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8077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0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1376-2005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pdf.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M 4 1 1 1 U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汀 1 3 7 6 - 2 0 0 5 代替 Y D / T 7 3 2 - 9 4 YD厅 7 33 - 9 4 通信用直流一直流模块电源 DC - DC mo d u l e c o n v e r t e r f o r t e l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2 0 0 5 - 0 9 - 0 1 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信 息产业 部发 布 YD 厅1 3 7 6- 2 0 0 5 目次 前言一 范 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2、 . 1 3 产品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6 检验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7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建议试验用仪表和设备 1 6 YDT 1 3 76 - 2 0 0 5 前言 本标准 代替Y D / T 7 3 2 - 9 4 通信用直流一ff 流变换器检验方法) 和Y D / 1 7 3 3 - 9 4

4、通信用直流一直 流模块电源 。 本标准与Y D / r 7 3 2 - 9 4 和Y D /T 7 3 3 - 9 4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将Y D /T 7 3 3 - 9 4 中 3 . 1 . 1 输出 直流电压标称值系列”修改为 “ 3 . 2输出电压” ,删除了6 0 V , 增加了1 . 2 V , 1 . 5 V, 1 . 8 V, 2 .5 V , 8 V , 9 V和9 6 V; 将Y D / r 7 3 3 - 9 4 中 3 . 1 . 2 输人直流电压标称值系列” 修改为 “ 3 . 1输人电 压” , 删除了 1 2 V o 删除了Y D / T 7 3 3 -

5、9 4中3 . 1 . 3“ 输出直流电流标称值系列” , 增加了3 .3“ 输出功率” 。 州 医 订了Y D / r 7 3 3 - 9 4 中4 . 1 . 1 “ 工作温度” , 修改为 “ 室内用一 5 一 5 5 C ; 室外用一 4 0 一 7 0 t% 扩大了Y D / T 7 3 3 - 9 4中4 .2“ 输人直流电 压变化范围” 。 一 一增加了4 . 2 .2“ 遥控开关功能” 。 一- 提高了Y D / 1 7 3 3 - 9 4 中4 . 1 0“ 效率” 指标。 修 订了Y D / T 7 3 3 - 9 4 中4 . 1 1 “ 输出杂音电 压” , 修改为 4

6、 .3 . 1 0峰一峰值杂音电 压” , 删除了电 话衡重、宽频、离散频率杂音。 一 增加了4 . 3 . 1 1“ 容性负载启动能力” 。 删除了Y D / T 7 3 3 - 9 4 中4 . 1 5 . 3“ 门限电流” 。 删除了Y D / 1 7 3 3 - 9 4 中4 . 1 5 . 4 的 “ 输人过压保护” 。 增加了 “ 4 . 7传导骚扰限值” 。 对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中的内 容做了 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标准是通信电源标准系列中变换器产品的标准之一,下面列出本系列标准中已 经出版的标准: Y D / T 6 3 7 - 9 3 通信用直流 一直流变换设备 。 本标准

7、的 附录A为 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 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崇建 吴京文 李文华 王满堂 顾 虹林建伟李卫东 本标准于1 9 9 4 年6 月首次发布, 本次为 第一次修订。 YD/ T 1 3 7 6 - 2 0 0 5 通信用直流一直流模块电源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通信用直流一 直流 模块电源 ( 以下简称模块电 源) 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包 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非独立使用、板上安装的通信用直流一直流模

8、块电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 条款 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 1 9 1 - 2 0 0 0包装储运图示标准 G B / T 2 4 2 3 . 1 - 2 0 0 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A :低温 G B / T 2 4 2 3 . 2 - 2 0 0 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

9、验B : 高温 G B /T 2 4 2 3 . 5 - 1 9 9 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 a 和导则:冲击 G B / T 2 4 2 3 . 9 - 2 0 0 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C b设备用恒定湿热 G B / T 2 4 2 3 . 1 0 - 1 9 9 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 试验方法试 验F c 和导则: 振动( 正弦) G B /r 2 8 2 8 . 1 - 2 0 0 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 适用于连续 批的检查) G B / T 2 8 2 9 - 2 0 0 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

