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2529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困生问题初探-醒“困”亦有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由于学生中自然地存在着学习质量方面的差距,如何对待学困生的问题,就是学校和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学困生能够转化,且能获得成功,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及早发现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只有及早发现原因,才能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进而营造公平、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困生”形成之因 是自身因素造成的,这种自身因素又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智商因素。这种因素是由智力低下和能力上的缺陷造成的。主要特征是由于智力发展阻碍而产生的行为迟钝和能力缺乏,具体表现在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低于常人

2、,表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就是成绩低下,跟不上课堂教学和同龄人的学习节奏。这类学生虽然很少,但在常规学校(绝大多数都在特教学校就读)仍然存在,无须隐讳。其次是情商因素,这类学生具有扭曲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其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事物,而是进行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导致不客观的自我评价,加之自我控制能力差,必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没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情绪。而形成这种情商的原因,有家庭的,父母态度粗暴方法欠妥,疏于管教放任自流,认为自己的孩子笨,造成心理暗示,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缺乏关心和疼爱,放弃了学习;有来自社会的,如游戏厅或网吧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等

3、;有来自于学校的,如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上疏忽大意,教学方法不当,或者因为学习基础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等,再其次是搜商因素。(“搜商”一词借鉴网络用语)这类学生学习自觉刻苦,但缺少归纳,整理贯通的能力,“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知识松散,混乱,没有搜集知识共性的“引擎”。 是教育因素造成的。多次大量的问卷调查表明,教育至少在五个方面对“学困生”的形成起到负面的推动作用。 其一、教育方法失当“逼”出学困生。 亲师信道,厌师则厌学。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尤其是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更渴望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可我们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心里感受,过多的批评,过多的责备,甚至讽

4、刺挖苦或体罚或变相体罚,让学生的心里蒙上阴影,由于心里承受能力差,自暴自弃就沦为了学困生。其二、教学节奏过快“落”出学困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赶进度,超进度,生怕学生学不了,考不好。因此,讲课速度过快,常常是拉着学生跑,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短,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节奏就只能当听众和观众了。长此以往,他们思维闭塞,就沦为学困生。经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大多两极分化的班级,或多或少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其三、教师视线偏高“挤”出学困生。 教师希望自己教的每一位学生都聪明,都勤奋,都优秀。常常忽略了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制定同一教学目标,提同样的要求,布置

5、同样的作业,视线偏高,那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常常达不到目标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上表现出懒散、不认真,从而沦为学困生,如:我班有一位学生,他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都不算差,只是写字速度太慢,如果你同其他同学布置同等的作业量,他望尘莫及,干脆不做;如果你量体裁衣,适量布置,他还能认真完成。其四、教师缺乏耐心“弃”出学困生。根据前一阶段现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困生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加大,知识面增广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放弃所致。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往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师经过长时间教育与辅导,收效

6、甚微,于是心灰意冷,干脆弃之不管。其五、学业负担过重“累”出学困生。目前,学生的各种学习资料丰富多彩,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好学牢,广泛收集信息加大作业量,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写的手疼,记得脑涨,累得喘不过气来。一部分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渐渐放弃了竞争,沦为学困生。还有一些教师布置作业欠科学,常让学生机械的抄写,一个词语抄写一行或十遍,一首古诗抄写五遍或十遍,写错一个罚抄一百遍,连数学题做错了,也得抄十遍,也不管效果如何。 是家庭生活环境造成的。 表现在部分家长素质上,就是有的家长素质不高,无能力对几乎全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学习辅导,有的为了工作或忙于应酬,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甚至是保姆照

7、顾,只管孩子能吃好住好就行,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无暇顾及,这些学生的性格常常表现为自私、以我为主,合作互助意识差。 表现在家庭生活条件上,就是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吃苦精神和学习动力越来越不足,厌学情绪越来越突出,进而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一提到学困生问题就归咎学校、家长,这是不公平的,没有一个美好、净化的外部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苍白的,请看我校2008年的社会调查状况统计表:社会方面消极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项 目调查人数所占比例主要表现因迷恋网吧影响正常学习2005.5沉迷于网吧,迷恋游戏、玩赌博机、网上交友、浏览不适于学生阅读的网页。影视作品、不良书刊的影响2009.

