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1369.8-2006.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0337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4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1369.8-200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YD-T-1369.8-200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YD-T-1369.8-200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YD-T-1369.8-200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YD-T-1369.8-200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1369.8-20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1369.8-2006.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丫0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准 Y D 汀 1 3 6 9 . 1 - 2 0 0 6 - Y D / T 1 3 6 9 . 8 - 2 0 0 6 2 G H z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 u b 接口技术要求 ( 第一部分至第八部分) 2 0 0 6 - 0 1 - 2 0发布 2 0 0 6 - 0 1 一 2 0实施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信 息产业 部发布 1 “ 1 U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通信行业标 准 YDl T 1 36 9. 8 -2 00 6 2 G H z 丁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 u b 接口技术要求 第八部

2、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 用户平面协议 T e c h n ic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s f o r l u b in t e r f a c e o f 2 G H z T D - S C D M A d ig ita l c e llu la r m o b ile c o m m u n ic a t io n n e tw o r k p a r t 8 :u s e r p la n e p ro t o c o ls f o r D C H d a ta s t r e a m s 2 0 0 6 一 0 1 - 2 0 发布2 0 0 6 - 0 1

3、 - 2 0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信 息产业部发布 丫 D f r 1 3 6 9 .8- 2 00 6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11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I 3 定义和缩略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3 . 1 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I 3 . 2 缩略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4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 1 D C H F P服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 2 期望数据传输网 络层提供的服务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D C H帧协议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 1 数据传输 , , . . . . . . . . . . 3 5 2 时间调整 , , , 4 5 . 3 DC H 同步 5 . 4 外

7、环 功率 控 制 信 息 传 输, , , ” ” ” ” “ ” 5 5 . 5 节点同步 . 6 5 .6接 收 时 间 偏 移3 .8 4 M c p s ( T D D 卜 . . . . . . . . . . . . . . 5 . 7 D S C H T F C I 信 令( F D D ). , 5 . 8无线 接口 参 数 更 新( F D D 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5 . 9 时 间 提 前( 3 . 8 4 M

8、c p s T D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 . 1 0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 帧结构与编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概述

10、 一 数据帧 控制帧 616263 处理未知的、 不可预见的和错误的协议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9 7 . 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9 7 . 2 错误检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9 YD / T 1 3 6 9 . 8 - 2 0 0 6 前言 ( 2 G H z 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 l u b 接口 技术要 求 第八部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 平面协议 是 2 G H z T D -

12、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I u b 接口 技术要求 标准的 第八部分。该标准共 分8 个部分: 1 ,第一部分:总 则; 2 .第二部分:层 1 ; 3 .第三部分: 信令传输; 4 .第四部分: N B A P 信令; 5 . 第五部分: 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 传输信令; 6 . 第六部分: 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 协议; 7 . 第七部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 传输信令; 8 .第八部分: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 协议。 ( 2 G H z 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 I u b 接口 技术要求 是2 G H z

13、 T D - S C D MA 数字蜂窝移动 通 信网系 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 结构和名 称预 计如下: 1 . ( 2 G H z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人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 2 . ( 2 G H z T D - S C 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人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 ; 3 . ( 2 G H z T D - S C 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 技术要求 ; 4 . ( 2 G H z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 5 . ( 2 G H z T D - S C D M A 数字 蜂 窝

14、 移 动 通 信 网 U u 接口 物 理 层 技 术 要 求 ; 6 . ( 2 G H z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 u 接口 层2 技术要求 ; 7 . ( 2 G H z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 u 接口R R C 层技术要求 ; 8 . ( 2 G H z WC D M A /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 I u 接口 技术要求 ; 9 . ( 2 G H z WC D M A / I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 通信网 I u 接口 测试方法); 1 0 . ( 2 G H z T D -

15、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I u b 接口 技术要求 ; 1 1 . ( 2 G H z T D - S C D 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T u b 接口 测试方法加 随着技术的发展, 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部分 修改采用 3 G P P T S 2 5 .4 2 7 - U T R A N I u b / I u r 接口: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 用户平面协议( 版 本: V 4 .4 . 0 ) ,与 3 G P P T S 2 5 .4 2 7 - U T R A N I u b / I u r 接口: 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 协议 相比, 本部分有如 下修改

16、: 在6 .2 . 4 . 9 节、6 .3 .3 . 1 .4 节备用扩展中 将字段 长进行了扩展。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 部分起草 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乌娜贺敬武坷李文宇 YD / T 1 3 6 9 . 8 - 2 0 0 6 2 G H z T D - S C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 u b接口技术要求 第八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2 G H z T D - S C D 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 u b 接!a 上用于D C H数据流的用户平面 协议。 本部分 适

