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71205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涤纶POY收缩动力学研究.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0 】2 8 2 涤纶P O Y 收缩动力学研究 汪进玉王华平张玉梅王学利 仪征化纤股份公司产品技术开发中心,胥浦,2 1 1 9 0 0 )( 东华大学)(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摘要:采用线性粘弹模型叶J 的四元件模型对涤纶预取向纤维( P o Y ) 的等温收缩过程动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收缩 可用此模卑! 进行很好地描述。得到P o Y 纤维的特征弛豫时间叭m 特征平衡收箔S 、S ,收缩恬化能、拉伸粘度等特征参数。 关键词:聚酯钎维预取向丝收缩动力学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P s l 0 25 2 2 预取向丝( P O Y ) 是涤纶纤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 产品,采用收缩动

2、力学方法研究P ( ) Y 纤维的收缩随 时可的变化关系,可以获得涤纶P O Y 热收缩的一系 列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动力学参数。对差别化纤维 的开发和P O Y 纤维的后加工、染整等T 艺条件的选 择具有蘑要的意义。 1 实验 1 1 实验样品 涤纶P O Y 纤维,仪征化纤公司涤纶五厂样品; 规格:1 7 0 & e x 4 8 f ;物理指标:断裂强度2 5 6 c N d r e x ,断裂伸长1 2 8 。 l2 等温收缩曲线测试 采用S Sl 型收缩一声速联合测试仪,测试 P O Y 纤维在不同恒定温度、不同外应力、各时刻纤 维的收缩率。加热器长度3 5 c m ,加热器温度控制精

3、度01 ,长度测试精度1 O m m 。纤维的收缩率按 下式计算: S = L L o 式中:L 。为纤维收缩前原长度( 加热器中纤维长度) ( c r n ) ;L 为温度r I 、时纤维长度变化值( c m ) 2 涤纶纤维的收缩动力学理论基础 2i涤纶纤维 的收缩动力学方一 E 程 利用线性粘 弹模型町以对纤E 维的热收缩行为 作出比较好的描 述,线性粘弹模 型由若干粘弹元E 。 件( K c t v i n V i o g t ) 组成0 1 | , 如图1a 所示, ab 围1 线性牯弹模型示意| 冬| 其简化模型如图1 - b 所示。对于实验条件中的恒定 应力下的收缩行为,根据线性

4、粘弹型可推导出其形 变方程如下所示: e ( r ) 2e m + 善+ 麦。E 1 一e “2 + a 2 0 e * r ? ( 1 ) 纤维的收缩A e ( z ) 认为是某时刻t 的形变与初始形 变E ( f = 0 ) 时的负差,即: A e ( t ) = 一 E ( f ) 一E ( 0 ) = 等+ ( e 2 n ( a E 2 ) 1 一e “z ( 2 ) 们 对于特定条件下的收缩,由于( e z o a 饱2 ) 项为常 数项,方程( 2 ) 可以简化为: A e ( f ) = 一罢+ A et r + B ( B 为常数) ( 3 ) 对于实际的纤维收缩过程中包括多

5、个不同的收 缩单元的粘弹松弛过程,纤维的收缩动力学方程可 以用方程( 4 ) 进行描述: 式中:A 。、A 2 、;A 。为各组成单元对总收缩的贡 献;Z “ 1 、r 2 、;Z - n 为各组成单元的特征弛豫时问。 22 涤纶等温收缩动力学处理 将不同等温收缩条件( 不同的温度和外加张应 力) 下的纤维收缩后剩余相对长度,即( 1S ) 对相 应的收缩时间作图,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用 双指数函数很好地进行拟合,其结果如图2 所示。 其拟合方程为: 1 一S ( t ) = ( 1 一s o ) + e - + S 。e z ( 5 ) 式中:S ( ) 为时刻的收缩率;1 一S ( )

6、 为时刻的 剩余相对长度;t 为纤维收缩时间( s ) ;S o 、& 、s 。、 r 1 、r 2 为拟合参数,具有各自的物理意义:s n 为f 一 。c 时的纤维最终收缩;1 一s n 可以理解为纤维的摄 H + 一 e 化 一 e B 山 H + 。私如 + 二 出 皋i 串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纺织学报第十二卷第五期 终剩余相对长度;S o 、S 为相应的收缩过程对总收 缩率的贡献值,r l 、r 2 为相应收缩过程的特征弛豫

