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620-1998.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0287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8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620-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YD-T-620-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YD-T-620-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YD-T-620-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YD-T-620-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620-19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620-1998.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Y D / T 6 2 0 - 1 9 9 8 前言 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的迅速发展对通信测试仪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计算机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通信用专用集成电路大量投人市场给通信测试仪表的发展提供了 便利条件 因此, 根据国 际通信行业的相关建议和我国新近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的规定, 并结合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重新制定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s 和 1 3 9 2 6 4 k b i t / s 速率的数字传输分析仪技术条件 是必要的、 适时的。 本标准是对原通信行业

2、标准Y D / T 6 2 0 - 9 3 的修订。 本标准编写规则按照国家标准G B 1 . 1 -1 9 9 3 和G B 1 . 2 2 -1 9 9 3 的规定卜 仪器测试方法不是唯 一 的, 只是推荐的一种常规方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北京仪表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 : 马庆家 、 魏 丽英 、 栗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 T 6 2 0 一1 9 9 E 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s 和 1 3 9 2 6

3、4 k b i t / s 数字传输分析仪技术条件 1 适用范围 木标准规定了数字传输分析仪的比特率、 测试图案、 帧结构和信号接口要求, 并规范了仪器的功能 设置和试验方法以及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条件。 本标准适用 f 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s 和 1 3 9 2 6 4 k b i t / s 速率的数字传输分析仪 符合上述接 口速率的简易型数字传输分析仪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

4、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3 8 7 3 -8 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 B 4 7 9 3 - - 8 4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 B 6 5 8 7 . 1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 B 6 5 8 7 . 2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温度试验 G B 6 5 8 7 . 3 -8 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湿度试验 G B 6 5 8 7 . 4 一8 6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 B 6 5 8 7 . 5 -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冲击试验 G B 6 5 8 7 . 6 -

5、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运输试验 G B 6 5 8 7 . 8 -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 B 6 5 9 2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误差的一般规定 G B 6 5 9 3 - - 8 6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 B 6 8 3 3 . 1 -6 8 3 3 , 1 0 -8 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G B 7 6 1 1 -8 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u参数 G B 1 1 4 6 3 -8 9 电子测量仪器电气、 机械结构基本要求 Y D / T 7 4 8 -9 5 数字通道差错性能的维护限值 Y D / T 8

6、2 1 - 1 9 9 6 数字传输性能测量的数字图形 Y D / T 8 6 0 - 1 9 9 6 P D H有/ 无帧结构的差错性能分析仪技术条件 I T U = T G . 7 0 3 -9 1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 电特性 I T U - T G . 8 2 1 -9 3 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部分的国际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 I T U - T G . 8 2 3 -9 3 以2 0 4 8 k b i t / s 系列等级为基础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动的控制 I T U - T G . 8 2 6 %基础速率或基础速率以上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 I T U- T 0

7、. 1 7 1 - 9 7 用于数字系统的定时抖动测试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1 9 9 B - 1 1 门 了 批准1 9 9 9 一 0 5 一 0 1 实施 Y D / T 6 2 0 一 1 9 9 8 3 仪器的主要功能 本技术条件所规范的数字传输分析仪适用于一次群到四次群的数字传输系统的设备研制开发、 工 程施工、 开通验收、 设备维护和故障查寻等测试, 仪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1 ) 数字传输性能测量的数字图形 应符合Y D / T 8 2 1 中规定的标准测试序列及成帧测试序列。 2 ) 插入并检测下列各种差错 比特( b i t ) , 编码( C o d e ) , 帧

8、( F r a m e ) 及C R C - 4 ( 2 0 4 8 k b i t / s ) 3 ) 检测下列告警 信号丢失, A I S , 帧丢失, 复帧丢失, 码型同步丢失, R 八( 远端复帧) 对告 4 ) 基本差错测量 差错计数, 差错率, 差错秒, 严重差错秒, 不可用秒 5 ) 差错分析 分析下面3 种类型结果( 停业务/ 不停业务) : U . 8 2 1 方式, U . 8 2 6 方式, M. 2 1 0 0 方式。 6 ) 偏调工作速率 测量系统的频偏容限。 7 ) MU X / P E MU X功能( 选择项) 将 2 0 4 8 k b i t / s , 8

