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8076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9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1350.1-2005 波分复用(WD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pdf.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 T 1 3 5 0 . 1 - 2 0 0 5 波分复用 【 WD M)系统 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 :接口功能部分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i c a ti o n o f Wa v e l e n g t h D i v is i o n Mu l ti p le id n g ( WD M) s y s t e m n e t w o r k m a n a g e me n t i n t e r f a c e P a r t 1 : i n t e r f a c e f u n c

2、ti o n p a r t 2 0 0 5 - 0 5 - 1 1 发布2 0 0 5 - 1 1 - 0 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言 息 产 业 部发 布 丫D/ T 1 3 5 0 . 1 - 2 0 0 5 目次 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1 定义和缩略语 , , , , , , , , 1 3 . 1 缩略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 2 定义 一1 WD M管理网结构 , ,

3、, , 1 接口功能要求 , , , , , 一 , 2 5 . 1 故障管理 , , 。 , , 】 , , , , , , , , 12 5 . 1 . 1 网络告警监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 1 . 2 历史告警管理 , 2 5 . 1 . 3 告警上报控制机制 2 5 . 1 .4 告警记录 。 , 。 , 一3 5 . 1 .5 告警监视的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2性能管理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前1245 5 . 2 . 1 当前性能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 2 .2 历史性能数据 . . . . . 5 5 23 性能门限 5 5 . 2 . 4 性能管理功能 , 。 , , , , , . . 5 5 . 2 . 5 性能数据种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 3 配置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5 . 3 . 1 拓扑管理 6 5 . 3 . 2 终端点管理 . . . . . . . . . . . 一 , . . .

6、 . . . . . 6 5 . 3 . 3 网元实体管理 - , . . . . 7 5 .4 安全管理 , , , , , , , , , , , , 一9 5 .5 其他 , , 。 9 5 .5 . 1 开销管理 9 5 .5 . 2 通信测试功能 , 1 0 5 .5 . 3 时间同步功能 , , , , , t o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接口上报的基本告警参数 - , , , , , , 。 1 1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接口上报的基本性能参数 , , , 1 3 丫D / T 1 3 5 0 . 1 - 2 0 0 5 前言 波分复用 ( WD 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

7、求分为4部分: I .波分复用 ( WD 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 2 . 波分复用 ( WD 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 3 . 波分复用 ( WD 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三部分: 4 . 波分复用 ( WD M)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四部分: 本部分是第一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 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张侃张德华张国颖汪琪干 接口功能部分 通用信息模型部分 基于 G D M O / C MI P的信息模型部分 基于I D LI I O

8、 P的信息模型部分 郁 丫D/ T 1 3 5 0. 1 - 2 0 0 5 波分复用系统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接口功能部分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波分复用 ( WD M)系统的网元管理系统 ( E M S )与网络管理系统 ( N MS )之间的接口功 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规范、设计和开发 WD M网元级管理系统的向上接口部分和WD M网络级管理系统的向 下接 口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9、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 D N 1 2 0 - 1 9 9 9光波分复用系统总体技 术要求 ( 暂行规定) 3 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 . 1缩略语 E M S E l e m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网 元管理系统 N M S N e t w o r k Ma n a g e m e n t 勿s t e m网络管理系统 O C H O p t i c a l C H a n n e l光通路 ( 光通道) O M S O p ti c a l M u l t

10、ip l e x S e c t i o n光复用段 O T S O p ti c a l T r a n s m i s s io n S e c t i o n光传送段 ( 光放大段) WD M W a v e l e n g t h D i v i s i o n M u l t i p l e x i n g波 分复用 3 . 2 定义 ( E MS) 网元管理系统 用于网元管理级的系统。E M S 直接控制设备,提供诸如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 计费管理等功能。 网络管理系统 NMS ) 用于网络管理级的系统。N M S负责对所辖管理区域内的E M S进行监视和控制,

11、应该具备故障管理 、 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4 WD M管理网结构 按照电信管理网 ( T M N )的基本框架,WD M管理网也应采用分级的管理体系结构,即分网元管理系 统 ( E M S )和网络管理系统 ( N M S ) ,如图 1 所示。网元管理系统直接负责对 WD M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 理,网络管理系统则通过对网元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来实现对整个WD M网络的管理。 本部分规定的是 E M S与N MS 之间的接 口的功能要求。 丫D /T 1 3 5 0. 1 - 2 0 0 5 WD M 网络 管理 系统 ( N M S ) WD M 网元 管理 系统 ( E M