7、时间。 8 羞 围2 小同外应力F 等温收缩双指数拟台曲线【T = 8 7 ) 根据收缩动力学原理,其最终的收缩结果是各个 结构单元的收缩结果和纤维在外加应力作用下的负 的收缩( 伸长) 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纤维在较低的温度 或外应力较小时发生收缩,粘性拉伸对总的收缩影响 较小,所以在方程( 4 ) 中可以忽略( 一d 玑+ ) t 项;在 实验中温度小于9 0 时,纤维在受热过程中观察不 到伸长现象,其结果可以用双指数函数进行很好的拟 合= 当纤维在较高的温度( 了1 大于9 0 ) 和较大的张 应力( d 大于24 M P a ) 作用下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导 致粘高的急剧下降,方程( 4 )

8、 中的粘性流动项( 一一 玑) f 的影响成为主导因素,纤维的收缩动力学方程 可以用粘性流动项的关系来进行描述: 址( t ) = ( 6 ) 玑 3 涤纶P O Y 纤维等温收缩动力学研究 根据线性粘弹模型的方程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 双指数拟台,其结果的各项参数列于附表中。涤纶 P O Y 的收缩是由特征弛豫时间为r ,的收缩和特征 弛豫时间为r :的收缩两个部分组成,r :大约是r , 的1 0 - 8 7 倍,说明纤维的收缩是由特征弛豫时间较 短的快速收缩和特征弛豫时间长得多的慢速收缩构 成。文献 2 中表明非晶区分子链的解取向过程是 一个快速过程,是纤维收缩的主要原因。据P r e v

9、o r s e 等提出的三相结构模型H 3 ,在纤维中除无定型 相和晶相外,还存在一个介于晶相和非晶相之间的 中间相结构, D Y 纤维在该温度下晶相和巾间相的 变化缓慢Ho 是产生慢速收缩的原因。比较不同实 验条件下的s ,S 。的值可以发现,除了温度较低( T = 7 8 ) 和张力较大( d = 24 M P a ) 时,S c S o 的值都 小于l ,这表明纤维总的收缩中主要是快速收缩部 分的贡献,但是低收缩温度和高外应力情况下,慢速 收缩的贡献大约为快速收缩的15 2 倍,这可能与 纤维在低温时分子链段热运动困难,不易发生解取 向作用及在较高张应力时发生的诱导结晶有关。 随着收缩温

10、度的提高,s 。S 值增加,表明随着 收缩温度的提高,纤维的大分子链段的活动能力增 强,原来在较低的温度下不能发生热运动而解取向 的结构单元也开始活动发生解取向,导致收缩率的 进一步增加。温度的升高对晶区的作用较复杂,可 能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中大分子链的有序程序降 低,相对有序的折叠链的含量减少,不利于新的晶粒 的形成和晶片的增厚及结晶的完整程度增加,导致 s 。的值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围3P O Y 纤维平衡收缩率对温度倒数作图 将不同温度下一。时的纤维最终收缩率拟合 参数s o 的对数I n S o 对温度丁( K ) 的倒数作图,如 附表涤纶I :O Y 纤维的收缩动力学参数 4 *

11、= i3 M P a 4 ,L = 16 M P a 4 * 20 M P a :os 。s t l2 2s :f s ,fz r lS os os?kT 2s 一,s 。r 2 r 、S ns ,s q2 2s ? ,s ,r 2 r ts 4s 。Sr 17 2 品r 2 r 】 7 8 74 1 1 5 邛3 67 “2 I71 213 781 4 0 2 3 8 4 1 24 9 0l71 19 30 75 9 2 4 8 2 5 43 2 24 21 2 7 2 7 6 98i 7 92 923 6 081 23 t3 9 72 24 1 73 1 99 1 6 50 7 78 33

12、 44 1 741 71 3 3 1 3 40 9 81 0 13 51 95 1 55 i 8717 00 7 99 12 9 l l l4 1 77 ( 10 37 5 4J62 5 1 4 S 4 t “ 3 532 0 11 52 【q1 80 7 6 9 5 4 152 41 7505 6 1 4 8 O 7 38 6 43 92 2 2 9 1 63 15 52 460 7 1 1 58 51 342 0lO3 51 0 7 I53 0 6 8 7 r4 55 64 912 1 5 4 50 】24 4 6 4 714 03 6 80 8 5 5 0 0 1 76 88 3 9 3

