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例.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8473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金融行业工作计划范例 特征码 xkUTDFhAKnQNHGbBUAXB 【篇一】 今年以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建设的有关要 求,配合新城重大投资项目启动建设,金融办在委党组的正确 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各类金融资源的巨大潜能,做足、 做实融资模式创新这篇大文章,以服务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 稳步推进新城建设融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委党组及主管部门 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 年工作情况 20XX 年,是新城建设的关键之年, 也是新城建设融资压力集中显现的一年金融办紧紧围绕全区重 点功能区、重点项目的建设融资工作和年初区委、区政府的重 大

2、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利用多种金融工具,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融资速度,为新城建设贡献力量。 (一)稳中求进,不断推进新城建设融资模式创新一是推进 银行机构信贷融资。 金融办积极发掘、整合各银行机构的信贷资源,利用传统 贷款模式为新城建设融资。四月份,为保障运河核心区项目后 续建设,金融办汇同交通银行等七家银行以银团贷款模式筹组 了总规模 80 亿元的核心区二期贷款,并已全部发放到位。十月 第 2 页 份,经前期各项协调工作,文化旅游区项目首期 c 地块 120 亿 元贷款区级承贷部分的抵押物、资本金等已陆续到位,农发行 总行贷前评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贷款发放工作进展顺利。 二是

3、募集中关村通州园金桥基地建设基金。为尽早达成奔 驰二期项目的供地要求,金融办与建设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 采取集合信托+股权投资的基金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金 桥基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建设筹集资金。目前基金筹组已进入 抵押物手续办理阶段,预计首期将筹集资金 9 亿元,用于相关 地块前期拆迁工作。 三是运用委托贷款模式为重点项目融资。金融办开发运用 委托贷款这一金融工具,采取三方协议委托的方式,通过金融 中介将资金闲置方和需求方进行对接,即提高了闲置资金的使 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又为建设单位募集到了急需的建设资金。 目前已筹集资金 10 余亿元,用于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土地一 级开发等领域建设。

4、四是探索利用银行间市场结构化融资工具。与兴业银行北 京分行投行部合作,探索利用结构化融资工具,为我区园区建 设、土地一级开发等项目融资。通过在银行间市场融资,一方 面可募集大量信贷资金,一方面将部分项目风险予以转嫁。目 前,已梳理出融资额度达 100 余亿元的项目,与兴业银行进行 了对接,兴业银行总行已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即将进入 实操阶段。五是推进新城基业公司债券发行工作。为保障核心 第 3 页 区建设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金融办积极推动新城基业发 行 20XX 年公司债工作,债券期限为 7 年,拟通过上交所公开发 行。目前,债券发行的评级、增信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即 将转报市发改委

5、审核,预计可筹集资金约 20 亿元。六是探索搭 建新型政府融资平台。按照区领导指示要求,金融办会同中信 建投公司,对区属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梳理,探索 搭建符合要求的新型融资平台,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市场资 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为新城建行后续融资寻找新途径。 (二)好中求快,不断提高与投资机构合作共建能力新城建 设离不开各类优质资源的集聚,需要借助各类投资机构的智力、 资金、技术等优势。金融办积极与各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建 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其为新城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一是促成区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签订 银政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区政府与北京农商行、兴业银 行

6、北京分行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承诺在未来 2-3 年内,为通州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提供 总额不少于 250 亿元的信贷支持和各项优质金融服务,为我区 新城建设奠定了资金基础。 二是落实国开村镇银行奖励政策,为引进金融机构提供示 范效应。国开村镇银行属于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金融机构,按 照市有关政策,可享受一次性资金补助。金融办积极与市级主 管部门沟通、协调,为企业争取补助资金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 第 4 页 为今后引进类似项目积累经验。 三是与邮储银行合作举办金融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宣 传活动。会同驻通各金融机构以及区经信委、农委等部门,做 好市银监局关于金融机构服务

7、“三农”及小微企业调研活动。 各驻通银行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 务创新等形式,为我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 务,相关工作得到了市银监局领导的肯定。四是与平安银行、 国资财务集团、 鑫桥融资等机构保持良好接洽,谋求在新城建设领域的合 作机会。针对通州新城建设的实际,金融办与各类投资机构在 融资模式创新领域深入沟通,对融资租赁、买入返售、中期票 据等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三)变中求新,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助力新城建设继续引导、 发挥我区现有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 构助力新城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服务 “三农”

