型( 电导率不小于1 0 一 污 加) ; b)检测非导电介质型( 电导率不大于 1 0 一 5 卢 口 , 相对介电系数在 2 一4 的范围内) 。 3 . 1 . 3 按传感器适应工作介质沮

6、度分: a) 常温型( 一 40一+ 55) ; b)低温型( 一2 加 -一 叨) ; 创 高温型( + 芍一+ 么 刀 弋) 。 3 . 2 基本参数 3 . 2 . 1 测t范围 仪表测t范围应为 : 0一2 印 , 0一, 刀, 0一1 () ) , 0一1 日 ) ) , 0一2 (X刀, 0一乃印, 0一0) , 0一6 引 ) ) , 0一1 以X 幻, 0一2 义 Q) 训 。 注 1 仪表在上述范圈相应的电容变化t为饰F 一幻 为F ; 国家机械工业局 1 9 9 9 一08 一 06 批准2 以刀一01 一01 实施 _JB厅 9 2 6 1 一1 9 99_ _ _,_

7、2 各制造厂可制造不同上述侧址范围的仪表。 3 . 2 . 2 传感器工作介质额定温度范围 传感器适用 工作介质温 度范围为一 2 印一十 2 仪 ) C 注: 传感器用于低温 一 2 印代 : 一 川 月: ) 介质时, 须附加眼度缓冲器, 用于高渴( 十 85t一, 2 (X 】 戌 二 ) 介质时, 须附加散热器 3 . 2 . 3 传 感 器 攀 定 工 作 压 力 传感器额定 工作压力应从下述数 列中选 取: 0. 62 . 5 , 6 . 4 , 16, 25 40h 任a c 3 . 2 . 4 输出信号形式 输出 直 流 电 流加 认一 1 。 。 A , 其 负 载 电 阻

8、允 许 范 围 为味 。 一 1 . sk 。 ; 输出直流电 流4 n 认一 2 加达, 其负载电阻允许范围为乃 J Z 一 35明; 输出 直 流 电 压、 ; 、 一 、 , 一 它 由俪 一 她 斌抽茁 信 号 在25 叭转 换 电阻 上 获 得 。 其 并 联 负 载 阻 抗不 小于 I Mn 生: 以如1 气 一 2 认 n A作输出信号时, “ 零 赶安值仅作指示信号电路或供电的故障用 3 . 2 . 5 供电电源 仪表供电电源电压为2 2 以 , 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 3 . 2 . 6 仪表正常工作条件 3 . 2 . 61 周围环境温度 指示仪表: 十 5 一十

9、40: 传感器 : 一 叨戈一+ 85。 326 . 2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指示仪表: 5 %一 95%; 传感器: 5 锐1 田%。 3 . 26 _ 3 液体介质粘度应不大于1 . 2 5 xl 犷魂 时/s。 3 . 264 传感器安装不铅垂度天超过5。 3 . 2 . 6 . 5 在周围空气中不含有对铬、 镍镀层、 有色金属及其它合全起腐浊作用的介质 32 . 7 安装形式 3 . 271 指示仪表为盘装式或墙挂式两种 盘装式指示仪表的外形叹寸及开孔尺寸应符合JB汀 1 402的要 求 3272 传感器为法兰连接式法兰按有关标准制造。 4技术 要求 41 基人误差限 仪 表基本 误差限

10、 应符 合表 1规定: 表 1 精 碗 度 筹 级1 。1 . 5 一 基 嘴 差 限 朴 15 士 5 0 仪表的基不误差是以示值或输出信号 与其相对应的实际值之差, 用输出量程的正负百分数表示c 4 . 2回差 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回差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刀sc 4 . 3 重复性 仪 表示值或输 出信号的重复性琦不韶讨 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2 / 5 。 _ B /T9 2 6 1 一 , 弱9 4 . 4衍针抖 动里 仪表示值或瑜出信号的抖动量应不超过 2 0 尸 A ( 输出范围为。 比 气 一1 1 11 气 1 或 3 刃 , 州瑜出也因为4 m 、 - 2 汤 1 七

