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248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大学论文-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业大学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 :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的影响学 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专 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摘 要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进行了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和虫食率等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设暗期中断0秒(对照)、4秒、8秒、12秒、16秒、20秒、24秒7个处理,重复10次。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和虫食率影响不显著。12秒暗期中断病斑最少为36荚,16秒暗期中断病斑数最多为45.625个荚,极差为9.625个荚,0秒暗期处理病斑为41.25个荚,24秒暗期处理病斑为39.375个。本实验暗期中断的长短和无暗期中断没有看出病斑

2、和虫食的规律性变化。关键词大豆;光周期效应;暗期中断;病斑率;虫食率 AbstractBy a single factor randomized complete test, in the Hulan campu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were dark period interrupt on soybeanspot rate and feed rate and other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est set the dark period interrupt 0seconds (control ), 4 seconds, 8

3、seconds, 12 seconds, 16 seconds, 20 seconds, 24 seconds7, repeat 10 tim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dark period interrupt the spot rate per plant and feed rate effect. In 12 seconds the dark period interrupt pod number of at least 36pods, 16 seconds the dark period interrupt pla

4、nt spot rate up to a maximum of 45.625 pods, range is 9.625pods, 0 seconds per pod41.25dark period treatment for24 seconds each pod, dark period processing plant at39.375. In this experiment the dark period interrupt duration and no dark period interrupt has not seen the spot rate and membership rul

5、es changes.Key wordsSoybean;Light cycle effect ;Dark period interrupt;Spot rate ;Feed rateII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前言11.1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趋势21.1.1国外光周期研究动态21.1.2 国内光周期研究动态31.1.3大豆生育期性状的光周期反应特性51.1.4光周期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61.1.5 大豆光周期性状改良的进展6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82.1 试验地点82.1.1 供试大豆品种 8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82.1.3 田间管理82.1.4

6、 调查项目9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103.1 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虫食率的影响结果及显著性分析103.1.1暗期中断对大豆农艺性状影响结果的显著性分析103.1.1.1对病斑粒重的影响103.1.1.2对大豆虫食粒重的影响15第四章 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 谢22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虫食率的影响第一章 前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精进的作物之一,是人民生活的植物蛋白和油分的重要来源。历年来,中国是世界大豆出口和主要的生产国。但近年我国大豆的进口量连年攀升,已超过我国的大豆自身的总产量。而中国许多农民的大豆很难销售,已影响我国广大农民的收入,使得大豆问题也成为受普遍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这种情况

7、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大豆的病斑率较高,虫食比较严重。跟不上世界的平均产量。我国对大豆需求不断扩大,进口风险增加,供给压力不断扩大。国内大豆生产恢复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今后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这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定要确保生产稳定,市场供给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豆生产有了很快的发展。1978年我国大豆的总产量为756万T,1985年以后中国大豆的总产量达到了1000万T,1994年又达1599T。1993年全国大豆亩产量首次超过100kg,达107.9kg,1997年达118kg。虽然不同年份有所变动,但大豆病斑率和虫食率总得形势依然严峻,面积相对稳定在1.11.4亿亩之

8、间,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中国主要有三个大豆产区:北方的春大豆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东四盟等地,面积约6000多万亩,总产量占45.7%;黄淮海夏大豆产区,面积大约4000多万亩,产量占30%多;南方大豆多作区。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要的生产基地,加入世贸组织后,大豆面对严重的进口压力。主要原因是我国大豆的病斑率较高,虫食相当严重,竞争力也不强。大豆属于短日照的植物,其生长发育对光周期反应特别敏感,这一特性严重阻碍了大豆品种的适应性,是制约大豆病虫害的关键因素之一。暗处理相当于短日照,能缩短大豆的开花和成熟期,其表型之一是加速叶片的衰老。叶细胞的结构、代谢和基因表

