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1236-2002.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0301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06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1236-200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YD-T-1236-200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YD-T-1236-200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YD-T-1236-200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YD-T-1236-200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1236-20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1236-2002.pdf(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3 3. 1 6 0 . 6 0 M 4 0 YU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准 丫D / T 1 2 3 6 - 2 0 0 2 N - I S D N会议电视进网技术要求及 测试方法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a n d t e s t me t h o d f o r v i d e o c o n f e r e n c e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N- I S DN 2 0 0 2 - 1 1 - 0 8发布2 0 0 2 - 1 1 - 0 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信息产业 部发

2、布 丫D / T 1 2 3 6 - 2 0 0 2 目次 前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缩略语

3、 会 议电视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组 网方式 4 . 1 4. 2 网络总体结构 组 网方式 5 会议电视系统的控制模式 8 5 . 1 主席控制模式 8 5 .2 操作员控制 ( 导演)模式 , , 9 5 . 3 语音控制 模式 9 6会 议电 视 系 统 应 用 环 境 的 要 求 9 6 . 1 传输指标 , 9 6 .2 I S D N信令要求 1 0 7终 端 设备 的 技 术 要 求 和 测 试 方 法 , , , , , 一 二 1 0 7 . 1 会议电视终端结构 1 0 7 .2 视频特性 1 0 7 .3 音频特性 , , 1 6 7 .4 数据应用 3 0 7 .5 通信协议

4、 , 3 1 7 .6 传输接口 3 7 7 .7 定时同步系统 3 7 8 多点控制设备 ( M C U)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 , , 3 7 8 . 1 体系结构 , , 3 7 8 .2 视频编码处理功能 。 3 8 8 .3 音频编码处理功能 , , 3 8 8 .4 数据功能 , 3 8 8 .5 通信协议 。 4 0 8 .6 传输接口 4 0 8 .7 时钟同步方式 4 0 8 .8 可靠性 , 4 0 8 .9 M C U 的 功能 要 求和 测 试 方 法 4 1 9 N - I S D N会议电视终端与基于I P的会议电视终端的互操作性 4 3 9 . 1 H .

5、3 2 3 系统控制 ( H.2 4 5 )到 H .3 2 0系统控制 ( H .2 4 2 )的映射 4 3 9 .2 从H .3 2 3 呼叫控制 ( H . 2 2 5 .0 )到N - I S D N H . 3 2 0 呼叫 控制 ( Q .9 3 1 )的 映射 5 2 9 .3 H . 2 2 4 / H .2 8 1 与 T . 1 3 2之间的相互作用 , , 5 3 1 0 电磁兼容 。 。 5 3 1 0 . 1 无线电骚扰限值 5 3 1 0 . 2无 线电 骚 扰 限 值 的 测 试 方 法 , 5 3 YD I T 1 2 3 6 -2 0 0 2 1 0 . 3

6、 抗扰度限值 , , , , , 。 , , , 。 , , 5 4 1 0 .4 抗扰度的测试方法 , , , , , , , , 】 , , 5 4 1 1 安全性能 , , , , , , 一5 5 1 2 抗雷击性能 , , , , , , , , 5 5 1 3 环境适应性 , , , , , , , , 一 5 5 1 3 .1 环 境适应性要求 , , , , , 4 , 1 “ , , 1 1 1 , , , 二5 5 1 3 .2 环境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5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数据应用和数据会议协 议的测试 方法 , , , ,

7、 , , , , 一5 8 A .1 数据应用的测试方法 , , 一5 8 A . 1 . 1 测试环境 , - ,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一5 8 A . 1 . 2 测试方法 , , , , 5 8 A . 2 数 据 会 议 协 议 的 测 试 方 法 , , , , , , , , , , , 5 9 A . 2 . 1 数据会议协议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5 9 A . 2 . 2 多点通信服务协议 , , , , , , , , , , 6 0 A . 2 . 3 通用会议控制协议 , , 4 , , , , 】 - , , , , , , , , , , 4 4 。 1 , , , , , , 8 4 YD,叮 前言 本标准主要引用 I T U - T 建议H . 3 2 0 ( 1 9 9 9 ) 视听用户终端技术要求一窄带视听系统和终端设备 ,该 建议是基于 I S D N的会议电视的框架性标准。同时还参与了会议电视的有关国家标准G B / r 1 5 8 3 9 -1 9 9 5 6 4 - 1 9 2 0 k b i