12、S ) W D M月 元 M 1 WD M,理系统结构 5接 口功能 要求 5 . 1 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是指 E MS 实时监视网络设备运行情况,提供故障告警和故障定位等相关信息。E M S接口应 支持N MS 对网络告警的监视、历史告警的管理和告警上报控制机制。 5 . 1 . 1 网络告.监视 E M S应支持N MS 对网络告警进行实时监视的功能,并具有主动上报和响应请求上报两种告警上报方 式。告警监视功能包括: ( 1 ) E MS 支持将实时告警主动上报给 N MS ; ( 2 ) E MS支持 N M S查询当前告警汇总; ( 3 ) E MS 支持周期性地向N M S上报当前告

13、警汇总。 ( 可选) 5 . 1 . 2 历史告奋管理 E M S应能存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告警记录,并支持N M S对历史告警的查询和管理。历史告警管理包 括 : ( 1 ) E M S 支持N M S 查询历史告警日 志; ( 2 ) N M S 可 设置E M S 告普日 志过滤条件, 只有满足该条件的 告警才能进人E M S 日 志; ( 3 ) N M S 可 设置E M S 告普日 志的最大存储容量和当 前存储容量; ( 可选) ( 4 ) N M S 可设置E M S 告普日志存储容量 超限时的 行为表现 如进行滚动刷新、 停止记录告警日 志、 上报处理错误告警等) ;( 可选)

14、( 5 )当创建、修改、删除、挂起、重用日 志时, E M S 应向N M S 发出 相应的通知, 通知的类型可为 o b j e c t c re a ti o n , a t tri b u t e v a l u e c h a n g e , o b j e c t d e l e t i o n 或s t a t e c h a n g e , ( 可选) 5 . 1 . 3 告奋上报控制机制 E M S应支持 N M S对告警上报条件的控制管理,即E MS 仅对符合 N M S要求的告警事件进行上报 ,从 而减轻网络通信和 N M S处理负荷。告警上报控制机制包括: ( 1 ) E

15、 M S支持 N MS 允许/ 禁止上报实时告警; ( 2 ) E M S支持 N M S设置/ 修改/ 查询告警上报过滤条件,当网络出现故障时,E M S能根据 N MS已设 置的告警过滤条件, 将满足告警过滤条件的 告警信息上报给N M S ; YD IT 1 3 5 0 . 1 -2 0 0 5 ( 3 ) E M S支持 N M S设置/ 修改/ 查询/ 删除 E M S的告警上报路由; ( 可选) ( 4 ) E M S支持 N M S允许/ 禁止上报当前告警汇总; ( 5 ) E M S 支持N M S 设置/ 修改 / 查询E M S 当 前告警汇总的上报周期。 E M S 应支

16、持N M S 按以下过滤条件或这些条件的组合设置告替上报: ( 1 )按告警源; ( 2 )按告警级别; ( 3 )按告警类型; ( 4 )按告警原因; ( 5 )按告普产生时间。 5 . 1 .4 告.记录 E MS 提供给 N M S的当前告警和历史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 1 )告苦类型 E MS 监视的告警分为下列5种类型。 一 设备告警:与设备硬件有关的告普。 一 服务质量告警 :反映传输性能,如超过门限、性能劣化等。 一 通信告警:与传输状态有关的告警,如信号丢失、帧丢失、信号劣化、L A N或通信协议告普 。 通信告警分为业务网告警和网管告警两类。 一 处理失败告警 :与软件有关

17、的告警。 一 环境告警:如局站温度/ 湿度、门开/ 关、火警、通风等。 ( 2 )告警级别 按严重程度分为下列 6 种级别。 一 紧急告警C r i t ic 峨 使业务中断并需要立即 采取故障检修的告警。 一 主要告普M a j o r : 影响业务并需要立即采 取故障检修的告警。 一 次要告警 M i n o r :不影响现有业务 ,但需采取检修以阻止恶化的告警。 一 提示告普W a r n i n g : 不影响现有业务但有可能成为影响 业务的告警, 可视需要采取故障检修。 一 不确定告警 I n d e t e r n u n a t e :未确定原因的告警。 一 清除告普 c l e