11、气 ) - 45 交 反分 量 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甲的交流分是应不迢过 2 汤1 城榆出范习为吸L 、 一1 伍 nA少或 中 玉 n ( 瑜出范困为 4 n 认 一2 加L 气 ) 46输出负载 当仪表的负载电阻在 洗Q一15 k 几( 输出信号为 加认一1 已 几 气 )或 乃晚 一35明 ( 愉出清号为 4 m A- 2 1玉 I L 气 或+1V一十外) 范围内变化时, 仪表的示值或翰出信号的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讨值的 t / 4 示值或输出信号变化值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 . 7电源琦变 4 . 7 . 1 电源瞬时过压 当仪表电源电压上叠加能量为 0 . IJ,

12、 尖峰电压的幅值为电源电压有效直的苏 00件的脉冲电压时 议表 的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 /2口 输出变化值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 . 7 . 2电源短时中断 当仪表主电源突然中断 2 认 1 巧时. 仪表的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应下超过基本误差限绝讨值的 1 佗 输 出的 变化值 的表示方法与基本 误差的表示方法相 同 4 . 7 . 3 电源低降 当仪表主电源电压由额定电压 2 2 叮 突然降低到额定值的7 5 %对,仪表的示直或输出洁号的变叱应 不超过 基本误差限绝对 值。 输出的变化值的表示方法与基不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7. 4主电源变化

13、当 王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 二 摺 %范困内, 频率在 额定值的二 5 % 范围内夏 合变化时, 仪表的示值或瑜 出信号的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工 / 2 输出的变化值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_ 4 . 8串模干扰 当传感器与指示仪表之间的信号回路串接须率为5 0 壬 12、 有效值为5 阮V的交流电玉时. 仪表刀示值 或输出信号的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2 。 输出的变化值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 9外界磁场 在频率为5 0 卜 12, 磁场强度为粼 】 A / m的外界磁场下, 仪表置于承爱最大影沟的污位和方问盯, 仪表的 示值或输出 信号的

14、变 化应 不超过基本 误差限绝 对绝对值 的 1 / 2 : 输 出的变 化值 的表示方法与基不误 差的表示方法相 同。 4 . 1 0稳定性 4 _ 1 0 . 1 始动漂移 仪表分别施加 10%和如%且程的输人信号, 接通电源, 记录s nun , lh和4h 的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 其示值或输人信号的漂移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 左。 输出漂移值的表示方法与荃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 . 1 0 . 2 长期漂移 仪表施加 如%量程的恒定输人信号。 接通电源连续运行30 天 仪表的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以及试 验结束后的下限值和量程的变化均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道的 1 飞 输出的

15、长期漂移量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 1 0 . 3 加速 寿命试 验 J B/ 1 9 261 一 1 9 的 仪表施加峰一峰值为50 %t程, 连续工作ros 次测t循环后, 仪表仍应符合4 . 1 , 4 . 2 , 4 . 3 , 4 . 4 和4 . 8 的要 求。 4 . 11环境温度 仪表环境温度从 : 变化到 : : 时, 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应不超过下列计算值: 乙二 ( 。 : 卜: : ) 式中:由环魔温 度变化引起的允许仪表值或翰出信号变化的百分数; 20士 2 范围内 的实际温度值, ; t :指示仪表为+5 一+ 40范围内的实际温度值, 弋;

16、传感器为一 40CC一+ 85弋范围内的实际沮度值, 。 c值应按表 2 的规定选取: 表 2 精确度等级 温度系数 弋 4 1 2 湿热 羔 2 5 . 5 0 0 07 50 1 田 仪 表经连续二个 循环的 湿热试验后, 仪表仍应符合4 . 1 . 42 . 4 . 3 , 4 . 4 , 4 . 8 和4 . 19的要求。 而4 . 巧的 绝缘电阻均不能低于 1 0 M O 4 . 13机械振动 仪表置于正常工作位置, 以谐振点为振动频率和规定的位移( 或加速度) 的情况下, 在三个相互垂直 的方向上各经受 3 伍 1 五 n的振动后, 仪表仍应符合 4 . 工 . 4 . 2 . 4