17、用于2 G H z T D - S C 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的l u b 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3 GP P TS 2 5 . 3 0 1 Ra d i o I n t e r f a c e P r o t o c o l Ar c h i t e c t u r e 3 G P P T S 2 5 . 4

18、0 1 U T R A N O v e r a l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3 G P P T S 2 5 .3 0 2 S e r v i c e s p r o v i d e d b y t h e 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3 G P P T S 2 5 .4 3 3 U T R AN I u b i n t e r f a c e NB A P s i g n a l li n g 3 G P P T S 2 5 .4 0 2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i n U T R A N, S ta g e

19、2 3 G P P T S 2 5 . 4 2 3 U T R A N I u r i n t e r f a c e R N S A P s i g n a l li n g 3 G P P T S 2 5 . 2 1 5 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一 Me a s u r e m e n t s ( F D D) 3 G P P T S 2 5 . 2 2 5 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一 M e a s u r e m e n ts ( T D D ) 3 G P P T S 2 5 . 2 1 2 M u l t i p l e x

20、i n g a n d c h a n n e l c o d i n g ( F D D ) 3 G P P T S 2 5 . 2 2 2 M u l t i p l e x i n g a n d c h a n n e l c o d i n g ( T D D ) 3 G P P T S 2 5 . 2 2 4 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P r o c e d u r e s (T D D) 3 G P P T S 2 5 . 2 1 4 P h y s i c a l L a y e r P r o c e d u r e s ( F D D ) 3定义和

21、缩略语 3 . 1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传输承载: 由传输层提供, 用于F P P D U帧协议的服务。 3 .2 缩略语 下列 缩略 语适用于本部分。 BER Bi t E r r o r Ra t e CF N Co n n e c t i o n F r a me Nu mb e r C R C C y c l i c R e d u n d a n c y C h e c k s u m CRCI CRC I n d i c a t o r D C H D e d i c a t e d T r a n s p o r t C h a n n e l 误码率 连接帧号 循环冗余

22、校验 C R C 指示 专用传输信道 Y Dl T 1 3 6 9 . 8 - 2 0 0 6 DL Do wn li n k DP C Do wn li n k P o we r Co n t r o l DS C H Do wn li n k S h a r e d C h a n n e l D T X D i s c o n t i n u o u s T r a n s m i s s io n F P F r a me P r o t o c o l F T F r a m e T y p e L T OA La t e s t Time o f Ar r i v a l P C

23、P o we r Co n t r o l Q E Q u a l i t y E s t i m a t e S I R S i g n a l - t o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R a ti o T B T r a n s p o rt B l o c k T B S T r a n s p o rt B l o c k S e t T F I T r a n s p o rt F o r m a t I n d i c a t o r T F C I T r a n s p o rt F o r m a t C o mb i n a ti o n I n d

24、 i c a t o r T o A T i me o f Ar r i v a l T o A WE T i m e o f A r r i v a l Win d o w E n d p o i n t T o A WS T i m e o f A r r i v a l Win d o w S t a rt p o i n t T PC T r a n s mi t P o we r Co n tr o l TT I Tr a n s mi s s io n Ti me I n te r v a l U L U p l i n k 4概述 下行 下 行功率控制 下行共享信道 非连续发 射

25、 帧协议 帧类型 最迟到达时间 功率控制 质量评估 信干比 传输块 传输块集 传输格式指示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 到达时间 到达时间窗 终点 到达时间窗 起点 传输功率控制 传输时间间隔 上行 I u b 接口D C H数据流的标准同样适用于I u r 接口D C H数据流。 S R N C选择传输信道完整的配置, 并通过I u b 和I u r 控制平面协议通知N o d e B o 传输信道的参数描述参见3 G P P T S 2 5 .3 0 1 。 下行信道中, N o d e B把传输信道复用到物理信道上。 上 行信道中, N o d e B 把物理信道解复用到传输信道。 在I u r

26、接口, 每一个与U E上下文相关的协同传输信道集都位于一个传输承载之上, 此协同传输信道 集在N o d e B或D R N C的宏分集组合的 小区 集内 进行通信。这意味着有多 少协同 传输信道集和I u r D C H 数据端口, 就有多少个传输承载。 在I u b 接口, 每一个与U E上下文相关的 协同 传输信道集都位于一个传输承 载之上, 此协同 传输信 道集在N o d e B的 宏分集 组合的小区集内进行通信。这意味着有多少协同 传输信道集和I u b D C H数据端 口,就 有多少个传输承载。 使用双向传输承载。 4 . 1 D C H F P服务 D C H帧协议提供如下服