9、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s内部负载信号复用到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s , 1 3 9 2 6 4 k b i t / s 信号流中; 从 8 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x , 1 3 9 2 6 4 k b i t / s信号流中解 出 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3 4 3 6 8 k b i t / s 支路信号。 8

10、 ) 相位抖动测量分析 完成下面 3 种主要相位抖动参数测试: 固有抖动, 抖动容限, 抖动传递函数。 按设定的门限值分析抖动参数: 抖动冲击计数, 抖动冲击间隔数, 无抖动冲击间隔数, 无抖动冲击间隔一百 分比。 4 技术要 求 4 . 1 4 . 1 . 1 发送部分技术规范 时钟 4 . 1 . 1 . 1 内时钟 内时钟频率准确度应符合 G B 7 6 1 1 的规定, 见表 1 表 1 内时钟频率准确度要求 比特率( k b i t / s )准确度 2 0 4 8 优于上4 . 6 只1 0 - 8 4 4 8 优于士1 0 X 1 0 - “ 3 4 3 6 8 优于士I O X

11、 1 0- 1 3 9 2 6 4 优于士1 0 X 1 0 - , 4 . 1 . 1 . 2 内时钟频率调偏( 选择项) 仪器内部时钟调偏范围及步长要求见表 2 Y D / T 6 2 0 一 1 9 9 8 表 2 内时钟频率调偏范围及步长 比特率( kl )It厂 、 ) 调偏范围步长 20 4 8 七1 0 0 又1 0 6 1 又 1 0 一 6 一 8 4 4 8 夕 士5 0 丫工 0 一 ” 一 一31 3 6 8一 1 3 92 6 4 士3 0 又1 0 一 , 1 丫 1 0 一 6 ) 士Z O XI O 一 1 又 1 0 一 6 4 . 1 . 1 . 3 外时钟

12、 频率: ZO 4 8k H z 、 84 4 8k Hz 、 3 43 6 8k H z 、 1 3 92 6 4 k H z ( 士1 0 0 只1 0“ ) 输人电平: 08 一15V( 正弦、 峰值) 阻抗: 75n 4 . 1 . 2 发生测试图案种类 P R B S : 应符合Y D / T8 2 1 中4(数字测试序列) 的规定: 2 5 一1 ( ZO 4 8k b , t / 5 和 84 4 8k b i t / , ) 2 2 3 一1 ( 3 43 6 8k b i t / 5 和 1 3 92 6 4k b ; t / 5 ) 人工码: 16 位可编程 固定码 : 1

13、 0 0 0 1 0 0 0 、 全“ 1 , 、 全“ 0 , , 、 1 0 1 0 1 0 1 0 成帧测试序列: 仪器应能选择成帧测试序列。 测试序列应符合Y D / T8 21 中5(在不同比特率上的 成帧测试序列) 的要求。 4 . 1 . 3 输出口规范 仪器的输出接日应符合G B7 6 1 1 的规定。 4 , 1 . 3 , 1 信号输出波形 a) 各速率信号在规定条件下的输出波形应符合G B7 6 1 1 的规定. 见表3 。 表 3 输出口信号波形和参数要求 接口 速率( k b l t / 5 )接 口 指 标 20 生 8 G B7 6 1 1 表5 、 图9 8生

14、4 8 G B7 6 1 1 表 1 0 、 图 1 5 3 4 3 6 8 G B7 6 1 1表 1 5 、 图 2 0 1 3 92 6 4 G B7 6 l l 表 1 9 、 图 2 3 ( ab ) b ) NR Z数据及时钟输出( 选择项) 数据输 出: E C L( 5 0 0终端、 一ZV) : 3 43 6 8k b i t / 5 、 1 3 92 6 4k b i t / 5 T TL ( 7 5 0终端) : 20 4 8k b i t / 5 、 84 4 8k b i t / 5 、 3 43 6 8k b i t / 、 时钟输 出 E C L ( 5 0 n终