17、 . 3 , 4 . 4 和 4 . 19的要求。 4 . , 4 安装位置 传感器倾斜 5 咐 所引起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 / 轰 示值或输出信号变化值的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的表示方法相同。 41 5 绝缘电阻 f 义 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指示仪表电源端对接地( 外壳) 端之间不小于 20M b)指示仪表输出端对接地端之间不小于 Z O M 几 注: 当输出端与接地端不隔离时, 不做该项试验- C 、 指示仪表输出端对电源端之间不小于2 0 入 1 0; d , 传感器正负电极之间不小于 50M 几。 41 6 绝缘强度 当环境温度为 巧一

18、35弋, 相对湿度为 45%一75%时, 指示仪表电源端子对接地( 外壳) 端子间应能 承受韧主为50 Hz, 电 压为1 . s k 、 的正弦电压历时I Ymn 的 绝缘强度试 验, 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417密封性 传感器在承受额定工作压力的 1 . 5 倍 , 历时 2 加血 的试验压力后, 传感器不应有泄漏和损坏现象 418运输条件试验 运输条件试验按JB厅 9 3 2 9 ,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4 . , 8 . 1 运输环境温度 仪表在包装条件 下, 经受高温 ( 55: 2 ) 和低湿( 一 4D弋, 2 ) 试验后, 仪表仍应符合4 . 1 , 42 4 . 3 , 4

19、. 44 、 8 和4 . 19的要求。 418. 2 碰撞 仪表在包装条件 下, 经 受加速度为 1 。 无 】/ 矛 士 1 阮/ 矛 , 1 1, ) , 10次的碰撞试验后, 仪表仍应符合4 . 1 . 4 . 2 , 4 . 3 , 4 一 4 , 4 . 8和419的要求。 4 . 1 8 . 3 自由跌落 仪表在包装条件 下, 经受高度为25 压 们 In , 连续四 次的自 由落体 跌落试验后, 仪表仍应符合4 . 1 , 4 . 2 , 4 3 . 4448和 4 19 的要求_ 一J B 浑 926 1 一 1 里日_ _ _ 4 1 9 外观 仪表的外壳及零件的表面覆盖层

20、、 面板及铭牌等均应光洁完好 不得有剥落及伤痕等缺陷。 紧固件不 得有松动、 损坏等现象。可动部件应灵活可靠 4. 20防爆 要求防爆的仪表应按G B3 8 36 2 或G B3 3 为. 4的要求进行生产并需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进 行审查和检验, 且取 得防姆合格证书一在传 感器明显处应有防爆等级的标志。 5 试验方法 5 . 1 试验条件 5 . 1 . 1 环境条件 5 . 1, . 1 参比 大气条件 仪表的参比性能应在下列大气条件下进行试脸: 温度 : 20土2 ; 相对湿度 : 印% 一 70%; 大气压力沼 盛P a 一1 孟 卫 a o 热带、 亚热带或其它特殊用途的仪表,

21、 其参比大气条件按有关标准规定。 5 . 1 . 1 . 2 一般试验的 大气条件 无需在参比大气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推荐采用下列大气条件: 温度: 15一 35; 相对湿度: 45% 一 75%; 大气压力: 段 几 几一1 孟 夕 a o 每项试验期间, 允许的温度变化为 1 /l众 面l a 5 、 1 . , . 3 其它环境条件 除上述大气条件外, 试验尚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 磁场: 除 地磁场外, 无其它外界磁场; 机械振动: 无。 5 . 1 . 2 动力条件 51 . 2 . 1 公称值 按有关标准或制造厂的规定。 5 . 1 . 2 . 2 允差 电压 : 士1 % ;

