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92548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回归生活,让品德课充满活力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生活,品德教学不能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体验。新课标提出“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可谓一语中的,点破了品德课改革的突破口即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实话实说。可以这样说“教育回归儿童生活”,这已成为品德课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而在多年的教学中,事实让我也深刻体会到:只有回归生活的教学,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心灵;也只有回归生活的教学,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活力。一、 引导体验,让生活成为激发情感共鸣的场所生活是体验的沃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

2、重要的课程资源。孩子们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拥有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生活也就成了激发情感共鸣的场所。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如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成长的摇篮中的第一课难忘的校园生活,教学时让学生回忆进入小学以来的成长过程,体会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爱,体会同学之间的手足情谊。由于这些情与爱可以表现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孩子们在回忆中惊奇地发现在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许多小细节,都蕴藏着,同学、老师深沉的爱,母校无限的关

3、怀。如在成长像册中,找到了同学甜美的爱;在一份份成绩单里,找到了老师期待的爱;在一本本获奖证书里,找到了老师真挚的爱;在美丽的校园里,找到了母校无限的关怀此时,他们真切体会到了同学情、老师爱、母校关怀是无时不在的。正因为课前有了大量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激发了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的教学又怎能不焕发活力。又如在教学完家庭收支知多少时,孩子们了解了精打细算,合理消费对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要让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又要量力而出,以做到有备无患。可是就在这一课堂上,一个孩子

4、哭了,他告诉我们,他家的支出最多的项目竟然是爸爸的赌资,望着哽咽的他。我们给了他建议,要他给爸爸写一封信,我清楚地记得有那么一段话:“爸爸,您又板着脸回来了,我知道,您又输了。自从您迷上赌博后,您把那些省吃俭用的辛勤劳动的血汗钱,像流水一样,流入了别人的口袋”多么真实的心灵告白,多么自然的真情流露。也许这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但是那是孩子真实的体验,试想,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孩子能有这样心灵的碰撞吗?可见,对于孩子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品德教学只有引导孩子做生活的主人,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才会焕发活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孩子打开生活的窗户,擦亮孩子的双眼,

5、引导 用心去观察、去辨别、去思考、去判断、去体验。一个个生活场景,就是一次次激发情感共鸣的场所。二、 改编内容,让生活成为沟通课堂内外的渠道现行的品德课教材较以前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改变,更接近学生实际,更富有生活气息,然而因为使用教材是广大的地区,编写者也往往从大局出发。这就使有些教材与学生生活活动、生活实际隔离。为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改变内容,让生活成为沟通课堂内外的渠道,这样就可以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我们可以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的事例。如教学失败怕什么一课时,课文中讲述的是

6、爱迪生发明的事例,尽管故事浅显,但孩子其实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在课外书中看过这个故事,对于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我根据刚刚结束的一次活动引入教学,那是在班际的接力赛中,我们孩子因为失误次数多,以微弱的差距输了,活动结束后,竟然有半数的孩子哭了。在孩子的哭声中,我看到了孩子对班级的热爱,但也看到了孩子脆弱的心灵,在这堂课上,我就围绕这个话题,引导孩子失败不怕什么,我们要理性面对,重新激发学生的热情。我们可以在空间上舍远求近。由于品德课教材选用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与学生生活似乎太遥远,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城乡巨变课文先介绍了首都北京,介绍了在北京上演过

7、的一幕幕历史兴衰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北京城的变化,也反映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变化,但这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因此,在教学中,重点不在于让孩子了解这些故事,而是让孩子透过北京来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让孩子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学校面貌的变化、东港新城的崛起、千岛连港大桥的架起真真切切体会家乡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显得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在思想上避虚求实。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注意,分配不公等问题也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说大话、空话、套话。如诚实是金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

8、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例举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因此,我们不能奉教材如“圣经”,顶礼膜拜,不然会使教学脱离实际。我们的课堂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我们要对部分教材进行灵活变换,来点“自由取舍”,吸取补充一些时代性、针对性、贴近性的道德素材,使教材走进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沟通课堂内外的渠道。三、 创新结构,构建开放的生活型课堂模式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大舞台上扮演真正的“主角”,真实地展

9、现充满个性的自我。从而在德行上自主构建、自主发展,已成为衡量品德课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因此,构建开放的生活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体验领悟模式。所谓体验领悟式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学习方式。体验领悟式学习强调主题的亲身体验: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活动。这种体验的积聚,学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问题探究模式。波利亚认为,“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它就变作你的问题。“假使我们能适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提出问题为起点进行定向感知,以讨论、辨析为主体性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辨析探究,就能培养他们悟理说理思辨的能力,逐步提高我们的思

10、想素质。在教学竞争与合作时,有学生提出: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充满了竞争,我们要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表现自己,在竞争中锻炼自己。既然是竞争,哪来的合作?这问题一抛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投石冲破水底天”。马上有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了自己对合作的看法。通过讨论,学生们懂得了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实况再现模式。教师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运用所学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如教学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课时,我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让当事人再现情境:下午放学后,一孩子没有按时回家,到另一个同学家玩电脑游戏,晚上回家很晚,家长问的时候,那个孩子要另一个孩子撒谎,说他在同学家做作业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行为进行了剖析。教育也落到了实处。总之,“回归生活”是品德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是品德教学的真诚呼唤,是品德教学的主旋律。也只有让品德教学回到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动态的生活中来,才能使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也只有让品德教学回到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动态的生活中来,才能让品德课充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