9、达都协调的发生变化,细胞器官的组分被依次有序的分解。代谢变化包括合成代谢活性的减弱,如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分解代谢的加速,如核酸降解和蛋白水解。这些对维持植物生长和生殖是非常必要的,基因转录物丰度的巨大变化揭示了从有光合活性的叶片到作为流动营养物来源的衰老的器官来维持发育的转变的情况。降低大豆的病斑率和虫食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大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缓解和减少我国对大量进口国外大豆的有效途径。光周期育种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育种方法。1.1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趋势1.1.1国外光周期研究动态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因此光周期反应是决定大豆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因子之一。不适合的光温条件将导致大

10、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不协调进而影响大豆的籽粒产量。国外许多学者为了培育广适应性的大豆品种,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了详细的筛选和鉴定。Johnson1(1960),Blyth2(1968),Sheen(1966)认为大豆品种间对光周期反应存在明显差异。Criswell和Hammer3 (1972)研究表明,在111份早熟大豆材料中根据不同日照长度下出苗至开花日数,有70%的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Polson(1972)对400份“0”和“00”熟期组的材料进行光周期筛选,发现品种间有较大差异,并筛选出几个对光照反应不敏感的材料。由于对光周期不敏感的材料具有对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广适应性特点,因此

11、筛选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大豆基因型对广适应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甚少。本文将报导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的光周期反应特性,为大豆光周期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国内外众多学者有以下研究结果:1)光周期不但控制大豆开花,且对生殖生长后期有深刻的直接形响(Johnson1(1960);Fisher1963;Ansonia等,朱之垠1960)。2)长日照延迟荚的发育,甚至落花而不结荚(福井、俊藤1959)。3)短日照促进种子发育的速率,减少荚的不实率(E. N. Morang等1988)。4)结荚成熟所需最大光照时数短于诱导开花的短日临界值 (Ansonia等1983)。可认为开花后的短日照使较多的同

12、化物分配到籽粒中去,而长日照却使同化物向营养体分配。植物生理学和遗传学同为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但在过去的育种实践中,生理学方法的应用并不直接,作物生理性状的改良进度缓慢4。在大豆育种中,生理性状改良的成功事例主要是光周期反应敏感性的改良(Garner5等,1999)。美国、巴西科学家育成长基本营养生长期(long juvenility)品种,前期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在高温、短日条件下仍有足够的生育期、生物量和产量。我国科学家育成全期光周期反应钝感的超早熟品种,在高纬度地区种植,突破我国大豆种植的北界。但是,主栽品种的主要生理性状,如光合效率、固氮能力、抗旱性、耐盐性等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

13、作物生理学家与育种学家紧密结合,把非生物逆境抗性(a biotic stress resistance)作为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并取得重要进展。Garner和Allard5通过人工控制光照长度,发现植物光周期现象并确定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大豆的感光性在品种间存在着很大差异1-2。卜慕华等6提出将全国划分北方春大豆区,北方两熟制大豆区和南方多作大豆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十大亚区。徐豹7。曾对中国平地野生大豆做出初出生态区划,后来又通过进一步研究将全国野生大豆划分为7个生态类型,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生育期长度不同,对光和温的综合条件反应的特性就是不同的。在我国种植的大豆品种十分丰富。王金陵,武镛

14、祥等8把南到广东省和北至黑龙江省北部的大豆品种,引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不同光照长度的处理,结果充分反映了不同纬度地区大豆品种对短日照反应的差异。何言章9对国内有代表性德大豆品种进行了遮光实验,结果表明大豆感光性的差异性变化在着明显的规律性。 1.1.2 国内光周期研究动态张桂茹,杜维广,栾晓燕,满为群,陈怡10等人研究表明:总的来看,大豆品种间光周期反应存在较大差异。从研究结果看出,经过8小时短光照处理后,出苗至开花阶段(Ve-R1)各品种平均比对照缩短了9.5%。从出苗至成熟阶段(Ve-R8)各品种平均比对照缩短了7.6%。Ve-R1、Ve-R8阶段及株高的光周期差值百分数品种间变异幅度均较大