15、端、 一ZV) : 3 43 6 8k b i t / 5 、 1 3 92 6 4 T T L ( 7 5 n终端) : 20 4 8 k b i t / 5 、 84 4 8k b i t / 5 、 3 4 4 . 1 . 3 . 2 接口代码 k b i t / 5 3 6 8k b l t / 5 HD B 3 ( 20 4 8k b i t / 5 、 84 4 8k b i t / 5 、 3 43 6 8k b i t / 5 ) C MI ( 1 3 92 6 4k 卜 i t / 5 ) 4 . 1 . 3 . 3 输出口回损( 仅要求 1 3 9 2 6 4 k b i

16、t / 5 ) 应符合G. 7( ) 3中9 . 3的规定。 v D / T 6 2 0 一 1 9 9 8 4 . 1 . 4 差错插人 仪器应有差错插入能力, 差错插入与数据流不相关。 比特差错和编码差错: 单 个插人; 1 0 “ 一 1 0 1 插人 。 帧同步信号( F A S ) 差错: 单个插人 ; 其它插人力 一 式不作规定( 由厂家在技术条件中给出) n C R C - 4 循环冗余校验( 仅对于 2 0 4 8 k b i t / s 的帧结构) 差错: 单个插人 ; 其它插人方式不作规定( 由厂家在技术条件中给出) 4 门. 5 相位抖动测试信号的产生 应符合I T U-

17、 T 0. 1 7 1中 7的规定 4 门. 5 . 1 抖动调制源 。 )内部产生 调制源应该可以对时钟发生器进行相位调制, 并且能指示出已调信号相位偏移的峰一峰值。 所产生 的峰一峰抖动和调制频率应该满足图 1和表 5规定的各项要求 b ) 外部调制输入( 选择项) 输人灵敏度至少应该为: 比特率为1 3 9 2 6 4 k b i t / 、 及其以下时, 在7 5 5 1 上为1 V峰值 4 . 1 . 5 . 2 固有抖动 输出信号的固有抖动要求见表 4 。 表 4 输出信号的固有抖动要求 比特率( k b i t / s )固有抖动U l ( 峰一峰值) 伪随机序列 2 0 4 8

18、 士5 0 X1 0 3 4 3 6 8 士3 0 X 1 0 - 1 3 9 2 6 4 士2 0 X 1 0 - 4 . 2 . 2 接 收测试图案 P R B S : 应符合Y D / T 8 2 1 中4 ( 数字测试序列) 的规定。即 2 J 一1 ( 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2 1 一1 ( 3 4 3 6 8 k b i t / s 和 1 3 9 2 6 4 k b i t / s ) 人工码: 1 6 位可编程 固定码: 1 0 0 0 1 0 0 0 、 全“ 1 ” 、 全“ 0 “ , 1 0 1 0 1

19、0 1 0 成帧测试序列: 仪器应能选择成帧测试序列测试, 其测试序列应符合 Y D / T 8 2 1 中5 ( 在不同比特 率 上 的成帧测试序列) 的要求 4 . 2 . 3 输人口规范 出现在仪器的输人接r l 的信号应符合G B 7 6 1 1 的规定 4 . 2 . 3 门输人信号波形 同 4 . 1 . 3 . 1 条规定。 Y O / T 6 2 0 一 1 9 9 8 4 . 2 . 3 . 2 接口代码 同魂 . 1 . 3 . 2 条规定。 4 . 23 . 3 输入口的回损 仪器输人门的回损特性应符合G . 7 03 中氏 表 7 3 . 3 、 7 . 3 . 3 、

20、 8 . 3 . 3和 9 . 3的要求 , 见表 7 回损测试条件 工作速率( k b : t / 5 )阻抗 ( 0)1目波衰减( d B )频率范围( k H z ) 5 1一1 0 2 1 0 2 一 20 4 8 2 ( ) 4 8 3( 7 2 20 4 87 5 、 1 2 0 全 1 2 异 1 8 少 14 8生 4 8 7 5 l 一 ,扮12 耍 1 8 夕 1 性 2 1 1 4 2 2 4 2 2 一 8 4 4 8 8 生 4 8 1 2 6 7 2 4 3 6 87 5 ) 1 2 李 1 8 ) 1 4 翔5一 一 : 淤葱 卜 一 一一一 一 一- 一 一-