22、频率: 士1 %; 谐波失真: 小于5 %( 交流电源) 。 5 . 2 试验的一般规定 5 . 21 仪表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投人运行口 5 . 2 . 2 除工作位t影响试验外, 试验时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在任何方向的 倾斜不超过2 % 5 . 2 . 3 在进行每 项试验前, 允许调整“ 下限 值” 和“ t程” , 使上、 下限值的误差减至最小。 除非条文中另 有 规定, 在试验过程中, 不得调整“ 下限值” 和“ 童程” 。 5 . 24 除非条文中另有规定, 影响量试骏时。 只有所涉及的工作条件在规定范圈内变化. 其它工作条件 应在条文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保持恒定, 且影响

23、t对仪表的影响应在有关标准或制造厂规定的正常工作条 件极限值上确定。 5 . 2 . 5 试骏采用的测t方法的误差限, 应不超过被测仪表规定误差限的 1 /4, 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 . 2 . 6 仪表在接通电源后, 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时间进行预热, 使仪表内部温度稳定。 如制造厂未作规定, 允许预热 ) 刀 j J l a 5 . 2 . 7 除非条文中另有规定. 试验时输人信号应无明显波动。输人信号的变化速度应足够慢, 以保证在 _ _ J B月、 9 2 6 1 一 1 9 9 9 任何试验点上不产生过冲。 5 . 2 . 8 除非条文中另有规定, 试验时用自 来水 作被测导电介质

24、; 以相对介电常数为2 士 0 . 2 的油( 牌号为 NY Z 印) 作被测非导电介质。 5 . 2 . 9 除非条文中另有规定, 测量范围内 试验点应不少于10点 在每个试验点上, 以上、 下行程为一个 循环。侮次试验应不少于三个循环: 5 . 3 外观 用目视检查的方法进行。 5 . 4 基本误差、 回差和重复性试验 仪表依次施加0 %, 10%, 加%, 30%, 40%, 50%, 印%, 70锐, 80叹, 90侨和1 00%量程的 输人信号, 恻量 正、 反行程相对应的各点仪表示值或输出 信号。 轴人信 号在达到上限值和下限值 时, 均需保持工 皿 n , 然后 改变方向测量之:

25、 由上述三个翻最循环得出的数据, 计算每个循环、 每个行程的每个试验点上的误差: 即被测仪表示值 或输出信号与其相对应的实际值之差, 并用输出t程的 正负百分数表示:正误差为示值或输出信号 大于 实际值。 由计算出的每个试验点上的误差按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表川 实例的形式列出误差表二 基本误差由误差表中的最大正负误差确定之。见表 州 和表A 二 回差由误差表中各试验点的上行程误差平均值与下行程误差平均值之间的最大差值确定之见表 AI 和表 A Z 。 重复性误差由误差表中同一试验点、 同一行程多次测量所得的误差予以确定, 并由各误差与其平均 误差之偏差的均方根计算出来。见表 川 和表 A

26、 Z 。 5 . 5 示值或输出信号的抖动试验 在进行基本误差试验时, 观察各点示值或输出信号的抖动量。 5 . 6 交流分量试验 置负载电阻于 2 (X 旧( 伪I A一1 压 叭 时) 或 25叭 4 1 几 气 一2 a l l 人时) . 然后测量输人信号量程分别为 10价, 50铸和 如%时, 负载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 5 . 7 输出负载试验 当仪表负载电阻值由 赚n变至 1 . sko( 输出信号为以 1 A一1 1) n 八 )或由25阶 变至 35阶 ( 输出信号为 4 毗 一 2 O 1 政或+ IV一+ 弘 ) 时, 测量仪表输人信号分别置于量程的ro %, 50%和00%