15、,尤以株高的变化幅度最大。Ve-R1、Ve-R8阶段及株高的pd值变异系数分别为65.9%、34.7%和52.3%。不同光照处理和品种间农艺性状的差异十分明显,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看出,对株高、节数、干重、荚数等性状来说,不同光照处理的MS值大于品种间差异的MS值,说明光照长度对这些性状的影响比品种间的差异更大,粒数和单株产量的品种变异大于光照处理. 不同类型品种在株高、节数、单株干重。有研究表明,光周期中缩短了光照,同时也缩短了大豆生育期,影响光合生产率,其生物产量随之递减。适应于当地光照的品种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是协调的,否则由于营养生长不良影响生殖生长,或营养生长过于茂盛而生殖生长受抑,造成

16、徒长。前者即高纬度品种移至低纬度栽种,后者低纬度品种移至高纬度的必然规律。综上所述,光周期对大豆营养生长的影响是密切的。一般在较短光照下营养生长的总生物产量降低,是由于每天光合作用的时间较短与植株的生育期亦较短而影响光合生产率。但因大豆品种对短光敏感性不同,要求有一定的光周期才适合正常的营养生长。如对短光敏感品种在较长的光照下营养生长茂盛而发生徒长,对实际生产极为不利。与自然光照相比,在短光照下各品种成熟时的株高明显降低,主茎节数减少,分枝数随光照长度的缩短而减少8。单株荚数黑河5号和黑农33号在8h短光照下比自然光照下减少,湘春14号长光照下比自然光照和短光照下减少,晋豆1号受光照长度影响不

17、大。单株粒重表现的情况较复杂,黑河5号随光照长度的缩短而降低,湘春14号随光照长度的缩短而增加,黑农33号在16h和8h光照长度下单株粒重均比自然光照条件下略有降低。黑河5号和黑农33号在不同光照长度下百粒重变化不大,湘春114号在短光照下百粒重增大。晋豆1号由于未成熟故无法比较。刘汉中等(1983)发现,开花前对大豆进行短日处理,不仅使开花期提前,而且可加速开花后的发育进程.他们把前期短光照加速后期发育的现象称为光照后效应。徐六康等(1990)进一步证明,对早熟品种吉林3号而言,开花前短日处理对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开花期和开花前其它阶段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使花芽分化末期和结英提前,花芽分化数量

18、减少,并影响株高、复叶数、单株荚数等。韩天富等(1995)的试验结果验证刘汉中等(1983)提出的短光照后效应的存在,并证明这种效应广泛存在于包括超早熟品种在内的大豆品种中。前期短日处理对供试品种成熟期的促进远大于对开花期的促进作用。例如,开花前对早熟品种勃利半野生进行12小时短日处理,开花期提前幅度为0.2%,而成熟期的促进幅度为40.8%;超早熟品种东农36开花期提前幅度为一0.6%,而成熟期的提前幅度达22.9%。可以看出,开花前的短日处理虽不能使早熟品种的开花期提前,但明显加速开花后的发育进程,即开花前的短日效应主要表现在开花以后。从整个丰育期的变化来看,早熟品种对光周期也有一定的敏感

19、性。他们提出,短光照对大豆开花前和开花后发育影响的机制存在相似性,大豆一生中对光周期的反应是一个连续过程,由光周期诱导开启的基因表达过程或由此产生的某些物质,不仅可以诱导成花,而且可加速开花后的发育进程。这些物质或过程的作用方式具有持效性。大豆对光照长度的反应基本一致。自然光照处理的株高、节数、单株干重远高于前期经短日诱导的处理,说明前期光照长度对营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十分重要11。但是,在自然光照下,供试的晚熟品种不能正常结实甚至不能开花。在开花前经短日诱导、开花后光照长度不同的其它处理中,随着开花后光照的延长,株高逐渐增加,节数增多,干物质积累量增大,说明开花后营养器官仍可因光照长度的改变而