21、一 一 1 3 9 2 6 47 5 4 . 2 . 3 . 4 输人 口允许衰减 符合G 一 7 03 中( 6 . 3 . 1 、 7 . 3 . 1 、 8 . 3 . 1 和 9 . 3)的规定, 出现在输人日的数字信号应满足表 8的要求, 并有一定富裕度。 表 8 输人 口允许衰减 接口速率( k 卜 , t 广 , )衰减范围(dR )测试频 率 2( ) 4 80 610 2 4k Hz 84 4 80 6主2 2 4k H乙 3 4 3 6 80 一 1 21 71 8 4k l l 2 1 3 92 6 40 1 27 OM工 1 2 4 . 2 . 3 . 5 输人口抖动容

22、限 仪器输人口抖动容限应满足G . 8 23 中3 . 1 . 1 要求, 对频率低于丸条件下的参数值暂不作规定 表 9 输人口抖动容限( U l峰一峰) 速率 ( k b i t / 5 ) 抖动幅度U l抖 动 频 率 伪随机 测试信号 A招Af l ( 卜 工 2 )八五九( k H z ) 20 4 81 . 50 . 2 2 O 2生k Hz ( 9 31 布 2 ) 1 8k Hz ( 7 O OHz ) 1 0 21凡 一1 “1 一 84 4 81 50 . 22 0 4 0 OHz ( 1 0 . 7 k Hz ) 3 k H : ( S O k H z ) 一 4 0 0

23、3 43 6 81 50 1 51 0 0Ik l l zI Ok Hz8 0 02 即1 I Ok Hz35 0 0 1 3 92 6 4 1 . 50 。 0 7 52 0 0S O OHz 1 3 8 Y D / T 6 2 0一1 9 9 8 翰 出抖动幅度 厂 对数坐标- 斜率2 0 d B 月e c / 图 2 t 3 输人 口抖动容 限 厂抖动颇 率 ( 对数 半标) 4 . 2 . 3 . 6 输人口抗干扰能力 规定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和3 4 3 6 8 k b i t / s 接收信号输入u应具有一定的抗干 扰

24、能力。 施加的干扰信号的幅度与信号标称值之比应以I T U - T G. 7 0 3 为标准, 见表 1 0 表 1 0 输人口抗干扰能力 接口速率( k b i t / s )信噪比S I N 参见标准 2 0 4 81 8 I TU- T G. 7 0 3 6 . 3 . 4 8 4 4 82 0I TU- 1 G. 7 0 3 7 . 3 . 4 I TU- T G. 7 0 3 8 . 3 . 4 3 4 3 6 8 2 0 4 . 2 - 3 . 7 高阻输人和电路的附加增益( 选择项) 仪器应提供高阻输人方式: 平衡口( 2 0 4 8 k b i t / s ) 1 . 2 W

25、不平衡口( 所有工作速率) 7 5 0n 监测点的增益补偿, 其大小分别为: 2 0 4 8 k b i t / s , 8 4 4 8 k b i t / s X2 6 ( 或 3 0 ) d B ; 3 4 3 6 8 k b i t / s , 1 3 9 2 6 4 k b i t / s 2 0 ( 或 2 6 ) d B , 4 . 2 . 4 差错测量分析 4 . 2 . 4 . 1 仪器检测的差错种类及范围 仪器能够检测下列各种差错并显示, 见表n。 表 n检测差错种类、 检测及显示范围 差错种类 检侧及侧t方式 侧 t 方 式 比率计数 比特差错1 0 - 一3 0 - 0

26、- 9 9 9 9 9 停业务 编码差错1 0 - - 1 0 - 0 0 - 9 9 9 9 9 开业务/ 停业务 误杭差错l o -一1 1 - 0 - 9 9 9 9 9 开业务/ 停业务 开业务/ 停业务仅 2 0 4 8 k b i t / sC RC 一 4差错 0 - -9 9 9 9 9 4 . 2 . 4 . 2 差错分析 仪器应能按 G . 8 2 1 , G. 8 2 6 和 M. 2 1 0 0 参数分析评价各种差错 ( 1 ) G. 8 2 1方式 a )分析内容: E S , E F S , S E S , US , E S %, E F S %和 u s % b