9、t / s 会议电视进网技术要求 。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N - I S D N会议电视系统与不同网络的组网方式、会议电视的互通互控技术要求、会 议电 视终端及M C U的体系结构、 音频性能、 视频性能、 数据功能、传输接口 的技术要求、电磁兼容性限 值、安全性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提出。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德年黄东霖刘晓红张 薇曹 咖尤洪涛王 杰张 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丫D/ T 1 2

10、3 6 - 2 0 0 2 N - I S D N会议电视进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范 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N - I S D N会议电视业务的网络结构、会议控制、传输指标、会议电视系统的技术要 求、不同网络上多媒体会议型终端间的互操作等,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N - I S D N会议电视业务的组网设计,工程实施,相关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选型,并可用 作相关检测部门的会议电视的测试规范,其它类型的电路交换方式的会议电视系统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

11、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4 2 3 . 1 -1 9 8 9电 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 低温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2 -1 9 8 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 高温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3 -1 9 8 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6 -1 9 9 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 b :碰撞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8 -1

12、 9 8 9电 工电子产品基 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 d :自 由 跌落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 1 0 -1 9 9 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F e :振动 ( 正弦)试验方法 G B 9 2 5 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试方法 G B / T 3 6 6 0 -1 9 8 3测量视频连续随机杂波用的统一加权网络 G B / T 1 5 8 4 5 . 4窄带可视系统和终端设备 等同于I T U - T H.3 2 0 ( 1 9 9 9 ) G B / T 1 6 8 5 8 -1 9 9 7采用数据链路协议的会议电视远端摄像机控制规程 ( 等同于 I T

13、U - T H . 2 8 1 ) G B / r 1 7 1 5 4 -1 9 9 7 I S D N 用户一网 络接口 第三 层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 G B / T 1 7 6 1 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试方法 G B / T 1 7 9 0 4 -1 9 9 9 I S D N 用户一网 络接口数 据链路层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 G B / T 1 8 1 1 9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码 ( 等同于I T U - T H.2 6 3 ) Y D / T 8 2 2 -1 9 9 6 p x 6 4 k b i t / s 会议电视编码方式 ( 等同于IT U - T H .2

14、6 1 ) Y D / T 9 3 6 -1 9 9 7音像和视听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服务协议 等同于 IT U - T T . 1 2 5 ( 1 9 9 6 ) Y D / r 9 4 8 -1 9 9 8多媒体会议业务的通用模板 等同于I T U - T T . 1 2 1 ( 1 9 9 8 ) Y D / T 9 6 5 -1 9 9 8电 信终端设备的 安全要求和试 验方法 Y D / T 9 7 1 -1 9 9 8多媒体会议的特定网络的数据协议栈 ( 等同I T U - T T . 1 2 3 ) Y D N 0 3 4 . 1 -1 9 9 7 I S D N 用户/ 网络接口

15、 物理层技术规范及测试方法 I T U - T G . 1 6 7声回声控制器 I T U - T G . 7 1 1 4 8 k b i t/ s , 5 6 k b i t / s , 6 4 k b i t / s , 5 0 H z - 3 .5 k H z 脉冲编码调制 ( P C M) I T U - T G . 7 2 2 4 8 k b i t/ s , 5 6 k b i t/s , 6 4 k b i t / s , 5 0 H z - 7 k H z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 ( A D P C M) I T U - T G . 7 2 8 1 6 k b i t / s 的 I

