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489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自传”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文发表于华东师大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8期 “合作自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课题组其他人员:顾利英,卜利群卢明 张红 (元济高级中学,浙江海盐 314300)一、背景及意义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日趋突出,许多处于“成熟期”的优秀教师过早地进入了“高原期”,表现为对新事物不敏感、进取的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教育理念和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对自己的经验认识不足,行动常常表现出随机性,没有方向感;二是这些教师在进入“成熟期”后缺乏专业引领,目前的校本培训大多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再提高作用不大。本课题试图通过“合作自传”式的个案研究,为处于“成熟

2、期”的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之成为校本培训的一种个别化改进的新模式。所谓“合作自传”就是研究者通过对被研究对象的看、听、访等多种形式收集信息,以及双方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为被研究对象撰写既符合研究目标、又得到本人认同的“成长故事”。本课题的个案研究与传统的教师个案研究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者不是专家,而是具有一定科研经验和研究能力的被研究对象的同伴;被研究对象不是享有盛名的名师,而是正处于发展、提升期的优秀教师;被研究对象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可以主动参与研究过程,与研究者保持真实的互动与对话,共同撰写自己的成长故事;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只是指向经验的发现,更是指向对案

3、主的唤醒和鼓舞,帮助案主重新认识自己、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二、研究设计研究思路1、研究的技术路线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概括经验反馈修正指导实践形成个案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很多,诸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实践、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学习进修、自我反思、专业写作等等。本研究所选择的一些因素是基于我们的理解和经验,从许多资料中经过梳理得出的。2、研究框架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成长经历1求学经历(中专、大学、研究生学段)2工作简历3对教师职业认识的变化4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和事5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个人因素学习进修基于专业成长需要的、发自内心的进修学习知识管理1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养成积累知识

4、的习惯3与同伴的讨论、分享4接受他人的反馈与评议专业实践1教育、教学实践2教育、教学研究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自己专业成长影响较大的有哪些因素家庭环境家庭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影响3、研究对象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考虑三个要素:坚持自愿的原则,以保证双方在研究过程中的配合。被研究对象的层次性与代表性。同处在“成熟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于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只选取其中相对优秀的教师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年龄、性别、学科等因素。被研究对象与研究者能保持真实的互动。真实是本研究成功的关键,被研究者对自己专业成长真实的描述、对与专业成长有关问题的真实的认识、对教师生活的真实情

5、感,这些宝贵资料的获得都需要被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的真实互动。针对以上三个要素,按照研究人员与被研究对象“最熟悉”原则,课题组选择了四名研究对象,他们是:教师W,男,38岁,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县学科带头人,是研究者A的老部下,与研究者A一起共事10年;教师S,男,38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盐县学科带头人,与研究者B是同乡、在同一个教研组共事7年;教师H,女,43岁,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海盐县首批名师,与研究者C在同一个教研组共事7年,一同带过两届学生;教师F,男,38岁,中学政治高级教师,海盐县学科带头人,与研究者D一起共事7年,曾有4年一起任教同一个班级。4、研究方法本课题以叙事研究为主要方

6、法。教师的发展,很难用简单、条块化的研究结论来说明问题,因为其中涉及到复杂的、相互纠缠、难以化约的因素。叙事研究提供了一种方式,让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通过对教师故事、资料的整理、分析得以呈现。它对教师的成长经历,除了真实的记录之外,更重要的是阐述背后隐含着的思想和理论,强调的不是形式、规律,而是经验本身的意义。叙事研究是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共同完成的研究,研究者带着研究取向走进教师的教学生活,有意识地搜寻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有效信息,将其写成故事,与此同时,教师的故事又不断刺激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本研究中,问卷是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我们设计了“结构性问卷”和“问

7、题追问式问卷”两种类型。问卷试题均采用开放式题型,被研究者可以自由地发挥,便于研究者深入地了解与认识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当遇到问卷回答所描述的信息不清晰、不全面、前后有矛盾时,通过追问来获得更加逼真的信息。由于问卷还不能完全保证所获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还通过访谈、现场观察(包括课堂观察和办公室行为观察)、收集被研究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案例、随笔、论文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注意避免对被访师生的陈述做出个人评价,做好一名倾听者,做到不随意打断,不评论或断论。本研究,每个研究人员负责撰写一个案主的成长故事,然后递交课题组,让案主参与讨论和修改。

8、当案主认为我们的故事写得不够真实时,我们要求案主进一步提供佐证材料,或由研究人员自己去寻找佐证材料,获得证据后对“故事”进行修改。为了体现“合作自传”的特点,每当遇到研究者与案主意见无法达成一致,且一时找不到佐证材料时,我们拟定了两个协调原则:一是回避原则,倘若有争议的内容删除后对文章整体影响不大的,干脆回避不写;二是尊重事实原则,假如有争议的内容是文章所不可缺少的,则写法上采取只客观叙述事件,不作评论或断论。以此来逼近各位案主的经验和实践本身,使案例更加真实。课题组将各位案主的成长故事,通过报告会的形式与全校教师一起分享。 三、个案分析本研究在分析四位案主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时,将影响因素分为