20、有相当数量的增减.例如,开花后18 h光照处理与短日处理( 12 h)相比,供试品种株高、节数、干重平均值分别增加8 cm、1.9节和4.9g。从结果可以看出,供试的大多数品种开花前、开花后均存在对光周期的反应,开花前进行的12h短日处理使所有12个品种的初花期极显著提前(P0.01)。其中,超早熟品种东农36提前3.4d,而迟熟品种自贡冬豆提前134.1d之多,12个品种平均提前37.5d,开花促进率(FHR)介于9.9-77.4%之间。开花后进行的短日处理使除早熟品种36和泰兴黑豆以外的10个品种的生理成熟期极显著提前(P干重节数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长日照可提高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在正常

21、成熟的前提下还可明显提高产量,这与鼓粒期长度有关11。东北大豆花荚期及以前的长日照有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较多的花荚数量的形成。而在鼓粒开始后迅速缩短日照条件,则有利于籽粒的成熟。1.1.5 大豆光周期性状改良的进展当前世界大豆种植领域的扩展,一方面是通过对中日性,耐低温,极早熟品种的选育,使大豆能再不同纬度,和海拔的地区种植;另一方面是通过选育短光性强,适应高温条件的极晚熟品种,使大豆能再低纬度种植。对大豆种植区域的扩展,前苏联,日本,和北欧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早熟品种的选育,我国目前育成的有东农41,黑河7号,黑河9号,北87-9等品种,也有育成对光照反应不敏感的“中日性”品种。杨永华。从6个

22、生育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杂交后代中选出18个既有相对较长的生育期或后期有对播种季节反应不敏感的家系,可做中间材料利用。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我国一直是大豆的净出口国,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净出口国。1996年起,我国变为净进口国,而且进口量越来越大,最近几年我国每年平均进口大豆4500万吨左右。大豆生产贸易形势的变化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民收入和大豆产业的发展。解决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重振我国大豆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的新任务。目前,我国每吨大豆生产的总成本为15001700元,而美国等主要出口国的大豆总成本为每吨14001500元。造成这个原因,除了我国大豆生产

23、规模小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大豆单产低,且单产增长速度缓慢,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大豆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提高大豆单产,降低大豆斤粮成本,调动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我国大豆市场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然而,高产大豆品种(品系)和先进栽培技术的优化、组装与配套,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暗期中断是利用大豆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的这一特性,在高产品种基础上,延长该品种的生育期,提高该品种的生物产量,使该品种的产量进一步提高。最终期望暗期中断与我省垄作栽培技术的精华相结合,形成一项新的高产栽培模式。此项技术如果可行和应用,将对提高大豆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我省大豆产业化,丰

24、富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及为实现我省千亿斤粮食生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arker等和Downs17的暗期光间断实验中发现,相对于远红光(730nm左右),用红光波段(650nm左右)的光间断暗期更有效抑制大豆的花芽分化。有些学者18的研究证明了连续暗期的重要性:暗期光间断的光质和间断时期对大豆的发育影响较大。Han19等发现了以红光结束的暗期光间断处理,可以延缓或阻碍大豆的生殖发育;同时也证明了在大豆开花后的反应就是光周期反应。通过人工控制的暗期间断,在大豆的暗期分别照射几种时间较短的光,观察大豆的株高,干重,和荚数等这些农艺性状是否发生明显的差异性变化,以及大豆单株是否增产,

25、也是一项对大豆种植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一下研究。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地点 试验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试验地进行,该地点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农林交错的低丘陵地带,海拔400m,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左右,10的年积温2300,全年无霜期113天,年平均降水量600-800;土壤类型是草甸黑土,暗棕壤,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目前拥有实验室面积1500 m2,拥有先进仪器设备210台/套,其中包括液相、气相色谱仪、自动气象站、作物冠层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定氮仪等先进设备。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还拥有现代化

