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论文.wps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2386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WPS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论文.wps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论文.wps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论文.wps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论文.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论文.wps(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学校综合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 【摘要】本文选取国内某高校的教学综合教学楼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绿色建筑 出发,介绍了高校综合教学楼的特点,并利用建筑设计基本理论,从功能与交通组织、 外部 空间和环境和美学特征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为今后高校综合教学楼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特点;原理 1.绿色建筑设计观 我国城市化进程十分迅猛, 每天都有无数建筑物在设计建造, 我们不能等一切都 研究好才开始实践。 但是, 在建筑设计中, 建筑师的观念却可以影响建筑的最终形态和生 态环保效果。因此, 应该倡导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具有明确生态环保目标并

2、利用建筑手段 部分或全部达到这个目标。由于建筑设计仅仅是绿色建筑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全局中的 一个局部, 在绿色建筑系统其它各环节还不能有效配合的情况下, 这样的建筑还算不得 真正的绿色建筑。 本文权且将这样的建筑称为准绿色建筑。 建筑师树立准绿色建筑观十分必 要, 有研究证明, “ 在概念设计阶段, 把建筑作为整体系统设计并注重各子系统的相 互关系可以比一般建筑节省 50 %一 7 0%的能量。” 这说明了建筑设计这个环节在整个绿 色建筑设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积少成多, 可以大大减少资源能源的损耗, 这在我国 目前思想意识、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国情环境中是切实可行的。 准绿色建筑设计

3、要求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利用建筑手法, 不同程度地解决、 利用地形、 节能材料、 自然采光通风、 营造冬暖夏凉室内环境等问题, 尽量 减对人工环境和动力机械的依赖, 达到降低建筑综合造价和能耗的目的。 同时, 创造性地 利用地域建筑中传统有效的地方材料、生态节能方式和建筑形态, 延续和发展城市和建筑 文化特色。 1.高校综合教学楼的特点 1.1 综合性 综合性是学科建设的新需要,教育结构多元化、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以及在培养学生 处理研究复杂问题等方面都提供良好的空间氛围,同时综合性教学楼使得资源集约化利用。 集中式的教学建筑远比分散式的建筑成本低,同时其效率和使用便捷性提高

4、。 因此,集约式 和开放型的建筑环境成为新型教学楼建筑的主要特征。 1.2 开放性 校园建筑从以前的只重视教学功能而忽视活动交往功能的做法,转变为强调整体校 园氛围的空间营造。 当代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在重视内部空间营造的同时,也强调与环境的 融合,重视空间的开放性与可交往性,强调校园与社会交流的方便,使空间布局社会化、 开 放化。 1.3 信息化特性 信息的网络化使知识的传播由老师向学生单向线性灌输转变为师生的互动,计算机、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这促使高校教学楼设计更注 重智能化。 具体而言,教学楼都配备多媒体教室、 多功能阶梯教室并建有计算机中心,在教 学

5、楼的入口都有电子液晶显示教室的安排使用情况。 此外,各教室都配备空调电气设备,还 有摄像头等电子设备作为教学楼的安防系统。 1.4 可持续发展性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学科内容更新频繁,教学科研设备不断更新,因而要 求高校建筑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例如,底层架空的交往空间可作为今后停车之用,而柱 网的设计也应考虑未来空间的适应性。 总之,在教学楼设计时应注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2.高校综合教学楼的设计原理分析 2.1 功能与交通组织 国内某大学教学楼以中心庭院来联系南北两侧的 2 幢教学单元楼(见图 1)。交通楼 梯在平面中均匀布置,注重入口门厅空间、 楼梯厅、 联系走廊和空中活动平台

6、空间的气氛营 造。 同时也利用底层空间架空来获得弹性空间和作为活动交往空间,半地下层考虑停车与设 备的布置。 关于教学楼的功能设置,对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教室都有考虑,即将大空 间布置在教学楼的端部,小教室集中布置在教学楼的中间,功能分区明确。 同时,利用底层 架空和错层的处理,巧妙地安排停车空间,用楼梯的错半层将两栋楼的不同分区联系起来 只需上半层就可以到达不同层高的教学区间,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交通路线,也使空间变 得活跃起来。 2.2 外部空间和环境 1)场所化的外部空间应考虑主入口和大部分教室保证有开敞的视野和良好的景观朝 向,且主要入口有便利的交通。 此外,内部庭院、 中厅空间

7、布置有开阔的广场、 碧绿的草地, 方便学生在此小憩,使之成为校园中重要的交往场所。 3)开敞的行为界面作为建筑内外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建筑的界面也是建筑设计师 关注的焦点。 教学楼强调界面的开敞性、通透性和可停留性。沿建筑单元的外面设置不同凹入深度 的过渡性灰空间,例如通高的柱廊、 玻璃雨篷、 平台、 天桥、 庭院等。 这样的空间区域一般具有 半露天性质,但又能遮风挡雨,既有开放的视野,又具有领域归属感,与直接通过大楼梯 或雨篷直接连通走廊、 教室的设计相比,其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形成了人性化的空间构 造。例如,该教学楼从主入口到门厅前的“U”形广场,再到门厅的开敞空间都是通透的界 面,而且

8、站在门厅空间中,有类似“影壁”的大理石壁画作为与中心庭院空间的分隔,但 空间在视线上隔而不断,使空间层次显得很丰富,且门厅空间两侧是两处开敞的剪刀楼梯 而且楼梯每隔两层向门厅开敞,学生上下楼时均可欣赏外面的景观。 庭院的两侧是开敞的走 廊空间,其中一侧还设有玻璃顶的阳光廊道与底层架空的柱廊空间,给人一种庭院景观向 教室延伸的感觉。 2.3 美学特征 将建筑美学与建筑符号学结合在一起,体现出高校建筑特有的文化特征。例如,在建 筑构件细部的造型上,教学楼楼梯底层台阶构处理及栏杆柱节点,体现出西方古典典雅主 义的造型手法;庭院中的入口平台花池与排水的滴漏,让人马上联想到中国园林中的典型 造型元素。

9、其次,在空间的塑造上,从主入口空间到庭院空间再到地下停车空间的景观轴线 上,体现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欲扬先抑、 对景与框景等手法,同样在空间处理上, 也应该体现出造园思想的“围”与“透”的理念。 3.结语 21 世纪高等教育教育理念的转变,给大学校园的规划以及教学楼设计带来了新的思 维,因而高校教学综合楼的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选取两所高校的教学综合楼为研究对象, 相信阐述其特点,利用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其功能和交通组织、 外部空间和环境以及美学特征, 以此为今后高校综合教学楼的设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叶彪.高校教学建筑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创作实践为 例【J】.建筑学报,2004,5(2):52-53. 2邓晓红.教育建筑综合体新世纪高校教学楼建筑发展趋势【J】.新建筑, 2003,10(1):18-19. 3张晓非.符号学在建筑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南北方园林造园手法的比较【J】.建筑师, 2004,4(2):32-34. 4李捍无,尚幼荣.现代高校教学楼设计理论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13(4):5-6. 5顾孟潮.解读建筑理论【J】.华中建筑,2006,24(10):1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