8、及中小企业发展,不断为新城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布局,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问题。金融办根据人大代表的相关建议,积极协调农商行在宋 庄、张湾等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地区配备自助终端、自助银行, 以满足当地百姓基本需求。目前,农商行已在宋庄配备一处自 助银行。 同时,工商、农业、中国、邮储等银行计划在未来两年内 第 5 页 新增网点约 23 处,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更好地满足通 州地区百姓需求,二是大力推进北京“村村通”金融工程建设。 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是指在偏远农村的村委会、 小超市等场所内,由金融机构建设金融服务自助设施,用以弥 补千人以上村落两公里范围内银行

9、网点的空白。目前,金融办 已完成全区 9 个乡镇 400 多个行政村的金融需求服务摸底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 400 余份,为下一步自助设施布放工作奠定了 基础。 三是发挥民间资本在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 用。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工作,指导现有 3 家小额贷款 公司充分发挥其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的作用。做好小贷公 司政策解读工作,仔细梳理工作台账,做到每个小贷公司从咨 询到设立开业及后续发展都有一份专门台账。继续加强对融资 性担保公司的规范工作,严格按照市金融局有关工作部署,对 辖区内获得融资性经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进行监管。 二、明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今年以来,虽然区有关部

10、门在新城建设融资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首都城市副中 心的功能定位相比,与通州建设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 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利用金融资源促进新城建设的手段 还不完善,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设的力度还不充分,创新 提升项目融资效率的机制还不健全等几方面。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金融办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 第 6 页 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建。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管 理体质下,大量的资金、人才、信息、政策等金融资源集中于 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内,因此,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 略合作,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实现银政“合作共建、 优势

11、互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明年的工作中,要跟踪好北京 农商行、兴业银行、国开行等已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 金融机构,推进合作项目的落实。同时,加强与证券、信托、 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在证券市场、基金市场、 保险市场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二是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设。目前,温州金融综 合改革试验区业已通过国务院批复并开始实施,其改革的要点 在于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用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 展。随着信贷政策的收紧,政府从银行机构获取大规模、低成 本贷款资金的难度有所加大。因此,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 设,是提高融资效率、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路径。在明年的工 作中,要进一步

12、研究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 鼓励民间资金以设立新城建设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参 与新城基础设施、土地一级开发、产业发展等领域建设,以实 现新城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三是构建高效投融资衔接体系。过去几年中,我区主要采 取土储贷款、项目贷款、bt 等传统模式融资,今年以来,有关 第 7 页 部门尝试了信托、基金、公司债等新型融资模式。传统模式的 特点是借贷双方对接,新型模式的特点是三方甚至多方对接, 涉及的部门较多,环节较复杂。目前,我区尚未形成一个统一 的、高效的投融资衔接体系,各部门、各乡镇、各园区的金融 资源较为分散,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还需适应新的形势。 明年的工作中

13、,要加强对构建高效投融资体系的研究,加大协 调沟通力度,促进各部门形成合力同时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 培训,提高基层队伍应对新问题、新形势的能力。 四是培育打造重点企业上市。推动区属企业上市,是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发展形象的有力抓手。在明年的 工作中,可尝试选取一到两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在市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坚持“企业为 主、政府引导、规范运作、积极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大对拟 上市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的实 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本区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中关村股权代办转让系统等上市融资工作,以提升企业发展实 力,拓宽企

14、业融资渠道。 【篇二】 20XX 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市金融办在市委市政府的 正确领导下,延续“十一五”以来各项工作的良好态势,紧紧 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奋力拼争,锐意进取,不断拓展融资渠道, 加快提高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推进金融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第 8 页 圆满完成了“十一五”主要目标任务,金融对全市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关情况如下: 一、阔步前行的 5 年, “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快速发展为金 融中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腾飞的 5 年,金融规模迅猛增长,跃升为支柱产业金 融产业做大做强。 20XX 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481.2 亿元,是 20XX 年 的 5