26、试验温室(612m2),防鼠防潮原种库8个(700 m2),标准水泥晒场2600 m2,风干室500 m2,具喷灌设施的试验地45hm2,还拥有国际水平的农业机械配套体系和覆盖全院的计算机局域网等独立网站。2.1.1 供试大豆品种 哈93-4428大豆品系由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环境学院育成。品系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圆叶,白花,灰毛。生育日数125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550,籽粒蛋白质含量3965,含脂肪2042。栽培要点:五月上中旬播种,用种衣剂拌种;公顷保苗25万株左右。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左右,尿素30kg左右,钾肥40-50kg,深施或分层施。适用地区:黑龙江省

27、第一积温带。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设计:1)利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7个处理。即:按期中断处理分别是,0秒(对照)、4秒、8秒、12秒、16秒、20秒、24秒。2)试验方法:2011年6月20日23时,在呼兰校区哈93-4428大豆试验田照射长势均匀的大豆植株,各处理照射10株,即每处理10次重复,照射0秒为对照处理。每处理挂牌,以便于田间调查和收获。2.1.3 田间管理5月3日播种,株距5 cm。播后苗前喷特圣锄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生育期间三铲三趟,秋季9月25日按处理拔回每株调查。2.1.4 调查项目1)田间调查项目:播种期、出苗期、始花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2)室内调查项目

28、:株高、荚数、分枝数、成荚率、单株荚数、有效荚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瘪荚数、百粒重、虫食粒重、病斑粒重。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3.1 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率、虫食率的影响结果及显著性分析3.1.1暗期中断对大豆农艺性状影响结果的显著性分析3.1.1.1对病斑粒重的影响表3-1暗期中断对大豆病斑粒重的影响结果组别暗期处理12345总和平均10s0.470.290.450.2201.430.28624s00.260.110.150.010.530.10638s0.080.120.160.1400.50.1412s00.170.10.0800.350.07516s0000.10.30.40.0

29、8620s0.320.20.190.020.230.960.192724s0.10.190.070.270.190.820.164从表中可看出,12秒暗期中断病斑粒重最小为0.07克,0秒暗期中断病斑粒重最多为0.286克,极差为0.216克。0秒暗期处理病斑粒重为0.286克,24秒暗期处理病斑粒重为0.164克。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如下:(1)、首先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检验结果,也是方差齐性检验(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est)方法的计算结果,该结果是SPSS输出结果文件中的第一个表格,表3-2 方差齐性检验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著性1.11962

30、80.377相伴概率为0.37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则接受零假设,可以认为各个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2)ANOVA表3-3 F检验平方和d f均方F显著性组间0.17660.0292.2040.072组内0.374280.013总数0.55034从该结果表中可以看出,方差检验的F值为2.204,相伴概率为0.072.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接手零假设,也就可以认为各个组没有明显区别。(3)Multiple Comparisons 多重比较表3-4 多重比较(I) 组别(J) 组别均值差 (I-J)标准误显著性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LSD04.18000*.07306.020

31、.0303.32978.18600*.07306.017.0363.335712.21600*.07306.006.0663.365716.20600*.07306.009.0563.355720.09400.07306.209-.0557.243724.14200.07306.062-.0077.291740-.18000*.07306.020-.3297-.03038.00600.07306.935-.1437.155712.03600.07306.626-.1137.185716.02600.07306.725-.1237.175720-.08600.07306.249-.2357.06

32、3724-.03800.07306.607-.1877.111780-.18600*.07306.017-.3357-.03634-.00600.07306.935-.1557.143712.03000.07306.684-.1197.179716.02000.07306.786-.1297.169720-.09200.07306.218-.2417.057724-.04400.07306.552-.1937.1057120-.21600*.07306.006-.3657-.06634-.03600.07306.626-.1857.11378-.03000.07306.684-.1797.11