27、) 分析结果评估及显示范围 计数: 0 9 9 9 9 9 在超过该范围时, 仪器应分档或给出指示。 比率: 0 . 0 0 0 0 %一1 0 0 . 0 0 0 % ( 2 ) U. 8 2 6方式 Y D / T 6 2 0一1 9 9 8 按 G 8 2 6的规定, 差错测量应以块为单位, 其规定见表 12。 表 12P D H差错性能监测的块长 比特率 ( k b i t / 5 ) P Dl l块 E I X 一 注 1块厂 片 10 0 0 ( b l 气 ) ( 林 5 ) 20 4 820 4 8 1 0 0 0CR 飞4 84 4 842 2 4 注 120 0 0 3 4

28、3 6 842 9 61 2 5注 1 8 0 0 0 1 3 92 6 4 1 7 4 0 8 一 一 1 2 弓 一 注 18 ) 0 ( 二 注 1 : 以检错码( E I X 二 ) 作为基准, 按E D C的工作原理提出块长 没有规定E D C处, 块长是建立在抢5 脚 有关帧长 的整数倍的基础。实际的块长可为表中给出的标称值二5 %的偏差 a) 分析内容 在线方式: C R C 一 4 停业务方式: E B、 E S 、 E S R、 S E S 、 S E S R、 B B F、 B B E R、 C R C 一 4 切 分析结果评拈及显示范围 比率: 00 0 0 0 %1 0

29、 0 . 0 ( ) 0 % 计数: 0 一99 9 99 在超过该范围时, 仪器应分档或给出指示。 ( 3 )M. 2 1 0 0参数 仪器能按Y D / T7 4 8的规定将测量结果转换为E S和S E S参数的能力, 见表 13。 表 13E S和S E S特性评枯规范 E S / S E S参数测量判据 通道速率 ( k b l t / 5 ) 可用于导出 异常或缺陷 的通道开销 15内的 异常与缺陷 接收方向 的解释 发送方向 的解 释 备注 ZO 4 RFAS ( CR(一 4 )RDlb i t )II OF )IL OS 妻IAI S 乡l e r r o r e dF A S

30、 )2 8F r a 服b i t e r r o r s ) IRDI ES十S ES ES十S ES ES+S ES ES E S 一S ES 发送E S的分辨只限干与 S E S总数有关的部分 ES+ S ES 2 0 4 8 ( 一 R( .4 ) C RC 一 4 E一 b l t s FAS RI T b l t )II J O F )11 05 )IAI S 妻1 ( 飞 R C 一 4b l o c ke r r o r s 夕8 0 5 C R C 一 4 b 1 0 c k er r or s 妻IE 一 b i t 、 )8 0 5E 一 b i t s 妻IRDI ES

31、十S ES ES一 S ES E S+S E S ES FS十S ES 可能实时的从单端分辨 发送和接收 E S 、 S E S两者 ES ES +S ES ES+ S ES 1 4 0 YD/r 6 2 0 一 1 9 9 8 可 用于导 出 异常或缺陷 的通道 开销 续表 1 3 E S / S E S参数侧量判据 通道速率 ( k b i t I s ) 15内的 异常 与缺 陷 接收方向 的解 释 发送方 向 的解释 备注 FAS 8 4 4 8 RDI b i t 妻1 L OF 多I L OS 1 AI S 妻1 e r r o r e d F AS 4 1 F r a me b

32、i t e r r o r s 李 I RD ES+ SES ES S E S ES + SES ES ES+ S ES 发送 E S的分辨只限丁 与 S E S总数有关的部分 E S+S E S FA只 3 4 3 6 8 RDI b i t 1 L OF 1 L OS 妻 1 AI S 妻1 e r r o r e d F A S 多5 2 F r a me b i t e r r o r s 李 1 RDI E S+S ES E S汁S ES ES S E S ES FS SFS 同 卜 ES +S ES FAS 1 3 9 2 6 4 RDI h i t ) 1 L OF 1 L OS

33、 妻 I八I S 妻1 e r r o r e d F AS 6 9 F r a m e b i t e r r o r s 李 1 RDI ES- S ES ES+ S ES E S卡S ES ES ES+ S ES 同 t ES 书S ES a )分析内容: 误帧差错和 C R C - 4 差错。 b )分析结果及显示范围: 计数 0 - 9 9 9 9 9超过范围应分档或给出指示。 。 ) 计算出S 1 , S 2 的限值( 选择项) : 逾限时应给出灯光及音响告警。 4 . 2 . 5 告警检测 仪器应检测无信号( L O S ) 、 告警指示信号( AI S ) , 帧失步( I -