10、序及表 (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 B / T 3 8 7 3 - 1 9 8 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Y D / P 2 8 2 - 2 0 0 1 通信设备可 靠性通用检验方法 Y D / T 9 8 3 - 1 9 9 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3 产品分类 3 . 2 1 8 V 3 . 3 翰入电压 模块电源的输人直流电压标称值为2 4 V , 4 8 V o 输出电压 模块电源的输出直流电 压标称值为 1 . 2 V, 1 .5 V , 1 . 8 V , 2 . 5 V , 3 . 3 V , 5 .0 V, 8 V, 9 V , 1 2 V , 1

11、 5 V , 、2 4 V, 4 8 V, 9 6 Vo 输出功率 模块电 源的 输出功率为1 0 一 1 O O O W o 4要求 4 . 1 环场条件 4 . 1 . 1 工作温度 室内用: - 5 一 5 5 9 C ; 室外用: - 4 0 一 7 0 C o 4 . 1 . 2 相对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5 1 0- 5 0 3 8 0 % 5 0 3 8 2 % 2 .5 - U , 5 1 0 -5 03 7 7 % 5 0) 8 0 % 1 .2 F U3 01 0以K I U-5 3 0 37 1 0 4 7 加 I - l o 22 0 0 丫D/ T 1 3 7 6 -

12、2 0 0 5 4 . 4 绝缘电阻与绝缘强度 4 . 4 . , 绝缘电阻 试验电压为直流5 0 0 V ,模块电 源的 输出端、 输人端和外壳3 点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 MQ o 4 . 4 . 2 绝缘强度 输人对 输出应能承受 1 5 0 0 V的直流电 压 1 m i n , 输人对外壳应能承受 1 0 5 0 V直流电压l m i n 、 输出 对外壳应能承受5 0 0 V的直流电 压 l m i n , 应无击穿、 无飞弧现象, 漏电流-1 . 5 V具有过压保护功能的 模块电 源,当 输出电压达到标称值的 1 1 5 %一 1 4 0 % 范围内时 应自 动关断保护。输出电

13、压I . S V的模块电源, 输出电压达到标称值的 1 1 5 %一 1 7 0 % 范围内 应自 动关 断保护。 4 .5 .3 输入欠压保护 输出功率,2 5 W的 模块电源, 当输人电 压低于下限允许值时, 模块电源应自 动关断保护, 输人电 压 恢复正常时模块电源应能自 动恢复工作。 4 .6 传导搔扰限 值 模块电源的 传导搔扰限值应符合Y D / T 9 8 3 - 1 9 9 8 表2 中A级的 要求。 4 .7 可靠性指标 M T B F - - 5 x 1 0 5 h ( 工作 环 境 温 度为2 5 9 0 ) 。 5 试验方法 5 . 1 试验前准备 5 . 1 . 1

14、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1 5 一 3 5 9 C o 相对湿度: 4 5 %一 7 5 %0 大气压力:8 6 一1 0 6 k P a . 51 .2 试验用仪表和设备 建议试验用仪表和设备见本标准附录Ao YDI T 1 3 7 6 - 2 0 0 5 5 . 1 . 3 基本性能指标试验电路图 图 1 基本性能指标试验电路图 注I :图中电位器R P的阻 值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 注2 :此图中H为正逻辑控制电平,L为负逻辑控制电平。 注3 :除试验方法 5 . 3 .2与5 .5 2外 ,其它试验不可接电位器R P ., 5 2 输入特性试验 5 . 2 . 1 输入直流电 压变化范围

15、 5 . 2 . 1 . 1 试验电路见图 1 0 5 . 2 . 1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调节其输出电压至模块电源输人电压的 标称值, 并调节负载电阻使输挂 电流达到额定值; 3 ) 按表l 分别调节 模块电源输人电压至上限值和下限值, 检查模块电源的输出电压应符合4 . 3 . 1 Il t 要求。 5 .2 . 2 遥控开关功能 5 . 2 . 2 . 1 试验电路见图 2 0 5 . 2 . 2 . 2 试验方法与 步骤 1 ) 按图2 连接试验电 路; 2 ) 启动直流 可调稳压电 源, 调节其输出电压至模块电源的输人电

