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1912-2005.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0020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B-T-1912-200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TB-T-1912-200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TB-T-1912-200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TB-T-1912-200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TB-T-1912-200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B-T-1912-20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T-1912-2005.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9 3 . 0 6 0 s ns T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7 卫/ T 1 9 1 2 - 2 0 0 5 代替TB / T 1 9 1 2 -1 9 8 7 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机车废气容许浓度 和测试方法 Al l o wa b l e C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Me asu r e me n t o f Lo c o mo t i v e Ex h a u s t i n R a i l w a y O p e r a t i n g T u n n e l 2 0 0 5 - 0 6 - 2 7发布2 0

2、0 5 - 1 2 - 0 1实施 中 华 Ik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布 T B/ T 1 9 1 2 -2 0 0 5 目次 前 言 n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规范性

3、引用文件 , , , , 1 术语和定义 , 1 容许浓度 1 测试、 计算方法 , 2 1胜勺内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铁路隧道内N O 二 真空采样S a lt z m a n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T B/ T 1 9 1 2 -2 0 0 5 月 U吕 本标准代替T B / T 1 9 1 2 -1 9 8 7 铁 路运营隧 道空 气中内 燃机车 废气容许浓度 。 本标准与T B / T 1 9 1 2 -1 9

4、 8 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一氧化碳测试方法; 一一 增加电气化长隧道空 气中有害 物容 许浓度和测试方法; 标准附录中增加氮氧化物采样测试方法; 增加氮氧化物检测管测试方法; 增加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任安绚、 施红生、 赵亚林、 刘建华。 本标准于 1 9 8 7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T R/ T 1 9 1 2 - 2 0 0 5 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机车废气容许浓度和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及测试、 计算

5、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3 0 0 0 m以下地区铁路运营隧道空气中机车废气的卫生监测和通风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6 0 2 4 -1 9 9 5 臭氧的丁子香酚一 盐酸副 玫瑰苯 胺分光光度法 N I O S H 6 6 0 4 电化学传感器便携式直读仪器法 O S H A I D -2 1

6、4 作业环境臭氧测试方法中O S H A S L T C 臭氧 膜式半导体传感器直读仪器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日均浓 度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f u ll s h i n 一个工作 日内连续监测 6 h 隧道内有害物的平均浓度。 3. 2 1 5 m i n时间加权浓度1 5 mi n t i me w e i g h t e d a v e r a g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列车通过测点后 巧n u n有害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机械通风停止时浓度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7、a t m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t o p 机械通风停止时隧道内有害物的浓度。 3 . 4 最高容许浓度ma x i mu m a l l o wa b l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隧道内有害物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4容许 浓度 4 . 1 内 燃机车 牵引运营隧道内 空气污染, 以 氮氧化物、 一氧化 碳作为 代表性指标, 其容许 浓度 应符合表 I 要求。无机械通风隧道内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不应超过表 1规定的1 5 m i n时间加权容许浓度和日平 均容许浓度。进行机械 通风, 机械通风停止

8、时隧道内氮氧 化物、 一氧化碳不应超过表1 规 定的 机械通风 表 1单位: m g / m 3 监测指标 容许浓度 日平均1 5 mi n 时间加权机械通风停止时 氮氧化物( 换算成N 0 2 ) 1 02 01 0 一氧化碳 3 01 003 0 T B/ T 1 9 1 2 -2 0 0 5 停止时容许浓度。 4 . 2 电 力机车牵引 运营隧道内空气污 染, 以 臭氧作为代表性指标, 其容许浓度应符合表2 要求。无机 械通风隧道内 臭氧浓度不应超过表2 规定的 最高容许浓度。进行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 停止时隧道内臭 氧浓度不应超过表2 规定的 机械通风停止时 容许浓度。 表 2单位:

9、m g / m 3 厂 一 一一I容许浓度 陈测指标 最高机 械 通 风 停 止 时 臭氧 4 . 3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混合牵引运营隧道按 4 . 1 要求执行。 5 测试、 计算方法 5 . , 测试方法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和臭氧三项代表性指标测试方法应符合表 3 要求。 表3 V m # A 标测 试 方 法 氮氧化物 一 氧 化 碳 臭氧 真空采样 S 3 l t . 法( 见附录A) 检测管法 D r u eg e - T u b e N it ro u s F u m e s C H 3 1 0 0 1 , 6 7 2 4 0 0 1 ) N IO S H 6 6 0 4 电

10、化学传感器便携式直读仪器法 G B / T 1 6 0 2 4 -1 9 9 5 臭氧的丁子香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O S H A I D-2 1 4作业环境臭氧测试方法中( )S H A S L T C臭氧膜式半导体传感器直读仪器法 5 . 2 采 样 点 5 . 2 . 1 无机械通风测试日 平均、 1 5 m i n 时间 加权、 最高容许浓度, 隧道内采样点的设置应根据隧道的 特 点, 选择排烟困难的区段作为采样点, 采样在避车洞口1 . 5 m高度。 5 . 2 . 2 有机械通风测试机械通风停止时浓度, 隧道内 采样点应设在隧道排烟端第一个避车洞处( 距隧 道排烟端洞口1 0

11、 0 m-1 5 0 m) , 采样在避车洞 口1 . 5 m高度。 5 . 3 计算方法 5 . 3 . 1 日均浓度 应在一个工作日内 连续测试6 h , 不考虑列车通过情况每 1 0 m i n 采样一次, 按下式计算有害物平均 浓度。 C 日 均 = ( C I +C 2 + . . . + C , ) / n 式中: C H P 日 均浓度, 单位为 毫克每立方米( m g / m 3 ) ; C l , C 2 , C 每次采样浓度, 单位为毫克 每立方米( m g / t n 3 ) ; ” 采 样次 数。 5 . 3 . 2 1 5 mi n时间加权浓度 采样应在列车尾部通过测

12、点后即刻、 1 m i n , 3 m i n , 5 m i n , 7 m i n , 1 0 m i n , 1 4 m i n 各采样一次, 按下式计 算有害物巧m in 时间加权浓度。 C t 5 =( C o + 2 C , + 2 C 3 + 2 C 5 + 3 C 7 + 4 C , O + C l 4 ) / 1 5 式中: 2 TB/ T 1 9 1 2 - 2 0 0 5 C 1 5 - 1 5 m i n 时间 加 权 浓 度, 单 位 为 毫 克 每 立 方 米( m g / m 3 ) ; C O , C C 3 , C S , C 7 , C I O , C 14

13、 列车 通过测 点后各时 间的 有害 物浓 度, 单位为 毫克每 立方米( m g / m 3 ) o 5 . 3 . 3 最高容许浓度 仪器直 读法为列车通过测点后即 刻、 1 m i n , 2 m i n , 3 m i n , - . . 每隔1 m i n 测试一次, 连续测试1 5 m i n , 取1 5 m in 测试中 有害物最高浓度值。 分光光度法为列车通过测点后即刻开始采样, 每个样采集 3 mi n , 连续采集5个样, 取 5 个样中有害 物最高浓度值。 5 . 3 . 4 机械通风停止时浓度 应在机械通风停止后立刻采样、 测试 TB / T 1 9 1 2 -2 0

14、 0 5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铁路隧道内N O 二 真空采样S a l t z m an法 A. , 原理 运营隧道内 氮氧化物主 要以N O , N O 2 形式存在。 真空 采样法是用真空采 样管采集样气, 放置2 4 h , 使N O自 然氧 化成N O 2 . N O Z 在水中 形成亚硝酸, 亚硝酸与吸收液中的 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产物与盐酸蔡乙二胺藕合生成玫瑰红色染料, 比色定量。 A. 2仪器 A. 2 . 1 单口真空采样管( 1 5 0 1 口 L ) A . 2 . 2 具塞比色管( 2 5 mL ) A . 2 . 3 分光光度 计 A. 2 . 4 真空

