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917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 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合理避税案例研究摘要 税收在我国,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每位公民法人都被赋予依法缴税的义务。逃避税款在广大的舆论中,是不合法而且有违道德的。造成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人们对于合理避税的不理解。在我国,避税是经济生活中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对其存在的利弊认识还很模糊,但企业的合理避税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的。弄清合理避税的概念、合理避税的特点、合理避税的必然性、合理避税的方法、合理避税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等问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会产生有益的指导作用。近些年来,我们有目共睹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却加剧了市场主体间的竞争。而在现今的市

2、场环境下,企业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在企业的众多成本开销中,税收成本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成本之一。所以对企业来说,掌握合理避税的方法至关重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降低财务成本,合理避税将成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税收筹划 合理避税 企业 税法 纳税人 Enterpris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case studiesAbstract Tax in China, is a very serious topic, every citizen legal person is endowed with the

3、obligation to pay tax in accordance with law. Escape in the opinion of the tax, it is not lawful and against moral. Cause such views because people for reasonable tax-avoidance dont understand. In our country, the tax is economic life in a long-term topics of deb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4、 of the existing knowledge is still very fuzzy, but the enterprise of tax avoidance is reasonable got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Make clear the concept, reasonable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of the avoiding tax, tax avoidance of the necessity of reasonable characteristics, the reasonable method, ratio

5、nal tax avoidance of tax avoidance of practical guidance, the enterprises economic activities will produce beneficial guidance. In recent years, we all can see is that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constantly perfect,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rise ceaselessly, for all kinds of market main body in

6、 providing a broad ran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increase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market subjects. And in todays market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only by constantly reduce cost in the market place to occupation. In many of the cost of enterprise cost, the tax cost i

7、s an important enterprise one of the external costs. So for enterprise that, master the method of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asonable legal bounds, reduce financial cost, reasonable avoid duty will be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 the financing cost effective way, improve the compet

8、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also a key link. Keywords Tax planning Reasonable tax avoidance enterprise Tax law taxpayer 目 录一、企业合理避税的产生1(一)企业合理避税的概念1(二)企业合理避税与偷税的区别1(三)合理避税与税务会计的联系2二、现代避税的产生原因2(一)合理避税产生的主观原因2(二)合理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2三、合理避税的特征5(一)营业税合理避税的具体方案和具体案例分析5(二)企业税务会计对营业税的反应5四、合理避税与偷税的区别6(一)合理避税产生的最直接效应

9、是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5(二)合理避税产生的第二个效应不影响国家税收总量2(三)合理避税有助于抑制偷税漏税行为2五、合理避税的主要方式2六、合理避税的重要意义2(一)企业合理避税为企业减轻了很大的税负2(二)合理避税使企业的领导层更加完善2(三)企业合理避税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税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2致谢8参考文献9 税收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利润,而且还和股东的利益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受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减轻税收负担。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了,他们分别从企业的立场出发,不断追寻合理避税的方法,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本企业的税收负担。现在中国是一个

10、法制的社会国家,它的法制体现在中国政府做出的每项政策都有法可依,中国正真的走上了法制轨道。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当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可是,有些人,有些单位在高速发达的商品经济活动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逆流而上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减少类似的事件发生,合理避税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合理避税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企业合理避税的产生 (一)企业合理避税的概念 避税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收允许的办法或税法上的漏洞, 做适当的财务安排和税收筹划, 以不违法的手段减轻和解除税

11、负,躲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企业的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情况上,以不直接触犯税法为前提,利用税法等相关法律的差异、疏漏、模糊之处,精心统筹企业经营活动等涉税事项,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合理避税就是企业通过对税法等相关法律疏落处的合理利用,已达到减少奶纳税金额的目的。与偷税、逃避、欠税相比,企业合理避税具有合法性,合理避税是在完全符合税法, 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次是筹划性,合理避税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以纳税人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 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统筹,以得到较少的缴税要求。再来是专业性,合理避税是对企业的专业性规划,而非鲁莽逃避责任。 (二)企业

12、合理避税与偷税的区别 避税是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有了国家税收才有纳税人的避税,当然也产生了国家财税部门的反避税。避税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国家,国家为了维持其自身的存在而需要公民缴纳费用,这就产生了最早的税收(三)或有事项概述 1或有事项内涵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所下的定义是,“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其中,“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是指或有事项的现存状况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客观存在。 国际会计准则(IAS10)定义为:“或有事项是指这样的一种状况或情况,