27、 处示值或 输出信号 的变化值 5 . 8 电源畸变试验 下列试验允许以标准电容箱摸拟物位变化。 5 . 8 . 1 电源瞬时过压试验 试验线路见图 1 。 图 1 电源瞬时 过压试验线路 _邓理 9 邵1 一1 999_ _ 试验时, 仪表施加50%量程的 输人信号。 叠加到主电源上的尖峰电压由电容器放电产生, 电容器的能盆为0 . U, 尖峰电压的幅值为主电源电 压有效值的 5 00%。 主电源线应包括一个至少为 5 印拼 H扼流圈的抑制滤波器加以保护。所用的电容值可按下式计算: C 二 0 . 2/F : 式中: C 一电容值, F ; 干 主电源电压有效值的倍数: 在试验线路上 , 对

28、每个幅 值的尖峰电压施加与主峰 值电压同相的两个脉冲 。 记录仅表的示值 或输出信号 瞬时变化和 永久变么 58 . 2 电源短时中断试验 试验时, 仪表施加50%盆程的输八信号c 主电源突然中断时lhJ为 2 a l门 5 , 记录下列数值: a ) 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最大瞬时变化; 日电源重新接通后, 仪表示值 或输出信号 达到其基本误差限内并稳定所需要的时间; C I 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术久变化 每个中断时间重复 10次, 两次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等于中断时间的 10倍。取 10次试验的最大 值 5 . 8 . 3 电源低降试验 试验时, 仪表施加50%量程的输人信号。 将电源电压

29、降低到额定值的75%, 并保持 5 5 , 观察和记录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任何瞬时变化的大 小和持续时间。 58 . 4 电源变化影响试验 试验时, 仪表施加50%量程的输人信号。 将交流电源的电 压和频率按下述组合 并变化时, 记录由此产生的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 交流 电源 电压频率 a)公称值公称值 b)公称值公称值的1 05% c)公称值公称值的95% d) 公称值的11 。 %公称值 e ) 公称值的 85%公称值 f)公称值的l ro%公称值的1 05% 9 ) 公称值的 85%公称值的1 05% h)公称值的11 0 %公称值的95% 1)公称值的85%公称值的95% 如有关

30、标准规定有较小的电压和( 或) 频率的允差, 俐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 必要时, 交流电源 的变化 影响 试验可简化为下 述组合 变化: 电压频率 a)公称值公称值 b)公称值的1 10呢公称值的1 05% 。 ) 公称值的110 %公称值的95% d)公称值的85%公称值的1 05% 的公称值的5 呢公称值的95% J B/ T 9 2 6 1 一 1 9 99 5 . 9 串摸干扰试验 试验线路见图2。允许用标准电容箱模拟物位变化。 指示仪表接纹端子传感器接线端子 L 寸尤一 上 亡之_ _ 厂|斤傀|厂220卜| 图2 串模干扰试验线路 串模电压由变 压器的次级产生。变压器的次级 用最大为1

31、 明 的并联电阻分 路, 并 与输人端子串 接。 不直接与指 示仪 表联接的变压器次级一侧应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端子。 试骏时, 仪表分别施加 10 %, 50%和叩%t程的物人信号。 先将仪表与试验线路断开, 调整变压器的初级电压, 使负载电 阻两端的串 模电 压设定在5 阮V峰值, 然后将仪表 接人 线路, 调整其相位( 伊一 3 6 护 ) , 使仪表各试验点的示值或 输出 信号的 变化为最大值二 510外界磁场试验 试验应在由 频率为50比 的交流电产生的磁场强度为礴 仪 从 加 的 外界磁场中 进行。 试验时, 仪表施加幻%盈程的 输人信号。允许用标准电 容箱模拟物位变化。 将仪表(