33、9716-.01000.07306.892-.1597.139720-.12200.07306.106-.2717.027724-.07400.07306.320-.2237.0757160-.20600*.07306.009-.3557-.05634-.02600.07306.725-.1757.12378-.02000.07306.786-.1697.129712.01000.07306.892-.1397.159720-.11200.07306.136-.2617.037724-.06400.07306.388-.2137.0857200-.09400.07306.209-.2437.0

34、5574.08600.07306.249-.0637.23578.09200.07306.218-.0577.241712.12200.07306.106-.0277.271716.11200.07306.136-.0377.261724.04800.07306.517-.1017.1977240-.14200.07306.062-.2917.00774.03800.07306.607-.1117.18778.04400.07306.552-.1057.193712.07400.07306.320-.0757.223716.06400.07306.388-.0857.213720-.04800

35、.07306.517-.1977.1017*.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这是LDS法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格中用*号标出了显著性差别。1组合2组的显著性是0.20,0.200.05,差异不显著,1和6组的显著性是0.209,0.2090.05,差异不显著;2组合5组的显著性是0.725,差异极不显著,2组和7组的显著性是0.607,0.6070.05,差异不显著;3组和5组的显著性是0.786,0.7860.01,差异极不显著;4组和5组的显著性是0.892,0.8920.01,差异极不显著;5组和6组的显著性是0.136,差异显著。(4)S-N-K法多重比较表3-5 q检验组别Nalph

36、a = 0.05 的子集1Student-Newman-Keulsa125.0700165.080085.100045.1060245.1440205.192005.2860显著性.080将显示同类子集中的组均值。a. 将使用调和均值样本大小 = 5.000。从该结果也可以看出7个组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折线图各组均值的折线图1组的均值为0.286,2组的均值为0.106,3组的均值为0.100,4组的均值为0.070,5组的均值为0.080,6组的均值为0.192,7组的均值为0.144。3.1.1.2对大豆虫食粒重的影响表3-6 暗期中断对大豆虫食粒重的影响结果组别粒重12345总和

37、平均10s1.361.570.130.320.463.840.76824s0.230.611.190.781.324.130.82638s0.361.141.151.350.924.920.984412s0.91.040.481.260.894.570.914516s0.760.551.911.040.945.21.04620s2.110.560.530.891.035.121.024724s1.161.70.861.680.235.631.126从表中看看出最大值为2.11,最小值为0.13,最大总和为5.63,最小总和为3.84,最大平均值为1.1126,最小平均值为0.768。用SPSS

38、软件分析结果如下:(1)、首先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检验结果,也是方差齐性检验(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est)方法的计算结果,该结果是SPSS输出结果文件中的第一个表格。表3-7 粒数方差齐性检验Levene 统计量df1df2显著性.932628.488相伴概率为0.48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接受零假设可以认为各个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2)F检验(ANOVA) 表3-8 F检验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4776.079.291.936组内7.63428.273总数8.11134 从该结果表中可以看出,方差检验的F值为0.291,相伴概率为0.936相伴概率

3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接受零假设。(3)Multiple Comparisons(多重比较)表3-9 多重比较(I) 组别(J) 组别均值差 (I-J)标准误显著性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LSD04-.05800.33024.862-.7345.61858-.21600.33024.518-.8925.460512-.14600.33024.662-.8225.530516-.27200.33024.417-.9485.404520-.25600.33024.445-.9325.420524-.35800.33024.288-1.0345.318540.05800.33024.862-.

40、6185.73458-.15800.33024.636-.8345.518512-.08800.33024.792-.7645.588516-.21400.33024.522-.8905.462520-.19800.33024.554-.8745.478524-.30000.33024.371-.9765.376580.21600.33024.518-.4605.89254.15800.33024.636-.5185.834512.07000.33024.834-.6065.746516-.05600.33024.867-.7325.620520-.04000.33024.904-.7165.636524-.14200.33024.670-.8185.5345120.14600.33024.662-.5305.82254.08800.33024.792-.5885.76458-.07000.33024.834-.7465.606516-.126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