8、6喜欢、迷恋、传播低级趣味的小报、期刊、盗版黄色音箱制品。社会交友不当20010.5进网吧、传阅黄色书刊,或因都不爱学习、好打闹调皮捣蛋而厮混一起。因早恋而影响学习2003.8有的学生因家庭生活条件优越,追求的人很多而早恋,有的因长得漂亮、帅被追求而早恋,特别是父母外出务工或单亲孩子无人管束而出现早恋;这样的学生主要心思用在处对象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20012.2学困生认为当今社会现实表明,学习好不好都无所谓,无论学习好坏大部分都得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个别学习好的考上大学也念不起,社会上一些有钱的人也大多不是有多高文凭的,只要有人、有“势”、有“机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一样能发家致富

9、。受这种“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些学生不好好学习,彼此再互相影响,不学习、不上进、混日子。【说明:所占比例有重叠现象】 学困生的几种心理我校2008年市级课题提高农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学困生有七种学困心理。见下表:心理特征主要表现自卑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怕出错误受人耻笑,不敢问问题,缺少与老师的情感交流;或者思想包袱重,很想学习好,偷偷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有压抑感,所以很自卑。基础型原来基础比别人差,上课听不懂;或身体差,缺课多,因而掉队了。这类学生想赶上去怕吃苦,往往原地踏步甚至下滑。缓慢型能学会,就是接受速度慢。来不及消化巩固,新的一课又来了,夹生的勉

10、强跟着学下去,以至恶性循环。厌学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怕吃苦,自动放弃。对立型由于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对家长或老师不满,产生逆反心理而赌气不学,逐渐掉队。随意型平时学习不努力,无所谓,家长也管不了,听之任之。牵连型有些人本来学得还可以,但由于班级普遍差,周围环境不好,只求随大流,结果走下坡路。 “学困生”典型表现典型表现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模糊,很容易接受社会上一些反面的道德观念或错误的道德逻辑,在“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学困生”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地干出一些“洗钱”“盗窃”之事来。二是情感缺乏自尊自信。“学困生”自尊心往往被

11、自卑感所掩盖,他们有着严重的自卑感,自暴自弃,对前途信心不足,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其实他们的自尊心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合还会发生作用。这样,他们的心理活动上常常表现出的状态自己瞧不起自己,又不允许别人在人格上蔑视他们;遭到批评,嘻皮笑脸,若无其事;受到表扬,也无所谓;情绪易于外露,反复无常;犯了错误,感到痛心,事后又无所顾忌;精神空虚,寻找寄托,企图以张扬、闹事来获得别人的关注。三是意志上缺乏顽强的毅力。“学困生”往往意志薄弱,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缺乏顽强的毅力,容易出现曲折和反复,他们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进步持怀疑态度,对周围的人怀有敌意和戒心,对老师的教育持不信任

12、态度。缺乏自制力,在遵纪守规方面,难于用正确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四是行为缺乏良好的习惯,与人交往时,欺软怕硬,学习成绩差,缺少进取精神,甚至厌恶学习,个人主义十分突出。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对策有人曾提倡对“学困生”进行“三镜”教育“放大镜”发掘其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其缺点;“显微镜”彰显其个性,甚是有理。落实到教育对策上,就是要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在对“学困生”加强心理素质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对他们施以爱心,以情感入手,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与他们的情感、意志薄弱有关系,鉴于此,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教育观,尊重学生的情感与尊严,挖掘其非智力因素,用期望的

13、春风覆盖心灵的冻土,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理。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应借助于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疏泄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因后果,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才有可能解开其思想疙瘩,澄清是非,并通过班级学生、家长,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厌学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其产生厌学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变厌学为乐学,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以真诚的爱心去呵护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此言不谬。落实到教学对策上,就是要对“学困生”因人施教,教给其切合个人

