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1103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 联蛋白A 1 表达水平的影响 高奋堂1 曹云山1 徐义先1 谢萍1 摘要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 C) 中抗炎蛋白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 为氟 伐他汀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新的视点。方法: 在体外分离培养人MN C, 分别用不同浓度氟伐他汀(0 . 2、 0. 4、0. 8m g/L) 诱导不同时间(2、8、1 6、2 4h) 后,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N C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结果:氟伐 他汀可使MN C膜联蛋白A1表达上调(P9 5%。 1. 2. 2 实验设计 将分离培养的MN C( 细胞密度 调至21 0 9/ L)

2、分为: 阴性对照组(P B S处理) 、 氟 伐他汀标准品不同浓度处理组( 终浓度分别为0 . 2、 0 . 4、0. 8m g/L, 处理时间为2 4h) 、 氟伐他汀0. 4 m g /L不同时间处理组( 时间分别为2、 8、1 6、2 4h) 。 各个不同处理因素样本数均为4。 1. 2. 3 MN C中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检测 按以 上设计培养预定时间后收集MN C( 调整细胞密度 902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 0 0 6年4月第2 2卷第4期 至11 0 6/ m l) ,20 0 0r/m i n离心4m i n, 弃上清。 沉淀部分加H a n k s液混悬后再2 0 0 0r/m

3、 i n离心4 m i n, 洗涤2遍弃上清, 乙醇( 终浓度为7 0%) 固定 1 0m i n, 加入破膜剂与细胞共育1 0m i n,H a n k液冲 洗2次; 加小鼠抗人膜联蛋白A 1单克隆抗体1 0 0 ( 1:1 0 0稀释) ,4共育3 0m i n,H a n k s液冲洗2 次; 再加入F I T C -兔抗鼠I g G1 0 0l( 1:8稀释) , 4共育3 0m i n,H a n k液冲洗1次; 流式细胞仪检 测, 计数11 0 4 个细胞, 用平均荧光强度(MF I) 代 表膜联蛋白A 1表达水平。同时对各标本做阴性对 照, P B S代替膜联蛋白A1单克隆抗体,

4、 操作同前。 1. 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 xs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 1 氟伐他汀不同浓度对 MN C中膜联蛋白A1 表达水平的影响 0. 2m g /L、 0. 4m g /L和0. 8m g/L浓度氟伐 他汀的MF I分别为3. 2 9 5 00. 0 9 8 8 3、 4. 0 2 2 5 0 . 1 9 77 2和4. 8 0 000. 0 8 67 9, 与 阴 性 对 照 组 ( 2 . 4 0 0 00. 0 7 3 4 8) 比较,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 0 1) 。 2. 2 氟伐他汀作用不同时间对 MN C中膜联蛋白 A1表达水平的影响 氟

5、伐他汀作用2h、 8h、1 6h和2 4h后的MF L 分别为4. 2 6 250. 0 5 56 0、4. 2 1 000. 1 0 36 0、 4 . 0 9 0 00. 0 6 2 7 2和4. 0 2 2 50. 1 9 7 7 2, 与阴性对 照组( 2. 4 0 0 00. 0 7 3 4 8) 比较,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 . 0 1) 。 3 讨论 膜联蛋白A 1是一种抗炎蛋白, 广泛分布于人 体组织包括MN C。其功能涉及细胞生命活动的各 个方面, 包括细胞分泌、 信号转导、 炎症反应和细胞 凋亡等。冠心病是一种炎性相关疾病, 其主要病理 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MN C与

6、内皮细胞的黏附是 这一病理过程的启动环节。炎症反应参与这一过 程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在炎症反 应中膜联蛋白A 1对中性粒细胞和MN C迁移都有 强大的抑制效应, 这一作用与甲酰基肽受体(F P R) 和l i p o x i nA 4受体(A L X R) 的激活、L -选择素(L - s e l e c t i n) 的脱落、 整合素(i n t e g r i n)41的竞争性结 合和N -聚糖羧化有关 7。当中性粒细胞/ MN C黏 附到血管内皮细胞时, 膜联蛋白A 1移动并且外化, 外化的膜联蛋白A 1与介导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 作用的黏附分子相互作用, 促进黏附的中性粒细

7、 胞/MN C从内皮细胞上脱落, 从而维持中性粒细 胞/MN C与内皮细胞之间黏附与去黏附的动态平 衡, 调节其血管外渗出水平 8。整合素 41与内皮 细胞表达的V C AM - 1相互作用介导中性粒细胞/ MN C的血管外迁移。S o l i t o等 9发现膜联蛋白 A1 与整合素 41共同定位于MN C表面。膜联蛋白 A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 C AM - 1) 竞争与MN C 系U - 9 3 7细胞上整合素 41结合抑制其与内皮细 胞黏附。在膜联蛋白A 1对黏附分子的影响中, 内 源性膜联蛋白A 1诱导L -选择素脱落是一关键环 节 1 0。另一类与抗迁移有关的物质是羧化 N