27、务: 一 通过I u b 和l o t 接口 传输块集 ( T B S ) ; 一 S R N C 和N o d e B之间传输外环功率控制消 息; 一 支持传输信道同步机制; 2 丫D厅 1 3 6 9 . 8 - 2 0 0 6 一 支持节点同步机制; 一 把 D S C H T F C I 从 S R N C传送到 N o d e B; 一 把无线接口 参数 从S R N C 传送到N o d e B . 4 . 2 期望数据传输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期望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为F P P D U的传送。 不要求顺序传输, 然而时常发生的非 顺序传输可能会影响性能, 所以 应尽可能避免。 5 D

28、C H帧协议过程 5 . 1数据传输 5 . 1 .0 概述 当 有数据传 输时, 在每个 传输时间 间隔 ( T I T ) , 下行】 D C H 数据帧从S R N C传 送到N o d e B , 上 行D C H 数 据帧 从N o d e B传送到S R N C . 需要的 话, 可以 采用一个可选的错误检测机制来保证数据的 传输。 如果用户 数据采用错误检测在传 输信道建立时声明指定。 5 . 1 . 1 上行 卜 行数据传输讨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上行传输有正常 模式和安静 模式两种模式。 控 制平面 过程通知N o d e B . 上行数据传输过程 S R N C在建立

29、传输承载时选择传输模式, 并通过相应的 一 在正常模式下, 不论D C H传输块的 数目, N o d e B都将为协同D C H s 集中 所有的D C H s I p7 R N C 发送一个U L D a t a F r a m e . 一 在安静模式并且传输承载上只有一个传输信道的情况下, 当在一个T T I 中N o d e B收到这条传输 信道T F I 指示为 “ n u m b e r o f T B e q u a l t o 0 “时, N o d e B将不向R N C 发送U L D a ta F r a m e . 一 在安静模式及协同D C H s 情况下, 当N o

30、 d e B 收到协同D C H s 集中 所有的D C H s 的T F I 指示都为 “ n u m b e r o f T B e q u a l t o 0 ” 时, N o d e B 将 不向R N C 发 送 数据 帧 。 在任 何T T I 内, 如 果N o d e B 的 层1 发 起C P H Y O u t - o f - S y n c - IND 原 语, N o d e B 将 不向S R N C 发 送 上行数据帧。 当N o d e B收到非法的T F C I 时, 不向S R N C发送数据帧。 5 . 1 . 2下行 下行数据传输过程如图2 所示。 YD汀

31、 1 3 6 9 .8 - 2 0 0 6 图2 下行数据传输过程 只要在L T O A( 参见3 G P P T S 2 5 .4 0 2 ) 之前在一个传输承载上收到至少一个D L D A T A F R A ME , N o d e B 将认为该传输承载是同步的。 当为某条 无线链路 ( R L ) 下行数据帧建立的所有传输承载都同步 后, N o d e B将认为这个无线链路 ( R L ) 的下 行用 户平面已经同步。一旦同步, 只要无线链路存在, 即使增加 ( 见5 . 1 0 .2节) 、 替代 ( 见 5 . 1 0 . 1 节) 或删除传输承载, N o d e B都将认为这

32、个 无线链路的下行用户平面保持同步。当一条无线链路 通过无线链路增加过程建立并与另一条被认为是下行用户平面已经同步的无线链路组合时, N o d e B将认 为这个新建立的无线 链路的下行用户平面 也是同步的。 如果为某条 无线链路建立的所有承载D C H下行数据帧的传输承 载都同 步, N o d e B将认为这条无线 链路的下行用户平面同步。 在下行用户 平面同步前, N o d e B在下行D P C H 上传送S p e c i a l B u r s t s ( 参 见3 G P P T S 2 5 .4 0 2 2 2 4 ) 。 当下 行用户 平面同步 后, 如果在一个TTI 内

33、N o d e B没有收到有 效的D L D a t a F r a m e , N o d e B将认为 此TTI 内该传输信道无数据传输, 并且根据下列情况执行: 一 对于分配给U E 的任何传输信道, 如果N o d e B 没有收到有效的下行数据帧, 它将会认为 是D T X, 并传送S p e c i a l B u r s ts ( 参见3 G P P T S 2 5 . 2 2 4 ) 0 一 如果N o d e B知道某条传 输信道对应于0 比特的T F I 值时, 则这个T F I 值被采用。 如果T F S 包含 对应于 “ T B 长为0 比特”的T F I 和对应于 “