16、压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额定值。 此 时对模块电源 进行遥控开通与关断操作, 模块电源的输出 状态应符合4 .2 . 2 的要求; 3 ) 调节 模块电源的输人电 压至允许变化范围的 上限 值和下限值, 分别进行开通与关断的操作, 模块 电源的输出状态应符合4 . 2 .2 的要求。 YD 厅 1 3 7 6 - 2 0 0 5 模块 电 源 圈 2 遥控开关功能试验电路图 5 .3 输出特性试验 5 .3 . 1 输出电压设定值 5 .3 . 1 .1 试验电路见图 1 o 5 .3 . 1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和模块电源, 调节模

17、块电源的输人电 压为 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额定值, 测 量模块电源的输出电压 值应符合4 . 3 . 1 的 要求。 5 . 3 .2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5 . 3 .2 . 1 试验电路图 , 。 5 .3 .2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 路; 2 ) 启动模块电源, 调节输人电压为 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5 0 % 额定值。 3 ) 按表 1 的要求调节输人电压至允许 变化范围的下限值, 再调节 输出电压和 输出电流, 当 输出电流 达到8 0 %一 9 0 % 额定值时的最高输出电压应符合4 .3 . 2 规定的上限值; 4 ) 调节输人电 压至允许变化范围的上限值

18、, 再调节输出电 压和输出电流, 当 输出电流达到 最小电流 时的最低输出电压应符 合4 . 3 .2 规定的下限值。 5 .3 .3 稳 压精度 5 .3 .3 . 1 试验电路见图 l o 5 .3 .3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 连接试验电 路; 2 ) 调 节 模 块电 源 的 输 人电 压 分 别 达 到表I 中 规 定的 上 限 值 和 下 限 值, 输 出电 流 分别 为 最 小 值 和 额 定 值, 并分别记录每一种状态下的 输出电压; 3 ) 按公式 ( 1 ) 计算出稳压精度,应符合4 . 3 .3 的要求。 稳压精度 二 V - - V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 一( 1 ) V a 式中: YD 厅1 3 7 6 - 2 0 0 5 V a输出电 压整 定值; V- 一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偏差 ( 正偏差或负偏差) 最大的输出电 压值。 5 . 3 .4 电压调整率 5 .3 .4 . 1 试验电路见圈l o 5 . 3 . 4 . 2 试验方法与步界 I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 路; 2 ) 启动模块电源, 调节输人电压为标称值, 输出电 流为额 定值, 记录 此时的输出电 压值作为参考值; 3 ) 按表1 的 要求调节 输人电压分别 至允 许变化范围 的上限值和 下限值, 并分

20、别记录 对应的 输出电 压值; 4 ) 按公式 ( 2 ) i 1 算出电压调整率, 其中最差的电压调整率应符合4 . 3 .4 的要求。 电 压 调 整 率 =a 二 V 82 ) - V .0 V a 0 ( 2) 式中: V e 。 一输出电压参考值; 8 l 一输人电压为允许变化范围 上限值时对应的输出电压; V a t 一输人电压为允许变化范围 下限值时对应的输出电压。 5 .3 . 5 负载调整率 5 . 3 . 5 . 1 试验电路见图 1 o 5 . 3 . 5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模块电源并调节输人电压为标称值。输出电流为 5 0

21、 % 额定电 流, 记录此时的输出电压作为 整定值; 3 ) 保持输人电压为标称值, 调节输出电 流分别为最小值和 额定值, 分别记录对应的 输出电压值; 4 ) 按公式 ( 3 ) 计算出负 载调整率, 其中最差的负 载调 整率应符合4 .3 . 5 的要求。 负载调整率 二 V b l ( V b 2 ) V b O V b X 1 0 0 % , 。 ( 3 ) 式中: V b a输出电压整定值; V b l %出电流最小值时的输出电压; V b 2输出电流额定值时的输出电 压。 5 . 3 . 6 暇态特性 5 . 3 . 6 . 1 试验电路见图3 o 5 . 3 . 6 . 2 试