18、 a r :已清除的告警。 ( 3 )告普状态 包括3 种告警状态, 分别为未确 认、确认和清除。 ( 4 )告普源 应定位至网元、机盘、端口、光通路层、光复用层、光传送层、T T P , C T P等。 ( 5 )告普原因 告警可能原因的描述,E MS 应监视的告警原因见 6 . 1 .5节。 ( 6 )告警发生时间 系统发生告警的时间。 ( 7 )告警确认时间 操作人员确认告普的时间。 ( 8 )告普清除时间 操作人员清除告普的时间。 ( 9 )告替确认用户 确认告普的用户名称。 ( 1 0 )其他相关信息 系统或用户给告等加注的信息。 丫D/ T 1 3 5 0 . 1 -2 0 0 5

19、 5 . 1 . 5 告.监视的参数 E MS 应监视下列告警参数 ( 告警原因) 。 ( 1 ) S D H再生段 ( 当 该光通路传送的 信号是S D H信号时) , 包括: 一再生段 B1误码过 限; 一 J O踪迹字节失配。 ( 2 )光通路层,包括: 一 输人信号丢失; 一 输人光功率过限; 一 输 出光功率过 限 ; 一发送器劣化 ; 一 激光器发送失效; 一 激光器寿命告警; 一 激光器背光功率告警 ( 可选) ; 一 激光器温度过限; 一 激光器电流过限。 ( 3 )光复用段层,包括 : 一 输人单波长信号丢失; 一 输人合路信号丢失; 一 输人光功率过限; 一 输出光功率过限

20、。 ( 4 )光传送层 ,包括: 一 输人信号丢失; 一 输人光功率过限; 一 输出光功率过限; 一 光信噪比劣化 ( 可选) ; 一 泵浦激光器失效 ( 可选) ; 一 泵浦激光器劣化 ( 可选) ; 一 泵浦激光器偏流过限; 一 泵浦激光器温度过限; 一 泵浦激光器硬件关断报告。 ( 5 )光监控通路,包括: 一 光监控通路丢失 ; 一 光信号帧丢失; 一 光信号帧失步; 一 告警指示信号 ( 可选) ; 一 远端接收失效 ( 可选) ; 一 信号劣化; 一 误码过限; 一 激光器发送失效; 一 泵浦激光器硬件关断报告 ( 可选) 。 ( 6 ) 硬件设备告警,包括 : 一 单元盘脱位;

21、一 单元盘故障; 一 所插单元盘类型错误; 丫D/ T 1 35 0. 1 - 2 0 0 5 一 单元盘无软件; 一 单元盘参数未设置; 一 读写单元盘芯片存储器失败。 ( 7 )外部环境告普, 包括: 外部告警事件 ( 如电源故障、 环境温度过高、继电器告警等) 。 5 . 2 性能,理 性能管理是指 E MS实时监视网络设备运行情况,生成性能数据,当性能超门限时产生超限告警 。 E MS 接 口应支持 N M S对当前性能数据、历史性能数据、性能门限和超限告警的管理,并具有性能上报控 制机制 。 N M S应能通过该接口对光通路层、光复用段层、光传送层和光监控通道的当前性能数据和历史性能

22、 数据进行收集。 5 .2 . 1 当前性能数据 当前性能数据是指在上一个性能间隔时间内 ( 如 1 5 m i n ) ,性能监视实体所收集到的性能数据。在每 个性能间隔时间结束时,E MS 主动向N M S上报收集到的当前性能数据。 5 . 2 . 2 历史性能数据 历史性能数据是当前性能数据的备份,在每个性能间隔时间末 ,E M S在将当前性能数据上发给 N M S 的同时, 将其转存为历史性能数据,以备N M S 需要时向E M S 提取。N M S 可以通过接口 对E M S 中历史性 能数据的存储数量进行设定。 5 .2 .3 性能门限 可以 设置性能监视实体的 性能门限值,当监测