9、“个人化因素”和“共同因素”两个大类。个人化因素1、他们有清晰度不同的专业发展规划“规划”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自我导向,是一种意愿、一种追求,它体现了教师的一种职业责任。有了“规划”,专业发展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有了持续进取的不懈动力和行动策略。案主的故事告诉我们:“规划”的清晰度并不代表一个人最后的专业发展高度,“规划”无需统一的格式,只要它能将自己心中的航标灯点亮。2、各人对影响自己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和排序存在着显著差异由于个人经历和个性的不同,四位案主各自对影响自己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和排序也就不同,有的侧重于情感,有的侧重于实践,有的侧重于外部支持,有的侧重于主观努力。这说明影响教师专业

10、成长的因素孰轻孰重是无规律的,成长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3、他们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四位案主的“重要他人”是完全不同的,有教育家,有名师,有优秀的同伴,还有自己的父亲。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离不开“重要他人”,但可以有不同类型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对一个人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做人,二是做事,进而影响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做事的理念与作风,人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4、他们的学习方法有“同”存“异”学习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从经验走向科学。在信息资源丰富、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知识“垃圾”铺天盖地,欲想快捷地习得自己急需的知识,选择科学的学习路径与方法,比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更重要。有人把教师

11、的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素养性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就是指直接支持学科教学的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支持教学行为顺利进行的策略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长期在实践中积累的并上升到规律性层面的案例性知识;素养性知识是指不能直接支持教学,但能对教师的气质、人格、智慧等产生影响,能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知识。在职教师学习的重点是后三种知识,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样的知识可以有不同的学习路径。四位案主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共同因素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影响四位案主专业成长的共性的因素。1、外部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孤军奋战、埋头苦干,而是与其所获得的外部支持

12、有着密切的关联。氛围的熏陶学校氛围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重要,它包括:学校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鼓励、交流与合作,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的各种平台、提供的专业引领和制度支持,学校内部的学术氛围与舆论导向等。四位案主认为学校氛围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是一种感召力和文化渗透力。学生的陪伴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师益友。四位案主都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证明,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生,用他们的话说,每一个成功教师的背后都有一大批“成功”学生在支持,当然,这种“成功”应该是多元的。学生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相长,在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的同时,自己享受着教学的

13、快乐,在与学生的相伴中,成就学生,也成就了自己;二是成功体验,在学生的成功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三是情感激励,学生用自己纯真而朴实的情感感染教师,激发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职业情感。2、内部因素即便是置身于同样的外部环境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需要必要的外部环境的支持以外,其内部又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教有所求在这四位案主身上,我们感受到他们都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追求。他们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所定位。在他们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于是,他们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自己

14、的教学风格进行设计,积极实践,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正如泰戈尔所说:“对尚未达到的境界的追求,便是人心里伟大的冲动,它促成了人的一切最佳佳作。”教有所学优秀的教师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将有关知识和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有人说,一名优秀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万宝全书缺一只角”,可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维持广泛的阅读兴趣非常关键。考察这四位案主的阅读书目时我们发现,完全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除了本学科书籍外,还有教育理论、优秀教师成功经验、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企业员工培训用书等等。广泛阅读,使他们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有所研“研”就是研究学生、研究教

15、材、研究教法。四位案主研究学生的需要与困惑,把学生的问题作为自己教学的起点,合理地选择并创造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W老师和 F老师还分别创造了“一次备课,三个阶段”和“一篇课文,五次备课”的原型经验。教有所思从四为案主的身上看到:思考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他们不断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追求着最适宜于自己学生的教育。他们经常思考学科教学发展方向的一些前瞻性问题,思考自己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思考自己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与遗憾。思考,使他们在专业发展中拥有正确的个人信念;思考,使他们能积极应对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思考,使他们的教学保持着生命的活力。四、研究后的反思 优秀教师的“高原现象”是可以避免的尽

16、管现实中优秀教师过早地进入“高原期”的事例有不少,然而本研究的四位案主由于有了前面提及的一些因素的支持,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没有出现过“高原现象”,相反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进取心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状态。可见,优秀教师的“高原现象”是可以避免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著名遗传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有一句名言:“没有两株植物是完全相像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样。就本研究的四名案主而言,他们的成长虽然有共同的一面,但更多的应该是个人化的一面。尽管在本研究报告的因素分析中所阐述的共性因素多了一点,这或许跟我们的样本选取、研究框架的设计以及研究人员的思维局限性有关。应该这样说,我们可以从四

17、位案主的成长故事中汲取营养,但是,他们决不是代表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种模式,不一定具有普适性。 问题探讨1、关于“教学风格”。每个教师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谓“教学风格”,我们的理解是:一名成熟教师在其课堂教学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人格倾向和高频率出现的教学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一般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个性特征和学科特点有关。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会经历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教学风格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去发现,也可以由专家帮助总结,还可以由教师本人在全面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自我设计,有意识地去培养。2、关于教师备课形式的