16、 A- C E L P 编码 I T U - T H .2 2 1 ( 1 9 9 7 ) 视听电信业务中6 4 - 1 9 2 0 k b it / s 信道的帧结构 I T U - T H .2 2 4 ( 1 9 9 4 ) 使用H .2 2 1 L S D / H S D / M L P 信 道的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协 议 I T U - T H .2 2 5 . 0基于分组的 多媒体通信系 统的呼叫 信令协议和 媒体流打 包 I T U - T H .2 3 0 ( 1 9 9 9 ) 视听系统中帧同步的控制信号与指示信号 丫D / T 1 2 3 6 - 2 0 0 2 I T U-

17、 T H. 2 3 1 ( 1 9 9 7) ITU - T H . 2 4 2 ( 1 9 9 9 ) I T U- T H. 2 4 3 I T U- T H. 2 4 5 I T U- T H. 2 4 6 I T U- T H. 3 2 3 I T U- T H. 3 3 1 I T U- T K.2 0 I T U- T N. 8 6 I T U- T N.9 0 I T U- T P . 7 9 I T U - T P . 3 0 0 I T U - T P . 3 1 0 I T U - T P . 3 4 0 I T U - T P .3 4 1 ( 1 9 9 8 ) I T

18、 U - T P . 3 4 2 ( 1 9 9 6 ) I T U - T P . 8 0 0 I T U - T Q .9 2 2 I T U - T T . 1 2 0 I T U - T T . 1 2 2 ITU - T T . 1 2 4 I T U - T T . 1 2 6 I T U - T T . 1 2 7 I T U - T T. 1 2 8 I S O/ I E C 1 3 8 71 使用2 M b i d s 以内的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使用2 M b i d s 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系统 在 3 个或多个使用 1 9 2 0 k b i

19、t / s 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规程 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H系列的多媒体终端与 H系列的多媒体终端以及 G S T N和 I S D N网上的话音/ 话音频带终端的互通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广播型视听多点系统和终端设备 电信交换设备抗过压和过流的能力 工作在传输比 特率为1 5 4 4 和2 0 4 8 k b i t/ s 上的国际视听刽义 系 统的 连接与业务受理 工作在传输比特率为 1 5 4 4 和 2 0 4 8 k b i t / s 上的国际视听会议系统的维护 电话机响度评定值的计算 音频会议终端 ( C A T S )的传输特性 话音频带 ( 3 0 0 -

20、 3 4 0 0 H z ) 数字电话机的传输特性 免提电话机的传输特性 宽带 ( 1 5 0 - 7 0 0 0 H z ) 数字免提电 话终端的 传输特 性 窄带 ( 3 0 0 - -3 4 0 0 H z )免提和扬声电 话终端的传输特性 传输质量的主观性能评定方法 I S D N用于帧模式承载业务的数据链路层规范 多媒体会议的数据协议 用于音像和视听会议业务的多点通信服务 通用会议控制 多点静止图像和注释规程 多点二值文件传输协议 多点应用程序共享协议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一专用通信网络一数字信道集合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 R I ( B a s i c

21、 R a t e I n t e r f a c e )基本速率接口 D D N ( D i g i t a l D a ta N e t w o r k )数字数据网 D L C I ( D a t a L i n k C o n n e c t i o n I d e n t ifi e r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E U T ( E q u i p m e n t U n d e r T e s t )被测设备 G C C ( G e n e r i c C o n f e r e n c e C o n t r o l )通用会议控制 H S D ( H i g h - S p e e

22、d D a t a )高速数据 I n t r a n e t企业网 L A N ( L o c a l A r e a N e tw o r k )局域网 L S D ( L o w - S p e e d D a t a )低速数据 MC ( M u l t i p o i n t C o n t r o l l e r )多点控制器 M C S ( M u l t i p o i n t C o m m u n i c a t io n S y s t e m )多 点通信服 务 M C U ( M u l t ip o i n t C o n t ro l U n i t )多 点控制设备 M L P ( Mu t i l a y e r P rot o c a l )多层协议 N - I S D N ( N a r r o w - b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d S e r v ic e D i g i t a l N e t w o r k ) 窄 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P D U ( P a c k e t D a t a U n i t )协议数据单元 丫D ,汀1 2 3 6 - 2 0 0 2 P R I ( P r ima ry R a t e I n t e r f a c e )基群速率接口 S C N ( S w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