34、 T B个数为0 的T F I 时, N o d e B将认为T F I 对应于 “ T B 个数为0 “ 。当 不同 传输信道的T F I 组合生成的T F C I 有效时, 数据 将在U u 接口 上传送。 一 如果N o d e B不知道某条传输信道对 应于0比 特的TH 值, 或对应于0 比特时的T F l 与其他T F I 的 组合结果是一个不可知的T F I 组合时, 将采用以下段落所描述的 处理方法。 对于 每个无线帧, N o d e B 将根据复用到 该C C T r C H上的D C H数据帧的T F I 来构造T F C I , 并做相应 的 安排。 如果N o d e

35、B收到一个未知的D C H下行数据帧组合, 它将采用D T X, 也就是 说, 挂 起对应的 D P C H的传输。 5 .2 时间调整 时间 调整用来保持D C H数据流在下行方向的同 步, 也就是 保证N o d e B在适当 的时间收到下行帧, 从而 使得该数据能够 在无线接口 上正常传送。 S R N C 在所有的D C H下行数据帧及D S C H T F I 信令控制帧中 都包含连接帧 号C F N o 如 果D L 数据帧在N o d e B 定义的到 达窗口 外到达, N o d e B 将发起包含测量到的对 应于该下行数据 帧的T o A以 及C F N的T I M ING

36、A D J U S T M E N T控制帧。时间 调整过程如图3 所示。 YD/ r 1 3 6 9 . 8 - 2 0 0 6 N o d eB 日-龙 图3 时间调整过程 到达窗口和到达时间定义如下: 一 到达时间窗终点 ( T o A WE ) : T o A WE 表示一个时间点, 下行数据应在该时间点之前 ( 通过I u b ) 到 达N o d e B . T o A W E 定义为 “ 最后时间点”前的 毫秒数, “ 最后时间点”是考虑了 N o d e B 的内 部时延后, N o d e B 对指定C F N的下行传输能够处理的最后时间。T o AWE 由控制平面设置。如果

37、数据在T o A WE 之前 没有到达, N o d e B 将发送一个时间调整控制帧。 一 到达时间窗起点 ( T o A WS ) : T o A WS 表示一个时间 点, 下行数据应在该时间点后 ( 通过I u b ) 到达 N o d e B o T o A WS 定义为 T o A W E 之前一段时间的毫秒数。 T o A WS由 控制平面 设置。如果数据在T o A WS 之前到达, N o d e B 将发送一个时间调整控制帧。 一 到达时间点 ( T o A ) : T o A 是到达时间窗终点( T o A WF ) 和指定C F N 的下行帧实际到达时间的 差值。 T o

38、 A为正值表示该帧是在T o A WE 之前接收到的,T o A为负值表示该帧是在T o A WE 之后接收到的。 时间调整的一般描述参见3 G P P T S 2 5 . 4 0 2 0 5 .3 D CH同步 D C H同步过程用来获取或恢复D C H 数据流在下行方向 上的同步。 为了 维持I u r / I u b 传输承 载的同 步, 同步过程始终是激活的。 同步过程由S R N C发起, S R N C向N o d e B发送一个D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 消息中指定 了目标 C F No D C H同步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D C

39、H同步过程 当收到D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后, N o d e B 应立即以U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响应, 消息中应包含D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的T o A以及D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中指示的 CF N. 即使N o d e B在到达窗口内 收到D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 U L S Y N C H R O N I S A T I O N控制帧 也将被发送。

40、 5 .4 外环功率控制信息传输 甚干卜 行数抿帧中的C R C I 值和质量评估, S R N C修改上行内环功率控制所使用的目 标S IR值, 此 Y D/ T 1 3 6 9 . 8 - 2 0 0 6 值包含在外环功率控 制帧中发送到N o d e B o 在接收 到外环功率控制帧之后, N o d e B将立即更新用于内环功率控制中的目 标S I R 值, 此内环功控 的目 标S I R值是针 对相关上行D C H s 的C C T rC H的。 外环功率控制帧可以通过任何专 属于某个U E的 传输承载发送。 对于承载D C H的多个C C T r C H, 外 环功率控制帧能够通过需要调整上行目 标 S I R 值的C C T rC H中的任何一个D C H的传输承载来传输。 外 环功率控制信息传输过程如图5 所示。 图 5 外环功率控制信息传输过程 5 .5 节点同 步 S R N C 通过节 点同步过程获得N o d e B的时间信息。 这个过程由S R N C向N o d e B 发送包含T 1 参数的D L N O D E S Y C H R O N I Z A T I O N控制帧发起。 当 收到D L N O D E S Y C H R O N I Z A T I O N控制帧, N o d e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