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87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论文: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体育中考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近几年来,体育中考的改革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体育中考也给学校,尤其是给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带来了活力,其积极的价值不容忽视。但是我们许多体育教师在体育中考压力影响下,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产生一些偏差。本文拟从学校、体育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实施体育中考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完善体育中考制度提供建议,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键词】体育中考 偏差 对

2、策1.前言体育中考已经历了多个年头,从实施以来,曾经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体育中考蜕变为教学的“指挥棒”,逐渐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从近几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指标呈连续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免给人以困惑?一方面是在积极推行体育中考,而且各地中考的满分率较高,另一方面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连续下降趋势,这与实施体育中考的初衷不符。无可厚非人们对体育中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置疑。作为体育教师要对于这种“恶性循环”进行认真反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学校、体育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体育中

3、考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回归体育存在的真实意义。2.对体育中考认识的偏差2.1. 学校对体育中考认识的偏差很多学校把体育中考成绩作为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对于平时的体育课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具体操作缺乏指导,只是关心体育中考的满分率和平均分数。甚至很多学校领导给体育组下命令,要求本校体育中考平均分居全县(市、区)排名越靠前越好,尤其是一些城区学校相互开展竞争第一名,如果哪一个学校平均分值第一名,学校领导脸上就挂满笑容,如果排名靠后,学校领导就想方设法去扣体育组考核奖或者其它惩罚措施。学校普遍地误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取得好成绩,就算体育教师完成了体育教

4、学任务,体育中考一结束,就停止九年级毕业班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样一来,体育中考就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2.2. 体育教师对体育中考认识的偏差当前,迫于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压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的认识不够,对于平时体育课教学是按照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材进行教学还是围绕着体育中考项目进行教学呢?为了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肯定是围绕着体育中考项目进行教学,升学率以及中考成绩几乎成了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一味地追求体育中考满分率,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外活动课以集训的方式来提高成绩,这样充其量只是为了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而已

5、,这有悖于体育中考的宗旨,也有悖于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理念。其结果使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材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束缚了身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反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3.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认识的偏差某些学生家长错误理解了体育中考,自从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家长就开始关心子女的体育中考成绩,觉得体育中考分数对于自己子女很重要,甚至有些家长把体育中考分数和金钱挂钩,中考分数差一分,升重点高中就要从自己腰包里掏出几万元钱,中考分数太值钱了,有些家长怕耽误学习时间,平时不让子女参加体育锻炼,急功近利,采用“临阵磨枪”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很少有家长

6、去关心子女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状况。内行人都知道,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才能为体育中考项目成绩的提高打好基础。如果搞临时突击,就违背了体育运动规律,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扭曲了体育中考的初衷。2.4. 学生对体育中考认识的偏差我们知道,体育中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而现实中的学生都是迫于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于体育中考的升学压力,紧紧围绕着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强迫性的训练,被教师和家长牵着鼻子走,结果使学生不明确锻炼的价值,在被动的情况下把体育中考当成一门应试科

7、目,又增加了一项负担。教师和家长双管齐下,叫他练什么,他就被动地练什么,无论自身身体素质好坏或是否有学习兴趣,就是练,体育课练了课外活动还是练。久而久之,一些身体条件较差的同学,产生了自卑感,结果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产生厌烦心里,恐惧上体育课,导致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直接阻碍了身心健康发展。3.对策研究针对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体育中考认识存在的偏差,导致体育中考陷入“应试教育”的偏差,反而出现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现象,与实施体育中考的初衷不符。要改变这些错误认识,提出以下对策研究。3.1.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责任去改变体育中考陷入“应试教育”

8、的偏差,加强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实施体育中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注重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均衡可持续地发展,为高中体育课教学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要改变体育中考误入“应试教育”的偏差,必须要改革体育中考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考试时间,只有考试内容具有随机不确定性,才能引领学生去全面地锻炼和发展身体素质,为提高体育中考成绩做好各项准备,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又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3.1.1强调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合理地评价学生

9、为了避免初中体育中考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可以尝试在体育中考增设体育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内容,即体育课学习态度、进步幅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教育行政部门应形成制度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指导学校根据学生初中三年在校期间的体育课成绩和课外体育锻炼表现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打出合理的分值,占体育中考总分的50%,要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综合身体状况,预防滋生“腐败”现象。然后加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终结性考核,占体育中考总分的50%,两者进行汇总,作为该生体育中考的分值。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与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评价要求相符合,更加科学和合理。有利于体

10、育教师在平时体育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3.1.2适当地调整体育中考选项时间和选项内容,科学地发展学生为了避免学生过早的固定体育中考项目的练习而束缚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育人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加大对各个学校的监督力度,促使各个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围绕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材基本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有的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材都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负责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健康,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均衡地发展,要适当地调整学生体育中考项目的选取时间和选取内容。

11、笔者建议体育中考项目选取时间安排在每年体育中考前约一个月左右,选取的内容应该包括在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材教学基本内容范围之内,而且要随机抽取的,抽到什么项目就考什么项目。虽然这对于组织者来说比较麻烦,加大了工作量,但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可能投机取巧,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让学生提前进行“应试训练”。在选定内容之前必须全面地学习各项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行全面锻炼,才能提高体育中考成绩,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均衡的发展。3.2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规范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学校要明确设立体育中考是让学校、家长、社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因为体育中考的满分和健康是两

12、码事。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理念、掌握几种科学健身的方法、将强身健体作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淡化以考促教的意识,注重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校要求体育教师按照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材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地进行体育课教学和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掌握一些项目的运动技能,为体育中考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打下牢固基础。3.2.1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

13、光下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为此,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二是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三是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

14、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3.2.1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一小时”,是国家为学校体育工作划定的一条底线,必须予以切实保证。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得到真正落实。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既是增强学生健康素质的必要措施,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保障。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

15、挤占体育课时间。同时,必须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周至少要安排每个年级开展两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组织开展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要坚持开展好课间操,并通过调整作息制度延长课间操时间,形成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3.3体育教师要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练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在学练中自觉控制注意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投入学练,使激烈的体育运动产生的疲劳转移,成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体育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在学练中产生丰富的

16、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带着兴趣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途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好奇、好玩到尝试、参与,从“要我练”到“我要练”。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抛开“体育中考唯一”的思想,走出“体育课即体育中考项目训练课”的怪圈,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既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价值和取得理想的体育成绩,又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上的乐趣。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和生理、心理的特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手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

17、,为体育中考做好充分准备。3.4家长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就目前而言,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

18、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在学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以此家长应该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体育中考并不是又增加了一项考试项目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举国上下关注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家长要关心的是学生的健康,而不仅仅是体育中考的分数。决不能搞临时突击,加强平时的体育锻炼才是应考之道。体育锻炼关系到学生一辈子的健康,一定要从平时抓起,要转换角色督促子女自觉地去锻炼身体,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者,促使子女养成良好

19、的锻炼习惯。 3.5学生要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养成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要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人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果没有明确的锻炼目标,没有一定的自觉性,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要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首先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强化体育意识,可把学生的评优过程和学籍管理相结合,从主观和客观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激发他们锻炼的主动性,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的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对每一次

20、技术教学,都要让他们领会动作要领,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专项课等办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大众化体育项目的活动方法,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体育活动,教给他们正确的技术动作、活动组织方法、比赛的规则等,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进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结束语体育中考实施过程中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有信心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考试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最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使体育中考从教学的“指挥棒”转化为学生自觉锻炼的“促进剂”。倡导体育考试的意愿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不考试。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在良好体育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形成健康的理念,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并付之于日常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