22、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3 连接试 验电路。 2 ) 启动模块电源, 调节输人电 压为标称值。 3 ) 使输出电流从额定值的2 5 % - X 5 0 % -2 5 % 和5 0 % -7 5 % - + 5 0 % 进行阶 跃式突变, 用数字存储示 波 YD/ T 1 3 7 6 - 20 0 5 器观察并记录模块电源 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从波形中 测量出 最大电压过冲幅度和 输出电压恢复 到最终满足稳压精度要求时所用的时间 应符合4 .3 . 6 的要求。 模块电源 v ,. . v , +直 流 电 流表 存储尔波器 直流 电 压 表 v; , _ v,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图3

23、瞬态特性试验电路 5 .37温度 系数 5 .3 .7 . 1 试验电 路见图1 0 5 .3 .7 .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将模块电源放置在恒温箱中,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模 块电源, 调节输人电压为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额定值、 控制恒温箱内温度为( 2 5 士 2 C ) , 模块电源达到热平衡稳定工作后,记录此时的 输出电压值; 3 ) 控制恒温箱内 温度为 ( - 2 5 士 3 C ) ( 5 m i n 内 变化平均不大于1 c c / m i n ) 。模块电源 在恒温状态下 工作2 h , 恒温 工作时间内 每隔1 5 m i n 测量并记录模块电 源的

24、 输出电压值; 4 ) 控制恒温试验箱内温度从一 2 5 上升( 上升至0 时保持3 0 m i n , 5 m i n 内变化平均不大于 1 C / m i n ) 到( 5 5 C t 2 C ) , 模块电源在恒温状态下工作2 h , 恒温工作时间内 每隔 1 5 m i n 测量并记录模块电源的输 出电压值; 5 ) 按公式 ( 4 ) 和 ( 5 ) 分别计算出模块电 源在温度下降与上升时的 温度系数, 结果均应符合 4 . 3 .7 的要求。 温度系数 ( 下降 ) V t , 一 V t V t x ( t 。 一 乙 . ) x 1 0 0 % 温度系数 ( 上升 ) = Vt

25、一 V t _x 1 0 0 % V t x( t - t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式 ( 4 ) 、( 5 )中: t o -2 5 C; t 卜 一工作温度的下限值; t 一工作温度的上限值; 0 -2 5 时的输出电压值; 卜 一 - 工作温度下限时的输出电压; VtVt v t 上 一工作温度上限时的输出电压。 YO厅 1 3 7 6- 2 0 0 6 5 . 3 . 8 转换效率 5 . 3 .8 . 1 试验电路见图, 。 5 . 3 .8 .

26、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 路; 2 ) 调节输人电压为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额定值, 待负载电阻达到热平衡, 输出电流稳定; 3 ) 计算模块电源输出电 压与输出电流的乘积为输出 功率。 多路输出的模块电源的输出 功率为侮路输 出 功率之和。 用模块电 源输人电压与 输人电流相乘计算出 输人功率。 按公式 ( 6 ) 计算出转换效率, 结果 应符合表 3的规定。 、P O 双 兰 罕二 x 1 0 1 1 9 0( 6) 式中: P ( i_ - 输出功率; 尸 厂输入功率。 5 .3 .9 峰一峰值杂音电压 5 . 3 . 9 . 1 试验电路见图4 0 5 . 3 .

27、9 . 2 试验方法 与步骤 按图4 连接试验电路, 用2 0 MH z 模拟示波器选择适当的量程, 扫描速度应低于0 . 5 s . 测量的峰-峰 值杂音电 压应符合4 .3 ,的规定。 图4 模块电源翰出峰一峰值杂音电压试验电路 注1 : 图中电 容器C I 为高 频电容, 容览为I F F , C 2 为担电容,容 量为I O V F 注2 : 两平行铜箔带之间的距离为2 .5 m m 两平行铜箔带的电压降之和应小于 输出电 压值的2 % 5 .3 .1 0 容性负载启动能力 5 .3 . 1 0 . 1 试验电路见图5 0 5 .3 .1 0 .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5 连