32、 包括传感器) 放到磁场线圈的中心转台上, 信号源和标准仪器 应离开磁 场至少3m。 转动中 心 转 台 和 磁 场 线 圈 。 对交 流 外 磁场 影 响 试 验, 尚 须润 整移 相 器( 护 一 3 砂) , 使仪 表 处 于 最 不 利 的 磁 场 方 向 和 相 位上。在该条件下测量仪表示值或输出 信号的变化值。 5 . 11稳定性试验 本试验应在参比工作条件下进行。允许用标准电容箱摸 拟液位的 变化。 5 . 1 , . 1 始动漂移试验 试验前, 仪表应在参比工作条件下放置 2 蜘。 但不接通电源。然后在仪表上施加 10%t程的翰人信 号. 接通电源。 记下 5 而n 、 lh和

33、4h 后的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断开电源, 仪表再在参比工作条件下放置 J B厂 1 , 9 湘 1 一 1 以 拍 验结束后, 紧接着 预I t和计算仪表的下限值和t程。试验前后下限值和t程的变化即为长期漂移。 5 . 1 1 . 3 加速寿命试验 在仪表施加峰一峰值约为 5 口 汤t程,且其中点置于标尺中点的交变输人信号, 其频率应使增益不小 于0 . 9 。 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 仪表应运行 10 个测t循环 。 试验结束后 , 仪表应按5 . 4 , 5 . 5 , 5 . 9 的 试验 方法检验4 . 1 , 4 . 2 , 4 . 3 , 4 . 4 和4 . 8 的 要求。 5

34、. 12环境温度试验 试 验应在温度试验箱中 进行。试验温度和试验顺序如下: 指示仪 表: 十 加, + 40, 十 20, 十 5 , + 加。 传感器: + 2 叱 注粼 代, + 已 六 : , 十 8 兜 , + 已 了 C , + 刁 口 , + 2 口 , 此 , 一 2 我, 一 月 J , 一 2 口 , 吮 , + 2 代: 试验时, 指示仪 表和传感器可分开进行, 但两 者导线须连接好。 仪表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所不包括的温度不进行试脸。 试验温度应逐步变化。每一温度的允差为土2 七 在每一温度上应有足够的时间 不少于Zh) , 使仪表 内部达到热稳定。整个温度试验需进行二个

35、循环。 试验时, 仪表施加 卯%t程的输人信号( 允许以标准电容箱模拟物位变化) 。 并测t和记录开始20 时的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 然后在每个温度试验点上测t和记录仪表的示值或输出信号, 并计算出试验 温度每变化 1 0 所造成的变化。 513湿热试验 仪表应先在参比工作条件下放置 2 4 1 1 , 侧量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基本误差、 回差和重复性, 然后将 仪表放进湿热箱内, 并使湿热箱根据 G B 厅 2 4 23. 4 规定的顺序和要求连续进行二个循环的温、 湿变化。 在 第一 循环的 高温( 53一 57) 、 高湿( 90%一 %呢) 开始Zh和第二循环的高温、 高湿最后Zh,

36、仪表须通电, 以观察仪表是否工作。 试验结束后 , 将仪表从湿热箱中取出, 检查仪表是否有飞弧现象、 冷凝水聚集和元部件损坏。然后在 Zh 内( 仪表从湿热箱内取出开始) 测量仪表的绝缘电阻。 并按 5 . 354 , 5 . 5 , 5 . 9的试验方法检验 4 . 1 , 4 . 2 4 . 34 4 、 4 . 8 和 4 . 19的要求C 514机械振动试验 试验时, 仪表施加 5 0 %量程的输人信号。 仪表应按制造厂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 并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 上承受直线正弦振动, 其中一条轴线应为铅垂方向。 用来安装仪表的振动台、 安装板和任何安装托

37、架的刚 度应 使传递到仪表上的 脉冲的损耗为最小, 且不增大振幅, 亦不产生谐振。 试验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 寻找初始谐振 本阶段主要是确定谐振频率和收集寻找最终谐振所裙要的资料C 按下述频率范围和振幅或加速度进行扫频: 指示仪表: 频率: 1 0 陇 一 仅址 L , 振幅: 0 . m知助; 频率: 印H Z 一巧0 壬 12 , 加速度: 1 伪2/矛 。 传感器: 频率: 1 0 卜 住一 印Hz, 振幅: 0 . 2 今 皿 口 ; 频率: 印比一5 (X 刀 12 , 加速度: 3 如厅。 注: 上述指示仪表的振动为控制室内工作条件; 传感器的振动为一般现场工作条件。 扫颧