18、多样性。本研究让四位案主回答“您现在在进教室上课之前,一般会做哪些事情”,每个人的回答都谈到:要化3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重温一遍教案,整理好教学思路,包括问题的设计。H老师还谈到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将激情、微笑和信心带给学生。可见,温教案、思教案、整理好情绪与心情,已为这些优秀教师的一种非纸质的、必不可少的“再备课”程序。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教师备课形式的多样性。既然有的备课内容可以写在纸上,有的备课内容无法在教案里找到痕迹,那么,只凭备课笔记所反映的文字信息来判断一名教师备课的优劣是不全面的。3、关于“合作自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应该承认,我们的研究反映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双方共

19、同的利益需求,为此,案主对本研究始终持欢迎和配合的态度。我们的研究对被研究对象以及其他教师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导向性,更有激励性。我们可以相信,“合作自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即便影响的大小是因人而异存在着差异也无妨,它可以成为校本培训的一种新模式。 执笔:卢明参考文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张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黄 宇,陈宵霞等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浅谈大学生

20、恋爱说到大学生恋爱,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在不断地变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禁止大学生谈恋爱;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当今采取积极引导,正确教育的态度。因此随着社会环境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谈恋爱也越来越普遍,校园中的出双入对也不再是奇怪的现象。但在这个社会复杂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中恋爱有几种不同原因。首先,从紧张的高中走向了心目中向往的大学生时代,身心的放松,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爱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没有了父母的唠叨,中学老师的紧随,刚刚自由的大学生们便开始了恋爱。走出高中,进入大学便开始谈恋爱好像成了一门必修课。其次,有

21、很大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心理。大学宿舍是集体生活,就我的感触来说,就譬如女生,宿舍中有的同学谈恋爱了,回宿舍后大家便开始八卦,当然谈恋爱的女生也会乐在其中,享受着恋爱的甜蜜。久而久之,大家会产生羡慕的心理。当一个宿舍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谈恋爱时,没谈的同学会感到自己不合群,一般也就谈恋爱了。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寂寞、无聊而谈恋爱。在我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例子。在大学中,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关系不再那么亲密。并且学习靠自主,刚进大一也不会有就业的压力,刚走出高考的学子们不再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对于未来的目标还不明确,整天糊糊涂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游走在游戏,上网等事情上,内心空虚、寂寞。于是便

22、萌生了谈恋爱的想法。纯粹为了打发时间。更有一部分人是出于虚荣心而谈恋爱。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谈了,如果自己不谈就显得自己很失败;更有甚者是很享受被人追求,关注的光环。以上这几种谈恋爱的原因在我们身边是很常见的,在我看来也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些都不是积极正确的恋爱心态。就我自己而言,对于恋爱一直持有很理性的态度。从大一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在大学中如果能遇到自己非常喜欢,又非常适合自己的人时,我会选择谈恋爱,但如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满足虚荣心的话,我是不会谈的。这样不仅不会有结果,还会浪费时间、金钱和自己的青春,耽误学业。从长远来看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及婚姻的不负责。爱情是一把双刃剑。爱情很美好,使人陶醉

23、,但是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恋爱双方可以很理性的正确的处理恋爱的话,相互促进,相互激励,使双方不仅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还能促进学业,使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爱情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有的人在失恋中无法自拔,产生抑郁,变得冷漠、沮丧、痛苦、颓废;甚至去报复,伤害了自己,也伤害力他人;有的选择自杀来解脱。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不久前,我们邻近的某所学校的一女学生因情自杀,令人惋惜、痛心;当今大学生生理已成熟,但心理却不成熟,他们的谁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恋爱中的人卿卿我我,控制不好,避免不了一些极端事情的发生,比如怀孕。

24、年轻的大学生们没有工作,负担不起独立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怀孕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性的事故。有的甚至选择逃避。女生只能选择流产,这对自身会带来无可挽救的创伤,对家庭及亲人也会带来巨大的打击。所以对于性行为要有自己的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才不会酿成苦果而后悔不已。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课堂上老师也说过,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也不赞成这种观点。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其次,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

25、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第三,对于失恋承受能力较弱,不能真确看待,有的在失恋后采取“不成恋人,不成朋友”的态度,更有者是“不成恋人便是敌人”的态度,这看出了大学生恋爱的不成熟性。对于大学生恋爱,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的恋爱观对恋爱实践有导向作用,并促进人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认识爱情的实质,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

26、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其次,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认识到学业第一,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的密切关系,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再者,要有良好的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要相互尊重,诚心相待,相互帮助,注重社会公德,不学不良风气。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要有正确的态度。失恋但要保持住尊严与理性,不失志。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学校也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首先

27、,可以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例如,我们学校开有心理健康节,有“心协”,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这些都为同学们们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然后,还可以开展关于恋爱及性教育的选修课程,让同学们更多的,更科学的了解恋爱与性健康,从而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恋爱问题。总之,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问题,不仅要从自身来注意,树立良好的心态,学校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使我国的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健康的发展。-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