15、.1 倍。占 GDP 比重提升至 6.2%,较 20XX 年提高 3.2 个百 分点,连续两年超过 5%,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行业的地位进一步 巩固。金融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自身建 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信贷规模增长有力。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截 止 20XX 年底,存款达 13614 亿元,是 20XX 年末的 2.8 倍,年 均增速 24.9%,高于全国 4.4 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 10999.8 亿元,位居西部第 2,是 20XX 年末的 2.9 倍,年均增速 25.4%,高于全国 4.5 个百分点。存贷比 81%,排名全国第 5。 其中,中长期

16、贷款占比 79.4%,较 20XX 年末上升了 31 个百分 点,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速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 证券市场融资实现较大跨越。5 年来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 15 家,上市企业总数已达 48 家。总市值 4071.6 亿元,较 20XX 年末增长 948%;证券化率 52%,较 20XX 年末增加了 40 个百分点。 5 年来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 947 亿元,其中股票市场 498.4 第 9 页 亿元、债券市场 448.6 亿元。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渠 道。 保险业务快速提高。保费收入达到 321.1 亿元,较 20XX 年 翻了两番多,保费规模在西部地区从第 5 位上升到第 3

17、 位。年 均增速 34.5%,排名全国 11 位。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 5.1 万亿 元,是 20XX 年的 3.2 倍,保险业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作用日 益凸显。 (二)开放的 5 年,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创新型金融 机构走在全国前列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得益于重庆良好的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类银行加速入渝, 形成了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区域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市银行数量达到 48 家,比“十五”末 增加 26 家,其中法人银行 3 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 10 家,我 市成为西部地区银行总数和法人银行数量最多的城市。 证券、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发展

18、。证券行业快速成长,现有 证券营业部 98 家,较 20XX 年增加 35 家。保险公司总部经济优 势突出,5 年来新设法人保险机构 3 家,排名全国第 5 位,中 西部地区。市级保险分公司 37 家,较 20XX 年增加 17 家。 创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 构、股权投资类机构、金融(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财务 公司等 6 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 总数 283 家,资本金 371。9 亿元,已经成为我市金融服务体系 第 10 页 中的重要一环。 (三)蜕变的 5 年,地方金融企业重组崭新貌,金融资产质 量大幅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脱胎换骨

19、。 一是实施资产、资本和管理层重组,机构资本实力增强, 夯实了发展后劲。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西南证券、安诚 保险等 6 家市属法人金融机构资本金合计 173。2 亿元,较 20XX 年增长 127。7 亿元。 二是金融机构上市数量西部。西南证券、重庆农村商业银 行先后在上海主板、香港联交所上市,充分说明重庆金融机构 质量和发展潜力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认可。 三是“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共已在市外开设 2 家银行 分行、2 家村镇银行,19 家证券营业部,15 家省级保险分公司、 90 多家保险分支机构。 金融不良资产率大幅改善。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 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由 20X

20、X 年的 3.21%、30.2%、12.02%下降至 0.4%、3.11%和 1.94%,不良贷款 余额由 81.3 亿元降至 26.2 亿元,下降 68%,成功化解经营包 袱。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截至 20XX 年底,全市银行业 不良贷款率 0.99%,排名升至全国第六,比 20XX 年下降了近 8 个百分点,重庆成为全国金融资产质量的地区之一。 截至 12 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 263.8 亿元, 是 20XX 年的 9.1 倍。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达 第 11 页 到 2.02%,全国第 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四)精彩的 5 年,金融创新亮点纷

21、呈,服务能力迅速提高 创新型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创新融资工具。小额贷款 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中小企业“救 生艇”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累放贷款 217 亿元,相当于资本 金周转 3.3 次,投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占比 80.2%;融 资担保行业在保余额达到 368.9 亿元,是 20XX 年的 10 倍多。 股权投资类机构在壮大企业资本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 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实现投资 24.5 亿元。 金融(融资)租赁行业形成规模,各类租赁资产余额 110.4 亿元, 有力促进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 983.6 亿元, 年均增长

22、在 25%以上。 涉农金融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开展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设立村镇银行 12 家,重点服 务县域经济,另有 5 家村镇银行获批,即将成立。成立 2 家农 村资金互助社,为当地农民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启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出台重大改革性文件重庆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 ,整合 金融、财政、农委、国土、林业等部门资源,重点解决林权、 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抵质押融资难题,已在全市 推广。逐步推广能繁母猪、能繁母牛、奶牛、生猪、柑橘等政 策性农业保险,覆盖 142.1 万头牲畜、2.5 万亩柑橘、8.5 万张 第 12 页 蚕桑。 三是创新服