15、泵 A. 3 试剂 实验全部用去离子水。 A. 3 . , 吸 收 液 A. 3 . 1 . 1 储 备 液 5 0 m L 冰醋 酸( 二级) 与9 0 0 m L 水混合, 加人5 . 0 g 对氨基苯磺酸( 二级) , 搅拌至全部溶解( 必要时 可加热) , 再加 人0 . 0 5 g 盐酸蔡乙二胺( 二级) , 用水稀释至1 0 0 0 m L , 置于棕色瓶中 备用。 此储备 液置于 冰箱中可 保存1 个月。 A. 3 . 1 . 2 使 用 液 取 4 份储备液加 1 份水混合。 A. 3 . 2 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 . 1 5 0 0 g 干燥的亚硝酸钠( 二 级) , 用 水

16、溶解 后, 移人1 0 0 M 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 溶 液1 m L 含0 . 1 m g N O z , 贮 存 在 冰 箱中 可 保 存1 个 月。 使 用 时 用 水 稀 释 成1 m L 含5 k g N 衡 的 标 准溶液 。 A. 4采样 将装有1 0 . 0 0 m L 吸收液的真 空采样管进气口套上乳胶管, 抽成真空, 用止水夹夹住。 采样时打开 止水夹, 平衡约5 s -1 0 s , 夹上止水夹, 振摇3 一 5 次后放置2 4 h A. 5 分析步骤 A. 5 . , 按表A. 1 配制标准管。 将各管摇匀后放置1 5 m i n , 于波 长5 5 5

17、 r im处, 用1 m L比色 皿进行比色, 以N O ,含 量对光密度绘制 标准曲线。 A . 5 . 2 将采样后放置2 4 h 的真空采样管振摇几次, 按步骤A . 5 . 1 的条件进行比色测定, 由 标准曲线 ( 或回 归曲 线) 上得出吸收液中N O , o T B/ T 1 9 1 2 - 2 0 0 5 表A 标准管的配制 管号012345 标准溶液 - L 00. 20 0. 6 01 . 0 01 . 4 01 . 8 0 m L 2. 0 01 . 8 01. 4 01 . 0 00 . 6 00. 2 0 鄂 8 . 0 08. 0 08 . 0 0 8. 0 08

18、. 0 08. 0 0 N O Z 才 匕 01. 03. 05. 07. 09. 0 A. 6计算 A . 6 . 1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1 、 V -= ; 一 一 万 不 下 一陀 .v 0 式中: N O 空气中氮氧化物( 换算成N 姚) 浓 度, 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 m g / m 3 ) ; C 样品 溶液中N O Z含量, 单位为微克( k g ) ; v 0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单位为升( L ) ; k - N O 2 ( 气) - N O D ( 液) 的 转 换系 数 ; 在N O 二 浓 度 大 于 等 于1 0 m g / m 3

19、时, 取0 . 8 6 ; 在N 氏浓 度小于1 0 m g / m 3 时, 取0 . 7 6 0 A. 6 . 2采样休 积按下式计 算 V o 一 ( V , 一 0 .0 1 0 ) x 赞 式中: V O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 采样体积, 单位为升( L ) ; V ff 一 0 . 0 1 0 真空采样管加人1 0 m L吸收液 后的实际容积, 单位为升( L ) ; P 采样时的大气压力, 单位为千帕( k P a ) ; h 抽真空后管内的剩余压力, 单位为千帕( k P a ) o A. 7 说明 A . 7 . 1 A . 7 . 2 样体积。 A. 7 . 3 A 7 .

20、4 真空采样的容积应逐一经过校准。 真空泵的效率不可能达到 1 0 0 %, 因此要用真空表测出真空采样管内的剩余压力 用以校正采 采 样时, 打开 止水夹后不要振荡, 控制平衡时间为5 s -1 0 s , 以免产生正偏差。 本方法的 精密度为2 . 5 %- 5 . 1 %, 最低检出限为O . l k g / l O m L a *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