23、到的性能 参数值超过其门限值时, E M S 将向N M S 发送 超限告警 ( 或事件) 。 5 . 2 . 4 性能管理功能 ( 1 )性能数据上报; ( 2 )设置性能事件上报条件; ( 3 )挂起、恢复、设置性能数据采集; ( 4 ) 设置性能监视周期 ( 1 5 m i n 或2 4 h ) ; ( 5 )查询当前性能数据; ( 6 )查询历史性能数据; ( 7 )删除历史性能数据; ( 8 )设置性能门限; ( 9 )查询性能门限; ( 1 0 )上报性能超门限事件。 5 .2 .5 性能数据种类 ( 1 ) S D H再生段当前性能监视数据 ( 当该光通路传送的信号是 S D H

24、信号时) ,包括: 一 误码秒 ( E S ) ; 一 严重误码秒 ( S E S ) ; 一 帧失步秒 O F S( 可选) ; 一 不可用秒 ( U A S ) ; 一 背景块误码 ( B B E ) ; 一 连续严重误码秒 C S E S , ( 可选) ( 2 )光通路层当前性能数据,包括: 一 光波长 ( W a v e l e n 肿) ; ( 可 选) 一 输人光功率 ( I n p u 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一 输出光功率 ( O u t p u 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一 激光器偏置电流 ( l a s

25、 e r b i a s c u r r e n t ) ; 丫D/ T 1 3 5 0 . 1 - 2 0 0 5 一 激光器温度 ( L a s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 ; 一 激光器背光功率 ( L a s e r b a c k f a c e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 可选) ( 3 )光复用段层当前性能数据,包括: 一 单通路抬人光功率 ( C h a n n e l i n p u t o p t ic a l p o w e r ) ; 一 单通路输出 光功率 ( C h a n n e l o u t p u

26、t o p t ic a l p o w e r ) ; 一 总输人光功率 ( T o ta l i n p u 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一 总翰出光功率 ( T o ta l o u t p u 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 4 )光传送层当前性能数据 ,包括: 一 泵浦激光器温度 ( P u m p l a s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 ; 一 泵浦激光器偏置电流 ( P u m p l a s e r b ia s c u r r e n t ) ; 一 输人光功率 ( I n p u t

27、 o p t ic a l p o w e r ) ; 一 摘出光功率 ( O u t p u 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一 每通路光信噪比 ( C h a n n e l O S N R) , ( 可选) ( 5 )光监控通路,包括: 一 激光器翰出光功率 ( L a s e r o u t p u t o p t i c a l p o w e r ) ; 一 激光器工作温度 ( L a s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 ; 一 激光器偏流 ( Us e r b i a s ) ; 一 误码秒 ( E S ) ; 一 严重误码秒

28、( S E S ) ; 一 不可用秒 ( U A S ) ; 一 顿失步秒 ( O F S ) , ( 可选) 5 . 3 配1.理 在配置管理方面,E MS 应支持N MS 对终端点实体、网元实体和拓扑实体资源的管理。 5 . 3 . ,拓扑, 理 对拓扑实体资源的管理,E MS向上所能支持的配置管理功能至少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功能。 ( 1 ) E M S至少应向N MS 提供如下的网络拓扑信息: 一 E MS管理的 WD M网络信息 ( 网络标识、网络的用户标签) ; 一 E MS管理的网络节点信息 ( 节点标识、节点标签、节点的地理位置、节点包含的网元数、节点的 类型 ) ; 一 E

29、MS管理的链路信息 ( 链路标识、链路标签、链路两端点的节点信息) 。 ( 2 )当 N M S启动或重新启动时,E M S应支持 N M S获得当前网络拓扑信息 ,N M S应能根据这些信息 生成网络拓扑图。 ( 3 ) E M S 应支持N M S 实时地查询网络拓扑信息。 ( 4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 ( 如新增节点或删除节点) ,E MS 应主动地向N M S上报网络拓扑改变的 通知, N M S 应能根据接收到的通知更新N M S 的网 络拓扑图。 5 . 3 . 2 终端点管理 对终端点实体资源的管理,E MS向上所能支持的配置管理功能至少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功能。 ( 1 )