23、务方式,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银行以增设 自助服务机具等多种方式,消除了农村金融服务零网点乡镇的 空白,大幅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截至 20XX 年末,全市涉 农贷款余额 20XX 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到 17.9%。 支持两江新区金融业创新发展。 一是出谋划策,牵头研究促进两江新区金融业发展工作思 路和两江新区金融发展财税扶持政策,推动两江新区金融中心 核心区建设。 二是开展两江新区金融数据统计基础工作,掌握两江新区 金融业家底。 三是支持开展招商引资和金融创新,引导在渝银行开设 “两江新区分行” ,推动开展离岸金融试点,吸引 TPG、英飞尼 迪等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重庆。 服务“五

24、个重庆”建设、 “三峡库区” 、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 、中小企业等重点环节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支持“五个重庆”建设,截止 20XX 年底,服务 “五个重庆”建设贷款余额 5152.3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 46.8%,比全市贷款增速快 11 个百分点。 二是强化三峡库区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三峡库区 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三峡库区的信贷投放,到 20XX 年底,库 区各项贷款余额达到 2393.3 亿元,增速 45.72%,高出全市 22 第 13 页 个百分点,存贷比 60.9%, “资金失血”问题明显改善。 三是强力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 。20XX 年,五家涉农 银行向“两翼”地区

25、累计投放贷款超过 200 亿元,支持农业企 业和农户合计 4.6 万户,较好的满足了“两翼”地区有效信贷 需求。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20XX 年,小企业贷款余额 1244 亿元,增长 39.7%,比全市贷款增速 快 15.5 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小额担保贷款覆盖 面和承贷银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贷款发放额突破 20 亿元、支持 9 万余人创业就业。 (五)开拓的 5 年,金融要素市场和离岸金融结算起步,形 成金融中心强大发展动力 打造 7 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新设农村土地交易所、农畜 产品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航运 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

26、易所, “七朵金花”渐次绽放。截至 12 月末,重庆联交所累计交易 11059 宗,总成交额 1721 亿元。 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交土地 35720 亩,交易总额 46.19 亿元。农 畜产品交易所成交 19.8 万手,交易总额 25.7 亿元。重庆股份 转让中心有 10 家企业挂牌交易,交易量 678.8 万股,交易额 20XX.2 万元,市盈率 2025 倍。重庆药品交易所已开展电子 交易,交易额 155 万。重庆航运交易所即将启动交易。重庆金 融资产交易所已挂牌,目前登记托管信贷资产 249 亿元。 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实现突破。一是发展跨国加工贸易 第 14 页 企业离岸结算,惠普(重庆

27、)结算公司业务逐步拓展,到 12 月末, 已实现境外专用帐户结算规模 76.6 亿美元。跨境收支 5。78 亿 美元,其中用于税款 24。2 亿元。二是推进电子商务跨境结算, 贝宝(中国)结汇公司已在渝成立,即将运行。 路演中心建设起步。与深交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合作 成立了中国(重庆)路演中心,将成为吸引各类投资者聚集的平 台和投资者价值发现的平台。 (六)平稳的 5 年,金融环境不断完善,区域金融安全有效 保障 一是制定实施金融激励政策。自 20XX 年起,市金融办按照 市政府要求,牵头对落户重庆的金融机构和对重庆经济发展成 绩显著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已落实落户金融机构奖励资金 7900

28、 万元,对表现突出的 128 家次金融机构给予奖励资金 1137 万元。 二是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共同推进规范清理地方融资平台, 确保风险基本可控;较好的解决了重庆路桥再融资,ST 星美、 ST 朝华破产重整涉及的金融风险;完成了德恒证券个人债权收 购兑付的组织协调工作,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有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 机制,广泛开展培训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出动人员 20XX 余人次, 车辆 300 余台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涉及群众 3000 余人。四是建设金融仲裁院,为金融机构提供成本低、程 第 15 页 序快捷的风险化解手段,切实保护金融机构权益。 过去的 2