38、应是连续和对数的, 扫描速率 为每分钟05个倍频程 扫描期间, 应记录使示值有明显变化的和产生机械谐振的频率。 第二阶段: 耐振性试验 仪表应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各承受 0 . sh 的振动。 在每个平面上, 试验应按第一阶段所得出的最 大机械谐振的频率进行。如未找到浩振, 则按工作条件所规定的最大频率进行 几 /T 926 1 一 1 9 99 第三阶段: 寻找最终谐振. 寻找最终谐振的方法与第一阶段相同。并用相同的频率范围和振福或加速度, 所得出的谐振频率和 使示值产生明显变化的频率应与第一阶段所得出的仔细对比。两者的差别可能是由弹性形变引起的, 并 将导致机械结构开始破裂。 最终俭查;

39、 振动试验结束后, 应目视检查仪 表有 无机械损坏, 并 按 5 . 3 . 5 . 4 , 5 . 5 的试 验方法. 检验 4 . 1 , 4 . 2 , 4 . 3 , 4 . 4 和4 . 19的 要求。 5 . 1 5 安装位置试验 将传感器安装在 专用( 可 倾斜装置) 设备上, 然后按5 . 4 的试脸方法测盆和记录传感器在沿 垂位置时 的仪表 示值或输出信号。 再 将专 用设备倾斜5 o( 任惫方向) , 测量和记录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 计算出由此 产生的仪表示值或输出信号的变化量 5 . 1 6 绝缘电阻试验 仪表绝缘电阻用额定直流电压为 5 v的兆欧表测t。 试验时断开电源,

40、 使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 电源端子和输出端子均短接, 然后测量下列各处的绝缘 电阻 指示仪表:电源端子接地端子 输出端子接地端子 输出端子电源端 子 传感器: 电容正负电极 断开电容正汲导线) 5 . 1 7 绝缘强度 按4 . 7 规定的试验电压, 将试验端子接于介电击穿仪上, 然后缓慢升压至规定电压, 并保持 1 皿n , 应 不出现击穿和飞弧现象。然后缓慢地降低试验电压到零值, 并切断电源 5 . 1 8 密封性试验 将传感器安装于 专用压力试验台上, 并施加额定工作压力的工 . 5 倍的试验压力. 厉时2 腼二 5 . 19运输条件试验 运输条件的试脸方法按JB汀 9 3 2 9 6

41、 检验规则 61 出广检验 每台仪表的出 厂检验应按4 . 1 , 4 . 2 . 4 . 3 , 4 . 4 , 46 , 4 . 8 , 4 . 16和419的要求并按53 , 5 . 4 . 5j5 . 一59 和5 . 16的试验方法 进行。 6 . 2 型式检验 在新产品试制定型( 设 计定型或生产定型) 和老产品在设计结构、 工艺、 叮 料等方面有 重大变五 叮. 都 要按本标准进行型式检验。防爆仪 表除需按本标准进行型式检验外 尚需履 行防 爆审查和检脸于 续 仪表的型式俭验应按 4 . 卜 4 . 20的要求并按 5 . 3 一5 . 19的试验方法献须 序进行。 7 标志、

42、包装及贮存 7 . 1 标志 在仪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应固定铭牌, 铭牌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或厂标; b)仪表名称及型号; c)制造编号; d)测量范围; _J B/ T以荃1 = 1 里旦一一一 -_. a)制造厂名或厂标; b)仪表名称及型号; c)制造编号; d ) 测最范围 ; e ) 工作压力( 胭 田 . ) ; f)工作介质沮度范围( ) ; 9 ) 仪 表精确 度等级; h)制造年月; 1) 防 爆仪表应 注明: 防 姆标志、 等级及防爆合格证编号召 仪表的接线端子应有接线标牌: 7 . 2包装 7 . 2 . 1 仪表的包装应按 G B 厅 1 5 月 石 4 中所规定的要