34、 O F ) 和对端数宁复用设备的告警指示 ( R D I ) 等缺陷和异常。 对2 0 4 8 k b i t / s 仪器还应设置C R C - 4 块差错( C R C - 4 B l o c k e r r o r s ) 、 远端C R C - 4 块差错( E - b i t ) , 复 帧丢失( MF L O S ) 、 远端复帧对告 R A( MF ) 和第 1 6 时隙告警指示信号( A I S 1 6 ) 等指示内容 仪器应具有实时记录所发生的缺陷和异常的能力。 4 . 2 . 6 抖动测量及分析 4 . 2 . 6 . 1 抖动测量范围 抖动测试电路应当能测量抖动的峰一峰

35、值, 并可任选测量范围, 抖动测试电路的抖动幅度/ 抖动频 率响应必须满足图 3和表 1 4各项要求。 表 1 4 输入抖动测量抖动幅度与 抖动频率的关系 速率 ( k b i t / s ) 抖动幅度抖 动 频 率 伪随机测试信号 卜 一 , 一 A,A (f (H 7 ) f ( 1 ,(k H z) f ( k Hz ) 2 0 4 81 0 1 7 10 . 5 U72 06 0 0 Hz1 81 0 0 8 4 4 81 仪r I0 . S UI2 04 0 0 Hz34 0 02 一 1 Y D / T 6 2 0 一 1 9 9 8 续表 1 4 速率 ( k b i t ! s

36、 ) 抖动幅度抖动频率 仁 一 下 一 f. 丁 - 一 - 目 H z)斗 一一 一 ( 一 (kH z 。 t, “ 月 2 t, 8 0 0 伪随机测试 信 号 2 ”一 1 2 “一 工 八3A 厂一 万一 T 一 几 可 一厂一 j :一 I一 k H z ) 3 4 3 6 81 0 U70 . 6 UI .1 0 0 一下一一 一 1 k Hz 1 0 一 1 3 9 2 6 41 0 7 1 70 .2 0 0 5 0 0 H z 3 6 0 0 轴出抖动幅度 厂 对数坐标 川1,卜 月 斜?# = 2 0 d B ; d e c 、/ 打 一 抖动颇率 对数坐标 图 3 测量

37、抖动幅度与 抖动频率的关系 4 . 2 . 62 抖动测量分析 电路应能测量并记录抖动冲击次数, 抖动冲击间隔数、 无抖动冲击间隔数及分析无抖动冲击问隔百 分比( 门限值应在测量范围内视具体要求选定) 。 测量记录范围分别为: 0. 9 9 9 9 9 ( 超出该范围仪器应分档或给出其指示) 0 . 0 0 0 0 - - 1 0 0 . 0 0 0 0 0 测量中应能记录最大峰峰值抖动( U 劲, 并可自动更新及人工清除。 4 . 2 , 6 . 3 抖动测量带宽 仪器内基本抖动测量电路应该包含滤波器, 以限制各种比特率下被测抖动频率的频宽, 抖动测试电 路和滤波器的带宽应符合表 i s 的

38、要求。 表 1 5 抖动测量带宽和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 比特率 ( k b i t l s- ) 抖动测量带宽附加滤波器的3 d B点 几 ( 低端 3 d R点) ( Hz ) (H z) 、 I ,(kH z) 关 ( 高端 3 d B点) ( k Hz ) 高通滤波器 No . 1 ( Hz ) 高通滤波器 N , . 2 ( Hz ) 1 8 0 0 0 ! - 一! - 一 I 2 01 0 0蕊2 0 0 2 0 2 ) 4 8 8 4 4 822 0 . 4 0 0簇8 0 0 2 03 0 0 0 3 4 3 6 82 l o o8 0 0蕊 1 6 0 01 0 01 0 0