29、0XX 年,全市金融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 现出全面突破的良好势头:新增银行 11 家,银行数量跃居西部 第一;贷款突破万亿大关,增速 24%,高出全国 4 个百分点;7 家 企业 IPO,创下历史记录;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区域要素市场 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超额完成 3 亿美元工作任务,金融对外开 放进一步扩大;组织召开 6000 人规模的世界华人保险大会,重 庆金融影响力稳步提升。 二、奋力拼搏的 5 年, “十二五”期间将初步建成长江上游 地区金融中心 “十二五”是重庆建设金融中心攻坚的关键五年。全市金 融业要以“重组、创新、开放”为指引,按照“38821”的工作 思路,实施跨越性、

30、超前性政策措施,力争到 20XX 年金融业增 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10%,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一)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主流金融行业均衡发展 一是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地方银行,加快上市步 伐,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地方银行走出去,在外设立分支机 构,积极引进和新设银行机构。力争到 20XX 年,全市银行贷款 达到 3 万亿元,贷款余额与 GDP 比重达到 2:1,真正实现辐射 周边的功能。 二是大力发展证券业。进一步完善证券服务体系,积极建 设券商、投行及各类证券中介机构。大力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 第 16 页 企业改制上市。力争到 20XX 年证券化率达到 100%。

31、 三是加快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保险产品创 新,引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庆,完善农业保险服务。力争到 20XX 年保费收入超过 800 亿元,对民生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二)大力发展八类金融创新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监管 力度,加快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整顿,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向村 镇银行、社区银行改制试点。 二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 进一步加强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工作力度,探索设立私募基金引 导基金,支持信托公司做大做强,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增资扩股。 三是加快推进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机构创新试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创

32、新型金融机构总数超 过 400 家,资本规模总计超过 600 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资 金累计超过 5000 亿元。 (三)积极构建八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建设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 的重要平台,区域股权、债权转让平台和上市公司资源培育平 台。促进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展,建成区域性各类金融资产转让 平台。积极推动重庆联交所、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 农村土地交易所、内河航运船舶交易所加快运行,提升市场功 第 17 页 能,扩大市场规模。推进设立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力争到 20XX 年,要素市场年交易量总计超过 4000 亿元,成为西部地 区乃至全国相关要素的集散中心和定

33、价中心。 (四)加快建设两大中心 一是建设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借力我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打造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的重大举措,引进各类国际加工贸易 企业的结算业务落户重庆。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在渝开 展跨国结算业务。推进要素市场交易结算中心建设。积极 引进总部机构在渝开展结算业务。力争到 20XX 年,实现 2500 亿美元的年结算量。 二是形成西部上市路演中心。加快发展重庆上市路演中心, 适时推出“长江上游指数”和“重庆指数” ,建成继上海、深圳 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 (五)完善金融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现有税收政策、补助政策、 奖励政策,提高金融发展政策竞争力。 二是加强引进和培

34、育金融人才队伍,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 质。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推广金融仲裁院,严厉打击非法金融 活动,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四是 打造金融核心区。力争到 20XX 年,在解放碑江北嘴区域建成 800 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形成近 6 平方公里的重庆金融核心区。 第 18 页 三、20XX 年重点工作 20XX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信贷控制和货币投放。我市 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对金融资金的需求更加旺盛。资金供 求不平衡的矛盾更为突出,对我办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 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20XX 年各项工作: (

35、一)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吸引银行、证券、保 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加快促进获批筹金融机 构开业,争取新设全国性法人金融机构。力争 20XX 年新增银证保各类金融机构 20 家。 (二)强化信贷融资能力,保障经济建设。 力争全年银行信贷增长 2200 亿元以上,增幅达到 20%以上。 主要措施有: 一是进一步争取银行总行对重庆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各 家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 二是推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加快落实战略合 作备忘录。 三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进银行、企业加强交流。四是 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 、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三)加快推进资本市场融资。 一是

36、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力争全年 第 19 页 新增上市企业 810 家,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额达 到 300 亿元。 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力争全年融资 200 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企业改制上市孵化器作用, 加大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改制上市的氛围, 扩大已上市企业示范效应,推进企业主动改制上市。 (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力争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纳入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试点范 围,实现 30 家企业挂牌,提高市场融资功能。金融资产交易所 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力争实现交易 100 亿元。加快推进上市路 演中心运行,形成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指