13、 3 5 3 4 015 2 3 I20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闰4P o Y 纤维在9 0 “ C 时不同应力下收缩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3 所示。图中1 n S o I 丁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与 文献【5 的论点一致,直线符合I n S 。= A B T 的 关系,直线的斜率包含活化能的含义,B = 业R , ( 上接第5 页) 减少1 。毛涤短纤维纱发生扭结时,捻度会相应 减少,这电可从图1 看出,毛涤短纤维纱由于捻度的 减少与涤长丝相

14、比,显得膨松的多;( 5 ) 从并捻复合 线扭辫的分布来看,“小扭辫”的分布是随机的,即A 值大小有累积作用,累积到一定程度,均会产生扭 辫,因此,从理沧上说,任何二种不同低负荷下的拉 伸特性的纱线并捻时,均可能会造成不对称结构合 股纱,严重时造成小扭辫;( 6 ) 只有利整二者的张力 大小才能有效的消除扭辫纱。在生产实践中对长 丝纱和短纤维纱采用不同的张力,也说明该公式是 正确的= 、7 由于s = 2 ,代人:述关系式即有 U 儿l 1 8 l + F I N i 1 0 2 E t N f “1 f d 2 e t 2 。l z 2 N 2 o 、E z N 2 式中N 、N 为两种纱线

15、的线密度,P l 、P ! 分别 为两种纱线的密度。 因此,要消除扭辫纱,实践中可采取:( 1 ) 施加4 i 同的张力,张力大小,由上面的方程简单汁算得出; ( 2 ) X t 于E s 值较小的可采取超喂的方式。 很明显,J :述方法( 2 ) 中要使长丝以积极的方式 2 0 0 1 年1 0 月 E 为表观收缩活化能,尺为理想气体常数。从直 线的斜率求出涤纶P O Y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表舰 收缩活化能平均值为6 2 埘t o o | ,与粘流活化能基本 一致。 P O Y 纤维在丁 9 ( ) 时的收缩率随时间减小 呈直线关系,如图4 所示。实验中根据直线斜率得 到在9 0 和1 0

16、0 。C 时拉伸粘度耐的平均值为3 3 1 0 7 P a s 和33 1 0 6 P as ,较室温时( 1 0 1 2 P as ) 有 很大下降。 参考文献 1J 何曼君等:高分子物理上海:复邑尢学出龌杜,1 9 9 13 5 1 3 5 6 2 。w i l v m MPW ,P o l y m e r ,1 9 7 4 1 5 :2 7 7 3 DCP * k ,GA1 i r p a k ,PJF I ;a r g e t ,ACR e i m N l m e m s e l , JM a c r o m o lS c i :P h y s ,1 9 7 4 ,9 :7 5 3 4

17、 RJ 謇缪尔斯:结晶高聚物的件质北京:科学出版利1 9 8 4 5 张树均:改性纤维与特种纤维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 9 9 5 喂入,必需添超喂设备,一般只有在较特殊情况应 用。存实际生产中,对二者采用不同并纱张力,已可 消除“扭辫纱”。 4 结论 1 对于低负荷下不同强伸特性的长丝与短纤纱 纺制并捻复合线,只要并线后自由态下两纱线存在 长度差值,加捻成纱为不对称结构,严重的会产生 “扭辫纱”。 2 对于低负荷下,不同强仲特性的长丝与短纤 纱纺制并捻复合线,生产中采用不等并纱张力,町有 效地消除“扭辫纱”。张力的大小可根据二纱线的线 密度、模量、与导纱件的包角吣啦等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8、1J 吴雄英:毛涤复台纱线的加J 二,结构、力学性能I 耍其织物中围 纺织夫学博士论文,1 9 9 93 2 1JWSH e a r l c ,S t m l c l u r a lM e c m n i c so fT o r q u eS tr e t c h 、_ a q l , : 【1 kM e c h a r f i s mo fS n a r lF m _ 【m l i o n J e x tl n s t ,1 9 6 6 ,5 7 : 4 4 1 - 4 6 0 3JJWSH e a r l ea n d AEY e g l n ,T h e M e c n i c so f T o r q u eS t r e t c h Y a n 2 s :AC J r r e c z J o n ,J T e x l tI n s t ,1 9 7 3 ,6 4 :6 0 1 6 0 6 4 张丈赓等:加捻过程的基奉理论北京:纺织工、m 出版社 1 9 8 31 1 :3 3 ,7 4 5 编写组编著:毛纺织染整工艺简明手册,北京:中国纺织1 业 出瞳社1 9 9 78 :3 4 4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