13、其最终结果是收益或亏损,只有在一项或若干项不确定的未来事项发生或不发生时才能证实。” 或有事项依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或有利得和或有损失。 2.或有事项的特征 或有事项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表现在或有事项的结果即使可以预料会发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或发生的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如未决诉讼是企业因过去的经济行为导致起诉其他单位或被其他单位起诉,这是现存的一种状况,而不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或有事项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但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不都形成企业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或有事项,企业应当按照或有事项的定义或特征进行判断。

14、 3.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 对或有事项要求充分预计可能的费用和损失,而不预计可能的收益;对重要程度不同的或有事项进行区别对待和处理;要求财务报表要充分披露影响信息决策的信息,不能纳入会计报表内项目反映的,要在表外以附注形式加以披露;实质重于形式是指某一事项或交易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或有事项特点分析(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

15、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之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1月1日逐项颁布实施,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9年10月九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规范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两则、两制”及其补充规定对现实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

16、,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各行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发布实施,在总体上打破了所有制、行业的界限,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将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发布,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我国陆续发布了3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已有17项具体会计准则定稿发布,正式实施,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至此,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

17、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2006年,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全面加强,有关的会计制度将被逐步弱化,乃至最终取消。(二)或有事项的实施1.或有事项的确认 准则第4条规定了或有事项确认的条件,即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会计人员要对或有事项判断应对相关因 素以及其发

18、展变动趋势是否能很好地把握,把握好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或有事项的计量主要涉及最佳估计数的确定和预期可获得的补偿的处理。在具体判断是否对或有事项加以确认时,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要求给予确认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必须同时满足:该义务是承担的现时义务。指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为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而非潜在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指的是,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的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由于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的金额也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估计;只有预计负债允许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对于所有的或有负债均不得在会计报表中确认。 2.或有事项的计

19、量或有事项确认为的负债不同于真实的负债,真实的负债金额本身是一个实际数,不需要估计,而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其金额是一个估计数。准则第5条规定“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的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在实际工作中,所需支出是否存在一个金额范围需要会计人员结合以往的经验和特定的条件进行职业判断。对于存在金额范围的情况,最佳估计数就等于该金额范围上、下限的平均数;对于不存在金额范围的情况,则又要分或有事项涉及的是单个项目的还是多个项目的。准则第6条规定“如果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

20、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帐面价值”。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待执行合同、企业重组形成的或有事项作了特别的强调。3.或有事项的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8条规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项目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而与所确认负债有关费用或支出应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本利润表中反映。根据准则以及谨慎性原则的规定,对或有负债的披露应体现充分性原则。准则对或有负债披露的基本原则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有负债一般不予披露准则第11条规定,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中附注中披露。这条披露原则带给会计人员进

21、行职业判断的是,哪些或有资产属于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在对影响或有事项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持续评价时,如果或有负债对应的潜在义务已转化成现时义务,若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且其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则应将该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目前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或有事项披露不规范的原因除了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或公司利益驱动内部原因外,还有证券监管力度不够、会计制度的不完善等外部原因。如某些上市公司缺乏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对或有事项披露的规范制度,有的受利益驱动,总是要实施对自己有利的会计行为

22、,使或有事项的披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失公平,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三)或有事项对企业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稳健性原则,未来可能形成的或有资产在现时一般不予确认,而对未来可能形成的或有负债,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确认入账、注释披露等会计处理方式。或有事项是否实际给企业造成有利或不利影响的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它表现为一种因企业过去的行为而引起的一种潜在的债务或损失,如果这种潜在的债务或损失一旦成为现实,很可能造成企业一夜之间因巨额债务不能清偿或因巨额亏损而遭致破产。或有事项的这一特征以及目前会计处理的不完善,揭示的不适当,一方面造成企业对现实财务状况的错误认

23、识,即无视企业或有负债的存在,高估企业现时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有关方面对企业现时财务质量的评估,对企业财务状况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或有事项如果成为现实,往往引起未来现金流出或流入,如应收票据贴现,一旦出票人无力偿还,则企业必将要用现金予以偿还,因此应把或有事项作为预计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说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是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的,而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因或有负债作为一种潜在因素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背负沉重债务负担,从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或损失,从而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四、完善新会计准则下或有事项的对策 (一)加快

