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3793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坛巨匠挥妙笔,人间真情荡我心散文诗二首说课一、说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 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 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 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泰戈尔 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一一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 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 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 想到母亲对孩子

2、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二、说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 读好诗歌,进入情景。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而要深入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两首散文诗在写法 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 对这种手法的认识。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

3、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 上的独特效果。三、说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 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一一总是要在读 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这篇文章时,要唤起学生心底同样的情 感体验,就要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诗人的思想感 情。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美点动情点,则需要采用词句品析法、讨论 法等。教学荷叶 母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共性之一形象性,也是为 了更深体会诗歌蕴含的真挚情感,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冰心的纸船一一寄母 亲,则需要采用比较阅读法。对于两首在体裁、主题方面极其相

4、似的散文诗来 说,我觉得教师则要采取重点突破、举一反三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主教第一 首,引导自学第二首。四、说学法在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是要变“讲堂” 为“学堂” 0特别是对待内容相对浅显的这个篇目来说, 教师更要充分相信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去交流,甚至作出评判。所以,我觉得应该采 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 生主动思考、口头表达的能力。五、说过程学习散文诗二首,我设计以向学生介绍散文诗入手。而介绍散文诗以建 立学生的信心为原则,让学生不要因为散文诗是一种新体裁而产生畏难心理。引入课题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

5、个步骤进行教学。先学习第一首金色花。第一步,读一读,体会情感意蕴。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 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主题、情感等,再试着去揣摩恰当的朗读方法。然后点名 学生朗读,其他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评议,使学生明确金色花在节奏、语气、 重音等方面的朗读技巧。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在散文诗朗读方面 的处理技巧,另一方面又对诗人透过文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有了初步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男女交叉朗读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金色花表现了一种 特别圣洁、甜蜜、幸福的母子亲情。第二步,品一品,分析主要形象。初步体会课文包含的情感意蕴后,第二步 就要深入文本,通过品味具体的语言,去进一步分

6、析文中母亲、“我”的形象。我设计了四个小问题:1“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2. 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有哪些具体的行为?3. “我”的行为体现出“我”怎样的形象特点?4. 面对“我”的调皮,妈妈又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妈妈怎样的形象特点?通过这四个问题,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文本里的关键信息,对孩子的行为会 有完整的认识,自然会分析出孩子活泼好动、单纯可爱、顽皮机灵的特点和母亲 温柔慈爱、善良无私的特点。第三步,写一写,深化认识感悟。当学生们通过上一个环节被孩子和母亲之 间圣洁的亲情感动的时候,我希望通过一个写、说的环节来深化学生对自身身边 类似情感的认识。所以,我拟定了一

7、个句式“假如我变成了 ,我希望 0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至爱亲人或友人的一份情谊。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启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方法可以是多 种多样的,可以直接吐露真情,也可发挥想象联想借助具体的事物。完成以上三步的学习后,我顺势进行课堂小结,归纳学习类似 金色花一 类散文诗的方法,以便下一首荷叶 母亲及以后其他散文诗的学习。因为有上一课学习散文诗金色花的铺垫,学习荷叶 母亲自然就轻 车熟路了,所以,这一课的学习要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老师更多地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下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简要谈谈学习思路及必 要交代。通过散文诗学习方法复习导入对荷叶 母亲的学习,在第

8、一环节里,由 学生分组自由读,然后小组派代表展示并交流朗读体会与技巧。 再通过分析文题 里“荷叶”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文章是借写荷叶护莲来表达对母亲爱 子的感激之情。在第二环节,学生按小组围绕雨中红莲的阶段、 “我”的心情变化等内容组 织讨论,体会荷叶护莲和母亲爱子是何其相似,更具体准确认识无私母爱的可贵。 学生设置问题,相互交流解答,教师适当补充引导。第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文眼”:“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在上节课让学生初 步认识借物抒情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这种手法。课堂小结:母爱是世间最美丽最纯洁最无私的一种情感,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母爱,也希望大家学着借助一定的景或物去表达 内心对母爱的一份赞美。第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