8、 -聚 糖。羧化N -聚糖在内皮细胞上呈组成性表达, 已 有实验表明膜联蛋白A 1能够结合这一聚糖, 单克 隆抗体对这些聚糖功能的阻滞可以抑制鼠腹膜炎 模型中中性粒细胞/MN C血管外迁移 7。在膜联 蛋白A 1基因剔除鼠模型中 1 1, 白细胞在其迁移行 为、 吞噬作用和表达黏附分子方面均发生异常。也 有研究表明膜联蛋白A 1基因的缺失通过影响外周 组织巨噬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选择性改变了 其吞噬能力 1 2。多项研究均表明外源性膜联蛋白 A1以及内源性膜联蛋白A1外化与V C AM - 1竞争 与整合素 41结合, 抑制MN C与血管内皮细胞的 黏附, 参与早期炎症反应的调节 9,1 0

9、。 他汀类药物抗炎、 抗A S的作用是当前研究热 点 36。由于 MN C和T淋巴细胞在冠心病的发 生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在这2类细 胞中均有膜联蛋白A 1表达, 故本研究选择MN C 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紧密结合临床, 本研究采用氟 伐他汀临床使用剂量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为标准。 研究发现, 氟伐他汀可以影响外周血MN C抗炎蛋 白膜联蛋白A 1表达。随着其剂量增加, 膜联蛋白 A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氟伐他汀作用2h后, 膜联 蛋白A 1水平达高峰。膜联蛋白A1调节炎症的作 用是肯定的, 氟伐他汀抗炎作用机制正处于研究阶 段。本研究结果表明, 氟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外周 血MN C

10、中膜联蛋白A 1表达水平的改变发挥抗炎 作用, 并进一步发挥抗A S作用。这一结果为氟伐 他汀抗炎, 同时也为抗A S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 索。同时也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足量 应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众所周知, 他汀 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也为开 发新的抗炎制剂, 新的心脏保护剂提供了新的视 点。 参考文献 1G E R K EV,MO S SSE.A n n e x i n:f r o ms t r u c t u r et o f u n c t i o nJ. P h y s i oR e v,2 0 0 2,8 2:3 3 1-3 7 1. 2L ANGHE

11、 I N R I CH A C,B OHL ER M.A t h e r o s c l e - r o s i s:h u m o r a la n dc e l l u l a rf a c t o r so fi n f l a mm a t i o n J.V i r c h o w sA r c h i v,2 0 0 5,4 4 6: 1 0 1-1 1 1. 3S P A R R OW CP,B UR T ONCA,HE R NAN D E ZM, e t a l . S i m v a s t a t i nh a sa n t i - i n f l a mm a t o r

12、 ya n da n t i - a t h - e r o s c l e r o t i ca c t i v i t i e s i n d e p e n d e n t o fp l a s m ac h o l e s t e r - o ll o w e r i n gJ.A r t e r i o s c l e r T h r o m b V a s c B i o l , 2 0 0 1,2 1:1 1 5-1 2 1. 4L I JJ,CHE NXJ . S i m v a s t a t i ni n h i b i t s i n t e r l e u k i n

13、- 6 012 JC l i nC a r d i o l(C h i n a) ,A p r2 0 0 6,V o l 2 2,N o4 r e l e a s e i nh u m a nm o n o c y t e ss t i m u l a t e db yC -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a sw e l l a s 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J. C o r o nA r t e r y D i s,2 0 0 3,1 4:3 2 9-3 3 4. 5WANG H R,L I JJ,HUANGCX,e

14、ta l . F l u v a s t a - t i ni n h i b i t s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t u m o rn e c r o s i sf a c t o r - a n da c t i v a t i o no fn u c l e a r f a c t o r - k Bi nh u m a ne n d o t h e - l i a lc e l l ss t i m u l a t e db y C - r e a c t i v ep r o t e i nJ.C l i n C h i m A c t a,2 0 0 5

15、,3 5 3:5 3-6 0. 6D I OME D E L,A L B AN ID,S O T T O C O R NO M,e t a l . I nv i v oa n t i - i n f l a mm a t o r ye f f e c to f s t a t i n s i sm e d i - a t e db yn o n s t e r o lm e v a l o n a t ep r o d u c t sJ.A r t e r i o - s c l e rT h r o m bV a s cB i o l,2 0 0 1,2 1:3 2 7-3 3 2. 7P

16、A R E N T EL,S O L I T OE.A n n e x i n1:m o r et h a na n a n t i -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p r o t e i nJ. I n f l a mm R e s,2 0 0 4, 5 3:1 2 5-1 3 2. 8P E R R E T T IM,F L OWE RRJ . A n n e x i n1a n d t h eb i - o l o g yo f t h en e u t r o p h i lJ. JL e u k o cB i o l,2 0 0 4,7 6: 2 5-2 9.