37、导和支持重庆联交 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积极探索建设 全国性电子票据中心。 (五)加快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完成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 整顿工作,建立全市担保机构联网的监管和统计信息平台,加 强监管工作。力争全年新增融资担保机构 20 家,注册资本达到 150 亿元。 二是创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分类评级的管理制度, 实施规范管理,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跨区经营、转制等 方面创新,争取全年小额贷款公司达到 120 家。 三是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完善股 第 20 页 权投资类企业优惠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建立股权投资基金项 目储备

38、库,力争全年新增备案股权投资企业 20 家。 四是支持昆仑金融租赁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新增资产总额 200 亿元(重庆本地新增 50 到 80 亿元)的目标。推动谈石融资 租赁加快开展业务。 五是积极探索汽车金融公司等其他创新型金融机构试点, 争取纳入银监会消费金融试点。 (六)深化金融创新。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在中央部委支持下,开展外资私募基 金自主结汇投资制度创新,实现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突破, 简化投资手续,吸引 10 亿美元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落地重庆。推 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 办法。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实现村镇银行在全市区县全覆 盖,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

39、社。 (七)完善金融环境。研究出台优惠力度更大、奖励重点更 为突出的金融发展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向重庆汇集。 举办两江论坛等高档次金融活动,提升重庆金融形象,扩大金 融影响力。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篇三】 一、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力 1、加大金融对重点项目服务力度。 一是协调银行及早将重点项目贷款需求纳入年度信贷计划, 第 21 页 做到“早贷、快贷、贷好”集中落实项目贷款到账率。 二是与人民银行、银监局建立重点项目贷款月度统计督查 制度。 三是和有关部门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信贷资金专项调度会议, 加强项目资金跟踪与对接,让项目资金需求尽快得到补充。 四是满足重点项目保险需求,跟进

40、我市新上项目,重点发 展企业财产险和工程险等业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充分的风险保 障。 2、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一是在专营服务机构设置方面取得突破,增加银行专门服 务中小企业机构数量,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年内普遍 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二是深化落实银行中小企业联络员制度。在扩大工作试点 覆盖面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对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服务内容,突 出抓好工作服务实效,建立起银行与中小企业紧密对接的长效 机制。 三是建立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工作考核机制。针对银 行机构在专营机构设置、贷款规模、增速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采取适度激励和补助措施,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积 极性。

41、四是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采取灵活多 样的抵、质押方式缓解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问题,争取在发行 第 22 页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方面实现突破。 五是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引导银行、保险、 担保机构深化合作,建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 险承保覆盖面,重点加大对“外向型”企业支持力度。到#年 底,实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达到在 50%以 上。 3、加大金融对“三农”服务力度。 一是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布局,进一步增加金 融机构数量。 二是出台政策措施,建立信贷资金向农村倾斜的体制机制。 三是在涉农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抓住

42、农村土 地经营权、林权流转制度改革契机,引导银行机构增加土地经 营权、林权、海域使用权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抵、质押贷款规模, 建立农业保险和小额贷款互动机制,努力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增加信用评级农户数量, 推行联户联保,从根本上解决抵押物缺乏难题,方便农民贷款, 到#年底新增农村信用户 10 万户,新增授信 20 亿元。 五是提升保险为“三农”服务能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 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业务品种,推动设立巨灾保障基金,增 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发挥保险业在农村医 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 23 页 4、加大金融对蓝色经济服务力度

43、。 深入研究金融对蓝色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和途径,努力提 升服务能力。制定金融业支持高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 金融机构进一步将资金投向我市重点产业。督促金融机构采取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措施,促进经济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 级,在“转方式,调构”中发挥服务引导作用。 二、完善我市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1、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大。 2、面向金融机构加大定向招商力度。 3、增强驻青金融机构辐射能力。 4、加强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推动新一 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年内再设立 3 家村镇银行,实 现村镇银行在五市全面覆盖。争取再设立 3 家小额贷款公司, 扩大其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

44、。 三、推进金融集聚发展和创新试点 1、落实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 2、加快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举办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论坛,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培训基地,初步形成私人银行业 务聚集发展的品牌效应。 3、调整完善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 4、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算试点业务。 四、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 第 24 页 1、形成合力推动金融业发展的机制。 2、出台并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3、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1、完善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体系。 2、重点关注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3、妥善处理金融风险案件。 六、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金融工作 1、推动企业上市工作。 2、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3、推进担保体系建设。 4、搞好金融创新试点。合开发区新一轮综合改革,积极协 调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赋予相应权限,推进金融创新 先行先试,打造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