39、0 0 1 3 9 2 6 42 2 0 03 5 0 0 簇 7 0 0 0 2 0 01 0 0 0 0 4 . 2 - 6 . 4 抖动测量误差 a )概述 抖动测试电路的测量精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例如固有误差、 频率响应和内参考定时电路与图案有关 的误差。此外, 还有实际读数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抖动频率为1 k H z 处总误差( 包括由于频率响应的误差) 为: 小于 士读数的 5 %士X上Y) Y D / T 6 2 0一1 9 9 8 其中, X为表 1 6 中所列的固定误差; Y为用定时提取时引人的总误差, 其数值为。 . O l L l 1 ( p 一 P ) ( 在 1 0

40、1 11 1测量范围内为0 . 2 U I ) ( P -P ) . b ) 抖动测量电路的固有误差 仪器抖动测量电路的固有误差见表 1 6 , 表 1 6 抖动测量电路中的固有误差 比特率 ( k b i t / s ) 2 0 4 8 给定图案的抖动( 峰峰值, 单位为( % 1 ) 卜100100- - Io -一一一一mFmvtk5.625(2- 1)牛 g “00叮 全“ 1 ” 或时钟 ( 二 0 . ( 二 0 0 0 52 0 0 0 h 仪器外观、 机械结构要求 应符合 S J 9 4 6的要求。 5 检验方法 5 门仪器质量的抽样检验 5 . 1 . 1 质量检验的分类 5

41、 . 1 . 2 检验项目 按G B 6 5 9 3 -8 6 表 1中A组或C组进行。 5 . 1 . 3 产品抽样方案与合格判据 按G B 6 5 9 3 -8 6中3 . 5 -3 . 6 有关规定进行。 5 . 2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5 . 2 . 1 对测试用仪器的要求 测试用仪器必须符合定期计量合格的规定和G B 6 5 9 2 的误差规定。 5 . 2 . 2 测试用的仪器及设备( 上要仪器及设备的主要指标) 5 . 2 . 2 . 1 频率计数器 频率范围: 上限1 G H z 频率不确定度: 优于 1 X 1 0 - e 5 . 2 . 2 . 2 电平振荡器和选频

42、电平表 频率范围: 1 0 0 k H z -5 0 0 MH z 电平测量范围: +1 0 -1 0 0 d B m 电平分辨力: 0 . 1 d B m 5 . 2 . 2 . 3 反射桥 频率范围: 2 1 0 MH z 本身平衡衰减: 4 0 d B Y D / r 6 2 0 一 1 9 9 8 5 . 2 - 2 . 4 基准数字传输分析仪 作为检验基准的数字传输分析仪, 应具有优于本标准的各项性能与功能( 包括选择项) , 满足检验被 测仪器功能的要求。 各单项功能检验也可由功能单独设置的、 胜任检验的其它仪器完成, 仪器的各项功能性能均应优干 被检仪器。 5 . 2 - 2 .

43、 5 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 D C -1 G H z 5 . 2 . 2 . 6了 特性仿真线或电缆 满足各速率均衡特性测试需要, 详见本标准 4 . 2 . 2 规定。 5 . 2 - 2 . 7 可变衰减器 衰减范围: 0 3 0 d B 频率带宽: -2 0 0 MHz 5 . 3 接t o 测试 5 . 3 . 1 时钟频率( 比特率) 测量配置 : 见图 4 落准数字 传愉分析仪 时钟 图 4 时钟频率测试配置 操作步骤: 按图4 连好电路, 在被测数字传输分析仪工作状态稳定后。 记下各速率的频率( 该时钟信号为接收 单兀从接收信号中恢复的时钟, 也可是由发送单元的时钟输出接出) 值

44、。 5 . 3 . 2 输出u波形 测试配置 : 分平衡输出波形测试( 只对 2 0 4 8 k 从t / s ) 和不平衡输出波形测试两种情况, 分别见图5 和图6 图 5 平衡输出波形测试配置 被侧数字传输 分析 仪 匹配 电阻示 波 器 图 6 不平衡输出波形测试配置 操作步骤 : 按图连好电路 ; 选择容易观察的序列( 如全“ 1 ” 和全“ 0 “ ) 从示波器上读出各速率下的波形参数。 别波形是否 合乎规定 。 , 调9示波器的 X, Y增益, 使波形与显示屏的位置最佳; 有条件时也可用设有符合G . 7 0 3 标准模框要求的示波器判 Y D / T 6 2 0 一1 9 9 8