24、建设运用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 1.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好办法。或有事项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在某些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企业要充分认识或有事项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种可能产生或有损失的经济事项进行严格的事前控制,避免短期行为和不利事项的发生。如:为其他单位提供服务担保,如果被担保方到期无力还债,担保方将负连带责任,对于担保方而言,担保所引起的可能发生的连带责任构成或有事项;再比如,有的或

25、有事项的结果即使预料会发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或发生的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主要包括: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建立先进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使获取实时信息成为可能,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确保内控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2.加强企业外部监管 企业行为的不规范,市场交易的不真实,都给会计信息失真创造生存的土壤。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监管不力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如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企业不轨行为加大处罚

26、力度,要让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被惩罚的后果将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二)对或有事项的有效控制 1.做好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应根据企业生产、销售方面的管理方法、促销手段,对未来发生和不发生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一些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确认。但在对未来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时,要实事求是,不能有意高估或有负债或有损失、降低企业利润,以达到避税目的;或人为降低甚至无视或有损失的存在,以提高企业的利润,人为粉饰会计报表,这都违背了会计处理原则。 2.做好或有事项的信息披露 企业会计在对确认的或有事项进行披露时,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预计负债)项目区别开来,单独

27、反映,同时,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各项预计负债形成的原因及金额作相应的披露,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获得充分详细的有关或有事项的信息。如果企业因多项或有事项确认了预计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一般只需通过“预计负债”项目进行总括反映。在将或有事项确认负债的同时,应确认一项支出或费用。 (三)完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技能教育 在目前的会计实务工作中,许多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对或有事项根本不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正确处理,即使是会计水平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对或有事项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缺乏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在实际会计处理中容易发生混淆,例如,将准则所规范的或有事项与具有不确定

28、性的会计事项相混淆。另外,在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财务人员把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也列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核算,没有在“预计负债”科目中单独反映,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阅读和收集会计信息,同时把确认的支出或费用与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相提并论,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反映,既不符合利润表的编制要求,也不便于实际操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专业学习,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需要建立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专业技能教育机制,并使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如针对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会计的不同核算要求,提供相应对口的后续教育,并

29、将后续教育成为一种职业的终身化教育,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水平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尽管专业技能教育是对会计准则高效率实施的有力保证,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会计职业界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较低。因此需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应尽早开始,并和专业教育同时开展。 综上所述,企业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理解或有事项,对其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揭露,颁布新的准则体系只是会计改革重要的一步,如果仅仅片面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出现与我国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

30、息的混乱或失控,由此产生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巨大的。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切实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发挥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随着我国税法与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运用稳健原则比税法早提取各种损失和费用,这也会产生许多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结果,会计核算遵循会计准则规定。新会计准则的就是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建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思维方式,使得我国所得税会计体系真正建立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参考文献1.葛家澍.新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2008. 2.杨纪琬.新会计准则实施问

31、题.现代会计手册,2007. 3.葛家澍.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2008. 4. 陶晓燕.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2010.10. 5. 田春晓.新旧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J.商业会计,2009.9. 6. 李惠兰. 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意义. 财会研究,2010.4. 7. 朱军明.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2009.7 . 8. 杨萍. 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意义. 企业经济,2007.3. 9. 苏诗友. 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思考.财务与会计导刊,2009.7. 10. 李冰. 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中国财政经济出

32、版社,2010. 11. 吴联生.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 吕敏.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0. 13. 雷又生.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研究. 会计研究,2009.4. 14. 卢希悦. 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影响. 会计研究,2008.2. 15. 韩宝华. 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意义. 财会月刊,2009.8. 16. 冯丽丽等.IAS37与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10(12).17. Robert N.anthony,James S.Reece. Accounting Text and Cas

33、e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8. Jeffrey L.Whitten, Lonnie D.Bentley. Victor M.Barlow .stem Analysis&Design Methods.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ichard D. Irwin, Inc.,2011. 19. Morley Lemon. Auditing一An Integrated Alvin A.Arens. James Approach. printed and bound in U.S.A., Prentice Hall Canada Series in Accounting,2011. 20. Harry I. Wolk ,chael G Tearney. Accounting theory A conceptual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共 9 页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