28、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 模块电源并调节输人电 压为 标称值,输出 端并联的电容器容量应符合表4 的要求。 输出电流 9 YD / T 1 3 7 6 - 2 0 0 5 调节至额定值, 用遥控端 关断模块电 源; 3 ) 再次启 动模块电源, 并同 时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观察 记录启动时的输出电压波形, 结果应符合4 . 3 . 1 0 的要求。 圈5 容性负峨启动能力试验电路 5 . 4 绝缘 试验 5 . 4 . 1 绝缘电阻 在常温条件下,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 5 0 0 V的测试电压对模块电源的 输人端对外壳、 输出端对外 壳、 输出端对输人端分别进行测试。被测模块电源的绝缘电阻 值

29、应符合4 .4 . 1 的 要求。 5 . 4 .2 绝缘强度 模块电源必须在进行了 绝缘电 阻试验并符合要求后才能 进行 绝缘强度的试 验, 用耐压测试仪对被测 模 块电源进行绝缘强度试 验。 输人端对输出 端施加直流1 5 0 0 V 试验电 压, 输人端对外壳施加直流 1 0 5 0 V 试 验电压, 输出端对外壳施加直流5 0 0 V试验电 压。 从小于试验电压值的5 0 % 并以疾5 0 0 V / s 的速率逐步 升高,达到规定试验电 压值l m i n , 试验结果应符合4 . 4 .2 的要求。 5 .5 保护功能 5 .5 . 1 输出 限流保护 5 .5 . 1 . 1 试

30、验电路见图, 。 5 .5 . 1 .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模块电 源, 调节输人电 压为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5 0 % 额定值; 3 ) 调节负载电阻使输出电流逐步达到限流值, 而后再逐步恢复到正常值, 检查模块电源的状态应符 合4 .5 . 1 的 要求。 5 . 5 .2 输出过 压保护 5 . 5 .2 . 1 试验电路见图 1 0 5 . 5 2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模块电源, 调节输人电压至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5 0 % 额定 值; 3 ) 调节电位器R P 使输出电压逐步升高至过压保护范围内,

31、 检查模块电 源的 状态, 结果应符合4 . 5 .2 的要求。 YD 厅1 3 7 6 - 2 0 0 5 5 . 5 .3 输入欠压保护 5 .5 .3 . 1 试验电路见图, 。 5 . 5 .3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 ) 按图1 连接试验电路; 2 ) 启动 模块电源,调节输人电 压至标称值、 输出电流为5 0 % 额定值; 3 ) 调节输人电压至欠压保护点, 再恢复到正常输人电 压值, 检查 模块电源的 状态, 结果应符合4 . 5 .3 的要求。 5 .6 传导搔扰限值试验 按Y D / T 9 8 3 - 1 9 9 8 中5 .5 . 1 的要求进行试验, 试验时应外加符合

32、制造商要求的滤波器, 试验结果 应 符合4 .6 的要求。 5 .7 可靠性指标试验 按Y D ( T 2 8 2 - 2 0 0 0 中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测试, 试验结果应符合4 . 7 的要求。 5 习环境条件试验 5 . 8 . 1 低温试验 5 . 8 . 1 . 1 低温贮存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 1 - 2 0 0 1 中“ 试验A d ” 的要求 进行试验, 产品 无包装, 不通电, 试 验温 度为( - 4 0 士 3 9C) , 试验乎 杂 续 时间为2 h “试 验结果应符合 表4 中相关 性能指标的 要求。 5 8 . 1 . 2 低温工作试验

33、 按G B / T 2 4 2 3 . 1 - 2 0 0 1 中 “ 试验A d “的 要求进行试验, 产品 无包装, 通电加额定负载, 对于室内 用 模块电 源试验温度为 ( - 5 9 0 土 3 C ) , 对于室外用模块电源试验温度为 ( - 4 0 士 3 C ) , 试验持续时间为 2 h 。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 中相关性能指标的要求。 5 . 8 .2 高温试验 5 . 8 . 2 . 1 高温贮存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2 - 2 0 0 1 中“ 试验B d “ 的 要求进行试 验, 产品无包 装, 不 通电, 试 验温度为( 1 0 5 9 0 t 2