45、 5 . 3 . 3 输人 11允许频偏 测试配置: 见图 7 , 荃准数字 传翰分析仪 被测数字 传箱分析仪 图 7 输人日允许频偏测试配置 操作步骤: 按图连好电路, 被测仪器的信号输人端与基准分析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将被测仪器和基准仪器设置于相对应工作状态; 按各速率的不同频偏量改变基准分析仪的内部频率( 或改变外部合成器频率) , 找出差错发生时高 低两端的临界频率值( 操作时先找到差错发生时的频率点, 再将频率回调到无差错点, 记下 该点频率) : 在各工作速率下重复上述过程, 完成测试。 5 . 3 . 4 输人口均衡特性 测试 配置 : 见图 8 . 7 t Ty-% * 3m

46、 ttt 卜堰黔疆圈 图8 轴入口允许衰减M l1 试配置 操作步骤: 连好电路后, 基准分析仪的信号经给规定的衰减后, 仪器应正常工作。 注 该项测试在各速率下均应满足 3 . 2 . 1 ( 艳入口允许比特率偏差) 和 3 . 2 . 4 ( 输入口允许抖动容限) 规定的恶劣条 件 5 , 3 , 5 接口回损 5 . 3 . 5 . 1 输出口回损( 仅 1 3 9 2 6 4 k b i t / s ) 测试配置: 见图 9 7 5 自电阻 图 9 1 3 9 2 6 4 k b i t / s 输出日回损测试的配置 操作步骤: 首先用电缆将被测数字传输分析仪的信一号输出端与选频电平表

47、的信号输人端相连, 在有 1 3 9 2 6 4 k b i t / s 信号输出的情况下选出电平低的若干点作为测试频率点; 再将反射桥Z x 端开路, 读出选频电平表的指示值尸 , ; 然后将 Z x 端接在被测仪表的输出端, 此时选频电平表的读数为P 2 , 则回波损耗值b 。 为 b , =P i 一P 2 ( d B ) 注 每一频率测t前将电平振荡器的愉出和电平表的输入用电现连接, 调整选频电平表的指示值, 使之与电平振荡 骼的输出电平( 常用 。 d B ) 相同. 5 . 3 . 5 . 2 输人口回损 测试配置: 不平衡输人日、 不平衡输人口回损测试的配置分析见图 l o ,

48、图 1 1 Y D / T 6 2 0 一1 9 9 8 选频电 卜 表 厂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we 待洲输人曰 ( 输入口测试点) 待测阻抗接人l 2 I I i 别 ,0 标称值卜 衡电阻欢 标称滇平衡电阻接入点 注 :振荡器输出阻抗 、 选频 电平表及输出形式 应按阻抗反射测试电桥要求选定 图 1 0 平衡输人u回损测试配置 选频 电平表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刁 标称值平衡电阻接人点 zx 一7 5 0 标称值平衡电阻及 注: 振荡器输出阻抗R 。 一? 5 5 1 , 选频电平表输人阻抗R ; =7 5 5 1 图 1 1 不平衡输人口回损测试配置 操作步骤: 按图接好电路; 振荡器和电平

49、表的阻抗按测试项目 设置为7 5 5 2 或 1 2 0 5 2 ; 首先在断开被测端的情况下读出电平表的电平值P , ( d B ) ; 将待测u与反射桥相连, 电平表指示的电平为P , ( d B ) ; 回波损耗值Z -尸 1 一 尸 2 ( d B ) ; 按表 3的规定, 测试若干频率点的回损值, 得到一组测试数据。 5 . 3 . 5 . 3 输人口抗干扰能力测试 测试配置: 见图 1 2 Y D / T 6 2 0 - 1 9 9 8 图 1 2 输人 f 7 抗干扰能力测试配置 操作步骤: 按图 1 2 接好电路; 首先按被测接门速率等级选择 P R B S 两图案发生器不能用同 一 时钟源) 。 确认在衰减器衰减值较 大时( 如 2 5 d B以卜 ) , 测试系统工作正常; 再调整可变衰减器的衰减值, 直至出现差错, 记下衰减器的衰减值。 信噪比的临界值应优于表 1 0的 规定 注: 若电缆或仿真线的衰减值在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