30、E M S应支持N MS获取光通路层、光复用段层、光传送层和WD M光物理接口的下列终端点配置 信息 。 一 光通路层 ,包括: . 光通路层监视点标识; . 每通路的光波长信息; . 通路间隔信息; . 再生器类型 ( 3 R / 2 R) ; 丫D / T 1 3 5 0. 1 - 2 0 0 5 . 每通路的分配状态 伍e e / re s e r v e d / p a rt i a ll y a s s i g n e d / a s s i g n e d ) , 一 光复用段层,包括: . 光复用段层监视点标识; . 该复用段中所有光通路的波长信息; . 该复用段中的光通路数;

31、.该复用段的分配状态 ( f re e / re s e r v e d / p a rt i a ll y a s s i g n e d / a s s i g n e d ) , 一 光传送层,包括: . 光传送层监视点标识; . 最大光传送距离 ( 超过该距离,光信号需要再生或终结) ; . 光监控通路中心频率信息; . 光监控通路的通路间隔信息; .该传送段中的光通路数 ; . 监控通路的类型信息 ( 带内/ 带外) ; . 定时源的种类 ( 外部定时源/ 内部定时源) ; . 定时源的优先级。 一 WD M光物理接口,包括: . WD M光物理接口标识; .最大光传送距离; . 光

32、波长信息; . 激光器自动关断程序的控制情况 ( 使能/ 止能) 。 一 S D H光物理接口 ( 当该光通路传送的信号是 S D H信号时) ,包括: . S D H光物理接口标识; . 最大光传送距离; . 光波长 ; .所传送信号的S T M级别。 ( 2 ) 当 新 增终 端点 或 存在 的 终端 点 被删 除时, E M S 应能 主 动向N M S 发 送 对象 创 曦或 对 象删除 的 通 知,N MS 应能根据该通知更新相关的终端点配置信息和波道配置信息。 ( 3 )当终端点属性的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E MS 应能主动向N MS 发送属性值改变的通知,N M S应能 根据该通知

33、更新相关的终端点属性配置信息和波道配置信息。 ( 4 ) E M S应支持 N M S实时查询终端点配置信息,以获取相关的波道配置信息。 ( 5 ) E M S应支持 N M S查询光通路和复用段的分配状态。 ( 6 ) E M S应支持 N M S 修改光通路和复用段的分配状态。 ( 7 )当光通路或复用段的分配状态发生改变时,E M S应向 N MS发送相应的通知,N M S应能根据该通 知更新相关的配置信息。 ( 8 ) E M S应能支持N M S控制 ( 使能/ 止能)激光器的自动关断程序。 ( 可选) 5 . 3 . 3 网元实 体管理 对网元实体资源 ( 对E M S 资源的管理

34、纳人其中)的管理, E M S 向上所能支持的配置管理功能至少应 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功能。 ( 1 ) E M S至少应向N M S提供如下的网元设备实体信息: 一 网元标识; 一 网元的用户标签; 一 网元类型; 一 网元的地理位置; 一 设备制造商名称; 丫D/ T 1 3 5 0 . 1 - 2 0 0 5 一 网元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 一 网元的创建日期; 一 网元的告警状态; 一 网元的其它状态; 一 网元地址 ( N S A P , I P等) 。 ( 2 )当新增网元或存在的网元被侧除时,E MS 应能主动向N M S发送对象创建或剧除的通知,N M S应 能根据接收到的通知修改

35、 N MS的配置信息库。 ( 3 )当网元的配置信息 ( 网元的用户标签、网元的地理位置、网元的软件版本号、网元包含的电路 盘信息)发生改变时,E M S应能主动向N M S发送属性值改变的通知,N M S应能根据接收到的通知修改 N M S的配置信息库。 ( 4 ) E MS 应支持 N M S实时查询网元的配置信息 ( 网元标识、网元的用户标签、网元类型、网元的地 理位置、供应商名称、网元的软件版本号、网元的创建日期、网元包含的电路盘信息) 。 ( 5 ) E M S 应支持N M S 实时查询网元的状态信息。 ( 6 ) E M S 至少应向N M S 提供机框、机架、 机槽等关于电 路盘的 信息。 ( 7 ) E M S 至少应向N M S 提供如 下的关于电路盘的信息: 一 电路盘标识; 一 电路盘的类型; 一 电路盘在机架中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