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1290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论文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现代林业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陈建成教授本报记者 吴红雅 实习记者 吴兆喆 论文网 毕业论文 从180万年前古代原始森林利用开始,到李悝、商鞅等主张的“以农桑为国本”、管子提出“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的林业经济思想的形成,再到荀子王制的“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的林业科学思想的提出,直到1914年北洋政府第一部森林法、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公布实施,我国林业的发展由单一的林木利用提升到了科学林业、法制林业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 在深入学习和

2、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同时,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陈建成教授。 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是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总结中国发展实际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理论创新。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完善生态体系、加速林产业体系建设和繁荣生态文化的多重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如何发挥现代林业优势,推

3、进生态文明建设,记者专访了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陈建成教授。高瞻远瞩建设生态文明 记者:十七大首倡“生态文明”, 提到生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绿树成荫。我们了解到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我国林业发展对策研究,那么请您就林业的作用谈谈您的看法。 陈教授: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我国林业自“十五”以来,坚持以林为根、以人为本,高举生态大旗,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和森林文化建设,林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六大工程稳步推进,森林资源实现双增长,集体林权改革已见成效,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趋

4、明显。 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强大推动作用,因为林业是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没有林业,农业就会失去风调雨顺的生态环境,水利就会失去保持水土的绿色屏障,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生态平衡的有力支撑。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林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您谈一下“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形成的必然原因,以及“生态文明”的内涵。 陈教授: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综观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

5、明和工业文明3个阶段。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要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经济增长虽然显著,但代价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工业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至上、经济活动高于一切的文明,表现在思想价值观念上,就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正如英国学者H托勒在贪婪的社会一书中说:“工业化社会在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财富的狂热举动中,忘却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工业文明在带来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苦果。 觉醒的人们开始呼唤保护环境,建立“绿色家园”,追求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

6、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各类文明(原始的、农业的、工业的、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等)的焦点,是当代文明的最高级。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缔造和谐肩负历史使命 记者: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我国生态压力是呈怎样的趋势? 陈教授:在改革开放中,尽管有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可借鉴,有跨越式发展之机遇,有可持续发展之指导,但因基础薄弱,长期集约经营乏力,所以经济快速增长仍然没有摆脱牺牲资

7、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的环境破坏系数是经济发展系数的1.7倍,我国在工业建设中产量增长了10倍,而我们的资源消耗却翻了40倍;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改革开放29年已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建造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具备许多有利的条件,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对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更关系着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林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已经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不可替

8、代的作用了。 记者:为什么它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教授: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一个文明的地域必然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两者存在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扮演着基础之基础这样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林业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有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陈教授:现代林业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和整体提升的实践中已经证明,林业在国家安全体系中,起到生态安全的作用;在国家文明体系中,起到生态文明的作用;在国家建设体系中,起到生态建设的作用;在国家持续发展体系中,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 但

9、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林业长期处于粗放经营,依然问题突出,与生态文明赋予的神圣使命尚有一定差距。励精图治促进科学发展 记者:您是研究林业经济管理和统计的专家,请您用具体数据谈谈目前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差距? 陈教授:差距主要有4点: 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 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

10、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 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四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林地流失、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可采资源严重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非常关键、非常必要。 记者: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展可持续的林业具有什么作用呢? 陈教授: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展可持续的林业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可以 提高人们的生

11、态道德意识。通过城乡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有助于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是可以绿化美化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城乡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通过构筑城市林业、农田林网、增加村庄和农户院落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能使城乡居民的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优美。就国外而言,华盛顿人均绿地45.7平方米;莫斯科人均绿地20平方米;堪培拉人均绿地17.6平方米;而上海人均绿地只有2.7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8.8%。 三是可以促进生态文化的繁荣。通过在森林公园等场所,发展知识林业和观光林业,把林木与自然、人类的联系和共生历

12、史展现出来,引起人们对林木乃至林业的热爱。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人类创造的最初文化形式是森林文化,从远古传承发展到现在,还将继续发展,因此森林文化经历并丰富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也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人类通过森林文化连接人类文明历史,所以,森林文化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最合适的载体。论文网 毕业论文 四是可以成为生态治理的主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为目标全面进行生态治理。所谓“全面”,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想贯穿到工作和行动的各个部分,构建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管理生态等生态体系,促进政治、物质、精神等文明整体演进。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治

13、理;是一种多元参与的治理;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治理;是一种建立在基层民主之上的治理;是一种通过善政走向善治的治理。当代林业通过工程带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林业等具体行动,都能在生态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生态治理的整体目标,使人们面临的气候问题、污染问题、荒漠化、石漠化、湿地问题等逐步有所改善。 五是可以成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主战场。森林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以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生物质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森林资源特别是短期轮作的灌木林资源是生物质再生能源的主要原料。灌木都有平茬特点,35年就需要收割一次,收割下来的生物量是很好的木质燃料。目前,全国灌木林地总面积4500多万公顷。除此之外

14、,林区木材采伐、加工剩余物、城市街道绿化修枝也能提供可观的生物质能源原料。 六是可以成为人类健康演替的载体。森林的多功能决定了自身在人类生存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游憩保健、消除噪声、改善生态等作用。所以说没有哪一种资源像森林资源那样和人类的关系更为紧密。专家介绍: 陈建成:男,1963年出生,山西省芮城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林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科学研究方面,撰写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研究、关于建立我国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的初步设想等获中国林学会、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主编、副主编教材、专著20余部,参加科研项目12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主持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首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与田明华主编的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变革趋向:市场化研究,2004年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荣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参加的其他有关课题获部级奖励4项,国家级奖励1项。2006年荣获北京市师德标兵。 主要研究领域: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林业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