14、实际的方法窍门,树立我能“学好”的心理优势,循环记忆,技能演练,使其树立信心,在教学方式上,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检验,分层次小组合作探究,在同一层面上,使其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成绩上升的心理优势,信心增加,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才会有能动性,有了能动性,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提高,心理优势进一步加强,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教学评价上,不能简单地以分数为依据,要全面评价学生,使评价让“学困生”建立更强的自信,进步的愿望更为强烈。落实到人本对策上。人本教育的基础是教师的爱心。热爱学生是每位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之间就会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

15、育就难有成效。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爱。由于他们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及各种因素,学困生往往有一种疑惧心里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因此对学困生的教育只有用老师诚挚的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首先教师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当他们犯了错误时,不要在公开的场合下批评,要维护他们的面子;当他们考试失败时不要指责、挖苦、埋怨他们。要用爱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要及时肯定、鼓励、忠心祝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激发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因。

16、只要教师把爱的情感投射在学困生身上,就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振和行动上的回报。 人本教育的前提是老师的耐心,针对他们不良的行为,老师要有耐心,对每一位学生单独教育、不厌其烦地进行家访,与他们交朋友。 人本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恒心。初中学生带有普遍性特点是意志比较薄弱,可塑性、自控能力差,学困生更为突出。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教师教育、转化学困生不可急于求成,只有每时每刻,一点一滴坚持下去,才能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人本教育的保障是教师的信心。信心是做好一切事情成功的保障,若没有信心就不会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动力,对待学困生教育问题,若能信心百倍,坚持一定能做好,那么一股股暖

17、流就会流入学生的心田,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和长处。 “学困生”个案链接我班有位学生,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纪律散漫,贪玩,比较任性,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谎、打架。事情的直接肇因:偷亲戚钱,参与社会赌博,因输钱而群殴,在学校和社会上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根据该生的一贯表现,有部分老师持“劝其退学”的观点,但是我考虑孩子年龄尚小,可塑性很强,把其做为“学困生”的典型,以对“学困生”的“学困”问题加以探究。通过大量、细致的耐心开导、谈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该同学并不是主要责任者,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社会不良青年的诱惑下的被动参与,了解事情的真相

18、只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开始,要教育好这个孩子,仍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我们前后进行了多次家访,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了该生的家庭情况,该生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收入偏低,生活家庭事业有诸多不如意,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期盼他能出人头地,但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其在成绩上与其它同学有明显的差距,再加上家长整日为生计而奔波,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导致其学习成绩愈来愈差,其父认为孩子不争气,动辄怒骂甚至棒打,家庭气氛异常紧张,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不遭及其父的打骂,他便经常说谎,甚至夜不归宿,而其父一发现他在说谎就打得更加厉害,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他

19、便养成了说谎的习惯,更把家庭的暴力发泄到其他弱小的同学身上,同时也形成了孤僻、自卑消极的性格特征。找到病因后,深感帮助他排除心理障碍,使其进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以班集体的力量转化他,心理学告诉我们:班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如果都给他以关爱,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于是我把他的家庭情况告诉了同学们,还找了几个以前经常欺负他的同学谈话,要求他们主动关心,帮助他,第二天就有一位同学 送了他一个新钢笔,表示友好和鼓励,班里的其它同学也纷纷主动与他交朋友。这些都让他感受到同学的关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其次,我经常进行家访,做好家长的工作,劝导家长尽量给

20、他创造一个恬静、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以便他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经过多次的沟通联系,耐心劝导,他的父母终于被真诚感动,对他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大为改观,他的父母也经常到校与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现在,这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已不再是“学困生”了,但真正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尚需时日,仍需努力,我坚信,只要师生携起手来,他一定能够和其它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的外延有多大,教育的外延就有多大,只要有教育存在,就会有“学困生”存在,我们无法消灭这一现象。因为“学困生”是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产生的,阶段性的“学困”可能会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探究学校“学困生”的成因、表现、对策,发现共性,研讨个案,以期逐步缩小“学困生”的范围,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为“学困生”铺展人生的初始平台,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坚持不懈的目标。主要参考资料:1、教育心理学 作者:2、固镇三中2008年学困生学习兴趣课题研究材料。3、固镇三中“后进生”探究论文汇编。4、固镇三中“学困生”兴趣调查问卷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