43、求及方法进行C 7 . 2 . 2 仪表包装箱上应标志“ 向上” 、 “ 小心轻放” 、 “ 防翻” 、 “ 易碎” 等字样C 7 . 3贮存 仪表应存放在周围空气温度 0 一十 40, 相对湿度不大于 80%的干燥通风的室内:室内空气中不 应含有腐蚀仪表的杂质二 J B月 ,9 261 一 下 99 9 附录 A ( 提示的附录) 误差及计算实例 畏A I 厂 误差表疾例 1 浮 - , 一 ! 幸 二万 - 一 7 、 气 . 聆 愉人信号 量程 , 误红, _扒 珍出量 程的 、一 竹 一 魂 笨一侧t饭环 第 细珍粗 一一 手 第三测量循环一平均值 上 行 程 下行程上行程忐下行程上行

44、程 下 行 程 、上 行程 下行程 %肠肠 % _ % %一% l 0+ 0_ 1 7 +0. 1 0 + 0 1 4 , + 0 1 4 l Q +01 7 + 0 11十 0 2 4; 十0一 09 一 +0 09 r 十 0. 09+0_ 1 7+ 0. 1 0 2 0+0. 1 !十0. 09+02 9+0. 02+0 0 8+ 0. 1 甲+01 6十 0 的 3 0+0. 1 6+ ot l g 十 0. 乃+ 0 1 6+0 1 7+ 0 2 2+ot I g 一 + 0t 1 9 40+0 。 1 5+0. 22+0. 2 6 +0 1 2+ 0. 1 9十0. 00+0 2

45、0+ 0 1 4 5 0+ 0 1 2+ 0. 0 2+ 0_ 1 3 一0 0 50 oo一 0 位+0 08一 0. 0 2 60+0 . 1 2+0t 1 0+ 0. 2 6+0, 1 1 +0t l 工十 0 肠+0. 1 6十0 09 7 0十026+0 20十 0. 2 3斗 0 1 0 +0 2 2十 0 0 8+0 2 4中 0 1 3 8 0+ 0 42+ 0 . 3 3 一 十 0. 2 6+0. 31十 0 28+0 35+0 . 29 9O+ 0. 2 4 一 +0t 1 2 一 + 0. 1 6 +0. 1 3+0. 21十 0 04+0_ 2 0+0 1 0 1 o

46、o0. 00一 0 1 0 一0 09一0 06 表人 2 计算实例 序 号 技术指标说明, 量 结 果 参 考 图 表 1基本误差 ,)在下行程侧盈时, 基本误挂的t大值出现在80%量程, 第3 栏处, 为+0 . 33%。 b) 在上行程测贡时, 基本误羞的最大健出现在80%量程, 第2 栏处, 为 + 0.42%。 十Q, 3 3 % 十04 2 侃 表AI 2 回差 上 行 怪 予 均 值 和 下 粗 俘 篆 搜 位 的 . 大 盛 值 出 现 在 70 % 最 程 处 , 为 +0. 料%和 +U. 月%t 弟8, ,仁): 0。 1 1 %表AI 3 重复性 气 误差 计 算 夏 泛 睐差 的 公 式 为 : , , 、 ;可 , 误 差 离 平 赢 霉 恐 滋 的 20 % 量 程 处 。 对上行程劝% t程牙 二+ 。 . 1 。 夕 . 3 卜 兰! 邑 二 乡 一 二 、 一 三 ) , + 。 . 11一 。 仍 一住 田 乃 十0. 四十0. 1 3001 69 +0. 叨一0 . 080( 0拼 0 0 2 5 8 盆复性误差二 了0 刀2 巧 习 门二0 . 伪3 之子 ;多 0.伪3 % 表AI l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