17、9S O L I T O E,R OME R OIA,MA RU L L O S,e ta l . A n n e x i n1b i n d s t oU 9 3 7m o n o c y t i cc e l l sa n di n h i b i t s t h e i ra d h e s i o nt o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u m:i n v o l v e - m e n to f t h ea l p h a4b e t a1i n t e g r i n sJ. JI mm u n o l, 2 0 0 0,1

18、6 5:1 5 7 3-1 5 8 1. 1 0D EC OU P A D EC,S O L I T OE,L E V I N EGD. D e x a - m e t h a s o n ee n h a n c e s i n t e r a c t i o no f e n d o g e n o u s a n n e x i n 1w i t hL - s e l e c t i na n d t r i g g e r s s h e d d i n go fL - s e l e c t i n i n t h e m o n o c y t i cc e l l i n e U

19、 - 9 3 7J.B rJP h a r m a c o l, 2 0 0 3,1 4 0:1 3 3-1 4 5. 1 1HANNONR,C R O X TA L LJD,G E T T I NGSG,e t a l .A b e r r a n t i n f l a mm a t i o na n dr e s i s t a n c et og l u c o c o r - t i c o i d s i na n n e x i n1m o u s eJ. F A S E BJ,2 0 0 3,1 7: 2 5 3-2 5 5. 1 2Y ONA S,WA R D B,B U C

20、 K I NGHAM JC,e ta l . M a c r o p h a g e b i o l o g y i n t h e A n x - A1-/- m o u s eJ. P r o s t a g l a n d i n sL e u k o tE s s e n tF a t t yA c i d s,2 0 0 5,7 2: 9 5-1 0 3. ( 收稿日期: 2 0 0 5 - 0 7 - 2 5) 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心房扑动2例 盖起明1 姚雨凡1 邓洁1 尹昵1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手术; 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21、 文献标志码 D 文章编号 1 0 0 1 - 1 4 3 9(2 0 0 6)0 4 - 0 2 1 1 - 0 1 1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 ( 昆明, 6 5 0 0 5 1) 通讯作者: 盖起明, f a n g j i e 0 2 9v i p . 1 6 3. c o m 例1, 男,3 2岁, 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 补术后感心悸2 0d入院。心电图示心房扑动2:1 下传, 心率1 2 5次/m i n, 修补术前心电图为窦性心 律。心脏B超示左房内径(L A) 3 0mm, 左室内径 (L V) 4 8mm。 例2, 男,3 6岁, 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 补术后感心悸、

22、 气促,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房扑动, 经射频消融失败后再入我院。心电图示心房扑动 2:1和3:1下传, 心率1 0 51 5 0次/m i n, 修补术 前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脏B超示L A3 4mm, L V 5 0mm。 2例患者射频消融前5d均停用地高辛、 美托 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经常规途径放置1 0极电 极导管于冠状静脉窦(C S) , 2根4极电极导管分别 置于H i s束区和右室心尖部, 沿三尖瓣环(TA) 放 置2 0极H a l o电极。于TA峡部以较心房扑动周 长短1 52 5m s的起搏周长行拖带起搏, 观察房内 激动顺序和体表心电图心房扑动波的变化, 测量起 搏后间

23、期与心房扑动周长的差值。采用影像定位 法进行TA峡部线性消融。具体消融部位为TA 至C S口和C S口至下腔静脉口( I V C) 的双线性消 融, 使用7 F温控大头导管逐段消融, 每段3 06 0 s, 预设温度6 5, 以心房扑动终止和峡部双向阻滞 为手术终点。2例均获成功, 其中例2术后2周复 发。此后改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重复上述方法 再次消融成功, 随访1年无复发。 讨论 心脏外科手术后2 5%4 0%的患者会 发生围绕瘢痕折返或以瘢痕为传导屏障的大折返 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本文2例患者在行房间隔 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均为窦性心律, 修补术 后出现的持续性心房扑动, 考虑其发生

24、机制可能与 手术瘢痕形成折返激动有关。拖带起搏技术是确 诊此类心房扑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起搏后间期与心 房扑动周长大致相等, 并且呈隐匿性拖带, 说明起 搏区域不仅位于折返环上且处于折返环的“ 峡部” 。 经线性消融TA至I V C的后峡部或TA至C S口和 C S口至I V C均可阻断TA峡部的传导而治疗心房 扑动。本文例2消融后复发, 经用冷盐水灌注消融 导管再次消融成功, 其机制可能因此类导管具有输 出功率高, 组织损伤范围较大、 较深等优点, 大大增 加了消融的成功率, 降低了复发率。关于心房扑动 消融终点, 目前认为仅达到心房扑动终止或不能再 被诱发是不够的, 应达到峡部消融后心房不同部位 刺激出现心房激动顺序变化, 使峡部形成双向阻滞 为消融终点, 此标准较为可靠。 ( 收稿日期: 2 0 0 5 - 0 9 - 0 4) 112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 0 0 6年4月第2 2卷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