34、C ) , 试 验持续时间为2 h 。试 验结果应符合 表4 中 相关性能指 标的 要求。 5 么2 .2 高温工作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2 - 2 0 0 1 中 “ 试验B d “的 要求进行试验, 产品无包装,通电加额定负载, 对于室内 用 模块电 源试验温度为( 5 5 士 2 C) , 对于室外用模块电源试验温度为( 7 0 士 2 9 0 ) , 试验持续时间为2 h o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 中相关性能指标的 要求。 5 . 8 . 3 恒定湿热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9 - 2 0 0 1 中 “ 试验C b “的 要求进行试验, 产品无包装

35、,温度为 ( 4 0 土 2 9 C ) , 相对湿 度为 ( 9 0 1 3 ) %, 试验持续时间为2 h 。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 中相关性能指标的要求。 5 .8 .4 冲击、振动试验 5 . 8 .4 . 1 冲击 试验 ( 半正弦) 被测模块电 源在不带包装的 条件下按G B / T 2 4 2 3 . 5 - 1 9 9 5 E a 的要求与方法进行试验,峰 值加速度为 3 0 0 m / s , 标 准 脉 冲 持 续时 间 为6 m s , X , Y , Z 三个 方 向 各 连 续冲 击6 次。 试 验 结 果 应 符 合 表4 中 相 关 性能指标的要求。 YD厅 1 3

36、 7 6 - 2 0 0 5 5 息4 . 2 振动试验 正弦 ) 被测模块电源在不带包装的条件下按 G B / T 2 4 2 3 . 1 0 - 1 9 9 5 F c 的要求与方法进行试验,频率为 1 0 5 5 H z , 振幅 为0 .3 5 n n n , X , Y , Z 三 个 方向 各3 0 m i n 。 试 验结 果 应 符 合 表4 中 相 关 性 能 指 标的 要 求 。 6 检验规则 6 . 1 出厂检验 出 厂检验分 1 0 0 % 检验和抽样检验,视情况任选一 种。 6 . 1 . 1 1 0 0 %检验 对每个模块电源的相关项目 均需进行老化后的出 厂检验。

37、 1 0 0 % 检验项目、 要求及检验方法按表6 的规定, 试验项目 对应关系见第 4 , 5 两章的相关内 容。出 现不合格项的产品不应出厂。 6 . 1 . 2 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按逐批检查进行, 其检查水平按 G B / T 2 8 2 8 . 1 - 2 0 0 3 中 表 1 的一般检查II; 抽样方案按 G B / T 2 8 2 8 . 1 - 2 0 0 3 中表 2 - A,即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产品的质量以不合格数表示。产品的 不合格判定分B类和C 类。 合格质量水平 ( A Q L ) 值B类为1 , C类为 1 .5 0 根据产品批量及A Q L 值在G B /

38、1 2 8 2 8 . 1 - 2 0 0 3 中表3 中 查出 抽样所需样本量及合格与不合格判定数。 抽样检验项目的B , C类不合格判定、 要求及检验方法按表6 规 定, 试验项目 对应关系见第4 , 5 章 的相关内容。 6 .2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按周期检查进行, 一般1 一 2 年进行一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需做型式检验: 产品停产一个周期以上又 恢复生产; 转厂生产再试制定型;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产品投产前鉴定或质量监督机构提出。 型式检验按G B / 1 2 8 2 9 - 2 0 0 2 中 表6 判别水平II 的 二次抽 样方案。 产品质量以不

39、格数表示。 产品的不 合格判定分B和C 两类。 产品不合格质量水平 ( R Q L ) 值见表5 0 表5 产品不合格质f水平 R QL) 值 不合格类别 R Q L及抽样方案 B类 65叮 ,: c类 so叮 ,: YD/ T 1 3 7 6 - 2 0 0 5 型式检验项目的 不合格判定、 要求及检验方法按表6 的规 定, 试验项目 对应关系 见第4 , 5 章的 相关 内容 表6 检验项目 序 号 项目 不合格判定 B一 出厂检验 10 0 % 一 抽 样 型式 试 验 要求 试验方法 t输人直流电压变化范围 O丫V 4 . 2 . 15 2 注 2 遥控开关功能 OVVV 4 . 2

40、. 25 .2 . 2 3 输出电压设定值 O甲亨V 4 3 15. 3 . 1 4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O VV 4 . 3 . 25 3 2 5 稳压精度 OVV 43. 35. 3 . 3 6 电压调整率 OV甲V 4. 3 . 45 .3 .4 7 负载调整率 O V丫丫 4. 3 . 55 . 3. 5 8 瞬态特性 O V甲 丫 4. 3 . 65 .3 .6 9 温度系数 OV 4 .3 . 75 3 刀 1 0 转换效率 OVVV 4. 3 . 85 . 3名 1 1 峰一峰值杂音电 压 O甲VV 4 .3 . 95 . 3. 9 1 2 容性负载启动能力 OV甲V 4 .3 .

41、1 05. 3 . 1 0 1 3 绝缘电阻 OVV 4. 4 . 15 .4 注 1 4 绝缘强度 OVV 4 .4 .25 .4 之 巧 输出限流保护 0 VV甲 4. 5 . 15 . 5注 1 6 输出过压保护 O V 4. 5 . 25 .5 2 1 7 输人欠压保护 O V丫 4 .5 35 . 5. 3 1 8 传导骚扰限值 O V 4. 65 石 1 9 可靠性指标试验 O丫4. 75 . 7 输出电压设定值 OV :.;.: 5 .8.1.115.3 .1 2 0 1 布湿 贮存 J 于 翻 吞 稳压精度 O V :.;.: 5 .8.1. 15.3 .3 目 、妞 峰一峰值

42、杂音电压 OV :.:一: 5.8.1.915.3 .9 输出电压设定值 O V :.;.: 5.8.1.25 .3.1 21 1 该退 工作 ; 才 以 稳压精度 O V :.; 5.8.1.25 .3.3 峰一峰值杂音电压 O V :;.; 5.8.1.25 .3.9 1 3 YD I T 1 3 7 6- 2 0 0 5 表6( 续 ) 检验项目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 . , 标志 7 . 1 . 1 产品标志 在产品的 适当位置必须有标志, 其内容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规定。 7 . 1 .2 包装 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有标志, 并符合G B / T 1 9 1 -

43、2 0 0 ( ) 的规定。 7 .2 包装 产品包装应防潮、 防振, 并符合G B / T 3 8 7 3 - 1 9 8 3 的 规定。 1 4 YDI T 1 3 76 - 2 0 0 5 7 . 2 . 1 产品随带文件 应具有以下文件: 产品 合格证; 一- 产品说明书; 装箱单; 其它技术资料。 7 .3 运输 产品在运输中 应有 遮篷, 不应有剧烈振动、 撞击等。 7 .4 贮存 产品 贮存应符合G B / T 3 8 7 3 - 1 9 8 3 的规 定。 Y D / T 1 3 7 6 - 2 0 0 5 附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建议试验用仪表和设备 A . 1 直流可

44、调稳压电源 输出电 压范围: 0 一1 0 0 V可调, 输出电流不小于 I O A o A . 2 可调节阻性负载 应满足所测电压范围及电流范围的可调节负载。 A . 3 直流电流分流器 按本标准 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系 列要求配备各档分流器。 精度: 0 . 2 级 A . 4 指针式直流电 流表 电流量程:0一1 0 A 精度: 0 . 5 级 A . 5 直 流数字电压表 量程:0 一1 0 0 V 显示位数: 4 位半 A .6 数字存储示波器 频率带宽: 不低于l O MH z A .7 模拟示波器 频率带宽: 2 0 M H z A .8 绝缘电阻 测试仪 测 试电压: D C 5 0 0 V 电阻量程: 0 一 1 0 0 0 M b 2 A .9 绝缘强度测试仪 测试电压:D C 0一1 5 0 0 V A .1 0 恒温恒湿试验箱 温控范围:应不低于 本标准的 要求。 温控误差:士I c c A . 1 1 振动、冲击试验台 应符合本标准相关试验条件。 A . 1 2 传导搔扰测试设备 传导骚扰限 值测试设备应符合Y D / T 9 8 3 - 1 9 9 8中5 .5 . 1 . 1 一 5 . 5 . 1 .4 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